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自2013年6月餘額寶誕生以來,貨基寶寶產品成為投資者的最佳零錢理財工具,寶寶理財產品的特點包括:低門檻、高安全性、高流動性、收益率遠高於活期存款利率。
不過自2018年初以來,受寬鬆的貨幣市場環境影響,市場利率持續走低。根據融360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監測的數據,2018年1月網際網路寶寶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4.33%,此後持續下跌,2019年10月平均收益率為2.40%,收益率共下跌了193BP。
收益率大幅下跌,寶寶理財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大幅減弱。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78隻寶寶理財產品(對接135隻貨幣基金)總規模為43355.38億元,環比下降3.41%,同比下降15.58%,規模連續四個季度負增長。
其中,三季度銀行系寶寶規模下降最大,環比下降9.23%。實際上,在各類銷售平臺中,今年以來銀行系寶寶平均收益率一直都是最高的,為什麼規模還會大降?生財君就此採訪了業內專家。
「主要是因為近兩年銀行開始注重自身現金管理類產品的設計與推廣,從寶寶理財那裡分流了一部分資金。」融360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表示,從交易規則來看,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包括兩類,一類是T+0理財,一類是T+1理財,兩者的區別在於,在工作日的交易時段購買能否當日起息,資金贖回能否實時到帳,T+0理財的流動性要更高。
不難看到,相比於寶寶理財,T+0理財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收益率更高,二是流動性更強。
融360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監測了18家銀行的T+0理財產品發行情況,包括6家國有銀行、10家股份制銀行(華夏銀行和渤海銀行除外)、2家城商行(北京銀行和上海銀行),統計的T+0理財產品均面向普通個人投資者,不限區域,門檻在100萬元以下。
數據顯示,這18家銀行共發行了45隻T+0理財產品,其中有27隻為淨值型產品,佔比60%,18隻為非淨值型產品,佔比40%。非淨值型T+0理財中,只有中國銀行的「中銀日積月累-日計劃」是在資管新規之後發行的,其它非淨值型T+0理財均是在2016年之前發行。
那麼,這些T+0理財產品都有什麼特點呢?
特點1:8成T+0理財購買門檻為1萬元
在融360|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研究監測的45隻T+0理財產品中,有36隻產品購買門檻為1萬元,佔比80%,8隻產品購買門檻為5萬元,佔比17.78%,1隻產品購買門檻為30萬元,佔比2.22%。
一般來說,活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要低於定期理財產品,大部分投資者都將活期理財產品作為零錢理財工具,而並非主要的理財工具。既然是零錢理財工具,產品的購買門檻如果太高就會把很多投資者阻擋在門外,而目前銀行理財的最低購買門檻是1萬元,所以1萬元起購的T+0理財佔比最高在情理之中。
實際上,自從2018年9月28日理財新規發布以來,不論是活期理財還是定期理財的購買門檻都呈現出下降趨勢,其中封閉式理財產品的購買門檻為1萬元的比例接近4成。理財子公司的產品不設購買門檻,但目前發行數量較少,只有工銀理財有1隻T+0理財產品,門檻為1萬元。
特點2:超8成T+0理財的風險等級為PR2級
監測數據顯示,在上述45隻T+0理財中,有38隻產品的風險等級為PR2級,佔比為84.44%,此外PR1級和PR3級理財產品分別有7隻、1隻。
為了能滿足客戶隨時支取的需求,銀行現金管理類產品的底層資產通常都是安全性且靈活性都比較高的資產,包括銀行存款、逆回購、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銀行間及交易所債券及其它資管計劃等,所以T+0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普遍偏低,只有個別產品配置了少量的金融衍生品或權益類資產。
特點3:平均收益率較貨幣基金高
總體而言,今年以來T+0理財收益率雖下降了不少,但是和貨幣基金相比仍然具有較大的收益優勢。以11月13日數據為例,當日T+0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3.27%,而上周(11月4日-11月10日)寶寶理財產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僅2.38%,比T+0理財低了89BP,收益差距較大。其中,恆豐銀行的「恆夢錢包」收益率最高,為3.85%。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T+0理財的收益披露方式不同,其中有24隻產品展示的是七日年化收益率,6隻產品展示的是業績比較基準,6隻產品展示的是預期年化收益率,5隻產品展示的是上日年化收益率,4隻產品展示的是參考年化/淨值收益率。
