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1-23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 專家提醒:要理性認識這一病菌

5月21日,在省人民醫院會議室,一場主題為「倡導健康生活警惕幽門螺桿菌」的科普講座吸引了周邊社區近500位居民參加,該院基層衛生服務指導中心主任黃立坤從健康生活理念出發,為大家詳細講解了幽門螺桿菌的危害及防範。

有調查數據顯示,大約70%的人都攜帶有幽門螺桿菌,有的人覺得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對此,專家提醒廣大公眾要理性認識這一病菌,雖然說胃癌死亡人口中有九成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並不意味著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一定會得胃癌。

據介紹,單純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胃癌的概率微乎其微,胃癌的發生是多種因素(基因、環境等)相互作用的不良後果。幽門螺桿菌的最大特點是感染後不一定會致病。也就是說,感染這一病菌後,有的人會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有的人則毫無症狀。

黃立坤表示,門診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患者,可能只是體檢時發現感染了這一病菌,但並無明顯症狀,就要求給予藥物治療;或者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因為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擔心會傳染給子孫,強烈要求家人全都來做檢測、治療。其實,並非所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都要進行治療。如果感染者沒有出現症狀,就無需進行治療。因為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本次治療成功轉陰後,不意味著就終身不得病,還可能會在某些場合下再次感染。但對於有潰瘍等疾病的病人而言,由於幽門螺桿菌對這些病人的致病性太強,因此才需要進行治療。

專家答疑:教你正確認識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的檢測方法有哪些?確定治療後是否一定要做胃鏡?口臭和感染幽門螺桿菌有關嗎?幽門螺桿菌通過什麼方式傳染……講座現場,不少居民對幽門螺桿菌有疑問,專家一一進行了解答。

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方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侵入性檢查,即通過胃鏡取活檢標本,再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查;另一類是非侵入性檢查,不需要做胃鏡的檢查統稱為非侵入性檢查,如呼吸試驗、快速尿素酶檢測、血液抗體檢測等。其中,呼氣試驗是國際上公認的幽門螺桿菌檢測「金標準」,因具有準確、快捷、方便、無痛、無創等特點,已被廣泛使用,成為幽門螺桿菌的首選檢測方法。

確定治療後是否要做胃鏡檢查?

一般來說,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應該進行胃鏡檢查,了解一下胃黏膜損傷的情況,根據不同損傷程度採取不同治療方案。

同時,是否進行胃鏡檢查也和年齡有關。如果感染者在18歲以下,無明顯消化症狀,不主張積極治療。對於45歲以下18歲以上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如無以下報警症狀:消瘦、貧血、吞咽困難和大便出血等,可以直接接受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對於45歲以上感染者,建議內鏡檢查後治療。若有上述症狀是需要進行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的,是否做胃鏡取決於您的需求,我們的建議是最好做個胃鏡檢查。

口臭和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嗎?

口臭是幽門螺桿菌現症感染的可能症狀。幽門螺桿菌致口臭的原因有以下幾個:幽門螺桿菌可在牙菌斑中生存,能直接產生有臭味的碳化物而引起口臭;幽門螺桿菌有尿素酶活性,可分解尿素產生氨和二氧化碳,氨具有特殊臭味;體外培養的幽門螺桿菌可以產生硫化氫和甲硫醇,這些氣體是目前所知的口臭最主要成分;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時,胃腸功能受到損害,導致食物在胃腸中瀦留時間過長,經胃腸道內其他細菌腐敗分解產生各種有臭味的氣體。對於這種情況,建議去醫院就診根除幽門螺桿菌。同時,注意口腔衛生。

幽門螺桿菌通過什麼方式傳染?

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具有極強的傳染性,通過被感染的食物和水進入人體,在胃黏膜上「落戶定居」、繁殖,逐步引起胃黏膜損傷。

幽門螺桿菌的傳染力很強,一般通過4個途徑傳染:一是碗筷和共餐,若沒有專門的公筷,容易通過筷子上的唾液傳染幽門螺桿菌;二是床鋪,幽門螺桿菌可通過唾液和呼吸汙染被褥、枕頭,造成家人之間的傳染;三是貓狗等寵物容易攜帶幽門螺桿菌,應避免與寵物親密接觸;四是生吃易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食物,牛排三分熟、吃火鍋肉沒燙熟等,這些都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隱患。

家人之間怎麼避免傳染?

共餐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重要途徑之一,為了家人健康,應採取公筷制和分餐制;消毒餐具很重要,還應經常消毒換洗被褥、枕頭;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的嘔吐物、糞便要及時清理,儘快消毒;潰瘍病患者與人接吻,也有傳播此病的危險,應加以警惕。

通過以下方法,可以減少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機會:勤洗手,可以有效避免幽門螺桿菌通過手部進入口中;喝開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嚴格刷牙,牙具要放在通風的地方,注意口腔衛生、防止病從口入;不要給嬰幼兒口對口餵食;進食定時定量,食用易消化、細軟的食物,忌辛辣食物。

感染後復發還能吃以前的藥嗎?

