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拜年祭」成過去式,新名字引起爭議,連拜年祭都要變味?

2021-01-09 二次元小蘭

說起B站,現在很多人對它的感覺還是很偏向二次元,畢竟最開始的B站就是從二次元起家的。但是隨著發展,越來越多的用戶也能感覺到B站想要去掉「二次元」這個標籤的意圖,而這一次,它終於向拜年祭動手了。

B站「拜年祭」改名

要說B站最有二次元濃度的晚會,當屬每年一度的拜年祭,這是一場純屬於二次元的狂歡,沒有任何三次元的參與。雖然這兩年B站也開始搞起了真正的跨年晚會,但是也被網友笑稱說,「真二次元還得看拜年祭」。

B站的拜年祭也確實很經典,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比如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到去年的《萬古生香》,都是受到了非常多好評的作品。也就是這樣,很多人不一定會看跨年晚會,但是一定會看拜年祭,這個獨屬於二次元的「春晚」。

本以為拜年祭能一直堅持下去,畢竟已經走了十個年頭了,但是沒有想到的是,第十一年的拜年祭還沒播出,一個讓人意外的消息卻先傳了出來。原來是B站決定將「拜年祭」的「祭」字改成「紀」,也就是說,以後的拜年祭要變成「拜年紀」了。

這樣的一個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評論也是非常的兩極化,其中最不能接受的,就是B站的一些老用戶了,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更知道「拜年祭」的意義,改掉名字之後,總覺得曾經的那份情懷,已經消失不見。

用戶的爭議

熟悉二次元文化的朋友自然都知道,B站的「拜年祭」,其實是取自於日本文化中的對活動的稱呼,就像是大家熟知的「學園祭」等。B站最開始以二次元起家,很多方面都是按照二次元的稱呼來的,就像是「嗶哩嗶哩」和充電之類的詞彙,其實都是取材於《某科學的超電磁炮》一樣。

這一次名字的改變,引起了兩種不同的聲音。支持的人一是覺得「紀」有紀念的意思,每一年都相當於一場紀念一樣;二是覺得祭這個字在我們國內的含義,確實非常的嚴肅,改掉也是應該的。

而不贊同的人則更多的是從情懷出發,一般都是比較老的用戶,認為堅持了這麼久的「拜年祭」,說改名就改名了。「支持『祭』的知道這是一場什麼樣的活動,支持『紀』的只知道這是一場活動。」

官方已經做了這樣的決定,自然是不能更改。不贊同的用戶是真的不能接受嗎?其實也不是,只能覺得曾經的情懷已經不再了。

去二次元的B站

這一個改名「拜年祭」的消息,讓很多人都想到了越來越大眾化的B站。最開始的B站就像是一個大蛋糕,全部都是二次元的味道。但是陳睿著急加入更多的元素,讓更多的用戶能夠加入到B站,但是蛋糕有限,也就只能切掉一部分,再填充新的內容進來。

但是B站想要徹底的拋棄二次元文化,這一點是絕對做不到的,就像是有的網友說:「既然這麼著急避嫌,就應該先把B站名字改掉。」這句話雖然不好聽,但卻是有道理,畢竟B站無論是從形象還是名字上,都已經離不開二次元了。

