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中翱翔了2377天後,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重新投入...

2021-01-16 信陽晚報

作為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在空中翱翔了2377天後,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重新投入地球的懷抱

天宮一號,難說再見!

從茫茫大漠而來,向浩瀚蒼穹而去,最終隕落於無邊大氣層……天宮一號,已經遠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日發布的消息稱,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這將是天宮一號最後的謝幕。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也是中國在浩瀚宇宙中的「第一個家」。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不息飛天夢的天宮一號到底有多厲害?一起了解一下!

2011年9月29日

——巨龍騰空,浩渺天際迎「中國宮」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一個註定載入中國航天史的時刻,在長徵2F火箭的託舉下,天宮一號向著300多公裡外的浩瀚太空飛去。這一天,浩渺天際迎來了一座「中國宮」。

天宮一號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它的發射,標誌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

2011年11月

——與神八飛船「太空之吻」

升空32天,繞地球獨舞485圈之後,天宮一號降軌進入距地面343公裡的交會對接軌道。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時36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順利完成首次交會對接,被人們稱為美麗的「太空之吻」。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完成的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

在繞地球共舞12天後,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短暫分離;14日20時整,兩位舞伴再度牽手,第二次交會對接取得成功。

3天後,天宮一號與神八飛船揮手作別,從交會對接軌道回到長期運行軌道。

2012年6月24日

——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

2012年6月18日14時許,在完成捕獲、緩衝、拉近和鎖緊程序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緊緊相牽,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取得成功。

18日17時04分,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飄」進天宮一號,太空從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之家」。

24日,劉旺操作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完成手動對接,以不到7分鐘、誤差18毫米的中國精度,贏得世界喝彩……這是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取得成功。

28日,在組合體內駐留10天的航天員告別天宮一號。

2013年6月20日

——中國首次「太空授課」

2013年6月11日13時18分,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發射入軌以來,第5次與神舟飛船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20日上午,中國首次「太空授課」在天地間成功同步舉行。

這是中國最高的講臺——在遠離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宮一號,神舟十號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為全國青少年帶來神奇的太空一課。

這是中國最大的課堂——從首都北京到祖國四面八方,8萬多所中學、數千萬名師生通過廣播、電視和網絡直播,共同收聽收看航天員太空授課,一同領略奇妙的太空世界。

……

謝幕,難說再見

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

從2011年9月29日成功發射,天宮一號在軌期間先後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載人飛船進行了6次交會對接,其中4次自動交會對接和2次手控交會對接,並驗證了多項空間站關鍵技術,中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點點滴滴,蒼穹為證,繁星為證。

正是由於天宮一號的先導性貢獻,中國將有能力在2020年前後將建成規模較大、長期有人參與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

之於中國乃至全球,天宮一號留下太多美麗與震撼。遙望浩瀚星空,人們難說再見。

天宮一號遠去,天宮二號仍在續寫輝煌。茫茫宇宙,中國航天腳步不停。

(據中新網)

>>>相關連結:

天宮一號設計壽命2年

>>>相關連結:

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實施空間交會對接的目標飛行器,於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器可滿足3名航天員在艙內工作和生活需要。

天宮一號的主要任務是為實施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提供目標飛行器;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為空間站研製積累經驗,同時進行空間科學試驗、航天醫學試驗和空間技術試驗。

據了解,天宮一號設計壽命2年。成功發射之後,按計劃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和應用試驗。在其兩年多的服役期間,天宮一號先後與三艘神舟飛船進行了在軌交會對接,一共有6位中國航天員登上了天宮一號。

隨著神舟十號飛船返回後,天宮一號即完成主要使命。此後,本著「充分利用、挖掘潛力」的原則,有關部門繼續利用天宮一號開展了航天技術試驗、對地遙感應用和空間環境探測,驗證了低軌長壽命載人太空飛行器設計、製造、管理、控制相關技術,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和應用成果,天宮一號為空間站的建設運營和載人航天成果的應用推廣積累了重要經驗。

成功驗證手動對接技術

2011年11月1日,不載人飛船——神舟八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分別在11月3日和11月14日先後兩次與天宮一號進行了交會對接,這是我國首次開展無人交會對接。