患者在清除幽門螺桿菌一年以後又出現胃疼和噁心等症狀,表明可能再次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需要複查13C或14C呼氣試驗,必要時複查胃鏡。再次感染後,可以吃以前的藥,也可以換其他抗幽門螺桿菌的藥物。幽門螺桿菌是否會發生耐藥,這取決於再次感染的菌株是否具有耐藥性。如果治療後症狀不能緩解,建議檢查其他項目,以排除其他器官的問題。(記者 薛琳)

來源:山西晚報

相關焦點

  •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罪魁禍首,而人群感染率為50%,怎麼辦?
    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癌都跟幽門螺桿菌有關,而且人一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如果不進行治療,幾乎終身處於持續感染中。這麼看來,做好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就顯得尤為重要。
  • 「幽門螺桿菌」竟是胃癌的元兇?
    有專家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使胃癌的患病危險增加了2.7~12倍;假如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會發生。碗筷清洗不當,導致殘留幽門螺桿菌,會增加感染機率。這是因為酸甜食物可促使幽門螺桿菌大量繁殖,辛辣食物可形成刺激而損傷胃黏膜,使幽門螺桿菌乘虛而入,引起黏膜損傷而致炎症及潰瘍。有長期飲酒習慣的人,幽門螺桿菌感染率也比較高。這是因為飲酒一方面會對胃黏膜形成刺激而引起損傷,另一方面它還會影響黏膜血液供應,降低局部抵抗力,加重感染。
  • 半數以上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 HP陽性一定會患胃癌嗎
    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全球新發生胃癌約95.2萬,死亡72.3萬。我國胃癌新發病例和死亡病例分別約佔全球總數的42.6%和45%。2015年我國腫瘤登記中心(NCCR)資料顯示,我國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而一看到HP檢查結果顯示「陽性」大家就慌了——完了,我是不是得胃癌了!
  • 原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醫生:幽門螺桿菌不等於...
    周先生一直以為這是悶出的口臭,直到近期因為腸胃不適到醫院看病才查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口臭的「鍋」口罩不用背了。武漢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專家介紹,現在因戴口罩發現口臭從而擔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得胃癌,從而來醫院做檢查的人有所增加,其實這類患者無需恐慌,幽門螺桿菌不等於胃癌,年輕患者如無症狀可暫時不治。
  • 感染幽門螺桿菌可以自愈嗎?專家這樣說
    體檢時看報告上幽門螺桿菌(HP)陽性是不是有點驚慌失措?關於幽門螺桿菌的這些真相你都知道嗎?01傳播途徑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口-口、糞-口傳播。共餐、親密接觸,尤其是家庭裡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接觸,都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途徑。02易感人群隨著年齡增長,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逐漸增高,25歲人群Hp感染率接近50%,35歲人群感染率>60%,70歲以上老年人感染率達到80%;此外,生活環境和習慣、飲食衛生、吸菸等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03幽門螺桿菌=胃癌?
  •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途徑找到了,做好這些,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在人群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如果去體檢有可能自己都是一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幽門螺桿菌與胃炎、胃潰瘍、以及胃惡性腫瘤相關,會增加罹患胃惡性腫瘤的風險,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心情比較凝重了,已經感染的人會擔心自己哪一天得癌,健康者會擔心自己哪一天也被感染,這樣自己也增加了患癌的風險,其實大家也大可不必要這麼擔心緊張,因為胃癌患者中也只有少部分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大約只佔有1%-2%,說到此處,是不是舒緩了一口氣。
  • 幽門螺桿菌是「壞細菌」嗎?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傳染給家人嗎?
    幽門螺桿菌是什麼?是「壞細菌」,但不一定所有人都需要消滅它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需氧革蘭氏陰性桿菌,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能在胃部獨特酸性環境中生存的唯一一種細菌。由於其常定植於胃幽門部,且形狀呈螺旋形或弧形彎曲狀,因此得名幽門螺桿菌。其菌體一端有2-6根鞭毛,因此能牢固附著於胃黏膜上皮細胞表面。
  • 查出來幽門螺桿菌陽性,但沒有症狀,會不會得胃癌?要不要治療?
    很多朋友問我,網上說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元兇,我體檢發現了幽門螺桿菌陽性(以下簡稱HP),能吃能喝、不疼不脹,沒有任何症狀,要不要治療呢?不治療會不會得胃癌呢?其實,他們的潛臺詞大多是:最好不治療;但又擔心會得胃癌,很糾結。
  • 8億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很多人遊走在胃癌邊緣卻不自知
