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有活期的也有定期的,定期產品的收益率要高於活期產品,對於同一家銀行來說,理財產品的期限越長收益率就越高。但是購買長期理財產品存在一定的流動性風險,因為定期理財產品在未到期之前是不能提前贖回的。
那如果買了一年期的理財產品,還沒到期就需要急用錢怎麼辦?
部分銀行允許將未到期的理財產品抵押貸款,比如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的1個月至1年期理財產品抵押貸款利率是5.35%,2~3個工作日可放款。
不過這裡面存在三個問題:一是不是所有銀行的理財產品都可以抵押貸款的;二是抵押貸款的利率往往要高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投資者會產生一定本金損失;三是只能貸出大部分本金,不能按照本金全額貸出。
其實近年來部分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轉讓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產品的流動性。
目前推出理財產品轉讓平臺的銀行已經超過10家,包括建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渤海銀行、江蘇銀行、杭州銀行、寧波銀行等。
理財轉讓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線下網點轉讓,由銀行為投資者尋找買家,買賣雙方在櫃檯籤訂轉讓協議。但這種轉讓方式很快就被淘汰了,線下網點的客戶量有限,尋找買家不是那麼容易,現在被普遍接受的是另一種線上平臺轉讓模式,同一家銀行在各大城市、各個網點的客戶均可通過轉讓平臺進行交易,大大提高了理財產品轉讓的效率。
理財產品轉讓需要收取手續費嗎?過去理財產品通過線下方式進行轉讓,銀行付出了一定的人工成本,所以會收取少量的手續費,不過現在線上理財產品轉讓大部分都不收取手續費,只有少部分銀行收取手續費。
有些情況下,為了促使理財產品儘快轉讓出去,賣家需要折讓一點收益,比如原先產品的收益率是4.5%,你可以將0.1%折讓給買方,自己拿4.4%的收益率,就可以將產品轉讓出去,這種方式要比理財抵押貸款要划算多了。
對於同一家銀行來說,是購買銀行新發行的理財產品好,還是購買其他投資者轉讓的理財產品好?購買這種轉讓的理財產品靠譜嗎?
購買這種轉讓的理財產品很靠譜,與購買新發行的理財產品是一樣的,區別在於收益率可能會不一樣。很多情況下,購買轉讓的理財產品會更划算,因為收益率會更高一點。
打個比方:A買了一款180天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是4.4%,持有90天的時候急需用錢將產品轉讓,設置的轉讓收益率是4.4%,而銀行在售的90天理財產品收益率是4.3%,B正巧在這個時候需要購買一款90天的理財產品,顯然購買A轉讓的理財產品更加划算。A也沒有損失,相當於也買了一款90天的收益率為4.4%的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轉讓平臺對於銀行、買家、賣家來說都是好事:銀行的理財產品流動性更高,長期產品更加好賣了;買家有可能買到期限更短、收益更高的理財產品;賣家可以及時變現。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銀行增設理財產品轉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