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從源頭治理流浪狗

2020-11-25 人民網陝西站

原標題:圖文:專家建議從源頭治理流浪狗

流浪狗不斷增加,政府收容、民間救助的負擔越來越重。民間救助流浪狗的人士稱,流浪狗大量繁殖,與絕育成本偏高不無關係。而警方對流浪狗收容留檢後,如何處置也成為難題。

相關專家認為,要解決流浪狗問題,需從源頭抓起,從立法上規定和完善寵物管理收容制度。管理部門要建立追蹤機制,對遺棄寵物的人加重處罰。

民間救助組織不堪重負

「現在不能再收了,我們每天都在為狗糧犯愁!」6月27日,46歲的趙唯說。8年前,她和丈夫孫文利創辦落雁島流浪狗救助站,救助的流浪狗從最初10餘條,到如今的500條。趙唯對此感到自豪,但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趙唯曾在武漢做服裝生意,因為愛狗,每當看到流浪狗,總是忍不住帶回家。時間一長,家裡的狗狗多了,她便在東湖雁中咀村建起救助站,方便餵養。只是她沒想到,此後救助站的流浪狗越來越多,如今更是嚴重飽和。

孫文利說,趙唯把別人遺棄的流浪狗當成孩子照看,不少人便慕名把流浪狗送來,有的留些錢買狗糧,有的一丟了之。起初,他們夫妻倆還能應付,後來流浪狗多了,趙唯賣掉房子、轉讓門面,投入近100萬元,擴建狗舍,購買狗籠、鍋爐、狗糧機,還請了三名工人。為了節省成本,孫文利每天自製狗糧,為500條狗做一頓飯要花4個小時。狗狗患上小病,趙唯就自己治療。夫妻倆每天跟狗狗生活在一起,經常被咬傷。

趙唯介紹,500條狗一天要吃掉700元的狗糧,一個月2.1萬元;加上每月房租3000元、水電700元、工人工資共6000元,這樣算下來,每月花費超過3萬元。除了少數愛狗人士的捐款和寄養人士的管理費,他們要自己想辦法籌錢。

寵物絕育觀念仍待普及

「我們救助的流浪狗,絕大部分沒有絕育。」武漢市小動物協會工作人員張景殿說。肯花錢為寵物狗做絕育手術的主人,一般不會狠心棄養;而被遺棄的狗狗,大多沒有節育,容易無節制地繁殖。一隻成年母狗一年要生兩三胎,按每胎4隻小狗計算,10年下來,它的後代將是天文數字。因此,武漢市小動物協會救助流浪狗後,都會給它們做絕育手術。

張景殿坦言,給狗狗做絕育手術有點貴。比如,給一隻10公斤重的公狗做絕育手術,需要800元左右,同體型的母狗超過1700元;如果是25公斤重的大型母犬,費用更高。

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杜帆認為,絕育可避免寵物過度繁殖,這一觀念得到普遍認可,也是國內外動物保護組織不斷提倡的理念。對流浪狗絕育,不僅可從源頭上控制流浪狗的數量,還能降低患病機率,延長狗狗的壽命。此外,絕育手術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寵物的性格,減少它們被拋棄的可能性。

目前,武漢市小動物保護協會與武漢市一些寵物醫院開展合作,如果有愛心人士想給流浪狗做絕育手術,可以同該協會聯繫,到指定的寵物醫院,享受10公斤以內公犬200元、10公斤以內母犬300元的優惠價格。每家合作的寵物醫院都會拿出一些名額給流浪狗做手術,多出的成本由寵物醫院承擔。

警方處置面臨種種難題

根據《武漢市養犬管理條例》,公安機關是養犬管理工作的主管機關。武漢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局有關人士介紹,針對流浪犬的管理,該市主要採取開展集中行動的方式進行。各限養區分局均成立由民警帶隊、保安協管員參加的限制養犬執法小分隊,配備防暴槍、犬夾、捕犬網、犬籠等專業捕犬工具。其中,七個中心城區和東西湖區還配有養犬執法車,將集中整治與日常執法相結合,加強了對流浪犬、違規犬的收容留檢工作,糾正不文明養犬行為。

