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優騰」平臺共計80部網絡電影作品票房過千萬,梳理「愛優騰」三大平臺2020年度票房榜影片,老牌IP成為票房吸金主力、現實題材及主旋律影片收入可觀、消費群體的圈層化愈加明顯成為過去一年高票房網絡電影三大特質。
來源:傳媒內參
文/朝明
網絡電影市場天花板不斷被打破。近日,「愛優騰」三大視頻網站相繼公布2020年網絡電影票房榜單,網絡電影在過去一年獲得了飛速發展。榜單顯示,2020年全年有42部在愛奇藝上線的網絡電影票房突破1000萬,創歷史新高。同時,票房破500萬的網絡電影票房佔比在總分帳票房中佔比超過81%。
優酷平臺,截止2020年12月31日,優酷網絡電影共23部影片票房破千萬,其中,《狄仁傑之飛頭羅剎》累計票房破3000萬,登上年榜榜首。騰訊視頻網絡電影2020年度累計票房排行榜顯示,《倩女幽魂:人間情》《鬼吹燈之湘西密藏》兩部影片分帳過5千萬,《海大魚》等15部影片分帳過千萬。
綜合來看,「愛優騰」平臺共計80部網絡電影作品票房過千萬。其中,《倩女幽魂:人間情》《鬼吹燈之湘西密藏》《鬼吹燈之龍嶺迷窟》《奇門遁甲》《狙擊手》《狄仁傑之飛頭羅剎》《海大魚》7部影片票房過三千萬。口碑層面,《中國飛俠》《四平青年之三傻罪途》等影片豆瓣評分超過6分。
可以說,在過去一年中,票房破千萬的影片數量和票房規模,均較上一年大幅增長。梳理「愛優騰」三大平臺2020年度票房榜影片,老牌IP成為票房吸金主力、現實題材及主旋律影片收入可觀、消費群體的圈層化愈加明顯成為過去一年高票房網絡電影三大特質。
老牌IP成為票房吸金主力
從數量上看,2020年,「愛優騰」三大網絡視頻平臺共上線網絡電影700多部,與去年數量基本持平;從票房來看,市場湧現出的高票房代表作品大多集中在老牌IP改編、系列化開發、續集延伸等題材類型。
比如老牌IP「鬼吹燈」相關作品有《鬼吹燈之湘西密藏》《鬼吹燈之龍嶺迷窟》《鬼吹燈之龍嶺神宮》。「狄仁傑」相關作品有《狄仁傑之飛頭羅剎》《狄仁傑之深海龍宮》。《奇門遁甲》《奇門相術》《封神榜·妖滅》《少林寺十八羅漢》《少林降魔》等作品則與傳統文化相關。
「愛優騰」三大平臺2020年網絡電影分帳票房冠軍均是老牌IP,比如愛奇藝平臺的《鬼吹燈之龍嶺迷窟》以3500萬票房摘得頭籌。《狄仁傑之飛頭羅剎》以3000萬的票房位居優酷平臺分帳第一。《鬼吹燈之湘西密藏》《倩女幽魂:人間情》兩部影片則分別以破5000萬的成績位居騰訊視頻前列。此外,雙平臺上線的《奇門遁甲》以5641萬的超高票房登頂網絡電影票房榜前列,並成為行業最新天花板,更在發行模式上開創了雙平臺「聯播模式」的先河。
「愛優騰」全網票房過千萬的80部影片當中,奇幻、冒險、怪獸類作品無論是數量還是票房表現均佔上風。此外,軍事、戰爭、喜劇、動作類影片備受市場青睞。值得一提的是,IP改編類作品繼續佔據網絡電影票房榜的「半邊天」,圍繞「鬼吹燈」「狄仁傑」「封神」「聊齋」「西遊記」「青蛇」等題材影片層出不窮。
在奇樹有魚創始人、CEO董冠傑看來,網絡電影在主流商業題材上的表現依舊可圈可點,從最直觀的票房來看,奇幻、軍事、冒險、怪獸類型持續發力,強視覺、強劇情、強制作的作品依舊受到觀眾的追捧。
「2020年是網絡電影重大分水嶺的一年,網絡電影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局面,呈現出很多非常鮮明的特徵。在內容的品質上,一批代表了頭部的精品製作、破圈決心和高票房的作品,不斷突破之前的記錄,現實題材和其它類型在不斷地湧現,同時原來的奇幻、怪獸等主類型的作品質量在迅速拔高,這是兩個非常明確的動向。」對於過去一年,網絡電影市場明顯的變化,《倩女幽魂:人間情》總製片人、吾道南來創始人劉朝暉如此表述。
如今,越來越多的網絡電影,在獲得一定影響力之後,系列化、持續性、品牌化開發同一IP成為市場沃土 。一方面,網絡電影一直在極力開發擁有受眾基礎的成熟型IP,延續它的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網絡電影行業從來都沒放棄過對國民級經典IP的推陳出新。比如《奇門遁甲》《倩女幽魂:人間情》《鬼吹燈之湘西密藏》均是基於成熟型IP的創新之作。
