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要是不聽話就將你扔進垃圾桶,這或許是很多家長掛在嘴邊嚇唬孩子的。想不到的是,這樣的一句戲話近日在上海寶山區真的一語成真了。
據知情人士透露,10月8日上午,一名女子騎著電瓶車帶著孩子與一名環衛工人爭吵起來,據說環衛工人是女子丈夫的前妻。爭吵幾句後,孩子他媽就將孩子扔進了垃圾桶,然後騎車離開。
由於當時正值上午,垃圾桶剛被清空,小孩在垃圾桶內哭了一會就安靜下來。環衛工人當即報警,經過民警的調解和教育,孩子親媽將孩子接回。雖然孩子身體上並沒有大礙,但有路人也憤憤不平,認為孩子不應該成為大人之間賭氣的「工具」。
02
大人情緒失控,就將孩子當成「出氣筒」,其實在現實的生活中,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現代的社會是一個充滿壓力的社會,有來自工作上的壓力,有來自家庭的壓力,也有來自自身成長的壓力,這種種壓力總要尋找到發洩的出口,而我們一些父母很多時候在不經意間將自己承受的壓力轉介到無辜的孩子身上。
你有沒有試過,因為工作上剛好被上司訓斥了一頓,回到家中,剛好看到孩子將玩具扔滿一地,你馬上就將怒氣發洩到孩子身上,你怎麼將家搞到一團糟,能不能讓我省心點?
你有沒有試過,因為跟另一半吵架而生悶氣的時候,剛好看到孩子拖拖拉拉不完成作業,你馬上怒火衝冠,臭罵孩子一頓?
你有沒有試過,自己在為完成一項事情而冥思苦想的時候,孩子在你面前蹦蹦跳跳或者是製造各種嘈雜的聲音,你將自己無法完成任務的怒氣發洩到孩子身上?
這些應該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情景。毫無意外地,不善於控制情緒的家長,肯定會把孩子作為傾倒「情緒垃圾」的垃圾桶。
03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做「踢貓效應」,原版的故事是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窩火,狠狠地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
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活著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金字塔尖一直擴散到最底層,最底層最弱小的最終成為壞情緒傳播的受害者。
04
如果我們的孩子一直處於壞情緒的包圍中,會出現怎樣的情況?
孩子通常是大人壞情緒傳播的終點站,但如果孩子將壞情緒發洩到比他更弱小的動物或玩具身上,那麼他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將壞情緒傳播出去的習慣。這樣的孩子通常是情緒化、不具有同情心。
如果我們的孩子在受到父母的情緒傾倒時,沒有再找比他更弱小的人或動物去傳遞壞情緒,那麼他自己就變成壞情緒的終點站。這樣的話,孩子對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親子關係的影響都是不良的。
教育學家尹建莉說:「你對孩子發的三分脾氣,會對孩子造成七分的傷害」,活在情緒型父母陰影下的孩子,是不會感受到愛的。
在父母的壞情緒的影響下,孩子很難與父母建立親密的關係。孩子會感覺到父母是不愛自己的,不會跟父母親近,而沒有與孩子建立起親密關係,家庭教育也就無從說起。
在父母壞情緒的影響下,孩子很容易形成孤獨的感覺,孩子在父母那裡得不到安全感,會對任何的事物都持不信任的態度,很難與同伴建立起信任的關係,孩子可能處於「沒有朋友」的境地。
在父母壞情緒的影響下,孩子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在父母的打罵中長大的孩子,由於內心是得不到父母的價值認同的,心理上會形成創傷,感覺自己就像是父母眼中的一樣「一無是處」,人會變得消極內向,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有人說,大人把自己的壞情緒傾訴給孩子,等於將「壞種子」播在了孩子心中,長出來的是悲觀、是無奈,是一生的荒蕪。這種灰暗的、片面、偏激的思想會將孩子對世界的美好扼殺得片甲不留,將影響孩子終生。
05
胡適曾說「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胡適的母親馮順弟23歲守寡,作為家庭的「後母」生活的艱辛是可想而知的,但她硬是為胡適的成長撐起了一片空間。胡適在其自傳中提到,他的嫂嫂們經常給臉色給母親看,他曾說:世界上最難看的臉就是一張生氣的臉。因而,她對母親的那種待人接物的和氣,情緒的平和,印象尤其深刻。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稱,歐巴馬之所以能有如此成就,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是他的媽媽從不向他傳遞怨氣,儘管歐巴馬的父親很不負責任,是一個典型的「渣男」,為她帶來很多痛苦,但她每次給兒子講起父親時,講的都是父親的優點。
要培養什麼樣性格的孩子,視乎你向孩子傳遞什麼樣的情緒和觀念。
06
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母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架;理性接納孩子的行為;與孩子衝突時冷靜對待,必要時採用分散注意力或離開現場的方式讓自己情緒平復;找到自己釋放壓力的方式,及時釋放負面情緒。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作者在離家不遠的一條路上幾乎在晚上的某個時刻都會看到坐在同一個地方的鄰居,多次之後出於好奇,他跟鄰居聊了起來。自然問到他每晚坐在這裡的原因,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這位鄰居是不想把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帶回家中,自己坐在這裡是讓情緒冷靜下來。
有人說,孩子的心就像一塊麥田,父母給予陽光雨露,它就會欣欣向榮;給予風霜嚴寒,它就會萎靡不振。
如果你想孩子茁壯成長,那就請給孩子灑下陽光雨露吧,別把孩子當作你的「情緒垃圾桶」。
以上圖片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往期內容:
上海兩小學生打鬧,引發爸爸「約架」:面對子女的人際矛盾,家長該怎麼做?
熊孩子觀影時踢壞影廳銀幕家長未制止:毀掉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媽媽給裝的後備箱,是沉甸甸的愛和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