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格隆匯·林子俊
一、對付一隻狗,需要的只是一根打狗棒
教科書在形容股市與宏觀經濟之間的相關性時,會形象比喻宏觀經濟是遛狗人,而股市則是那條狗——很大程度上,這個比喻是對的。
狗會四處亂竄,但我們依然可以控制它——只要有一根繩索,或者一根棍子。
在投資這個魔幻一樣的名利場,我們經常會被各種複雜的、花哨的理論、模型、專家所吸引和迷惑,我們努力學習並追隨,但絕大多數人卻依然改變不了成為韭菜的結果。
屠夫不懂物理力學也可以把豬肉分割,大學教授道:「你切入的角度不對。如果認真學習力學,套用公式,可以算出向上一公分可以至少節省2%的力氣」。屠夫笑道:「你看不到,上一公分就切到骨頭啦」。
想入行做研究,讀熟宏觀和微觀經濟學必不可少,會計建模以及統計也要精通。但如果只想賺錢,一套大道至簡的、經得起實踐檢驗的投資策略,遠比研究上述複雜理論更有意義。
在愛情中,我們有一百種追求女孩的方法,但女孩需要的可能只是一句「我愛你」。
對付一隻狗,再多的書本和理論,都不如一根繩索,或者一根打狗棒。
股市中,「狗股理論」,正是那根一點也不華麗,但卻極其有效的打狗棒。
「狗股理論」在美國擁有超過半世紀跑贏道指的回測記錄,被譽為美國歷史上最簡單,也最實用的投資策略之一。套用到港股,自2003年至今,雖然經歷了三輪牛熊轉換,「狗股理論」回測的複利回報高達817.6%,年化回報15.1%,正回報率超過70%。
更重要的是,策略操作方法簡單到極致——你只需要花5分鐘學習,然後每年用5分鐘選股,就可以實現高於指數基準和絕大部分基金組合的的回報率。
如果你自認不是紙上談兵的理論派,你追求的實際戰果,那麼接下來這篇十分鐘的文章,可能會成為你今年以來最有意義的一篇閱讀。
二、「狗股理論」核心目標,是跑贏指數
如何衡量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
兩個維度:基金正收益多少,和基金能否跑贏市場。
基金回報受到市場好壞影響,所以行業往往用指數(β)以及超額收益(α)來評判基金的好壞。套用到投資心態上,看自己選股的水平,不應該和隔壁老王或徐翔較勁,而是應該和中立的指數回報對比。請相信,只要我們比指數整體(連同派息)表現好,就已確定是A股或港股市場上的人生贏家。
要知道,過去15年,美國超過85%的基金經理沒能跑贏基準指數——他們把自己累得像一條狗,卻一直沒能搞定那條叫股市的狗。
狗股理論(Dogs of the Dow Theory)是美國基金經理麥可·奧希金斯在1991年著作《跑贏道瓊指數》(Beating the Dow)提出的跑贏大市的投資策略:每年年初,從道指找出10隻股息率最高的股票,平均資金買入;一年後再找出新的十大高息股,賣出不在名單的,換成新入榜單股份。
做這個動作,每年只需要用5分鐘,因此狗股策略又被稱為懶人策略。至於為什麼叫狗股?有說法是當時美國喜歡賽狗,希望某些股票像「狗一樣」跑得快,但事實恐怕還是標題黨的可能性居多。如果改名為「道瓊股息率年周期輪換平均資金配置策略」,估計沒人會關注是怎麼回事。
所以,歸根到底,「狗股策略」就是指數成分股版的高息股策略。
三、小學除法解釋策略的邏輯
股息率=股息/股價*100%,高派息率的權重股,(小學除法):要麼是派息金額(分子)較高,要麼就是股價(分母)較低,或者兩者兼備。
如果是股息派發金額較高,只要不是變賣資產來派息的,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公司擁有較為健康的現金流以及公司老闆願意和股東分享盈利(一般指數成分股公司的股權高度集中概率不大);又或者管理層看好公司前景,並認為未來幾年發展不需要動用太多資金,願意把原本儲備做不時之需的現金派發給投資者。作為基金經理,往往也願意把倉位分配到這類型老闆慷慨而又運營健康的企業當中。
派息額穩定的情況下,如果是因為股價下跌,研究其內部和外部原因或許很複雜。假如管理層並沒有因為股價下跌調低派息(分子分母同時減少股息率是不會上去的),一定程度上證明公司的運營情況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糟糕,股價可能被低估。正如滙豐控股(0005.HK)2016年因為歐洲和英國前景不穩定和巨額罰金,拖累股價大跌,股息率一度高達雙位數。隨著負面消息出盡,股價連同派息2016年中至今回報率幾乎達到了一倍。
那麼,為什麼狗股策略能夠貫穿市場的牛熊?
市場已經有非常多的解釋:當熊市出現時,只要獲得高於無風險利率如銀行存款的利息,就相當於為資金構建了一個「熊市保護傘」,此為「守」;而牛市開始時,「狗股」不但能繼續享受股息收入,還能賺取股價上漲價差,此為「攻」。如果把股息率的高低作為投資的重要參考,那麼完全可以不被市場價格的波動所左右,只要股息率達到自己的心理水平,便咬定青山不放鬆,通過複利賺取更多回報。
四、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data! (別瞎扯,給我看數據)
狗股理論非常簡單,邏輯也十分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和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不同,一百個人看完巴老的理論會有一百種理解,而「狗股策略」每年的股份入選條件都是固定的,所以回測的結果就更加真實。
投資者能賺多少錢?
