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掌入侵澳大利亞
李玲
十九世紀,英國為了得到純天然的染料,開始在它的殖民地澳大利亞養殖胭脂蟲,可是這種蟲子以仙人掌為食。怎麼辦呢?有人提議,不如把仙人掌引進澳大利亞,大量種植,解決胭脂蟲使飲食的問題。於是大批的仙人掌在澳大利亞開始種植,沒有想到的是,澳洲天然的氣候特別適合仙人掌生長,仙人掌在這裡快樂地生長著,它還得到了當地動物和人們的喜愛,因為它的果實特別美味。
可是到了19世紀中期,人造紅色染料的出現,代替了純天然的染料,胭脂蟲在澳大利亞失去了生存的市場,可是,它的食物——仙人掌,卻以驚恐的速度迅速擴張。
1893年的洪水、1901年的乾旱,更是為仙人掌傳播種子加了一把勁。特別是到了1920年,仙人掌的覆蓋面積近乎於整個英國的土地面積。這不僅讓農民失去了大片的土地,還使其他植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間。人和動物被仙人掌刺傷,造成敗血症的事件頻有發生,澳洲政府開始恐慌了,這可怎麼辦呢?治理仙人掌的會議三番五次的舉行。
澳洲的人們開始想出各種辦法,來阻止仙人掌的繁殖。於是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僱傭大量人力,又是挖根刨土、又是火燒、又是刀砍,都沒有撼動仙人掌的泛濫。因為仙人掌只消還留有一點根、莖,就會再次繁殖起來,更為驚奇的是,仙人掌的種子含有足量的水和營養,即使脫離母體還能存活數月,即使在牛羊的腸胃裡走了一遭都能發芽。動物們都成為了仙人掌們開枝散葉的助力,一些種子甚至遠赴昆士蘭州。昆士蘭州有著和仙人掌來源地相似的氣候環境,這裡才是仙人掌真正的天堂。
挖根刨土、火燒、刀砍,這些辦法行不通了,人們又想出了另一種辦法,給仙人掌噴灑毒藥。這種毒藥儘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給人類帶來了一定的危害,特別是對人的血液、肝臟、肺、造血器官傷害很大,過量的使用還給澳洲人們留下了後患。看來這種辦法也不可行,怎麼辦呢?
科學家們思來想去,改變了方向,開始對仙人掌這種植物進行大量的研究,尋找它的死穴。直到1925年,人們才在阿根廷發現了仙人掌的天敵——仙人掌蛾。於是政府不惜大量資金,把仙人掌蛾引進了澳洲。
仙人掌蛾來到了澳洲,果然不負眾望。科學家把它的卵放置在仙人掌墊上,幼蟲孵化後就會侵入仙人掌內,等它們吃飽喝足,仙人掌也徹底失去了活力。就這樣,仙人掌蛾用了七年時間,逐漸地讓澳洲的仙人掌,一點一點地失去活力,直到昆士蘭州最後一片仙人掌集中區被摧毀。澳洲的農業和乳業的發展終於重新回到了正軌上。
澳洲的人們為了紀念仙人掌蛾要貢獻,還為它建了一座紀念館,入選為昆士蘭的文化遺產。
這就是澳洲的生態系統,隨便什麼生物入侵,都會成為當地的霸主。我們在仙人掌入駐澳洲直至驅逐,就看到了這一點。從這個事件上,澳洲政府得出了教訓,引進生物格外慎重,不再隨隨便便的讓什麼生物入侵澳洲,免得再出現類似於仙人掌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