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打造「中國混動圈的豐田」,吉利ePro家族做了哪些努力?

2021-01-11 中國電動車網快速端

[摘要]「做中國混動圈的豐田」是吉利賦予ePro家族的階段性目標;「做混動圈的吉利」才是吉利ePro家族的終極任務。

不論放眼全球或是立足國內,在如今的汽車技術的更新迭代中,電氣化都是一個無可逆轉大趨勢。在電氣化的應用程度上,激進的EV純電動有、保守的MHEV輕混也有。但從如今的配套工程建設的完善情況以及實際用戶使用情境來看,PHEV插電混動或許才是當下一個理智而精確的選擇。衝著國家補貼也好,衝著限牌的政策也罷,這種既可充電跑又可加油跑完全沒有裡程焦慮的獨特車型,正在迅速被消費者接納。

市場層面,消費者樂於接納PHEV車型,而宏觀政策上,PHEV也迎來新的利好:2020年國家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扶持。「新基建」領域方向在引導對充電樁建設進行進一步的投資,而將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兩年的政策,也從環境上為PHEV車型的入市亮起了綠燈。

所以,不論地方政府還是車企都在PHEV領域下注甚至押寶,新入局的有、燃油車轉型的也有,而中國市場民營汽車品牌老大哥吉利,卻在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子。

定位:做「中國混動圈的豐田」 

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現擁有吉利、領克、沃爾沃、幾何、極星、寶騰、路特斯等整車品牌,覆蓋品牌定位之廣,推出車型細分之多,放眼國際市場也並不多見。

如今的吉利汽車已經從「3.0精品車時代」邁入「4.0全面架構體系造車時代」。作為自主品牌的王者,吉利自然更懂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在集合了繽越PHEV、星越PHEV、嘉際PHEV 、博瑞PHEV、帝豪GL PHEV 5款PHEV車型之後,吉利的PHEV家族被正式定名為「ePro混動家族」,目前已經正式完成轎車、SUV到MPV的PHEV車型全品類覆蓋。

能在短時間內推出多種品類的車型,高端的製造水平在其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對手還在立志市場提升佔有率數字的時候,吉利的ePro家族已經把目標鎖定在了更高的高度——成為「中國混動圈的豐田」。但它立下的努力目標,為什麼一定是豐田?

在汽車製造這個層面,豐田是這樣一個企業:科技層面,它的科技樹點亮方式創新十足,即便是新產品技術實際應用速度有些延遲,也絲毫不影響貼在豐田身上的科技標籤;產品層面,它的產品設計細分市場極廣,做到了高中低檔無死角全覆蓋,每一個想要購車的潛在消費者都能在豐田的產品體系內找到合適自己的車;而更為關鍵的是製造本身,從製造把控到產品落地再到管理經營,豐田從來就被奉為汽車圈的導師級樣本,它是目前汽車發展方向的執牛耳者,也是汽車製造規則的制定者。

哪怕對汽車毫無興趣,我想你也一定知道被奉為企業管理學聖經的「豐田精益管理模式」,但同為汽車製造業的吉利對豐田的理解僅是在管理經營層面?當然沒那麼簡單。作為中國民營汽車品牌的王者,吉利的對目標的追求絕不是誇誇而談幾句了事,ePro家族,已然已經有了「中國混動圈的豐田」的硬核輪廓。

科技:領先架構,PHEV技術執牛耳者

插電混動車雖然都叫PHEV,但是不同品牌的技術大相逕庭。相比之下,吉利的技術路線屬於實用派,在複雜的系統上做減法,最大限度的實現了效率的提升,不論多用油或者多用電,系統都能保持較為高效的運行狀態,帶來優秀的能耗表現。

1.5TD發動機是由吉利與沃爾沃共同研發,最大功率130kW,峰值扭矩255N?m,熱效率達到了業內頂級的38%;而7DCTH溼式雙離合變速箱採用德國單獨電液控制雙離合器,換擋平順性更優,還解決了乾式離合器過熱問題,傳動效率更是達到了97%。單這套油電系統的綜合功率就高達190kW,對同級的純燃油車或者純電車都是碾壓級的存在。