這一次拜年祭的改名,我們只能希望裡面的內容還能夠讓二次元的群體滿意,能夠繼續延續那些優秀的作品和內容,不要讓老用戶徹底的失望,這樣才能夠長久的走下去。

你如何看待B站拜年祭的改名呢?歡迎在評論區中評論。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B站「拜年祭」改名「拜年紀」引發吐槽,看來要變聯歡晚會了
    導讀:作為二次元的聚集地,很多漫迷都對B站情有獨鍾,說是一個視頻網站,其實更像是一個「家」,一個屬於二次元的專屬社區。在這個社區裡面有一個最隆重的節日,那就是「拜年祭」,每年都會舉辦,屬於這個圈內人氣最大的「盛會」,但是拜年祭已經要成為歷史了。
  • B站「拜年祭」改名為「拜年紀」,換名可以理解,但情懷已經不在
    B站每年除夕夜都會舉辦一個「拜年祭」活動,從2011年至今已經是第11個年頭了。在2021年春節即將到來之前,B站官方也宣布了關於拜年祭的最新消息,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拜年祭」活動將改名為「拜年紀」,讀音還是一樣,但是含義有了微妙的變化。
  • B站拜年祭因不可抗力改為「拜年紀」!B站真要去二次元化了?
    B站將會從今年起,將年三十的「拜年祭」更名為「拜年紀」。並且對這樣的更改做出了解釋,稱「紀」這個詞有幾年的意思。在外國古代漢語中,也可以指代為開端。那麼更名後的「拜年紀」可以更加直觀得指代辭舊迎新,對過去的一年更好的紀念。其實B站官方說了這麼多,概括一下就是,因為路人反應,B站不得不改掉原來拜年祭這個名字。
  • B站拜年祭改名引熱議,日本文化轉中國文化,二次元標籤卻難擺脫
    相信B站的老用戶們在每年過年的時候,都很期待B站的「拜年祭」,對大家來說這已經成為了一個傳統,每年都有非常多優秀的視頻讓大家百看不厭。就在大家都在期待今年的拜年祭時,卻發現改了名字。B站拜年祭改名引熱議B站的拜年祭從2010年開始,在這即將開始的第11年中,B站的官方要把「拜年祭」改成「拜年紀」,希望受到更多用戶的關注。B站官方解釋,「紀」有「紀念」的意思,在古代漢語中,也指開端和頭緒,《方言》第十卷九層記載到:「紀,緒也。」於是拜年紀的意思就指的是——辭舊迎新,紀念過去的一年,迎接新的開端。
  • B站「拜年祭」終成歷史,新名字引發網友熱議,你覺得改得好嗎?
    說到「拜年祭」,相信經常上B站的人都不陌生,這個節目在每年的除夕夜舉辦,B站會將一年的創作能量和潮流精華都凝聚在節目中,給用戶們打造一個狂歡的盛宴。
  • B站「拜年祭」改名「拜年紀」引發吐槽,脫離二次元的路上越走越遠了
    不少人會選擇B站的「拜年祭」,畢竟可以看到很多二次元專屬大佬們登臺近距離表演,也能看到很多二次元的節目,整個就是一個宅宅們專屬的小型春晚了。 其實很多宅宅們以及B站老用戶都知道,「拜年祭」真的算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老節目了,最開始是從2010年起,每逢除夕夜都會舉辦的迎新年狂歡。
  • 今年車萬要上B站拜年祭!東方Project是什麼?不懂就對了!
    B站拜年祭是每年過年Bilibili都會舉辦的大型節目活動,隨著媒體平臺趨勢的改變大家逐漸開始習慣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心得,網際網路成為大多數人習慣停留的地方,而B站的拜年祭活動逐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前往收看,以往大家都單獨的在電視上看春晚,現在大家可以通過網絡互動一起跨年。
  • B站將「拜年祭」改名「拜年紀」,原因不只是去二次元化
    B站拜年祭中的「祭」在B站已經被吐槽了很多次了。而近期,B站終於開始重視起這件事情,將拜年祭改成了拜年紀,頓時迎來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總結來說,其實拜年祭改名的原因很簡單,不只是去二次元化,還因為「祭」字本來的含義,與拜年並不符合。
  • B站拜年祭的第十一年改名了,是對文化的不自信,還是迫於壓力?
    ,B站拜年祭也即將迎來第十一次盛會。不過,在B站拜年祭舉辦的前夕,B站將「拜年祭」改名為了「拜年紀」。雖然這樣的一種改名行為倒是沒有任何的影響,可對於那些以批判B站為樂的部分「鍵仙」而言,這算得上是一場勝利,因為自「拜年祭」這個詞彙開始使用的時候,就有許多的「鍵仙」在抨擊B站「拜年祭是一種文化不自信的行為」。熟悉日本動畫或者文化的觀眾都知道,「祭」這個字在日本文化中,的確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文化符號。
  • 「拜年祭」改「拜年紀」,B站味道越來越淡,二次元表示:爺青結
    前段時間B站的跨年晚會引起了網上很大的討論,有一些人認為多請明星可以擴大B站的影響力,但是有一些人認為B站二次元的味兒變淡了,當然,我也是屬於後者,當時看的時候總覺得那裡怪怪的,好像少了什麼,後面看了好多網友的討論才意識到,原來B站好像真的哪裡變了。
  • bilibili拜年祭中虛擬歌姬的歌曲 每首都想單曲循環
    bilibili拜年祭可以稱為二次元的「春晚」了,近年來更是誕生了一個個優秀的作品,而其中V家虛擬歌姬演繹的歌曲,更是每年拜年祭的重頭戲。2015——權御天下這首歌曲,第一遍聽完後便不能自拔。很多人都是被其霸氣的曲風以及濃厚的歷史氛圍所吸引,不過其是否原創卻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疑似「借鑑」daze,也有人說是刻意致敬。2016——九九八十一這是猴年的原創中文歌曲,以西遊記原著為題材。該曲不僅是Vocaloid中文傳說曲,而且曾一度是最快達成「Vocaloid中文傳說曲」稱號的曲目(不過後來被超過,變成了第二快)。
