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妻賭氣,親媽將孩子扔垃圾桶:請別將孩子作為你的「情緒垃圾桶」

2021-01-11 騰訊網

01

你要是不聽話就將你扔進垃圾桶,這或許是很多家長掛在嘴邊嚇唬孩子的。想不到的是,這樣的一句戲話近日在上海寶山區真的一語成真了。

據知情人士透露,10月8日上午,一名女子騎著電瓶車帶著孩子與一名環衛工人爭吵起來,據說環衛工人是女子丈夫的前妻。爭吵幾句後,孩子他媽就將孩子扔進了垃圾桶,然後騎車離開。

由於當時正值上午,垃圾桶剛被清空,小孩在垃圾桶內哭了一會就安靜下來。環衛工人當即報警,經過民警的調解和教育,孩子親媽將孩子接回。雖然孩子身體上並沒有大礙,但有路人也憤憤不平,認為孩子不應該成為大人之間賭氣的「工具」。

02

大人情緒失控,就將孩子當成「出氣筒」,其實在現實的生活中,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現代的社會是一個充滿壓力的社會,有來自工作上的壓力,有來自家庭的壓力,也有來自自身成長的壓力,這種種壓力總要尋找到發洩的出口,而我們一些父母很多時候在不經意間將自己承受的壓力轉介到無辜的孩子身上。

你有沒有試過,因為工作上剛好被上司訓斥了一頓,回到家中,剛好看到孩子將玩具扔滿一地,你馬上就將怒氣發洩到孩子身上,你怎麼將家搞到一團糟,能不能讓我省心點?

你有沒有試過,因為跟另一半吵架而生悶氣的時候,剛好看到孩子拖拖拉拉不完成作業,你馬上怒火衝冠,臭罵孩子一頓?

你有沒有試過,自己在為完成一項事情而冥思苦想的時候,孩子在你面前蹦蹦跳跳或者是製造各種嘈雜的聲音,你將自己無法完成任務的怒氣發洩到孩子身上?

這些應該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情景。毫無意外地,不善於控制情緒的家長,肯定會把孩子作為傾倒「情緒垃圾」的垃圾桶。

03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做「踢貓效應」,原版的故事是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地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活著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金字塔尖一直擴散到最底層,最底層最弱小的最終成為壞情緒傳播的受害者。

04

如果我們的孩子一直處於壞情緒的包圍中,會出現怎樣的情況?

孩子通常是大人壞情緒傳播的終點站,但如果孩子將壞情緒發洩到比他更弱小的動物或玩具身上,那麼他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將壞情緒傳播出去的習慣。這樣的孩子通常是情緒化、不具有同情心。

如果我們的孩子在受到父母的情緒傾倒時,沒有再找比他更弱小的人或動物去傳遞壞情緒,那麼他自己就變成壞情緒的終點站。這樣的話,孩子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親子關係的影響都是不良的。

教育學家尹建莉說:「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的傷害」,活在情緒型父母陰影下的孩子,是不會感受到愛的。

在父母的壞情緒的影響下,孩子很難與父母建立親密的關係。孩子會感覺到父母是不愛自己的,不會跟父母親近,而沒有與孩子建立起親密關係,家庭教育也就無從說起。

在父母壞情緒的影響下,孩子很容易形成孤獨的感覺,孩子在父母那裡得不到安全感,會對任何的事物都持不信任的態度,很難與同伴建立起信任的關係,孩子可能處於「沒有朋友」的境地。

在父母壞情緒的影響下,孩子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在父母的打罵中長大的孩子,由於內心是得不到父母的價值認同的,心理上會形成創傷,感覺自己就像是父母眼中的一樣「一無是處」,人會變得消極內向,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有人說,大人把自己的壞情緒傾訴給孩子,等於將「壞種子」播在了孩子心中,長出來的是悲觀、是無奈,是一生的荒蕪。這種灰暗的、片面、偏激的思想會將孩子對世界的美好扼殺得片甲不留,將影響孩子終生。