動力電池部分,ePro家族搭載的是超高容量的三元鋰電池,三元鋰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更高,所以更輕量也更少佔地,而模塊集成化設計使其更易於實現高效的空間利用,最大限度讓出車內空間給乘員,同時減少碰撞風險。安全層面,從電池電芯到電氣系統,動力電池整個測驗都全面採用超行業標準的電池安全極限測試,動力電池組可以經受30分鐘燃燒,5.5米跌落和1米深的浸水,確保極端狀態下依舊安全可靠。

有了高效的零部件,要實現整個動力系統的高效協同工作還需要良好的適配,在這部分,吉利ePro混動家族有著獨步天下的「黑科技」:行業領先的P2.5架構,電機、變速器平行安裝布置,電機位於變速箱上,不會增加變速器軸向距離,因此結構更加緊湊。這種布局直接帶來高達45%的節油率、實現22%以上的動力提升,還附贈改善了油電銜接給車身帶來的衝擊。P2.5架構適應性極廣,還可用於眾多完全不同種類乘用車上。

P2.5架構下電機的工作轉速可以不受發動機限制,電機、發動機都可以在各自的高效區間工作並將動力輸出,從而帶來出色的燃油經濟性。當然,要實現這一理想狀態還需要軟體層面的協作調配:卓越硬體的保障就如同有了強健的體魄,該為這個軀殼注入怎樣的靈魂,讓動力系統應對真實用車環境更加智能?這同樣是吉利ePro家族的研究課題。  

針對ePro家族動力系統的特性以及實際消費人群使用習慣和具體場景,吉利為PHEV車型注入了「芯算」e混動AI精算系統,在動力、節能、智能、安全等方面有著越級的技術優勢。

5種駕駛模式全面覆蓋駕駛員可能面對的各種複雜路況,車輛的動能精算管理、智能動能回收高效利用你經歷的每一種工況;電量精算管理、智能空調管理系統、智能熱管理恆溫系統保障在特定工況下達到不同的節油效果;智能快速充電平衡電池壽命和電量;智能快速充電穩態分扭技術、全能駕駛&驅動模式更兼顧了駕乘的舒適性;而駕駛習慣引導及評分和智慧精算地圖實現對駕駛員的智能引導,無形中為駕駛者打造出了唯一專屬的用車模式,降低了用車成本,相比其他「AI」單口相聲式的提醒和通知,這才是真正的"黑科技"。

吉利ePro家族是新時代的產物,也是吉利對自己產品高信心的表現。P2.5架構是技術優勢根源、高燃效高動力系統是基礎、更符合日常動力需求的芯算能力是核心。未來,吉利ePro家族的P2.5架構則將賦能將來更多的吉利PHEV車型之上,但既然要做混動圈的豐田,科技制勝只是步伐之一,更為豐富的產品才是ePro家族「豐田化」的關鍵所在。

產品:核心市場全覆蓋,每個消費者都買得起 

消費多元化、需求多元化、產品布局亦豐富而多元。多年的持續積累,吉利對於品牌的布局思路逐漸清晰,產品矩陣也愈發成熟,立足於國情、融合科技,打造適合於普通消費者的普及性產品,推陳出新、追求個性,細分市場穩紮穩打獲取穩定份額,品牌同樣迎合需求向上拔高。一系列積極響應市場的動作保證吉利已經能夠保證在與合資品牌的正面對決中不落下風。 

早在2017年,帝豪PHEV的上市就標誌著吉利已經確立了以插電混動為突破口的戰略布局。在經過這幾年的大規模的市場應用之後,產品日臻完善,ePro混動家族也正式被吉利推向前臺。

吉利在旗下熱銷的繽越、星越、嘉際、博瑞、帝豪GL等燃油車有著深厚良好的用戶口碑之後,就將這些車型升級而來,打造出吉利ePro混動家族。覆蓋了轎車/SUV/MPV市場,同樣能夠滿足經濟、豪華、實用多種用戶需求。

在中國消費者眼中,性價比是一個繞不過的問題,所有的技術路線講到底都是一本經濟帳。在同級車型PHEV版比燃油版普遍貴出不少的潛規則下,吉利的ePro家族我們能否消費得起?

