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是金庸的射鵰三部曲,也是系列的最後一部。全本描述了少年張無忌在江湖中,一步一步走上巔峰後又歸隱的武俠和感情故事。其中塑造了眾多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仙風道骨的張三丰、各有特色的明教四大法王金毛獅王、白眉鷹王、青翼蝠王和紫衫龍王、假仁假義的方丈、陰險狡詐的成昆、俠膽柔腸的武當七俠、古靈精怪的趙敏等等。
戲份也算是跌宕起伏,全本以張無忌為中心,從上到掌門下到十八線江湖人士,都刻畫地有血有肉。但不知為何,《倚天屠龍記》卻也是金庸射鵰系列最受爭議最不受讀者歡迎的一部。
其實如果結合原著,《倚天》中有很多故事情節和人物關係,都非常值得細思。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個人物:武當大師兄宋遠橋的獨子宋青書。
了解宋青書
宋青書作為宋遠橋的獨子,可以說是武當第三代中的佼佼者。論身份,是張三丰疼愛的孩子,武當大師兄的親兒子,有六個大俠級別的叔叔們罩著;論面容,宋青書也是一臉英氣,原著寫道初登場,「書生打扮,眉目清秀,俊美之中帶著三分軒昂氣度」;論武功,在光明頂力戰明教五行旗,也是武當掌門的候選人,被從小調教,武功自然絕對是上乘。
怎麼看,這也是官二代加高富帥的形象,但不論哪一版本的結尾,宋青書的下場都不好,有的結尾是被張三丰一掌斃命,有的是自己吐血身亡。更多的電視劇版本,還是被張三丰結束了生命。
那麼宋青書到底是怎麼把一手好牌玩砸的呢?這就不得不說宋青書的幾個重要轉折點。
宋青書本是一身正氣,卻從兒女情長開始陷入深淵
宋青書青年時期,如果不是遇到周芷若,那一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我們想一下:有武林泰鬥級別的師公張三丰,有武當七俠大哥宋遠橋當爹,六個江湖大佬叔叔從小照顧並且教育,你覺得他人品和武功能會差嗎?
就這個身份,走到少林峨眉任何一派,那都得是掌門接待,也得給點面子的人物。如果按照這種形式發展下去,宋青書絕對是江湖的一個大咖,行俠仗義,黑白通吃的那種。
但命運總是造化弄人,一個血氣方剛的高富帥,碰到了周芷若,這一切留名青史的機會,就終結了。原本男人喜歡女人,並沒有錯,但錯就錯在,宋青書太痴情了,而周芷若心機太深了。在心機這方面,從小一身正氣長大的宋青書怎麼是周芷若這個鬼精靈的對手?
從開始追求周芷若開始,宋青書就算掉進了深淵。被丐幫洗腦,左右自己的行為,誤殺師叔莫聲谷,從此被奸詐小人陳友諒拿捏得死死的。到最後屠獅英雄會上,與自己的另一位師叔俞蓮舟反目,被俞蓮舟一掌震碎頭骨。
關於宋青書的經歷,可以用悲痛和活該兩個詞形容。其實他本是一正常的痴情男人罷了,可沒曾想愛上了不該愛的女人。周芷若也曾說過:「即使他宋青書背叛了天下人,也絕不會背叛我!」,可見宋青書被一個小姑娘拿捏有多死。
話說回來,宋青書其實並沒有被師兄俞蓮舟一掌震死,而是得到張無忌的救助之後,回到了武當山,才死亡。那宋青書回到武當後,發生了什麼呢?
真相浮出水面後,武當對宋青書是什麼看法?
影視劇中,宋青書被最終送回了武當,所有真相都浮出了水面。江湖各派,才知道武當出了這樣一個叛徒。事已至此,覆水難收,宋青書最後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可惜為時已晚。這裡面,最痛心的是誰?必然是其父宋遠橋,我們看一看當時在武當山之前發生了什麼。
俞蓮舟師兄得知莫聲谷被害的真相後說:
「真想不到青書……唉,若非咱們親耳聽見,又有誰能夠相信?」
而宋遠橋作為大師兄,當下的反應是:
「三位師弟,無忌孩兒,咱們這便追趕前去,讓我親手宰了這畜生。」
其實這時候,宋遠橋已經怒不可遏了。此時張無忌和張松溪都勸阻宋遠橋,讓宋遠橋以大局為重,宋遠橋羞愧難當,要不是無忌攔著,差點就自刎謝罪了。宋遠橋的氣憤從這句話也能看出來:
「你……你說清理門戶之事還小了?我……我生下這等忤逆兒子……」
直到張松溪勸他先處理宋遠橋謀害張三丰一事,宋遠橋這才放下殺心。
在這裡就有三種態度:
第一種宋遠橋:不僅得讓兒子死,自己也得以死謝罪;第二種嘆息,不可置信,「青書……哎……」;第三種:武當容不下他這事先放一邊,咱們先乾重要事去要罰回來再罰。
其實除了青書的父親,沒有人在這時候想對青書下殺心,畢竟同門感情。此時的青書還是好端端的,直到後來的屠獅大會,對上自己的師叔俞蓮舟,被俞蓮舟一掌擊碎自己頭骨,然後被周芷若救下又被送回武當山。
我們回顧一下送回武當山的場景:
宋遠橋喝道:「忤逆不孝的畜生在哪裡?」瞥眼見宋青書躺在軟床之中,頭上綁滿了白布,連眼睛也遮沒了,長劍挺出,劍尖指向他身上,但手一軟,竟是刺不下去。霎時之間,想起父子之情,同門之義,不由得百感交集,回過劍來,疾往自己小腹上刺去。
這一個殺兒子的動作,又被無忌攔了下來。直到現在,張三丰一直都未出手幹預。我們想一想:宋青書如何活著回到武當?他應該是什麼結局?
其實在屠獅大會上,如果不是周芷若搭救,早就被師叔清理門戶了。回到武當也是因為無忌的救助。其實每個人都心知肚明:宋青書可以不死,但武當山已經容不下他。
但宋青書此時已經是一個植物人了呀,他能做什麼呢?橫豎也是死,這時候最合適的行刑人,應該是誰?當然是他的父親,他的父親的確也是這樣做的。可大家也知道,父子連心,如果宋遠橋親手殺死自己兒子,那估計這位大師兄肯定也不會自己活下去了。
最後宋青書,是死在張三丰手上,「立時氣絕」。其實也是除了宋遠橋之外,最好的交代。宋遠橋也希望自己的師傅,能代替自己結束了兒子罪孽的一生,這樣自己心裡也會好過一些。
張三丰一生仙風道骨,慈悲為懷,為何對曾經摯愛的徒孫下殺手?其實他也是無奈的。首先張三丰見多識廣,他知道,青書不論是否留在武當,都難以活下去了。即使醫治結束,離開武當,仍然還會被歹人利用,而且他全身武功已廢,出去後不是挨欺負去了嗎?
其實張三丰也知道宋青書不是無可救藥,從宋青書在電視劇裡的表現也能看出來,他每一次在涉及到傷害武當的行為時,都表現出了掙扎和內心的鬥爭,他知道自己是錯的。
但那又如何呢?張三丰這一掌,一方面給了武當山一個交代,一方面給了武林一個交代,一方面也解脫了宋青書的痛苦。江湖人知道宋青書死於張三丰手下,想必也沒有人敢再有異議了。
其實宋青書的故事還有非常多內容可以深刻解讀,關注我帶來更多武俠經典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