05

胡適曾說「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胡適的母親馮順弟23歲守寡,作為家庭的「後母」生活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但她硬是為胡適的成長撐起了一片空間。胡適在其自傳中提到,他的嫂嫂們經常給臉色給母親看,他曾說:世界上最難看的臉就是一張生氣的臉。因而,她對母親的那種待人接物的和氣,情緒的平和,印象尤其深刻。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稱,歐巴馬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是他的媽媽從不向他傳遞怨氣,儘管歐巴馬的父親很不負責任,是一個典型的「渣男」,為她帶來很多痛苦,但她每次給兒子講起父親時,講的都是父親的優點。

要培養什麼樣性格的孩子,視乎你向孩子傳遞什麼樣的情緒和觀念。

06

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理性接納孩子的行為;與孩子衝突時冷靜對待,必要時採用分散注意力或離開現場的方式讓自己情緒平復;找到自己釋放壓力的方式,及時釋放負面情緒。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作者在離家不遠的一條路上幾乎在晚上的某個時刻都會看到坐在同一個地方的鄰居,多次之後出於好奇,他跟鄰居聊了起來。自然問到他每晚坐在這裡的原因,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這位鄰居是不想把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帶回家中,自己坐在這裡是讓情緒冷靜下來。

有人說,孩子的心就像一塊麥田,父母給予陽光雨露,它就會欣欣向榮;給予風霜嚴寒,它就會萎靡不振。

如果你想孩子茁壯成長,那就請給孩子灑下陽光雨露吧,別把孩子當作你的「情緒垃圾桶」。

以上圖片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內容:

上海兩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面對子女的人際矛盾,家長該怎麼做?

熊孩子觀影時踢壞影廳銀幕家長未制止:毀掉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媽媽給裝的後備箱,是沉甸甸的愛和牽掛!

