前不久,一朋友和我說,公司年度體檢的時候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當時我忍不住擔心起來:
啊?我們常聚餐,我會不會被感染了啊?
後面經過仔細了解,才知道是自己年輕不懂事了。
其實,關於幽門螺桿菌,大家的認知誤區還挺多的。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大家平時犯過哪些錯,交過哪些智商稅。
01幽門螺桿菌感染,會得胃癌?
不可否認,感染後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但不是感染了一定會得胃癌。在我們生活中,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還是蠻高的,但患胃癌的人畢竟是少數。
不過,既然感染了,還是得治療。畢竟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出現胃癌的概率相對低很多。
02家裡有大人感染,孩子要去檢查?
面對幽門螺桿菌,小朋友要做的是預防感染,一般不需要檢查和治療。就算有感染,絕大多數也是無表現的,成年之後再處理更為安全有效。
不過,大家平時在家還是要注意不要共用毛巾、吃飯使用公筷。這倒不是為了防止幽門螺桿菌傳播,這是咱們應該養成的生活習慣呀。
03感染了一定要進行根治?
如果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無論是否有症狀,都建議進行正規的針對性根除治療。
這種細菌感染與某些胃腸道病症密切相關,並且容易通過親密接觸傳染給小孩子。進行治療對自己、孩子及其親朋好友,百利而無一害。
特別是那些消化本來就有問題的人,一定要根除幽門螺菌。
04抗幽門螺桿菌牙膏真的有用?
殺死幽門螺杄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容易,怎麼可能指望添了點什麼的牙膏呢?別交智商稅了!
口腔裡的環境並不太適合幽門螺菌生存,就算存在,也只是少數,可能是隨酸反流而來的匆匆過客,整不出什麼么蛾子。
05根除後,會再次感染?
正常情況下,成年人根除治療成功後很難再次感染。
如果復發了,一般是沒有根除成功。比如:沒有規範用藥、沒有在規定的時間複查,給大家造成「根除了」的錯覺,實際上並沒有。
也就是說,幽門螺菌出現復陽,其實是原來的細菌又開始活動了,並不是再次感染。
看完, 相信大家對於幽門螺桿菌的疑惑稍微少了點,心理上也能從容應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