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頭條-車友號-車動力] 近日,有關豐田汽車將向廣汽集團提供THS混動系統一事,在網上引發熱議——作為如今最為成熟的混合動力系統之一,豐田的THS一直受到業內的一致好評;而搭載該動力系統的車輛,無論其銷量、還是在用戶口碑方面,均有不錯的表現。
基於此,有不少網友便認為,廣汽集團這下算是撿到「寶」了;但事實上,這一過程中的最大受益者,真的是它嗎?……
首先必須明確的一點是,儘管豐田方面在2019年已經放開部分技術專利,但此次它為廣汽提供的是「整套混動系統」——所以,對廣汽集團而言,它將不必再進行更重要的調校、匹配等工作,而可以直接使用,這也將大大縮短廣汽旗下混動車型的落地時間。按照計劃,廣汽集團的混動產品最快將於2021年推出。
不過據了解,此次豐田方面所提供的僅是第一代THS混動系統,也就是1997年研發、並運用到普銳斯上的那套產品;而經過20餘年的發展,如今該動力系統已經發展到第四代,各種新技術加以應用後、整個系統也勢必更加先進。
如此看來,豐田此舉便有了點當年三菱的味道——本已準備捨棄的老舊發動機,卻被國內各大自主品牌汽車廠商視若珍寶,爭相購買之下、讓三菱狠狠地賺了一筆。回顧當年的這番無奈之舉——彼時自主品牌在內燃機方面的技術匱乏,與如今國內車企在油電混動領域的技術空白,又是何其相似。
所以,豐田方面選擇此時向廣汽集團進行技術轉讓,其中當然也有自身利益方面的考量——在其專利逐漸失效的節骨眼上,售賣老舊技術賺錢,收穫的將是類似當年三菱大肆甩賣老款發動機一般的「純利潤」;與此同時,當廣汽集團引入成熟的混動技術、且收穫不錯市場反響後,勢必又會吸引更多的自主品牌車企「入局」,從而讓豐田方面得到更多的「合作夥伴」,其潛在的利潤空間,可謂非常巨大。
前段時間,新版《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已經審議通過,其中「低油耗乘用車」概念的提出,將有利於油電混動車型在未來的市場佔比,這也使得更多車企對該領域將愈加重視;另一方面,在純電動配套設施並不完善的當下,成熟的油電混動技術將成為絕佳過渡選擇——所以綜合來看,豐田此舉表面上是對廣汽集團的「扶持」,實則還是為了更全面地打開油電混動市場、進而令其自身獲益。
在未來,如果真有更多的國內車企在混合動力技術領域選擇與豐田攜手,無疑將共同促使市場消費選擇逐漸向油電混動領域傾斜,其市場佔比也將由此進一步擴大。屆時,豐田憑藉自身更先進的混動技術,受「輻射」波及的可不僅僅是自主品牌,甚至連一眾合資、進口車企均無法倖免——畢竟在油電混動領域,要論技術成熟度,除去豐田自身外,也僅僅剩下本田能與之正面抗衡;而如今豐田已經憑藉此「開放合作」之舉,略快本田一步。
必須承認,豐田能將這副「牌」打得如此好,歸根結底還是其過硬的研發能力所帶來的技術基礎支持——要知道,豐田對於這套混合動力系統所投入的研發費用,累計已超過千億元,的確也到了應該「開花結果」的階段。
此外,豐田出色的技術前瞻性也非常關鍵——早在1969年,豐田就開始進行混合動力技術領域的研發,距今已達半世紀之久,能有當下的建樹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而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藉助傳統動力向純電動力過渡過程中的這一空窗,豐田也有非常充裕的時間投入對純電技術的研究,為未來的再次競爭做好充分準備。
【車動力說】僅僅輸出第一代的混合動力技術,豐田方面就有可能收穫巨大回報——這一步「棋」,不得不令人嘆服。作為全球性的汽車巨頭,也許大家更容易關注它於銷量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但在這背後,豐田汽車對於各方面的戰略前瞻與部署,則往往更易被人忽略——而這,其實才是它能常年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原因。(文/車友號 車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