相關焦點

  • 上海親媽把孩子扔進垃圾桶,別將孩子作為你的「情緒垃圾桶」!
    近日,#親媽將兩歲兒子當街扔進垃圾桶#的話題上了熱搜,孩子親媽和丈夫前妻賭氣,把自己的孩子扔進了垃圾桶。沒錯,真的是親媽。在視頻中,一名約兩三歲的小男孩,站在一個黑色大垃圾桶內,不哭也不鬧,全然不知自己的處境,瞪著一雙大眼睛望向垃圾桶外的人。
  • 女子將新生兒扔小區垃圾桶 稱:狗狗死了
    有人把新生孩子丟棄了!如果因遺棄而致被害人重傷、死亡的,還將涉嫌故意殺人罪。社會的善意不能被利用,更不能成為遺棄孩子的藉口。女嬰邊上,有兩個袋子,其中一個裝著孩子的冬、夏衣服,另一個袋子裡面有紙尿褲和奶瓶。警察了解情況後,將女嬰抱走。
  • 如廁完,紙巾扔馬桶還是扔垃圾桶?過來人告訴你,別再做錯了
    如廁完,紙巾扔馬桶還是扔垃圾桶?過來人告訴你,別再做錯了如果問大家,每次上完廁所之後,所使用的紙巾是會扔在哪裡?想必很多人都會說,直接扔到衛生間的垃圾桶中吧?而之所以不會選擇扔在馬桶衝走,主要是害怕時間一長,會導致下水道出現堵塞的情況,所以這也是很多家庭都會選擇在衛生間裡的馬桶旁放上一個垃圾桶,方便扔垃圾,不過也有人會好奇這種做法到底正不正確。
  • 別人扔來的情緒垃圾怎麼處理?趕緊學會這幾招,不做情緒垃圾桶
    一方面,他在向你傾訴生活多麼不如意;情感多麼不順利;工作多麼不滿意;抱怨一切都在與自己作對。涉及的內容很廣,包含生活的各種細節。一直在釋放自己所認為的不堪與情緒垃圾。另一方面,你剛開始可能出於好心,只做個傾聽者,接收並扔掉對方拋出的情緒垃圾。但是長此以往,如果你很容易被對方的情緒所感染,或者某些話語刺激了埋藏在你心中的負面種子。
  • 外賣小哥垃圾桶撿到男嬰,父母沒有想讓孩子活著被人收養的意思
    8月16日,在寧夏賀蘭縣,一位外賣小哥回家途中在垃圾桶內發現一名棄嬰,並稱嬰兒應該剛出生,臍帶都還在上面沒處理乾淨,發現之後外賣小哥立即將嬰兒從垃圾桶抱出撥打了120並報警。事情是怎麼樣的,據外賣小哥描述當時的他正好送完手裡的最後一單生意,正準備開車回家,突然聽見垃圾桶裡有聲音,當他一步步靠近的時候發現是孩子的哭聲,隨後他便順著這個聲音找過去了,發現聲音竟然是從垃圾桶裡傳出來的,於是外賣小哥海亞峰就開始不斷的扒垃圾,最終在一個黑色的塑膠袋裡發現了這個嬰兒。
  • 山東一學校將學生外賣扔垃圾桶,扔整整一板車,學生:食堂有點貴
    文/海盜君標題:山東一學校將學生外賣扔垃圾桶,扔整整一板車,學生:食堂有點貴山東萊陽一學校學生訂外賣被學校扔垃圾桶的事情,引發關注。該校管理人員用小推車將學生買的外賣扔進垃圾桶,引發學生不滿。這一事件被曝光之後,很快引起熱議。
  • 拒絕成為別人的情緒垃圾桶
    生活工作中難免會有不順心的事情,自然會有很多的負面情緒,如果長期壓抑的情緒會很傷身體,自然就需要發洩這些負面情緒,很多介紹發洩情緒的文章或者書籍之中都有一條就是向別人傾訴,當你遇到煩心的事情或者自己處理不了的事情的時候你可以像你的親人和朋友去發洩,那樣你能夠好過很多,但是,這真的合適嗎?
  • 創意垃圾桶|不一樣的扔垃圾體驗
    在追求高品位生活的現代任何東西都要凸顯品味,一個小小的垃圾桶。不僅要垃圾桶有顏值,還要垃圾桶分類標誌易識別,垃圾投放簡便、省時、省心,且經濟環保。下面小編和大家分享幾款實用、美觀、富有人情味的創意垃圾桶設計。
  • 經驗之談:別把戀人當你情緒的垃圾桶
    有些時候這樣做,只會讓他對你感到特別的反感,因為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事情。你要知道,不要把戀人當成你情緒的垃圾桶。01可以說人的情緒都是比較豐富的,就在遇到一個讓自己動心的人之後,就會和對方分享自己所遇到的事情。可是有些時候這樣做,只會給對方增加一些煩惱。因為他也會遇到很多需要處理的問題,所以根本就沒有太多的心思去管你。
  • 外籍夫婦帶罐頭魚被告知託運 怒將食物扔垃圾桶
    外籍夫婦帶罐頭魚被告知託運 怒將食物扔垃圾桶 2013年05月28日08:36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作者:李妍 林秋珍 董文杰 王思波
  • 日本廁所沒有垃圾桶,那用過的紙扔哪裡?導遊:別扔紙簍!
    日本廁所沒有垃圾桶,那用過的紙扔哪裡?導遊:別扔紙簍!日本作為中國的鄰國,很受中國遊客的喜愛。因為日本城市街道都很乾淨衛生,所以遊客們去日本遊玩的話,就需要格外地注意衛生。畢竟日本有些習慣和國內不太一樣。歡迎大家收看本期節目《日本廁所沒有垃圾桶,那用過的紙扔哪裡?
