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自己的命運有著強烈的好奇和無比的期盼,因而會渴望在一次次的苦難中取得勝利。
但很多事情又因人而異,有人可以站在山頂笑看風雲,有人卻只能活在谷底仰首嘆息。
而導致結果不一的局面,往往是取勝的方式不同。
《世說新語》有言:「德成智出,業廣惟勤,小富靠勤,中富靠智,大富靠德,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一個人的成功固然離不開智慧,但想要成就大的事業則要靠他的品行,而想要時常獲得勝利靠的是和氣。
01
小勝靠智
劉向《說苑·談叢》寫道:「謀先事則昌,事先謀則亡。」
古人講求深謀遠慮,凡事先謀,而後動,而不是單憑一腔熱血,魯莽行事。
《三國演義》有一回說道,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總想找個機會殺掉他。
一日,周瑜與諸葛亮商討軍事,他以攻打曹軍缺少弓箭為由,刁難諸葛亮,令他十日之內造出十萬之箭。
諸葛亮知曉周瑜想陷害他,心中早有計策應對。
他先向魯肅借了20條船,囑咐他用青布幔子將船遮起,在每條船上安排三十名士兵,用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
待第三天四更之時,利用江面大霧天,敵方難測虛實,不敢輕易出動,故意在對方營前擂鼓吶喊,讓對方放箭,待船草垛上插滿箭時,令人掉頭回去,此時回南岸又是順風順水,對方想追也追不上。
一件看似不可辦到的事情,就這樣在人為的智慧下巧妙的完成。
臨事而懼,好謀而成。
遇事謹慎,三思而行,善於謀劃才能成功,如果事先不做打算,倉促行事,一遇困難就會失敗。
02
大勝靠德
常言道:「君子以厚德載物。」
人有好的品德才能成就大事,相反,人無大德,則難成大事。
小聰明贏一時,好德行贏一世,一個人的品德的好壞,決定著他的人生,影響著他的事業。
明朝宰相嚴嵩,19歲中舉,25歲殿試二甲進士,寫得一手好字,吟得一口好詞,才華橫溢,本是治世之能臣,卻偏偏做了遺臭萬年的奸臣。
他為了錢財,貪贓枉法,為了仕途,陷害忠良,為了媚上,禍國殃民。
惡貫滿盈,終是自毀其路,抄家撤職,晚年悽涼,死後更是無棺木下葬,無人弔唁。
士有百行,以德在先,故而德為先,能為上,行為善。
德是一個人的根基,根基不穩,建再高的樓也沒用。
做事靠人,做人靠德,欲先做事,必先立德。
03
常勝靠和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一個簡單的「和」字,卻容納了人類數千年來相處的智慧。
和是一種包容,一種胸懷,為人和氣才能受人歡迎,做事和氣才能共贏生財。
清朝時,蘇州有一間小麵館,面積不大,只有一個老婦人經營著這間小店。
麵館的位置偏遠,人不是很多,一天,一位客人的孩子淘氣的將面打翻,面撒了一地,碗也碎成了幾瓣。
客人趕緊向老婦人道歉,並表示願意賠償。
老婦人婉拒了他的賠償,只是問孩子有沒有燙傷,客人搖了搖頭。
隨後,老婦人重新為他們做了一碗麵,並未再收取他們的錢。
出了麵館後的客人,向周圍的朋友說了他的經歷,一傳一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慕名而來,憑藉良好的口碑,小麵館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莎士比亞說:「要是您想達到您的目的地,您必須用溫和一點的語氣向人問話。」
用和氣的方式待人接物,而不是做個刺蝟,處處扎人,要知道人生如棋,沒有誰是永遠的贏家。
和氣生財,和氣共贏,做人一團和氣,才不會為自己四處樹敵,才會為自己帶來長久的勝利。
所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成功的路註定是是窄小的,你需要很努力才能擠得進去,而對於普通人而言,只能努力提升自己,不斷修行,才能走的更遠。
願我們都能找到合適的方法,走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