不過,在日常管理中也面臨不少問題:一是民警執法時阻力較大,市民中喜愛養犬和反對養犬的群體均佔有較大比例,且各自觀點鮮明,態度激烈;二是執法危險性較高。近年來,民警和保安協管員在收捕流浪犬、病犬過程中,有多人被犬只咬傷;三是執法取證難。在處置犬只傷人糾紛方面,往往傷人犬只已逃離現場,存在取證難、處理難的問題。

記者了解到,被警方收留的流浪狗,會被送到武漢市犬類收檢站,不過收檢站的容納能力有限。雖然《武漢市養犬管理條例》規定「犬類留檢場所接收的犬只可以被認領、領養」,可多年來,法規始終沒有明確規定領養環節和程序。「畢竟犬只是有價值的,可以作為商品出售,而且對於領養人的權利和義務也需要法律來規範和約束。」治安管理局人士表示。如果通過立法修改養犬管理條例,增加領養的相關程序和要求,公安機關就可以依照規定進行操作。當然,領養的操作流程和程序,還需要綜合各方意見,然後看走什麼渠道來明確法律義務的落實。

專家建議設立追蹤機制

湖北典恆律師事務所陳亮律師介紹,實際上,針對流浪狗被遺棄後傷人的問題,《侵權責任法》是有相關規定的。該法規第八十二條規定: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但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相關部門卻很難對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進行追責。陳亮建議,建立追蹤制度,能夠追蹤到流浪犬只的主人,如果發現是遺棄,則給予相應罰款。具體手段上,一來可以通過高科技手段提高管理能力,比如在登記辦證的犬只體內嵌入晶片等。另外,也可借鑑給信鴿套腳環的管理方式,讓大眾在外觀上就能明顯辨別出,哪些是合法登記的寵物狗,哪些是非法飼養。只有源頭上的遺棄行為少了,流浪犬才會相應減少。

對於遺棄寵物行為,武漢大學城市安全與社會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認為,目前我國的法律尚未關注到動物棄養行為本身,應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比如,提高養狗的準入門檻,對養狗的人群進行資質評估,從源頭上減少棄養等。

此外,動物保護協會以及寵物救助站等民間社會組織,可以很大程度上承擔起流浪狗的收養與救助工作,政府部門應當給予必要的支持。 記者劉閃滿達餘淵實習生付迎迎楊眉

(責編:谷妍、鄧楠)

