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鼻,或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2021-01-09 中國科學技術館

./t20210107_1040348_taonews.html

《家庭醫藥·快樂養生》開博時間:2017-03-22 17:15:00

特別策劃、詢診熱線、名醫談病、專家評藥、選藥指南、專家門診、醫藥新知、養生之道

文章數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酒糟鼻,或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2021-01-07 15:51:00

  蕁麻疹、口臭、酒糟鼻、口周皮炎……你想到這些病都和一種胃部的細菌有關嗎?其實,如果胃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就會分解食物中的某些成分,產生有毒或刺激因子等物質,影響胃黏膜的消化吸收,使大分子過敏物質通過胃黏膜進入體內,引發持久的過敏,造成上述病變。

  1.口臭

  幽門螺桿菌是引起口臭的直接病菌之一,幽門螺桿菌感染人體後,在胃內寄生並大量繁殖。幽門螺桿菌可以分解尿素產生氨、硫化氫和甲硫醇,這幾種氣體正是口臭氣體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2.胃腸道症狀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能夠在胃部定植的細菌,其尾部鞭毛可以幫助它活動和定植在胃黏膜上,可以直接導致胃黏膜損害與病變,引起諸多問題。合併有胃炎、消化性潰瘍的患者會有相應的症狀,如胃潰瘍疼痛、腹痛,這些症狀多在餐後 1小時出現,經1~2小時後可緩解;合併有十二指腸潰瘍時,患者可出現夜間腹痛,空腹時也可能產生疼痛。

  3.酒糟鼻

  德國最新研究發現,約有 88%的酒糟鼻人群是因幽門螺桿菌感染引發的。酒糟鼻俗稱 「紅鼻子」或「紅鼻頭」,是發生在面部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常發於顏面中部、鼻尖和鼻翼部,還可延及兩頰、頜部和額部,多是由於幽門螺桿菌感染產生的毒性物質侵入周圍循環系統,導致血管擴張和損傷血管內皮所致。

  4.其他

  皮膚病中的蕁麻疹、痤瘡、結節性痒疹、白塞病、扁平疣、皮膚瘙癢症、紅斑、脫髮等,都可能與感染幽門螺桿菌有關。還有研究發現,心腦血管疾病、偏頭痛、肝膽疾病、免疫系統、呼吸系統以及缺鐵性貧血也與幽門螺桿菌有一定關係。

  如果出現上述疾病久治不愈的情況,最好去醫院排查一下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目前,尿素呼氣試驗(碳13、碳 14)是公認的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金標準。碳13和碳14分別採用C13同位素和C14同位素作為檢測試劑的標記物。不過,碳14有微量的輻射存在,雖然對環境、患者等的影響非常小,但12歲以下的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以及年邁體弱患者,最好還是選擇無放射性的碳 13呼氣試驗。而對於普通成人來講,由於二者診斷精確度幾乎無區別,而且碳14的價格相對低廉,因此選擇碳14即可。

  如果確認感染幽門螺桿菌,但自身卻沒有任何異常,可按照意願決定是否將其根除。但是,在以下幾種情況下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一定要根治。第一,消化性潰瘍、胃潰瘍、球潰瘍;第二,胃黏膜相關淋巴樣組織淋巴瘤,這是一個發生在胃的淋巴瘤,跟幽門螺桿菌相關;第三,胃裡有多發的糜爛、萎縮、腸化;第四,已經發生胃癌,手術後仍有幽門螺桿菌;第五,如果因為心腦血管疾病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前要篩查幽門螺桿菌並進行根治。此外,消化系統以外的一些疾病,如難治性貧血、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也需要跟蹤,它們可能也跟幽門螺桿菌感染相關。

  幽門螺桿菌的根治不是難事,其治療方法有國際標準三聯方案和四聯方案。一個質子泵抑制劑(抑制胃酸的藥)+兩種抗生素的聯合,這是國際標準的三聯方案。其中的抗生素可以根據個體化因素從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甲硝唑和替硝唑等,以及喹諾酮類藥中選擇。在國際標準的三聯方案基礎上,加一個鉍劑,就是四聯方案。一般來說,國際標準四聯方案的根治率在85%以上,根治後成人的再感染機率很低。藥物療程一般是7~14天,明確幽門螺桿菌是否根除,最好在治療結束後一個月再到醫院進行呼吸試驗檢查。

文/楊 鳴

本文來自《家庭醫藥·快樂養生》

loading

恭喜您完成註冊!

尊敬的用戶,您已成功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立即登錄!

立即登錄
註冊失敗!

尊敬的用戶,您未能註冊「中國數字科技館」帳號,請重新註冊!