先看看理論發源地美國,「狗股策略」已經有超過半個多世紀跑贏道指的記錄。年化回報率為14.08%,遠高於道瓊指數3%的水平。僅有兩次表現遜於市場,第一次為1999年,當時資本額巨大的科技股泡沫達到高點時,「狗股」跑輸道指16%;第二次為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中,策略平均跌幅超過41%,跑輸道指34%。如果只看近10年,狗股策略表現只有6年能跑贏道指,但累計回報(連同股息)仍然高出道指10%的回報。
現在,回答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狗股策略在我大A股是否適用?
Join Quant模擬了2014年開始到今年的行情,套用 「狗股理論」投資A股,回測的收益率居然大多時候都跑贏基準收益。3年多整體回報也翻了一倍多,相信比絕大部分韭菜們回報都要好很多,並沒有因為A股股息率較低而有太大的影響,甚至比相當部分股票型基金表現都要好。
那麼,港股呢?有用嗎?
答案是:每年5分鐘調整組合,15年翻7倍,年化15.1%,正收益率73%。
按照派息排列指數成分股,在港股信息網站花上5分鐘時間尋找是毫無問題的,當然也建議格隆匯年底可以把整理好的數據以文章模式發布出來提醒讀者。
為了更貼近實際操作,筆者把狗股策略分拆成兩種投資者最常用的操作方法進行統計:
1)每年投同樣金額,贏錢取出來虧錢補回去,看的是隨便一年開始,正回報概率和平均每年賺多少;2)開始投一筆金額,資金不取,讓策略滾動,觀察複利回報。
假如你用固定金額進行投資,每年花5分鐘,按照股息率挑選出十隻「狗股」買入,並且在第二年「去糟求精」。回測2003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27日數據顯示,在過去15年,只有5年的「狗股」是跑輸恒生指數(已經考慮派息)的表現,跑贏恆指的概率達到66.67%。
賺錢的機率是多少?
下圖可見,過去15年當中,有11年錄得正回報,正收益的勝率高達73.33%。假如投資者每年都用同樣的策略,賺錢就取出來,虧錢第二天就補倉,那麼平均每年的回報率也有18.23%,比恆指的14.42%高出很多(見下圖):
來源:彭博社,雲鋒金融整理(2017年7月27日)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你按照策略操作,有7成概率會賺錢,有7成概率能跑贏恒生指數,平均每年賺18.23%。
如果投資者不是每年多拿少補,複利投資回報有多少呢?
按照回測,恆指「狗股」策略在過去15年不到的時間(截至2017年7月27日)翻了7.17倍達到817.6%,遠高於指數基準的486.3%。要知道期間港股經歷了2007年、2012和2015年三輪牛熊轉換。雖然算起來「狗股」年化回報15.1%看起來不多,但已經比所有銀行理財產品都要好上不少,甚至比相當部分的股票基金組合回報都強——更別提超過80%的中國股民都是虧錢(卻假裝自己是賺錢)(見下圖)。
圖:按照複利計算「恆指狗股」和恒生指數(含派息)回報對比
來源:彭博社,雲鋒金融整理(2017年7月27日)
五、今年「狗股」繼續亮眼
今年是香港股票的牛年,截至2017年7月27日,恒生指數漲了5150.63點,牛冠全球。
這種牛市環境裡,恆指「狗股」表現又如何?
下圖是年初時候按照狗股策略挑選出的十大高息股。可見除了利豐之外另外九隻股票全部都錄得正回報。最高回報是百麗國際44.21%,整體組合回報高達21.77%。雖然無法和騰訊或恆大地產比,甚至還跑輸了恆指同期,但21.77%也算是不錯的回報(見下圖):
雲鋒金融整理(2017年7月27日)
如果允許解釋,今年狗股跑輸恆指(連同派息)的原因在只有一個:就是騰訊控股的漲幅太喪心病狂了。
在恆指五千多點的漲幅中,騰訊貢獻了接近兩千點,而騰訊作為科技股派息往往是較少的。所以不單「狗股策略」跑輸恆指,絕大部分港股基金的回報都落後於指數表現。隨著金融股近段時間開始追落後,距離年底還有5個月,最終誰能跑贏,結果還是未知之數。
更關鍵的是,如果讀者今年的整體回報少於20%,那麼「狗股」策略還是有巨大參考意義的。要知道香港電視臺在半年做了一個統計,散戶今年整體回報其實也就10%左右。
結尾:到底怎樣搞定那條叫「股市」的狗?
股市就是一個名利場,這裡有各種誘惑、各種套路、各種挖坑,不一而足,在這個市場,沒有幾手看家本領,就只剩被人砍的份。
至正四年(公元1345年),旱蝗,大飢疫。太祖(朱元璋)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明史·卷一·本紀第一》),被迫離皇覺寺外出化緣,開始了他闖天下、打天下的第一步。離開寺廟之前,住持問他需要什麼,朱元璋的選擇,「唯一缽、一棒而已」。
朱元璋非常清楚:此去山高路遠,再多、再花哨的東西,都沒有用,一根結實的棒子是最實用的。
23年後(公元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國號大明。
歸根到底,一根打狗棒,並不足以讓你君臨天下,就如同「狗股理論」並不能讓你一夜暴富。
但,深挖洞,廣積糧,日積月累,終有稱王之日。
如格隆所言:誰家江山,不是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