相關焦點

  • 管理流浪狗須從源頭治理
    &nbsp&nbsp&nbsp&nbsp近期流浪狗傷人事件頻發,流浪狗的治理形勢變得越發嚴峻。它們遊蕩在街頭,大部分未經防疫處理,且很可能因為流浪生活產生更強的攻擊性。與家養進行過登記防疫的狗相比,它們對人的生命健康的威脅更大。
  • 流浪狗治理折射城市文明
    近日,西安龍女士被流浪狗咬傷後身亡事件,再次將「流浪狗治理」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可以說,消除「流浪狗痼疾」考驗著城市管理的水平,同時也折射出城市的文明程度。眾所周知,流浪狗會傳播疾病、影響交通安全、擾亂公共秩序。
  • 齊魯晚報:「流浪狗安樂死」是治理狗患的次優選擇
    對此,有獸醫表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安樂死是避免流浪狗遭受更大痛苦的無奈之選」。多位動物保護人士則認為,治理流浪狗問題,要管理的是人的行為,而不是犬只的行為,最重要的是預防流浪狗產生,最大程度地減少流浪狗。流浪狗的產生因素複雜,主要有養犬者隨意遺棄寵物狗,或因管理不善導致寵物狗逃逸,還有流浪狗的無序繁殖等。
  • 城管當街棒殺流浪狗被質疑,城管回應:方法欠妥,正研究治理辦法
    對於這些流浪狗如何治理一直是個非常有爭議的問題。近日,江西城管將流浪狗當街棒殺一事被質疑,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來看看吧。城管當街棒殺流浪狗在4月25日,江西鷹潭月湖區,有市民在街頭看到有人當街棒殺流浪狗。視頻畫面中可以看到,多名穿著城管制服的男子手持長棍,其中一名男子趁流浪狗放鬆警惕的時候,一棍將其打倒在地。而不遠處的另外一隻流浪狗聽到哀嚎聲後也是落荒而逃。
  • 流浪狗的源頭在哪裡?如何有效管控呢?
    現在是法制社會,對待狗貓小動物,要採取統一有震懾力的法律法規,從源頭解決流浪動物的問題!儘快出臺全國性的《小動物保護法》,主要是誰養誰負責!很多人養狗主要是人的攀比虛榮心作怪,新鮮感沒了,就扔了!等等,這些都是流浪狗的主要源頭。這些流浪狗發情懷孕,又會一年兩窩生產流浪狗!沒有盡頭。現在城市中,流浪貓和人類活動交集不多,其實流浪貓是老鼠的天敵,無形中幫助人類減少鼠患和一些傳染病的傳播途徑。
  • 「北上廣深」超大城市如何治理?聽聽專家們的真知灼見
    聽聽專家們的真知灼見金羊網  作者:羅仕  2020-11-27 第二屆廣東省黨校系統公共管理學術年會暨第三屆「北上廣深」超大城市治理創新論壇在穗舉行
  • 流浪狗已經成社會問題,應該研究如何治理而不是要求財政撥款救助
    自從城市居民規模性餵養寵物狗開始,流浪狗在城市就大量湧現。對於流浪狗產生的幾個原因,大家基本上都耳熟能詳,在此我們不在討論。近期有一些愛心人士發聲,要求國家財政撥款,對流浪狗進行救助。說到流浪狗,我世界哪個國家都有存在,即使是養狗業較發達,涉狗法律比較健全的發達國家,流浪狗的產生也不可避免。就如同福利多麼優厚的國家也存在流浪漢甚至乞丐一樣,流浪生命可以說是無處不在。但已經成為社會問題的流浪狗,卻存在於欠發達或發展中國家。因為,養狗業發達的國家,有著較完美且嚴格的法律在制約著流浪狗的產生,而且有在法律規範下的流浪狗治理機構。
  • 對於朱家尖流浪狗問題,市人大代表這樣建議
    邱彩萍認為,目前我市各地均存在流浪狗治理問題,雖然《舟山市養犬管理辦法(試行)》等制度的出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犬只管理問題。但相關法律法規的局限和綜合執法職權限制等原因,比如:流浪狗抓捕不能實行現場捕殺,必須在收容所暫養10日;流浪犬只的後續管理職責不清等原因,給執法部門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 無人認養流浪狗安樂死,你支持嗎?
    對此,有獸醫表示,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安樂死是避免流浪狗遭受更大痛苦的無奈之選」。多位動物保護人士則認為,治理流浪狗問題,要管理的是人的行為,而不是犬只的行為,最重要的是預防流浪狗產生,最大程度地減少流浪狗。
  • 養犬管理非打狗 治理流浪貓狗市民可提建議
    記者獲悉,目前政府部門準備加大對流浪貓狗的治理力度。  昨天上午,市養犬管理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領導以及市公安局、農業局主管領導等,走進海澱區大有社區,和社區居民座談養犬管理專項整治宣傳工作。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偉說:「今年1至10月,北京被犬咬傷的達到11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萬人,今天和養犬居民座談,就是想探討如何對養犬問題進行管理,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和模式。」
