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狗不牽繩,罰款!
不清理糞便,罰款!
本月起,我市施行
《煙臺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文明養犬,邁出新的一步
@芝罘人,請系好文明「準繩」
養狗,已成為不少市民的樂趣,他們為養寵物非常捨得花錢和精力。然而,隨著狗數量的上升,滿街遛狗、隨意放養、讓狗隨地「方便」等不文明行為也隨之出現,嚴重幹擾城市文明。狗患,為全國各個城市的一個另類「掣肘」;文明養狗,成為城市居民集體的呼喚。
自9月1日起,煙臺施行的《煙臺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對於飼養寵物的正確行為及處罰做出了明確規定:在城市規劃區範圍內,攜犬出戶不束犬繩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不及時清除排洩物的,由城市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的罰款。向不文明養狗說「不」,該罰款條例的落地,也意味著煙臺整治不文明養狗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狗患,當引起市民重視。近年來,狂犬病已成為導致我國死亡人數較高的一種傳染病。尤其對無證犬和流浪犬來說,它們潛伏著極大隱患,不得不令人警惕。如因為狗,鄰居間鬧矛盾,還經常打「狗官司」,如老人或孩子出門時,一旦被狗咬傷,人就可能感染狂犬病。
從城市大文明的高度看,更期盼文明養狗。「狗事」,有時易惹事。曾有過這樣一條新聞——煙臺市區竹林寺附近上演一幕慘劇,一名花甲老漢不慎被兇猛的藏獒襲擊,雖僥倖從藏獒口中逃命,但已經是面目皆非、渾身傷痕累累,其狀慘不忍睹。左側上唇連皮帶肉都沒了,上面的缺口一直到鼻翼,牙齒全都暴露在外面,另外左大腿、右膝部被藏獒咬傷的創口處深及骨頭。此類新聞屢見不鮮,充分說明一些脫離控制的大型狗、無證犬的出現,已成為城市安全隱患。
城市管理者,除應對狗主人進行必要的知識普及和法律宣傳外,更應該對惹上「狗事」的主人進行教育。根據《煙臺市市區養犬管理辦法》,市民不允許飼養體重超過15千克的大型犬只,允許飼養的每戶也只能養一隻。每日19時至次日7時可遛犬,犬只在戶外排洩的糞便,攜犬人應當立即清除到自帶的垃圾容器內。
同時,文明養狗,也要養文明狗。狗主人也要對狗進行必要的「教育」。著名生物學家巴普洛夫對狗的「條件反射」實驗告訴我們,將狗吃食和鈴聲建立條件反射,到最後一聽到鈴聲,狗就饞得流口水。這說明,狗的行為完全可以被「引導」和「教育」——當狗有不好行為時,就要對它進行呵斥或用其他方法懲罰;當狗表現良好,就可用零食或玩具來獎勵它。這樣一來,養了文明狗,也可以幫助實現文明養狗的目的。
罰款,不是手段,不是目的。整治狗患,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更多管理智慧,亟需公安、環衛、社區、物業等部門聯合治理。同時,每個狗主人,都應自覺遵守城市文明養狗的規定。只有每個狗主人做到自己和狗都文明,整個城市才會更文明。
如果真的愛ta
就為ta辦犬牌、打疫苗
牽狗繩、講文明
不擾民、不丟棄……
這些事要做到
拴好狗繩再出門
帶狗狗出門遛彎兒,戴好犬鏈,帶好登記證,由成年人牽領,注意避讓老年人、孕婦、兒童及厭惡狗的鄰居。
及時清理大小便
對於狗狗排洩的糞便,應當立即清理乾淨;對於社區內存放的汽車,儘量避免雄性犬類滋尿損壞輪胎。
狗狗大叫要訓止
儘量避免狗狗經常吠叫、夜間吠叫的情況,可以送去訓練學校或學習一些培訓常識,防止打擾鄰居休息。
定期疫苗少不得
需定期注射狂犬疫苗,有條件的可以注射其他如六聯苗防治更多疾病,為狗狗樹立安全屏障。
公共場所勿進入
不要帶狗狗進入市場、商店、商業街區、飯店、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
乘電梯守規矩
帶狗狗乘坐電梯儘量避開客流高峰期和客梯,可給犬只做好防護措施,避免驚擾到電梯內的鄰居。
大型烈犬不要養
對烈性犬要實行拴養或圈養,儘量避免出外遛犬,不得不出門的,記得為犬戴嘴套,束犬鏈。
文明養犬
嚴格遵守相關養犬規定
是養犬人的必修課
希望每一位鏟屎官
都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家長」!
稿件來源:大眾網
本期編輯:張煥新
責任編輯:翟曉如
大事小情全知道,你下載了嗎?
【來源:掌上棲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