而縱觀這些車型所在的市場,吉利ePro混動家族車型是同級唯一做到部分產品「油電同價」的混動產品,購車成本親民,消費者以燃油車的價格即可享受PHEV車型的環保智能;而同級別其他品牌PHEV版通常比燃油版貴3-5萬元。吉利ePro混動家族車型擁有包括綠牌在內幾乎所有的技術和政策優勢,而價格的劣勢和續航裡程低這些傳統PHEV車型的短板也被吉利的技術升級彌補。

吉利ePro混動家族對新技術的大規模市場應用是關鍵,背後依託的還是吉利控股全球領先的研發製造體系是根本原因。在新能源領域,吉利匯聚全球3000多位新能源研發、工程人才,構建起全球領先的新能源研發製造體系,目前吉利在新能源研發及產業布局上的投入已超過300億元,擁有300多項技術專利,能夠帶來產品和服務的持續向上突破,厚積薄發,正是如此。

總結:在很多人甚至不少廠商眼中,PHEV僅是油加電等於油電這種1+1=2的等式,但在吉利看來,更加科學的油加電方案能夠實現「1+1>2」的實車表現,吉利PHEV插電混動系統推出了引領世界新能源節能技術的PHEV方案,而ePro家族也被廣泛視為為吉利品牌家族中的「新能源天團」。

未來的吉利,也勢必會繼續進行技術研發、產品迭代,持續推出更多更懂國人、質價比更高的PHEV細分市場標杆車型。「做中國混動圈的豐田」當然只是吉利賦予ePro家族的階段性目標。

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更親民、更科技、更懂中國消費者的ePro家族全面鋪開之後,吉利的品牌和實力高度也必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屆時,如何做好「混動圈的吉利」恐怕才是ePro家族的終極任務。

中國電動車網版權聲明:
中國電動車網轉載作品均註明出處,本網未註明出處和轉載的,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智慧財產權等方面的傷害,並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後將立即加以更正。

