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保定一名學生發帖稱,保定韓姨十餘年間收養了400餘只流浪寵物,但因此前照顧流浪動物都是自費,所以目前面臨巨大的經濟負擔,不得已向社會求助,該求助帖也受到了不少人關注。7月2日,韓鳳朵對北青報記者稱,因收養流浪寵物已經幾乎花掉了她的全部積蓄,狗捨去年還曾發生過火災。韓姨說,她此前一直主張自救,這是她首次向社會求助,希望減輕經濟壓力。當地一家寵物醫院負責人稱,如果可能的話,也希望能有較大的公益機構來對接,幫助韓姨照顧流浪動物。
老人救助流浪動物多年 稱每月開銷4萬餘元
據一名河北農業大學學生發布的求助帖,韓姨已近70歲,16年來她救助了400多隻流浪動物。而為了照顧這些動物,韓姨每天早晨5點就起來給它們準備狗糧,還要挨個打掃犬舍。對於一些患病的動物,韓姨也要每天為它們檢查上藥。而韓姨和她的老伴目前沒有經濟來源,照顧流浪貓狗的過程中幾乎花掉了全部積蓄,甚至還賣了房。因為流浪貓狗數量太多,韓姨每個月的開銷都要4萬多元,這些開銷壓得兩位老人喘不過氣,因此只能選擇向社會求助。
7月2日,北青報記者聯繫到韓姨,她稱,她和老伴以前也有幾百萬元的積蓄,房子也有兩三套。但在收養流浪動物的十餘年間,她已經花掉了全部存款,現在面臨著難以維繫情況,「感覺堅持不了多少時間了。」 韓姨說,她收養的很多流浪狗都在10歲以上,身上患有不同疾病,經常需要打針吃藥。加上動物數量很多,每天的狗糧和貓糧就是一筆很大的開銷。2018年,韓姨的寵物救助站曾發生火災,為此她不得不重新搬家,租一個新地方安頓這些流浪動物,也花費了不少錢,老兩口實在有些撐不住了。
韓姨說,現在流浪動物都是由她和老伴兩個人照顧,而老伴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所以照顧起來也很吃力,「我之前一直主張自救,從來沒有張過嘴,現在只能厚著臉皮求助社會,確實是因為困難太多了。」
找人領養十分慎重 擔心領養後不能被好好照顧
韓姨對北青報記者稱,她最開始並沒有收養流浪動物的想法,「我們那個時候工廠有院子,就覺得這麼個地方養個狗也好,最開始只有一兩隻,後來就越來越多,大概從收養100多隻起,我就專職做起收養流浪狗的工作。」
據她介紹,目前她收養的流浪狗既有別人送過來的流浪狗,也有從屠宰場或者是狗肉館救下來的狗。此前,她出門也會帶著狗糧和貓糧,看到有需要的也會帶回來養。韓姨說,她此前在當地西二環一處土堆上遇到過一隻流浪狗,便帶回來收養著,一直到現在,這隻狗身體狀況都還不錯。
對於韓姨面臨的巨大經濟負擔,有網友提出質疑稱,為何不找人領養這些動物。對此,韓姨表示,她並非反對領養,而是擔心這些動物被領養後不能被好好照顧。「如果真有條件好的,我也覺得領養出去更好。有的一下子說要領養7、8隻,一看就知道不是出於好心,有一些領出去反而不養了,所以我的理念是一定要慎重。」韓姨說。
此外,也有人質疑稱,韓姨並不給流浪動物做絕育手術,導致流浪狗越來越多。韓姨對北青報記者稱,雖然很多流浪狗沒有做絕育,但是在救助站內,公狗和母狗都是分開來餵養的,所以並不會出現隨意繁殖的情況,不做絕育更多是出於對動物本身身體條件來考慮。
「很多人不理解我們,但其實我沒那麼高尚,也沒那麼偉大,如果大家都有惻隱之心,能夠好好照顧自己的寵物,那其實也不會有我們這樣的人存在了。」韓姨說。
當地寵物醫院相關負責人稱希望能有公益機構介入
7月3日,北青報記者聯繫到當地一家寵物醫院河北區負責人李先生。李先生說,他和韓姨已經有十幾年的交情,大概從寵物醫院成立的第二年起,韓姨便經常帶著狗來看病。李先生說,寵物醫院已經跟總部做了申請,可以幫助韓姨來解決部分醫藥費。但很多時候,韓姨也需要自己買藥給動物看病,尤其是每年還要給寵物貓狗打疫苗,這是一筆很大的開銷。
去年救助站起火後,寵物醫院的員工也給韓姨捐了款,但只能解決部分問題。「前十幾年韓姨都沒有向外募捐過,因照顧貓狗的開銷很大,她自己平時的生活費都很少。」李先生說。
李先生對北青報記者稱,韓姨是覺得總歸有人要做收養流浪動物的工作,否則流浪狗到社會上也會有隱患。在李先生看來,韓姨和老伴年齡也很大,還沒有接班人來幫忙照顧,所以希望如果有可能的話,希望有相關公益組織介入,來幫助對接後續收養救助工作。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郭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