  • 拜年祭將改名為「拜年紀」?網友:快進到下一步改域名
    近日,B站官方稱因為拜年祭影響力越來越大,收到了社會各方面的意見以及建議,從今年起,拜年祭不再叫「拜年祭」了,而是改成「拜年紀」,意思是紀念過去的一年迎接新的開端。這消息一公布,就引發了不少網友劇烈爭論,首先來看贊成派的:第一點,「拜年祭」這一詞原本就是沿用日本過年的例行的集市活動,而所謂的「祭」字就有點類似於地方廟會的意思,不過這終究是日本的一種文化,它並不適合當做中國節日來日用;第二點,「祭」字在國內原本就有「對死者表示追悼」的意思在裡面,跟拜年組合在一起實在是不吉利,換成「紀」的話確實挺不錯的;其次為反對派
  • B站因為改了一個字,讓粉絲們「吵瘋」了,還提到了文化自信
    不過失望也失望了,真正令二次元朋友期待的還是B站的拜年祭!B站拜年祭,可以說純粹就是二次元的晚會,B站的「傳統文化」。每年拜年祭亮點十足,都可以看到B站對二次元文化的各種玩轉,古風、日風的碰撞,創新。因此拜年祭,對於二次元朋友而言就是二次元的春晚。只是2021年才剛開始,B站又來大動作了,叫了十年年的拜年祭,在第十一年突然就改名成「拜年紀」。
  • B站2233娘進化史:當年還是小清新蘿莉,如今已成當家花旦!
    今天,從歷屆拜年祭出發,我惠某人就帶大家走進2233娘進化史,一起一探究竟吧!14年:Q版蘿莉14年的B站,也算是個「無名小站」,拜年祭播放量不過300萬。而2233作為主持人,Q版模型略顯單薄,簡單的走個過場露個面。順便扯下祝福語:「祝大家馬年行大運,龍馬精神,馬猴燒酒,馬到成功!」不過兩人相聲還是蠻逗比的。
  • 快樂家鄉show·開年飯祭財神 大年初二網友互動集錦
    快樂家鄉show·開年飯祭財神 大年初二網友互動集錦 2019-02-06 21:02:00 來源:浙江在線> 記者 孟雪倩   浙江在線2月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孟雪倩)大年初二,這一天又被稱為「迎婿日」,嫁出去的女兒要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 這些春節拜年的禮儀常識及注意事項你不得不知
    「恭喜發財」「身體安康」「新年快樂」「萬事如意」「事業有成」……人們相互行禮,或作揖或握手或擁抱或躬身或磕頭,臉上無一不掛著甜蜜的笑容。拜年,是中國人對逝去歲月的送別,更是對未來生活的預祝。不管過去的時光怎樣,每個人都對明天充滿了憧憬和嚮往。拜年正是對這種美好願望的鄭重宣告。你知道春節為什麼要拜年嗎?春節拜年習俗的由來是怎麼樣的呢?
  • 傳統習俗春節拜年由來
    拜年禮物還應講究衛生,比如,別人送給自己的糕點,一般不宜轉送他人,否則食品在「旅遊」中難免會腐爛變質;給年邁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水果等應該有益於對方強身健康,以免造成浪費甚至引起誤解。此外還應注意節儉。比如,自己動手製作一個精美的小禮物送給同學、戀人、同事等,既可表達真摯的情誼,又可顯現自己的才華。
  • 把「串門拜年」變成「網絡拜年」應是自覺行動
    1月4日,江蘇發布元旦和春節期間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重要通知。通知倡議說:提倡春節期間不串門拜年,使用微信、視頻、電話等非接觸拜年;江蘇發布的疫情防控提醒,雖然沒有作出強制規定,只是倡議層面,但是作為公眾而言,還需要深刻理解其中的含義,不串門拜年並不是不讓你拜年,拜年的方式很多,沒有了面對面也不會失去真感情。倡議不串門拜年是疫情防控的需要。
  • 狗年吉祥話祝福語及拜年講究
    03春節七天,把一年的忙碌,轉化成人生的歷練;把七天的休息,轉化成力量的積攢;把七天的調整,轉化成工作的能源。上班第一天,願你工作順,賺大錢,一順順它五百年!除了信息拜年,還有當面拜年,其講究也在這說說:一、作揖手勢傳統的拜年手勢自古男女有別。標準的男子作揖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為右手是攻擊手,要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則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壓手。這和中國自古「男左女右」的傳統一脈相承。如果手勢做錯了,意思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 簡訊群發拜年被指沒意思 微信群拜年互動性強受追捧
    敷衍真情實可悲,免得你我都受累……群發似鏈滿天飛,不要問人美不美,有一說一一對一,群發簡訊我不回。」  簡訊群發拜年廣受微詞的同時,微信拜年這種新方式卻得到了許多市民和網友的青睞。原因在於,微信拜年與簡訊群發拜年相比,「一對多」的形式變為「多對多」,大家在微信群裡既可以表達新年問候,又可以共享、交流過年經歷,傳達出濃濃的人情味。甚至有人認為,因為微信群裡表達較為自由,互動性較強,且可以隨時進行圖片分享,在微信群裡拜年更像是「真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