相關焦點

  • 一汽豐田混動家族零下三十度也「不虛」
    或許正是看到了這份矛盾,一汽豐田今年「極致混動 駕控匯」選在了零下三十度的海拉爾舉辦,而試駕的場地,更是直接搬到了冰凍的淖幹淖爾湖湖面上。坦白講即便入行這麼多年,在這樣的環境下舉辦新能源試駕會仍屬罕見。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一汽豐田混動家族動力總成運轉的邏輯。這套THS II油電混動系統由一臺汽油發動機、一臺電動機、一臺發電機以及一塊動力電池組以及PCU和動力分離裝置組成。
  • 一文告訴你豐田混動到底「牛」在哪裡
    為了維護親友們心中「最懂車」的優質形象,我自然要為他們推薦最值得買的車型,亞洲龍雙擎版便成為了我的首推之選。 即使是完全不懂車的朋友,對於「開不壞的豐田車」的鼎鼎大名相信也並不陌生。毫不誇張地說,豐田車標在國內車市就是可靠與品質的代名詞,而作為一汽豐田旗艦車型的亞洲龍雙擎混動版,不僅集豐田最新TNGA架構諸多尖端科技於一身,久經市場考驗的成熟豐田混動技術的加持,更是讓亞洲龍有著省心、高效的動力表現,為親友推薦這款車自然是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 吉利1元收購豐田混動技術,到底是蛇吞象還是底氣足?
    最關鍵的是這次吉利此次手湊豐田的THS技術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智行福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豐田的中國核心零部件——科力遠,將1元拿下豐田第一代THS核心技術,收購之後會授權給吉利(吉利擁有科力遠11%的股份)而此次收購,對于吉利來說,實在是百利而無一害。
  • 混動市場爭奪戰即將打響,東風本田亮出第四張牌_易車網
    SUV、轎車、MPV三大細分市場,而最近上市的享域銳·混動,又使得東風本田進入了豐田佔領已久的緊湊級混動家轎市場。而最近上市的享域銳·混動,又使得東風本田進入了豐田佔領已久的緊湊級混動家轎市場。給混動市場一個新選擇說到混動技術,由於豐田在國內起步較早、技術也已經成熟,因此有了比較完善的產品布局,但是從技術特點來看,豐田混動主要強調低油耗,而動力性較差,這就意味著其並不能滿足市場上的所有需求。
  • 混動市場爭奪戰即將打響,東風本田亮出第四張牌丨車壹條
    ,而稍晚布局的本田則為消費者解決了這一痛點,讓用戶無需在低油耗和駕駛樂趣之間做選擇,這一點從本田多款混動車型上市後的銷量和用戶口碑就能清晰看到。 2016年,本田向中國市場導入i-MMD混動技術的車型,截至2020年9月底,本田在中國本土生產的混動車型累計銷量已經突破30萬輛,而東風本田恰好也同步突破15萬輛,貢獻了一半還多。
  • 豐田汽車將向廣汽集團提供混動系統|誰才是真正的最大受益方?
    [車友頭條-車友號-車動力]  近日,有關豐田汽車將向廣汽集團提供THS混動系統一事,在網上引發熱議——作為如今最為成熟的混合動力系統之一,豐田的THS一直受到業內的一致好評;而搭載該動力系統的車輛,無論其銷量、還是在用戶口碑方面,均有不錯的表現。
  • 能上綠牌的油電混動車!本田CR-V銳·混動e+亮相
    >   把插電式電動車劃分為新能源汽車, 而以日係為代表的油電混動車型,因為電池容量較小,卻不能被算作是新能源汽車。  無法享受上綠牌和限行等優惠政策,想必這也會讓豐田、本田鬱悶不已。  並且,從實際情況來看, 油電混動車型的真實油耗,普遍在5L以下,要遠比插電式混動車型的油耗真實綜合油耗更低。   但是,即便如此,油電混動車型也只能所做是低能耗汽車,而無緣新能源汽車稱號。
  • 廣州車展一汽豐田「獅吼」,TNGA架構再次孕育爆款車型?
    11月20日,一年一度的廣州國際車展如約而至,汽車圈的全部目光聚焦在了琶洲這個小小的舞臺上。眾多新車中,豐田家族帶來的兩款全新車型尤其值得關注。而一汽豐田的展臺,也因此變得人頭攢動。「豐田所承諾的『中國最重要』在一汽豐田這裡始終是第一準則,而此次全球首秀的ALLION車型正是這一承諾的具體實踐。」
  • 亞洲龍混動版,需要加價1萬精品裝,廠家規定的
    筆者近日去了老家二線省會城市的一汽豐田4S店,對於混動版的亞洲龍,一汽豐田4S店的經銷商也 "如獲至寶",他們認為亞洲龍混動版與豪華車雷克薩斯ES300h非常一致,不僅長寬高、軸距、三大部件、平臺、技術甚至是隔音和配置,其實這兩款車幾乎一模一樣!
  • 豐田混動被本田混動打敗了?亞洲龍對比雅閣,看完答案一目了然!