於2012年6月16日發射升空的神舟九號飛船是中國「神舟」計劃中發射的第四艘載人飛船。當時,它搭載了三位中國航天員,分別是指令長景海鵬,中國首位女太空人劉洋,以及另一位航天員劉旺。

神舟九號飛船在軌期間,成功地與天宮一號進行了兩次對接,這是首次有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進行對接,太空人也首次進入到了天宮一號的內部。另外,其中還驗證了假定在自動模式失效或出現故障的情況下,由太空人手動控制實現對接的技術,取得了成功。

神舟十號飛船於2013年6月11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同樣搭載了三位航天員。神舟十號是中國載人航天二期工程實施的第三次交會對接飛行,主要目的是進一步考核交會對接、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和性能,進一步考核執行飛行任務的功能、性能和系統間協調性,驗證有關改進措施的有效性,進一步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並開展我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據《法制晚報》)

相關焦點

  • 天宮一號完美回家 殘骸墜入南太平洋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再入大氣層,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的天宮一號,就此正式謝幕。天宮一號被稱為中國空間站的雛形,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進行6次交會對接,有6名航天員曾駐留其中。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邊紀紅製圖(新華社發)   當地時間4月1日晚,在位於南美洲西南部的智利,人們抬頭看到天空中驚豔的一幕:一個個閃爍的藍色光點急速划過天空,其後緊隨著一簇簇金黃色的光線。  這是結束了長達7年太空之旅返回地球的中國天宮一號。
  • 天宮一號重返地球絢爛謝幕 超期服役5年
    【TechWeb報導】4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中國航天局表示,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於今日上午8點15分左右重新進入大氣層,絕大部分器件在南太平中部區域再入大氣層的過程中燒蝕銷毀。
  • 天宮一號掉哪兒各國都沒猜準 有必要打撈嗎?
    來源:環球時報中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4月2日發布公告: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 我叫「天宮一號」,2年前我重返地球家園……
    兩年前的今天2018年4月2日我回家了我叫天宮一號你們還記得我嗎0112011年9月20日我和小夥伴長徵2F/T1昂首闊步走向了出徵塔架那天天宮一號發射在即,中心各項工作準備就緒。新華社記者 王永卓 攝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伴隨著大地的轟隆小夥伴長徵2F/T1託舉著我飛向了太空21時36分我給地面的叔叔阿姨們報了平安遨遊在太空的感覺真棒我在這裡等著神八的到來謝謝大家的關注
  • 記者獨家視角: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謝幕,來數一數它的功績(視頻來源:科普中國)央視網消息:今天8時15分左右,我國首個空間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從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到今天回到地球,天宮一號經歷了近7年的飛行,比它的設計壽命2年超出了兩倍多。
  • 體重8噸 「天宮一號」是「小胖子」
    體重8噸 「天宮一號」是「小胖子」 2011-09-25 09:09:15   來源: 天府早報   編輯: 申海娟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外交部: 目前沒有發現天宮一號器件對地面造成損害
    人民網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王欲然)外交部發言人耿爽4月2日主持例行記者會並答問。 會上,耿爽在回應有關天宮一號器件是否會對地面造成損傷的問題時稱,據中方有關部門監測分析,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於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8時15分左右再入大氣層,再入地點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這個表述應該是相當明確的。據我了解,目前沒有發現對地面造成損害。
  • 英媒:中國天宮一號失控即將墜毀砸向人類!官方回應有常識很重要!
    就在印度為了能夠成功將他們的「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送上天,而將發射時間由3月份延遲到10月份的時候,咱們中國的首個空間目標對接飛行器「天宮一號」已經在太空中待了6年,並且成功完成任務準備回家了。
  • 天宮一號發射流程縮短21天 計劃調整不影響神八
    牛紅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自6月中旬開始,天宮一號及相關飛行產品陸續進入發射場,原計劃瞄準8月底發射,但受實踐十一號04星發射失敗影響,測試工作暫停。經數據分析、計算仿真和試驗驗證,查明了火箭失利原因,並對天宮一號在內的同系列火箭進行相應改進。本月19日,中星1A發射成功,正是由經改進的長徵三號乙火箭運載,證明改進措施有效。