  • 關於救助和治理流浪動物的建議
    從此件事的源頭在於那條無人看管的流浪狗。對於城市中越來越多的流浪狗,提出以下建議:   1、建立流浪動物傷害基金。因為確定狗的主人存在很大困難,狗咬人維權難,索賠更難。多數人因為找不到狗的主人,只能自認倒黴。建議有關部門建立流浪動物傷害基金,應對流浪動物在公共區域傷人後對受害人賠償的問題。   2、扶持民間的流浪動物救助機構。
  • 沒有針對性法律出臺,流浪狗治理永遠在路上
    談及流浪狗產生的原因,大家都能夠很輕易地說出。養狗人不負責任遺棄,流浪狗自行繁殖,寵物狗繁殖場所拋棄的病犬或無價值種犬等不一而足。我們看到的也是流浪狗三三兩兩齣現在公共區域,嫌棄者有之,投食餵養者有之,只是真正領入家中的少之又少。擺在我們面前的流浪狗問題,一直得不到有效解決,其癥結何在?我們既然已經知道了其產生原因,但現實中得到有效解決了嗎?
  • 灘間山派出所深入轄區開展流浪狗 治理工作
    灘間山派出所深入轄區開展流浪狗 治理工作 2020-11-17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棄養寵物狗導致流浪狗大幅增多
    本報開展了「文明養犬大討論」,將針對文明或不文明養犬行為展開討論,提出建議,共同推動我市文明養犬的《方案》和《蘭州市養犬管理條例》貫徹和實施。   ◆本期話題   隨意遺棄寵物狗導致流浪狗眾多,該如何治理?
  • 國外治理流浪狗:罰款、安樂死、設置致命陷阱、直接射殺甚至「出口」
    據媒體2016年報導,印度約有3000萬隻流浪狗,當地兒童頻頻被襲擊封面新聞記者 寧寧近日,流浪狗咬傷人頻頻成為新聞話題,打死、毒殺流浪狗也引發大量關注在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被流浪狗咬傷致死、致殘的新聞也屢有發生,罰款、安樂死、設置致命陷阱、直接射殺都成了這些國家政府治理流浪狗的「利器」。流浪狗在英語中一般稱為「Feral dogs」、「Stray dogs」或者「Street dogs」,目前,世界公認的控制流浪貓、狗等寵物的最有效辦法為「TNR」法,即「捕捉、結紮和放歸」。
  • 大量流浪狗無家可歸 政府行政部門分工模糊(圖)
    大批流浪狗無家可歸成安全隱患  專家呼籲立法保護動物並規範管理  本報記者 劉姝宏  髒兮兮的白毛,瘦骨嶙峋,明顯老態的流浪狗「饞饞」,在北京市海澱區展春園小區的院子裡已經定居很久了。目前,全國各地都有數量不等的流浪狗。7月22日,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會長蘆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全國的流浪狗數量難以統計。據她保守估計,北京城區加上郊縣農村的流浪狗,總數約在30萬隻以上。  數量如此巨大的流浪狗遭受著飢餓、虐待、殘害等的折磨,垃圾中撿食、乞求人類投食甚至發瘋咬人等行為也使得它們成為疾病傳播的隱患和城市治理的對象。
  • 黃河的源頭被專家找到,僅有碗口大小,為何不讓人們靠近?
    通過有關專家的不斷努力,現如今,黃河的源頭也終於展現在了世人面前。與黃河中下遊浩大的水勢相比,黃河的源頭僅有碗口大小,而在找到黃河的源頭之後,有關專家也表示人們不能輕易地靠近。那麼,黃河的源頭究竟坐落何處?為什麼人們不能夠輕易靠近黃河源頭呢?
  • 流浪狗頻頻傷人!武漢多部門聯手救助流浪狗
    絕育成本較高 領養程序亟需規範流浪狗治理需從源頭抓起流浪狗不斷增加,政府收容、民間救助的負擔也越來越重。除了遭到棄養,民間救助流浪狗的人士稱,流浪狗的大量繁殖,跟絕育成本高不無關係。專家認為,流浪狗治理需從源頭抓起,從立法上規定和完善我國寵物管理收容制度,管理部門建立追溯機制,對遺棄犬類的人要加重處罰,造成嚴重後果的要判刑。民間組織不堪重負「現在不能再收了,每天都在為狗糧發愁!」27日,面對著自己救助的流浪狗,46歲的趙唯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流浪狗擾民,誰的錯?怎麼辦?
    近年來,流浪狗擾民成為全民關心的問題。特別是新冠狀肺炎爆發的今天,人們對寵物會不會傳染病毒心存疑慮,雖然有專家發聲說新冠狀病毒是蝙蝠或穿山甲攜帶的,狗不會傳染,但會不會傳染其他病毒呢,至少狂犬病致死率100%是確定的。
  • 2020迷惑行為大賞:派捕獵犬,治理流浪狗……
    可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黃色狗狗是被居民投訴的流浪狗,因其捕捉困難,有訓練員攜專門訓練的捕獵犬前往,將流浪黃狗抓獲了!知道對流浪狗的管理很難,但用獵犬去捕獵流浪狗的方式本身就存在爭議,而且視頻中的人在黃色狗狗被抓獲後,為何繼續放任黑狗撕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