    」的診斷, 也讓大家禁不住上網問度娘, 幽門螺桿菌是個啥東西? 別著急,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幽門螺桿菌。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寄生在人胃內的細菌,屬於1類致癌物。人是Hp的唯一傳染源。平時,Hp主要藏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糞便裡,經過口-口、胃-口、糞-口途徑傳播。
  • 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會得胃癌嗎?如何根治?
    小王體檢結果中顯示幽門螺桿菌陽性,好友說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很容易得胃潰瘍,小王很慌張。今天,南哥就帶大家了解下什麼是幽門螺桿菌,感染幽門螺桿菌會得胃潰瘍或胃癌嗎,又該如何根治。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兒童高感染現象和家族聚集性感染是Hp感染的顯著特徵。體檢查出Hp陽性意味著感染了Hp嗎?目前主要的幽門螺桿菌檢測方法有:幽門螺桿菌抗體檢測(抽血)、呼氣試驗(呼氣)、尿素酶試驗(胃鏡)、糞便抗原檢查(大便)。
  • 胃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後,經常吃哪些食物,相當於是在向胃癌招手?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誘因之一,但體檢發現幽門螺桿菌後,也不用過於驚慌,除非出現明顯的不適症狀,和你本身就患有胃部的炎症,要進行進一步檢查。若明確無幽門螺桿菌的相關疾病,日常多注意飲食調理,便可以起到保護胃部,預防胃癌的作用。
  • 酒糟鼻,或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其實,如果胃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就會分解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產生有毒或刺激因子等物質,影響胃黏膜的消化吸收,使大分子過敏物質通過胃黏膜進入體內,引發持久的過敏,造成上述病變。  1.口臭  幽門螺桿菌是引起口臭的直接病菌之一,幽門螺桿菌感染人體後,在胃內寄生並大量繁殖。幽門螺桿菌可以分解尿素產生氨、硫化氫和甲硫醇,這幾種氣體正是口臭氣體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 你是怎麼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
    、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幽門螺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在我國,它的感染率56%左右,大約1%的感染者最終會發展為胃癌。 由於它是誘發胃癌的元兇,所以,預防和根除幽門螺桿菌是預防胃癌的第一關鍵。 那麼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有哪些呢?
  • 幽門螺桿菌陽性,該怎麼辦?會誘發胃癌嗎?
    自從幽門螺桿菌被發現的那一天開始,到現在為止,有關幽門螺桿菌的研究越來越多,人們對幽門螺桿菌也越來越重視,很多單位體檢的時候,往往都會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於是一個問題出現了,幽門螺桿菌檢測結果陽性,究竟要不要治療?
  • 口臭,就是感染幽門螺桿菌了?你需要知道的 10 個真相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 1 類致癌因素,也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禍首。 根據世界胃腸組織(WGO)保守估計,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門螺桿菌。 而中國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人數最多的國家,感染率高達 59%,將近 7 億人感染。
  • 幽門螺桿菌,會傳染,能導致胃癌?醫生告訴你該如何預防
    不少的人體檢發現自己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聽說它能傳染,擔心它傳染給家裡人,甚至小孩也會感染,這個也太恐怖了吧。幽門螺桿菌,它是如何生活在胃裡面的?幽門螺桿菌,簡稱HP,它是一種細菌。80年代發現它可生活在人的胃裡面,因為它長了多跟鞭毛,使得它可以定居在胃黏膜。
  • 一半中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如何對付這個「一級致癌物」?
    中國有近60%的人感染。 本文來源於丁香醫生 作者:Bruce 幽門螺桿菌,是人類的老冤家。 早在 5 萬 8 千多年前,它就開始蹂躪我們老祖宗的胃。
  • 花了6萬塊請來月嫂,卻被感染幽門螺桿菌!警惕3種傳播途徑
    當帶菌糞便汙染了水源或食物,就會造成病菌的傳播。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高感染現象與家族聚集性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顯著特徵,家庭內傳播是主要的途徑。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否會得胃癌?
  • 有一類人,最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部分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都發生在......同時感染這麼多人幽門螺桿菌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他的配偶和子女更容易被感染 大多數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發生在 5 歲之前小孩是怎麼被感染的?(胃癌由多方面因素導致,幽門螺桿菌是會增加風險,但不是一定致癌)那麼問題來了每個人都要做幽門螺桿菌檢查嗎?
  • 身體1個部位發臭,當心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胃癌正在悄悄靠近你
    經過結果顯示,這並不是一般的口腔環境問題,而是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帶來的表現,此時胃已經被幽門螺桿菌傷得很厲害,必須立即開始進行消毒措施。 那麼,為什麼這種看似簡單的幽門螺桿菌,會產生如此難聞的氣味,以至於很難去除口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