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中的無花果鸚鵡,顧名思義所謂 Fig Parrot 就是以無花果為主食的鸚鵡。其中雙眼無花果鸚鵡的一個亞種被列為華盛頓公約附錄一,一級保育類鸚鵡。這種鸚鵡基本上是以綠色為主色,然後從額頭到眼、喙之間是紅色到橘紅色,愈往外則逐漸轉變成橘黃色,頸子上為泛青綠色的,臉頰處包括覆耳的地方為黃綠色,眼下緣有一塊藍藍的,前胸處則是帶有藍色的線圈往下再外帶點類似葡萄紅酒般的顏色,翅膀與前胸等高處的肩緣地帶也帶有藍色,翅膀下覆羽為青綠色至黃綠色,眼四周裸皮處為黑色,虹膜為棕黑色,嘴黑色,腳也黑色。棲息於中低海拔的雨林、森林邊緣地區、乾燥森林、溪河旁的森林、開闊的尤加利樹林地等地,在澳洲也會出現在公園、灌木叢、農作物區及紅樹林林地等地區。無花果鸚鵡主要棲息於潮溼的低地森林內,開闊林地、森林邊緣地帶與人類居住地也有它們的蹤跡。
無花果鸚鵡本性愛玩且活潑,平時的聲音聽起來還可以,只有在興奮的時無花果鸚鵡,候才會顯得吵雜,基本上容易產生信賴,但新引進的鳥在適應前卻容易對周遭的環境敏感,因此也容易會發生不明原因的瘁死。飼養上要注意保持環境衛生,應給它棲木(或樹枝)供其活動、啃咬。最理想的鳥籠可為約2.5x1x2m,否則在其適應環境前亦不應該用太小的空間去關它;本鳥同HangingParrot(懸掛類鸚鵡)一樣,最低限溫21~22度,最好不要低於20度,低於此度就有不可預期的危險可能發生,當然懸掛類有些亦能撐到15度左右,但本鳥仍需以20度以上的場所溫度來飼養為宜。居家飼養食物方面為:水果類如:無花果、香蕉、蘋果、西洋梨、葡萄等,蔬菜類如:黃瓜、南瓜、胡蘿蔔等,種子類如--小顆的葵花子、加那利子、稷、蕎麥等。此外,煮豆及碾磨的鴿飼料,鸚鵡專賣的食物都可以,另外像新鮮的枝幹有花及花苞的,可以給它玩以及啃咬,且要規律而適時地補充維他命等營養品.
無花果鸚鵡是活潑的鸚鵡,但剛飼養時會緊張與害羞,適應期間十分敏感,啃咬力雖不強但最好提供樹枝供啃咬以防止上喙部的過度生長,建議減少不必要的打擾與不輕易改變環境,較無法忍受寒冷的天氣,溫度不宜低於22度,切勿於溫差過大或寒流時引進飼養,死亡與生病率會很高,保持環境衛生與提供營養充足的多樣性食物很重要,維他命K的攝取尤為必要,各類蔬菜水果、花蜜、種子、穀物等食物,而吸蜜鸚鵡用或嗜果性鳥類用的粉狀飼料是很好的選擇,也會大大提高其存活率,以及添加維他命的供應會使得它們較健康,因為無花果鸚鵡容易因不明死因而突然死亡,尤其是野生鳥更是非常容易發生此種情形,照顧上需多費心思。
火紅肩錐尾鸚鵡(學名:Pyrrhura egregia)是典型的攀禽,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喙基部具有臘膜。肌肉質舌厚。腳短,強大,對趾型,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鳥體羽毛為綠色,前額其他部分為棕色;頭頂、頭部後方以及頸部為棕色,翅膀彎曲的部分以及翅膀內側的覆羽為桔色加上大紅色。棲息於山區森林、雲霧瀰漫的林區、森林的邊緣地帶以及連接林區的農耕地。主要的食物為種子、漿果、水果、堅果、昆蟲以及其幼蟲等,通常成對活動,繁殖期聚小群,分布於巴西,蓋亞那和委內瑞拉。火紅肩錐尾鸚鵡主要棲息於山區森林、雲霧瀰漫的林區、森林的邊緣地帶以及連接林區的農耕地;森林和長滿青苔的潮溼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高度約從海拔700米到1800米;有時候它們也會到開闊的地區活動。在委內瑞拉,也出現在特別高的陡峭斜坡上的次生林。這些鸚鵡還光顧村民的花園和公園。
火紅肩錐尾鸚鵡體長25-26釐米,體重75克。這種鸚鵡鳥體為綠色,鳥喙前端有一條細窄的紅棕色帶狀;前額其他部分為棕色;頭頂、頭部後方以及頸部為棕色,並帶有綠色滾邊;耳羽為不同程度的紅棕色;頸部兩側、喉嚨以及胸部上方為綠色,並帶有灰白色的滾邊和細窄的暗灰色條狀;下腹部有著不同程度的暗紅色;翅膀彎曲的部分以及翅膀內側的覆羽為橘色加上大紅色;主要覆羽和外部的飛行羽為藍色;尾巴上方為綠底加上暗紅棕色;眼睛周圍有一圈白色的裸皮,虹膜為棕色,鳥喙為蠟白色。火紅肩錐尾鸚鵡通常都是成對或是以3至25隻的小群體活動,在森林樹木之間,它們的飛行是非常快速和敏捷,也很善於隱藏,當發現一棵適合它們的樹冠,會突然消失匿跡,變得沉默,悄無聲息。喜歡在有遮棚的地方活動,平時會花許多時間在那邊覓食,主要以種子、堅果、漿果、水果、昆蟲以及其幼蟲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