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在空中翱翔了2377天後,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重新投入地球的懷抱
天宮一號,難說再見!從茫茫大漠而來,向浩瀚蒼穹而去,最終隕落於無邊大氣層……天宮一號,已經遠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2日發布的消息稱,經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有關機構監測分析,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這將是天宮一號最後的謝幕。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也是中國在浩瀚宇宙中的「第一個家」。承載著中華民族千年不息飛天夢的天宮一號到底有多厲害?一起了解一下!
2011年9月29日
——巨龍騰空,浩渺天際迎「中國宮」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一個註定載入中國航天史的時刻,在長徵2F火箭的託舉下,天宮一號向著300多公裡外的浩瀚太空飛去。這一天,浩渺天際迎來了一座「中國宮」。
天宮一號全長10.4米,最大直徑3.35米,由實驗艙和資源艙構成。它的發射,標誌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
2011年11月
——與神八飛船「太空之吻」
升空32天,繞地球獨舞485圈之後,天宮一號降軌進入距地面343公裡的交會對接軌道。
2011年11月3日凌晨1時36分,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八號飛船順利完成首次交會對接,被人們稱為美麗的「太空之吻」。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完成的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
在繞地球共舞12天後,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短暫分離;14日20時整,兩位舞伴再度牽手,第二次交會對接取得成功。
3天後,天宮一號與神八飛船揮手作別,從交會對接軌道回到長期運行軌道。
2012年6月24日
——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
2012年6月18日14時許,在完成捕獲、緩衝、拉近和鎖緊程序後,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緊緊相牽,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取得成功。
18日17時04分,中國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飄」進天宮一號,太空從此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之家」。
24日,劉旺操作神舟九號與天宮一號成功完成手動對接,以不到7分鐘、誤差18毫米的中國精度,贏得世界喝彩……這是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取得成功。
28日,在組合體內駐留10天的航天員告別天宮一號。
2013年6月20日
——中國首次「太空授課」
2013年6月11日13時18分,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一號自2011年9月發射入軌以來,第5次與神舟飛船成功實現交會對接。
20日上午,中國首次「太空授課」在天地間成功同步舉行。
這是中國最高的講臺——在遠離地面300多千米的天宮一號,神舟十號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為全國青少年帶來神奇的太空一課。
這是中國最大的課堂——從首都北京到祖國四面八方,8萬多所中學、數千萬名師生通過廣播、電視和網絡直播,共同收聽收看航天員太空授課,一同領略奇妙的太空世界。
……
謝幕,難說再見
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期。
從2011年9月29日成功發射,天宮一號在軌期間先後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載人飛船進行了6次交會對接,其中4次自動交會對接和2次手控交會對接,並驗證了多項空間站關鍵技術,中國也因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點點滴滴,蒼穹為證,繁星為證。
正是由於天宮一號的先導性貢獻,中國將有能力在2020年前後將建成規模較大、長期有人參與的國家級太空實驗室。
之於中國乃至全球,天宮一號留下太多美麗與震撼。遙望浩瀚星空,人們難說再見。
天宮一號遠去,天宮二號仍在續寫輝煌。茫茫宇宙,中國航天腳步不停。
(據中新網)
>>>相關連結:
天宮一號設計壽命2年
>>>相關連結:
天宮一號是中國第一個實施空間交會對接的目標飛行器,於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飛行器可滿足3名航天員在艙內工作和生活需要。
天宮一號的主要任務是為實施空間交會對接試驗提供目標飛行器;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試驗平臺,為空間站研製積累經驗,同時進行空間科學試驗、航天醫學試驗和空間技術試驗。
據了解,天宮一號設計壽命2年。成功發射之後,按計劃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和應用試驗。在其兩年多的服役期間,天宮一號先後與三艘神舟飛船進行了在軌交會對接,一共有6位中國航天員登上了天宮一號。
隨著神舟十號飛船返回後,天宮一號即完成主要使命。此後,本著「充分利用、挖掘潛力」的原則,有關部門繼續利用天宮一號開展了航天技術試驗、對地遙感應用和空間環境探測,驗證了低軌長壽命載人太空飛行器設計、製造、管理、控制相關技術,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和應用成果,天宮一號為空間站的建設運營和載人航天成果的應用推廣積累了重要經驗。
成功驗證手動對接技術
2011年11月1日,不載人飛船——神舟八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並分別在11月3日和11月14日先後兩次與天宮一號進行了交會對接,這是我國首次開展無人交會對接。
於2012年6月16日發射升空的神舟九號飛船是中國「神舟」計劃中發射的第四艘載人飛船。當時,它搭載了三位中國航天員,分別是指令長景海鵬,中國首位女太空人劉洋,以及另一位航天員劉旺。
神舟九號飛船在軌期間,成功地與天宮一號進行了兩次對接,這是首次有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進行對接,太空人也首次進入到了天宮一號的內部。另外,其中還驗證了假定在自動模式失效或出現故障的情況下,由太空人手動控制實現對接的技術,取得了成功。
神舟十號飛船於2013年6月11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同樣搭載了三位航天員。神舟十號是中國載人航天二期工程實施的第三次交會對接飛行,主要目的是進一步考核交會對接、載人天地往返運輸系統的功能和性能,進一步考核執行飛行任務的功能、性能和系統間協調性,驗證有關改進措施的有效性,進一步考核組合體對航天員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並開展我國首次太空授課活動。(據《法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