其中,《奇門遁甲》改編自同名院線影片,講述霧隱門的故事傳奇,比肩院線電影的高配班底、對於東方傳統文化和江湖世界的瑰麗呈現、升級的視覺特效等,為影片質感增色不少。《倩女幽魂:人間情》則為經典IP帶來新表達,場景製作、東方美學、港片戲骨等元素加持,掀起不小的情懷風;劇影聯動的《鬼吹燈之湘西密藏》則是頭部IP分眾開發的試水之作,讓IP自身價值持續發酵。
現實題材及主旋律影片收入可觀
在政策扶持和平臺支持下,現實題材和主旋律題材在這一年取得突破。2020年,在票房分帳破千萬的影片中,《中國飛俠》《奇襲·地道戰》《東北老炮兒》《雪豹之虎嘯軍魂》《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我來自北京之過年好》《瘋狂老爹》等現實題材及主旋律影片均取得了商業化運作的成功,為網絡電影市場注入著內容活力。
這些影片立足於現實生活,契合當下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獻禮建黨百年等國家重大宣傳節點,以軍事、動作、喜劇等類型片的創作方式,既保留了現實主義的現實內核,又能以「小正大」的精神吸引觀眾,即滿足了觀眾對現實關切的需求,又滿足了精神和娛樂享受,也能實現可觀的市場收益。
比如首部聚焦外賣員的網絡電影《中國飛俠》,一上映便獲得超高的社會關注度,連續6天登頂貓眼網絡電影熱度榜TOP1,七天分帳突破千萬;網絡電影《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上線8天票房破千萬;《我來自北京》系列網絡電影之《我來自北京之過年好》秉持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融入質樸可親的敘事手法,用真誠寫實的筆觸抒寫「北京青年、全國扶貧」的真實故事。
對於現實題材網絡電影的突破,董冠傑表示,這驗證了網絡電影在主流商業題材以外的無限可能,對於網絡電影的從業者來說,精品化創新的思路需要貫穿到每部作品上,同樣,好作品必然會產生好的價值。
消費群體的圈層化愈加明顯
在中國電影產業大的發展且利好不變的態勢下,網絡大電影發展的外部環境也越來越好。縱觀我們所處的時代,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群體的娛樂消費場景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對於電影的消費需求正快速從院線向網絡轉移和擴張。95後、00後作為純正的網生一代,他們習慣了智能終端的使用,將成為網絡電影的潛在觀眾群。
隨著進一步的消費升級,用戶對於個性化、多元化的內容訴求越來越高,消費群體的圈層化更是愈加明顯。比如以年齡和性別為基準,愛奇藝電影的用戶分為「男青年」、「女青年」、「少女」、「少男」四類。 2020年,青年男性賽道仍然佔據主流,但也有一些作品在圈層上有了突破,比如票房過千萬的影片中,《中國飛俠》等影片落在少男圈層,《青簪鎖三千》落在少女圈層,《修羅新娘》落在了女青年圈層,這些電影在票房和口碑表現基本超過預期,且長尾持續強。
愛奇藝副總裁、電影中心總經理宋佳表示,如果項目定位男青年,那必須好上加好,而少男少女、女青年圈層是藍海,可以多嘗試,更用心地打磨內容。
網絡電影的發展已經來到了一個關鍵拐點。與此同時,面對短視頻的衝擊,提升作品質量與更為精準地滿足受眾需求,仍將決定著網絡電影未來能否有所突破。從製作水準、題材類型到行業生態的突破,無論對於播出平臺還是創作者而言,都是建立核心競爭優勢的機遇所在。因此滿足差異化與精準化的個體需求,網絡電影產業將有可能迎來屬於自己真正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