  • 山東一學校將學生外賣扔垃圾桶,校方回應
    9 月 20 日,安徽亳州宏志中學保安將學生外賣丟進垃圾桶的行為,讓網友們怒了。就在同日,山東省萊陽衛生學校也被曝出同樣的情況——校方通過學生會沒收學生所點外賣,再全部丟進垃圾桶。該校學生表示,學校不允許訂外賣,但食堂又貴人又多,很麻煩。
  • 我不是沒同情心,只是不想當你的情緒垃圾桶
    我憑什麼要當你的情緒垃圾桶。你把憤怒不滿發洩完了,拍拍屁股走了,把別人的心情搞壞了。不為別人著想,我為什麼要再把你當朋友?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人,沒有那個能力一邊聽著你的抱怨訴苦,一邊自己保持一個好心情。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種類型的人,他們和你聊天就是為了傾訴他們心中的不滿、怨恨,從來不考慮對你的影響。
  • 山東一衛校再次將學生外賣扔進垃圾桶!
    近日一個小視頻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視頻內容是山東萊陽衛生學校,在開學當天推小車將學生們購買的外賣扔進垃圾桶。就在9月22日,山東省萊陽衛生學校官方微博對此事作出回應,表示將完善相應管理辦法,努力引導師生選擇健康餐飲方式。加強學校食堂管理,豐富菜式花樣。
  • 因為婆婆一句埋怨,親媽把孩子丟進垃圾桶,真相揭開
    這天賀敏剛給孩子餵完奶,婆婆進屋來收拾衣物,皺著眉頭丟了一句話:「屋裡不通風,臭燻燻難聞死了。」就這樣一句埋怨,點燃了賀敏所有的情緒,她當著婆婆的面,把不足月的女兒丟進垃圾桶,嚇得婆婆驚叫連連。賀敏的「惡劣」行為,引起了家人的重視,當天就帶著賀敏前往醫院檢查。
  • 分類垃圾桶有了,為啥「一包扔」仍常見
    開福區蘭亭峰景小區的垃圾分類收集點,有害垃圾桶裡被扔滿垃圾,其餘卻是空的。記者 周可 攝 6月17日上午,在長沙市開福區四方坪街道蘭亭峰景小區,一位住戶出門時將一袋混裝有洗髮水空瓶和西瓜皮的垃圾直接丟進「有害垃圾」垃圾桶中。6月12日,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湖南省地級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今年長沙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然而記者實際走訪長沙多處小區、農貿市場及美食街,發現仍然存在垃圾「一包扔」現象。
  • 小二哈的頭卡進垃圾桶蓋子裡了,二哈媽媽卻無動於衷:我習慣了
    要說父母們最怕什麼,那麼當然要數熊孩子了。因為他們還小,很多事情都還不懂,導致經常會做一些蠢事情,讓父母都很頭疼。其實不僅僅是人類,作為動物的父母來說,也常常會為孩子的淘氣弄得不知所措呢!這一天網友回到家裡,發現哈士奇的脖子上怎麼多出了個項圈,仔細一看,原來是它把垃圾桶的時候,將頭卡在了蓋子裡了。
  • 扔對垃圾從垃圾桶設計開始 一定要醒目和方便
    在浦東張楊北路沿線的幾個大型居民區,居民樓下的垃圾桶採用的都是體積較大的翻蓋式移動垃圾桶。如果遇到正好敞開的垃圾桶,人們扔垃圾的動作還比較輕鬆,通常走到桶邊直接揚手投入。但如果遇到蓋著的垃圾桶,扔垃圾的過程就變得糾結起來。
  • 居民嫌髒不願掀蓋扔垃圾 垃圾桶「開天窗」臭味難聞
    垃圾桶作為城市汙垢的「收納箱」,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家住立新小區的李女士對垃圾桶不加蓋一事並不反感,離半米遠就「嗖」地一下把垃圾扔進桶內,當問其有沒想過把蓋子蓋上,李女士回答:「桶蓋太髒了,如果垃圾桶有蓋的話,我寧可把垃圾扔在外面,也不會用手去掀蓋,扔完垃圾還得洗手,不方便。」而家住薛莊小區的張女士則認為垃圾桶一定要加蓋,否則垃圾暴露在空氣中,到了夏天容易散發異味。
  • 你家廚房的這幾樣舊物,別再順手丟進垃圾桶了!它們的用途還有很多→
    △央視財經《生活家》欄目視頻對待生活的態度藏在你的垃圾桶裡 讓廚餘變寶貝,每一招都是生活之道 廚餘垃圾是每家每戶都會有的廢棄物,每一次烹飪,剝下的菜葉就那麼扔掉嗎?本期《生活家》聚焦家庭廚房,教你辨識垃圾的正確分類,為你演示廢物的巧妙利用,和你分享環保的生活理念,讓你改變每天「扔扔扔」的習慣,讓廚餘變寶貝,每一招背後都是藝術生活之道!  廚餘垃圾別扔!變廢為寶了解一下?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