重新註冊

loading

©2011-2021 版權所有:中國數字科技館
未經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或鏡像
京ICP備1100085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388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11611號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

蕁麻疹、口臭、酒糟鼻、口周皮炎……你想到這些病都和一種胃部的細菌有關嗎?

相關焦點

  •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途徑找到了,做好這些,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
    #我國超一半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在人群中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如果去體檢有可能自己都是一個幽門螺桿菌感染者。幽門螺桿菌與胃炎、胃潰瘍、以及胃惡性腫瘤相關,會增加罹患胃惡性腫瘤的風險,說到這裡可能大家心情比較凝重了,已經感染的人會擔心自己哪一天得癌,健康者會擔心自己哪一天也被感染,這樣自己也增加了患癌的風險,其實大家也大可不必要這麼擔心緊張,因為胃癌患者中也只有少部分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大約只佔有1%-2%,說到此處,是不是舒緩了一口氣。
  • 感染幽門螺桿菌怎麼辦?做好3件事,或能將幽門螺桿菌「清除」
    幽門螺桿菌相信對於很多人都不陌生,它是一種會躲在我們胃裡引發腸胃功能異常的細菌。胃裡面的幽門螺桿菌,時間長了之後就容易出現健康問題,傷害我們的胃部健康。很多人胃不好和感染幽門螺桿菌有很大關係,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幽門螺桿菌該如何「消滅」,不妨了解下。
  • 幽門螺桿菌是「壞細菌」嗎?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會傳染給家人嗎?
    說起幽門螺桿菌,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數據,幽門螺桿菌在我國的感染率超過了50%,它的感染與地域、種族和經濟條件等密切相關。而由於生活上的一些不良習慣,也會導致家庭聚集性感染的發生。幽門螺桿菌感染還有難根除、易復發的特點,所以許多患者都深受困擾。
  • 你是怎麼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
    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幽門螺桿菌定為Ⅰ類致癌原。在我國,它的感染率56%左右,大約1%的感染者最終會發展為胃癌。 由於它是誘發胃癌的元兇,所以,預防和根除幽門螺桿菌是預防胃癌的第一關鍵。 那麼幽門螺桿菌的傳染途徑有哪些呢?
  • 原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醫生:幽門螺桿菌不等於...
    周先生一直以為這是悶出的口臭,直到近期因為腸胃不適到醫院看病才查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口臭的「鍋」口罩不用背了。武漢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專家介紹,現在因戴口罩發現口臭從而擔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得胃癌,從而來醫院做檢查的人有所增加,其實這類患者無需恐慌,幽門螺桿菌不等於胃癌,年輕患者如無症狀可暫時不治。
  • 胃病總不好,或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這3種情況需引起注意
    幽門螺桿菌與胃病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幽門螺桿菌的檢出率也提高了,有很多患者可能診斷時並沒有任何症狀,這種情況按照以前的觀點認為可以不必要進行治療,但是按照現在的幽門螺桿菌治療指南推薦進行根治性治療,因為無法知道幽門螺桿菌會導致什麼症狀,而且幽門螺桿菌是胃惡性腫瘤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那麼對於有些有胃癌高危因素的人群
  • 有一類人,最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部分幽門螺桿菌的感染都發生在......,甚至更加猖狂在我國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高達 59%也就是說有 8 億中國人慘遭感染同時感染這麼多人幽門螺桿菌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他的配偶和子女更容易被感染 大多數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發生在 5 歲之前小孩是怎麼被感染的?
  • 感染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聽聽專家怎麼說!
    有調查數據顯示,大約70%的人都攜帶有幽門螺桿菌,有的人覺得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會得胃癌。對此,專家提醒廣大公眾要理性認識這一病菌,雖然說胃癌死亡人口中有九成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但並不意味著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一定會得胃癌。
  • Hp感染及其相關疾病防控100問: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防控
    幽門螺桿菌根除後還會再感染嗎? 6. 如何有效實施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防控? 7. 幽門螺桿菌疫苗防治幽門螺桿菌感染有效嗎? 1.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如何傳播的?
  • 身體出現5個表現,當心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如果你患有「慢性胃病」,且長期無法治癒,就要當心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據統計,在世界範圍內,已超過50%的人感染或感染過幽門螺桿菌,而在一些國家或地區或可達到90%醫生。幽門螺桿菌對人體的危害長期以來被低估!
  • 身體如出現這3現象,或是幽門螺桿菌「太多」,最好一個也沒有