    2019年3月22日,一汽豐田終於給中國消費者帶來了亞洲之龍,這輛車在北美市場賣了20多年,被日系車迷認為是豐田真正的旗艦車,但來到中國後,其位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汽豐田亞洲龍的發售不僅取代王冠佔據了中國旗艦的地位,而且在6種車型的配置車型中,只有2種車型的汽油車,其他4種車型都是雙扶版本,雙扶是亞洲龍的主推版本。
  • 想入手一輛混動版車型,你覺得哪個品牌的混動最值得購買?
    ,48V輕混(常見於豪華品牌),油電混動(豐田、本田混動),插電混動(可以上綠牌的非常純電車),如果要買混動的話,只有豐田和本田的混動是最成熟,而且最值得買的,所以我推薦以下車型。,再加上不錯的空間表現和穩定可靠的質量,15萬左右,卡羅拉是最值得買的混動車型。
  • 2035年混動將與電動平分秋色自主打破技術壁壘 為「中國創造」正名
    董揚進一步呼籲,混合動力不是過渡、不是臨時替代,未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覆蓋率會超過純電及純燃油,成為應用最廣的技術;同時,也不要為了過多地宣傳自己的「獨一無二」,就去貶低其它技術路線,否則會出現自相矛盾的情況。那麼,現在搞混動還來得及嗎?「任何時候都來得及!
  • 比亞迪秦plus油耗比豐田混動低還能上綠牌,為何我卻不看好它?
    這是比亞迪全新DM-i「超級混動」技術下的首款量產車型,採用比亞迪最新的1.5L高功率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3%,它在滿油滿電的情況下續航裡程超過1000KM,而且在完全不充電的情況下也可以保持低至3.8L/100km的油耗,比大名鼎鼎的豐田油電混動油耗還要低。
  • 長城的混動技術,跟「兩田」比怎麼樣?
    說回主題,這次體驗的長城汽車檸檬混動DHT系統,全球首秀。一提混動技術肯定繞不開兩個牌子,業內做的最好的兩田的HEV混動系統:THS&i-MMD。那長城的混動系統,跟那二位比誰更牛?  用他們自己的方式,長城汽車檸檬混動DHT的整個系統架構可概括為「1、2、3」,即一套DHT高集成度油電混動系統、兩種動力架構、三套動力總成,長城打算用這三種架構下的混動系統來彌補兩田在混動領域沒能完美解決的小遺憾,實現全速域&全場景&高效能&高性能相互之間更好的平衡。
  • 熱門混動車推薦/請優先考慮
    當然混動車型目前也有相應不足,比如購買價格較貴,車身重量增加,後期維護成本變高等欠缺。但為了部分優勢,這些「不足點」可以在內心達到平衡或忽略不計。那麼在北京「燃油指標」買「混動車型」有哪些熱門推薦呢?讓我們來蹭一波熱度吧。
  • 全新豐田漢蘭達,2.5混動+全時四驅,大七座SUV真霸氣!
    而對於大七座SUV的選擇恐怕只有豐田漢蘭達再合適不過了,這款車型外觀魁梧,空間富裕,而且新款採用2.5L混動+全時四驅,在保證用車事實的情況下還能夠保持燃油經濟性,這款車型再合適不過了
  • 豐田RAV4 Prime插電混動版麋鹿測試成績僅63km/h
    【新車迷】豐田RAV4 Prime插電混動版是一款性能強大、省油、加速超快的SUV車型,動力由2.5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和電機組成,綜合輸出功率為302馬力,0-100KMH加速時間在5.8秒內,綜合油耗預計為2.5升/百公裡,是目前為止最強大的RAV4產品。
  • 混動時代要來了,吉利ICON偷偷地笑了
    先來說說這個會上都有哪些人物,大家聽了就會知道這個會在行業內有多大的影響了。首先是寧波市市長親自參會,其次是中國內燃機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行業權威機構的領導悉數到場,然後還有多家知名大學以及吉利、豐田等重點汽車廠商都去了大會現場。可想而知這個會議有多麼的重要。
  • 各大車企持續發力新能源市場,一汽豐田早已佔領高地?
    在新能源大勢之下,大眾集團、豐田、奔馳、寶馬等都面臨著戰略升級,變換賽道的關鍵時機,如何變,變換得快與慢,都考驗著車企戰略決策和技術水平。作為中國第一家推廣量產混動車型的車企,一汽豐田持續發力電動化,在擁有先發優勢的基礎之上,於本屆廣州車展再添全新力作。
  • 油電混動技術車型哪家強?混聯、増程式、插電式大PK
    導讀:油電混動技術車型哪家強?混聯、増程式、插電式大PK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油電混動技術車型哪家強?混聯、増程式、插電式大PK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