  • 航天員從神9穿到天宮一號10米花了2個多小時
    今天,唱起這首歌,我們把目光投向頭頂的天穹、浩瀚的太空……  2012年6月18日17時,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輕盈地「飄」到了天宮一號實驗艙艙門前。  此前,14時07分,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在距離地球343公裡的軌道精確自動對接。此時,穿過這扇門,中國航天員就將首次進入自己的「太空家園」天宮一號。  家,在中國人心中,這是一個多麼溫馨的字眼!
  •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 重達8噸役期2年
    本報訊(記者商西)據中國軍網昨天消息,執行天宮一號飛行任務的各大系統參試人員和飛行產品此前已集結酒泉發射場,目前各項準備工作進展順利。  據了解,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運抵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與「天宮一號」會合。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網消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已對載人航天發射場設施設備進行全面檢修檢測和質量評審,完成測發指揮監測系統升級改造等66項基建技改項目,具備執行首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的能力。
  • 神十繞飛應對空間站多個對接口 天宮一號完成使命
    雙語別天宮 神十返地球  我國首次成功實施太空飛行器繞飛交會試驗  昨天,我國三名航天員和天宮一號說再見了,在太空飛行的15天裡,他們有12天是在這個太空之家度過的。此後將不會再有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相會」。按計劃,今天上午8時,「神十」的三名航天員重返地球,回歸祖國大地。
  • 科技日曆 |「神八」追吻「天宮一號」八周年,長徵五號「大火箭...
    科技日曆 |「神八」追吻「天宮一號」八周年,長徵五號「大火箭」首飛成功  Evelyn Zhang • 2019-11-03 15:19:01 來源:前瞻網 E5245G0
  • 天宮一號究竟發生了什麼?
    【文/觀察者網風聞社區】最近(準確地講,是2018年4月2日0815時間),中國第一個實驗太空艙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進入近地軌道7年以後,終於「回來」了。你的名字傳誦千秋,你的功勳永垂不朽儘管天宮一號已化為傳奇逝去,但是此前圍繞於其的風波卻並未平息。
  • 神八對接天宮 先踩4腳剎車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專家表示神八接近天宮時,在5公裡、400米、140米、30米設立4個停泊點  中國首次太空交會對接於2日深夜至3日凌晨進行。正是基於這樣的物理原理,飛船追趕天宮的過程,是一個邊抬高軌道邊降速的過程。  飛船入軌時,與天宮一號還有約1萬公裡的距離,而且兩者軌道不在同一平面,想在短短不到兩天的時間內追上,實非易事。  為此,北京飛控中心早在2007年7月開始研發中國新一代飛控軟體,經數年攻關於2009年初啟用。
  • 外國專家稱,「天宮一號」上的有害物質將撞擊地球!
    一種被稱為聯氨的有毒化學物質在「天宮一號」中國太空站上向地球發射,令人震驚地宣稱。儘管中國官員聲稱自己控制了空間站,但新的計算結果顯示,天宮一號可能會在3月份的某個時候撞上地球。但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份非營利性航空公司的報告顯示,太空實驗室可能會在重返大氣層時釋放致命的有毒物質。
  • 猛禽之王 穿梭雲霧翱翔空中的雕類大集合(圖)
    第6頁:穿梭雲霧翱翔空中的雕類大集合 黑冠鵑隼 第7頁:穿梭雲霧翱翔空中的雕類大集合 鳳頭蜂鷹 第8頁另外,它在飛翔時翼下左右各有一塊大的白斑。  鳶分布於歐亞大陸、非洲、印度、日本,一直到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我國全國各地皆有分布。
  • 天宮二號已「回家」!2分鐘獨家回顧她的燦爛一生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文字部分由中國科普博覽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空間應用工程與技術中心製作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在軌運行1036天後,天宮二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落入南太平洋預定安全海域,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實驗室階段全部任務圓滿完成
  • 天宮一號:終眠於人類起源之地?
    人類與太空對話的歷史上不乏這樣攫掣人心的時刻,它們是一代又一代人類社會的共同記憶——這一次,主角是中國的「天宮一號」空間站。它又會落到哪裡呢?截至發稿,天宮一號的近地點已經下降到150公裡以下,各家機構均預測它最終將於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前後重入大氣層,但即使只剩半天不到,各家給出的再入時刻(從而地點)預報仍有很大的差異:截取自SatFlare網站目前宣稱誤差範圍最小的一則預報由 Joseph Remis 給出,誤差範圍只有正負2小時——「只」夠天宮一號多繞或者少繞一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