    身體如出現這3現象,或是幽門螺桿菌「太多」,最好一個也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HP)」已經成了生活中常常聽到的問題。因為在我們身邊,有大約7億人的胃裡、多少有了這種細菌。而且,幽門螺旋桿菌一旦感染,就會燥胃裡不斷地繁殖和傳染。幽門螺桿菌會在胃裡產生硫化物,發出明顯的臭味。還會通過細胞分泌毒素和蛋白水解酶,數量過多時還會損傷胃黏膜,引發炎症、潰瘍等問題。感染幽門螺杆會有哪些症狀?
  • 「吹一口氣」就能診斷出幽門螺桿菌感染——C13/C14呼氣試驗!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可以在胃中生長的細菌,可導致胃炎、消化性潰瘍,並與胃癌密切相關,所以如果能及早檢測出是否感染此菌,並對症下藥,將減少胃腸道炎症和潰瘍等疾病的發病機會。一、什麼人需做?1. 消化不良初診者(病史不長,年齡小於45歲並無胃病報警症狀)、複診者;2.
  •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罪魁禍首,而人群感染率為50%,怎麼辦?
    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和胃癌都跟幽門螺桿菌有關,而且人一旦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如果不進行治療,幾乎終身處於持續感染中。這麼看來,做好有效預防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就顯得尤為重要。
  • 一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全家都被傳染?醫生:3個原因要好好反思
    大量的研究數據表明,身上有慢性胃病的人,10個人中至少有8個人,有感染幽門螺桿菌。澳大利亞的醫學工作者,因為發現慢性胃病和幽門螺桿菌之間的關係,還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幽門螺桿菌會傳染給別人,生活中也經常發生一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全家都被感染的現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該如何預防呢?一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全家都會被傳染的現象,雖然是有的,但也不是絕對的,家裡有人查出幽門螺桿菌也不要太害怕。
  • 感染幽門螺桿菌可以自愈嗎?專家這樣說
    體檢時看報告上幽門螺桿菌(HP)陽性是不是有點驚慌失措?關於幽門螺桿菌的這些真相你都知道嗎?01傳播途徑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口-口、糞-口傳播。共餐、親密接觸,尤其是家庭裡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接觸,都是感染幽門螺桿菌的途徑。02易感人群隨著年齡增長,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逐漸增高,25歲人群Hp感染率接近50%,35歲人群感染率>60%,70歲以上老年人感染率達到80%;此外,生活環境和習慣、飲食衛生、吸菸等也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03幽門螺桿菌=胃癌?
  • 口臭,就是感染幽門螺桿菌了?你需要知道的 10 個真相
    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 1 類致癌因素,也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禍首。 根據世界胃腸組織(WGO)保守估計,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門螺桿菌。 而中國是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人數最多的國家,感染率高達 59%,將近 7 億人感染。
  •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身體會有哪些表現?如何除掉它?
    自從胃病的元兇幽門螺桿菌被人類發現後,統計發現,我國不同地區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在30%-80%之間,這是很驚人的數字了。因此,幽門螺桿菌感染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身體會有哪些表現?其實,大部分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並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表現,也就是感染了卻不自知,特別是兒童,很多情況下,即使被傳染也不會感覺難受,然而大多數人感染幽門螺桿菌都是在嬰幼兒時期。另外,小部分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可能會出現早飽、腹脹等表現,但是對於這些相對輕微的表現,比如腹脹、不消化甚至腹痛,很多人往往會認為自己是腸胃不好或老胃病,並沒有重視。
  • 一半中國人感染幽門螺桿菌,如何對付這個「一級致癌物」?
    中國有近60%的人感染。 本文來源於丁香醫生 作者:Bruce 幽門螺桿菌,是人類的老冤家。 早在 5 萬 8 千多年前,它就開始蹂躪我們老祖宗的胃。
  • 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要不要「趕盡殺絕」?從利弊兩方面為你分析
    很多朋友都有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的困擾,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要不要「趕盡殺絕」呢?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所謂「趕盡殺絕」,當然就是指清除體內的幽門螺桿菌感染了。當然如果如果成功根治了幽門螺桿菌感染,就會消除這兩方面的擔心,不必擔心幽門螺桿菌導致胃部發生疾患問題,也不必擔心幽門螺桿菌進一步傳染給家人。這就是根除治療幽門螺桿菌的主要健康獲益了。
  • 感染幽門螺桿菌,除了抗生素,還有這些食物可以幫你
    也就是說,並非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都是一樣的,某些帶有特定毒力因子或基因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才可導致嚴重的症狀和健康後果。  不過,在抗擊幽門螺桿菌的路上,有些食物,的確可以起到輔助的作用。  就目前的研究看來,單靠飲食,很難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  但是,我們有一些小夥伴反饋,之前檢測有,現在通過食療法,現在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