劉銀平表示,T+0理財產品收益率的高低與多方面因素有關:一是投資方向及範圍,T+0理財的投資方向差別都不大,區別在於不同資產的投資比例;二是資產的平均投資期限及剩餘期限,期限越長、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越高;三是手續費率,主要包括投資管理費、銷售服務費、託管費,三項費率之和大致在0.35%~0.85%之間,手續費率越高、理財收益率就越低,此外有些產品收取超額投資管理費,有些不收取,這也會影響產品收益率。
T+0理財產品的收益分配方式有多種,其中有11隻產品是日複利,即每日收益結轉為份額再投資;6隻產品是月複利,即每月收益結轉為份額再投資;11隻產品按月/按季度分配現金收益;17隻產品在贖回或到期時一次性兌付收益。業內人士表示,不過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理財金額不多,收益分配方式的不同對投資者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只有金額特別大,收益分配方式才會對實際理財收益產生一定影響。
特點4:交易時段更寬鬆、實時贖回額度高
貨幣基金的交易時段是固定的,工作日15:00之前購買,下一個工作日起息,快速贖回每天最多1萬元,普通贖回情況下,工作日15:00之前贖回,資金在下一個工作日到帳。T+0理財的交易時段每家銀行、每隻產品的規定都是不同的,但整體來看,相比貨幣基金來說,T+0理財的交易時間段更加寬鬆。
在這45隻T+0理財中,交易時段均在工作日,非工作日購買需要等到下一工作日確認份額並開始計算收益,在工作日,交易時段截止時間從15:00到17:00不等,其中7隻產品15:00之前購買當日起息,6隻產品15:15之前購買當日起息,20隻產品15:30之前購買當日起息,5隻產品15:45之前購買當日起息,4隻產品16:30之前購買當日起息,3隻產品17:00之前購買當日起息。
值得注意的是,T+0理財產品在交易時段申請贖回均支持本金實時到帳,而且多數不限額,即使限額,額度也非常高,均在100萬元以上。資金贖回交易時段的截止時間與購買起息的截止時間大部分都是相同的,但也有部分產品在非交易時段贖回,本金也可以實時到帳。
根據融360|簡普科技大數據研究院統計的數據,24隻T+0理財產品僅支持交易時段贖回本金實時到帳,佔比53.33%;4隻產品支持工作日全天實時贖回、非工作日不支持贖回,佔比8.89%;15隻產品除了支持交易時段實時贖回,還支持工作日非交易時段和非工作日的限額實時贖回,額度在5~50萬元之間,佔比33.33%;另外有2隻產品支持自然日實時贖回,佔比4.44%。
僅支持交易時段或工作日實時贖回的T+0理財產品流動性稍弱一些,意味著在非交易時段或非工作日申請贖回,資金無法到帳,只能等到下一個工作日到帳;除了支持交易時段實時贖回、還支持非交易時段、非工作日限額贖回的T+0理財產品流動性要高不少,即使是非工作日,最低5萬元的快速贖回額度能滿足大部分投資者的需求,比貨幣基金1萬元的快速贖回額度高不少;支持自然日實時贖回的T+0理財產品流動性最高,當然並非沒有限額,只不過限額超過100萬元,對普通投資者來說相當於沒有限額。
知識多一點:銀行T+0理財和貨基寶寶優劣勢分析
銀行T+0理財產品的優勢主要有三點:
一是收益率更高。本周銀行T+0理財平均收益率為3.27%,而上周貨基寶寶平均收益率僅2.38%,收益率高低是投資者最看重的因素之一。
二是起息時間更快。銀行T+0理財在工作日交易時段購買,當日開始計算收益,貨基寶寶在工作日交易時段購買,只能等到下一個工作日起息。如果碰到周五或是節假日前夕購買,銀行T+0理財產品可以多3~10天收益。
三是支持大額資金贖回實時到帳。貨幣基金快速T+0贖回額度每天僅1萬元,超出部分只能通過T+1贖回,碰到節假日資金就會延遲多天到帳;銀行T+0理財工作日交易時段支持不限額實時贖回,部分產品在非交易時段、非工作日支持限額實時贖回,且額度超過5萬元,資金使用起來更加靈活。
相對於貨基寶寶而言,T+0理財產品也有兩點劣勢:
一是首次在一家銀行購買理財產品需要到銀行網點做風險評估,而購買貨幣基金則可以直接在電子渠道做風險評估。
二是T+0理財的購買門檻最低為1萬元,而且不少產品規定,如部分贖回,剩餘金額不得低於起投金額;貨幣基金基本上都是1分或1元起購,堪稱零門檻。
不過隨著理財子公司陸續開業並發行新的產品,上述兩個問題均有望得到解決。根據《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投資者首次購買理財子公司的產品,既可以在營業網點也可以在電子渠道做風險評估,且理財子公司的產品不設具體購買門檻,未來有可能出現一批1元起購的T+0理財產品,屆時將會對貨基寶寶產生更大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