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天宮一號」,2年前我重返地球家園……

2021-01-16 我們的太空

2016年3月21日

我發布了一條消息

「我想家了」

......

兩年前的今天

2018年4月2日

我回家了

我叫天宮一號

你們還記得我嗎

011

2011年9月20日

我和小夥伴長徵2F/T1

昂首闊步走向了出徵塔架

那天

好多人來送我們

他們說,這是一次遲到的出徵

這一天比原計劃晚了幾天

他們還說

孩子,你要加油呀

雖然從裡到外、從大件到細節

我全身上下

使用了超過80%的新技術

但我知道

我一定能行

2011年9月29日,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工作人員在做準備工作。天宮一號發射在即,中心各項工作準備就緒。新華社記者 王永卓 攝

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

伴隨著大地的轟隆

小夥伴長徵2F/T1託舉著我

飛向了太空

21時36分

我給地面的叔叔阿姨們

報了平安

遨遊在太空的感覺真棒

我在這裡等著神八的到來

謝謝大家的關注

022

升空後的第32天

地面的叔叔阿姨們給我發來信息

神舟八號已出發

正式踏上與我相約相會之旅

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神舟八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我們兩個七八噸重的小胖子

要從相距上萬公裡的不同軌道

以每秒7800米的速度約會

還要機動規避空間碎片的「羨慕嫉妒恨」

完成「太空之吻」

想想都挺難

但是——

2011年11月3日1時28分

經過2天的追逐和5次變軌

我和小「神八」

自動交會對接成功

我們在太空中相擁相吻

都為這次對接而驕傲

有人戲稱這一刻是「最牛吻戲」

可我知道

更「牛」的還在後頭

之後,我「吻別」了「神八」

「神八」返回了地球

而我,開始為了「更牛吻戲」做準備

033

2012年6月15日

地面再次傳來好消息

神舟九號航天員乘組

正式確定

開心!這也意味著

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

再有幾天,就來太空看我啦

2012年6月18日

我與神舟九號實現精準對接

17時04分

景海鵬像魚兒一樣「飄」了進來

我在太空中迎來了第一位人類訪客

緊接著是劉旺、劉洋

他們三人排成一行自豪地揮著手

向祖國傳回最喜慶的太空全家福

我的內部空間雖然不大

只有15立方米

但在他們的眼裡

我卻是最溫馨的太空之家

他們在這裡工作

翻跟鬥、打太極拳、騎車

2012年6月24日

進駐第7天的神九乘組重回返回艙

由劉旺控制飛船

與我實施一次特殊的「太空打靶」

手動交會對接

最終,劉旺以不到7分鐘

誤差僅18毫米的中國精度

圓滿完成了任務

三位「娘家人」再次進駐

相逢的日子總顯短暫

轉眼又到了分別的時候

離別前

心靈手巧的劉洋

用紅繩編織了一個簡單的中國結

和中國結放在一起的

還有三張「福」字小卡片

留給下次來訪的神舟十號乘組

044

轉眼就是將近一年

2013年6月11日

端午節前一天

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

乘坐神舟十號

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出徵

神舟十號航天員乘組聶海勝(中)張曉光(左)王亞平(右)在返回艙訓練 秦憲安 攝

「歡迎你們來到天宮一號」

這是神舟九號乘組留給神舟十號

祝福卡片中的一張

也是我想跟他們三人說的話

這次

他們三人將要在太空進行授課

並且要對地面進行直播

我知道

在他們來之前的2012年7月

「天鏈一號03星」發射成功

「天鏈」兄弟組成的天基測控網

可以讓地面更長時間看到我

2013年6月20日

我變身為「太空教室」的那40分鐘

在距離地球300多公裡的高空中

「太空教師」王亞平讓全國6000多萬中小學生

領略到了許多的不可思議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

太空講堂每持續一秒

我就在太空移動約7800米

除了太空授課

他們也在這裡留下了

許多精彩的瞬間

比如花式說早晚安

又一次離別

送別了神舟十號

我也迎來了太空「退休」生涯

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退休後的我

也堅持利用搭載的高光譜成像儀

繼續在遙遠的太空

深情地守望著祖國大地

並不時傳回高質量圖像數據

這一堅持

就堅持了四年半

055

2016年3月16日

我申請退休

同年9月15日

我弟弟天宮二號「上崗」

從我手中接過了空間站建設的接力棒

2017年4月20日

天舟小哥也從文昌出發

與天宮二號

上演了激動人心的太空對接

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

思鄉已久的我

再入大氣層

地球母親熱情的擁抱

讓我的身體燃燒沸騰

那天,好多人跟我說

再見了,天宮一號

我知道

我的使命結束了

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還將繼續

而且會越來越好

這就是我

不甘平凡的我

超額完成任務的我

我驕傲

我把光輝融進了祖國的星座

手繪動畫:天宮一號謝幕,細數它的功績 (視頻來源:中國科普博覽公眾號)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編輯 | 裴津媛、王豔梅

相關焦點

  • 天宮一號重返地球絢爛謝幕 超期服役5年
    【TechWeb報導】4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中國航天局表示,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於今日上午8點15分左右重新進入大氣層,絕大部分器件在南太平中部區域再入大氣層的過程中燒蝕銷毀。
  • "天宮一號"重返地球 美媒:傷人機率是中彩票百萬倍
    美媒稱,預計大約在初春某個時刻,一個9.4噸的中國空間站——「天宮一號」將會飛馳衝回地球。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8日報導,根據加利福尼亞一個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和發展中心「美國航空航天公司」的分析報告,「天宮一號」空間站預計將於3月中旬開始返程,需要花費幾周時間。
  • 外國專家稱,「天宮一號」上的有害物質將撞擊地球!
    一種被稱為聯氨的有毒化學物質在「天宮一號」中國太空站上向地球發射,令人震驚地宣稱。儘管中國官員聲稱自己控制了空間站,但新的計算結果顯示,天宮一號可能會在3月份的某個時候撞上地球。但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份非營利性航空公司的報告顯示,太空實驗室可能會在重返大氣層時釋放致命的有毒物質。
  • 航天員從神9穿到天宮一號10米花了2個多小時
    「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平時唱起這首歌,我們會想起長江、長城、黃山、黃河。今天,唱起這首歌,我們把目光投向頭頂的天穹、浩瀚的太空……  2012年6月18日17時,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輕盈地「飄」到了天宮一號實驗艙艙門前。
  • 記者獨家視角: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謝幕,來數一數它的功績(視頻來源:科普中國)央視網消息:今天8時15分左右,我國首個空間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從2011年9月29日發射升空到今天回到地球,天宮一號經歷了近7年的飛行,比它的設計壽命2年超出了兩倍多。
  • 天宮一號掉哪兒各國都沒猜準 有必要打撈嗎?
    很多人注意到一個頗有意思的問題:天宮一號的再入點與全球航天機構之前的預測都相去甚遠,它似乎和科學家們開了個大玩笑。為什麼預測的誤差會這麼大呢?誰都沒能預測準在宣布天宮一號重返大氣層前,載人航天工程官網就天宮一號的狀態、再入時間和地點發布過兩次公告。
  • 天宮一號完美謝幕
    這是結束了長達7年太空之旅返回地球的中國天宮一號。  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消息: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  天宮一號謝幕了,而中國航天已進入空間站時代。
  • 太空精釀:為什麼沒有任何人能準確預測天宮一號的落點?
    此前,距離天宮一號重返大氣越來越近,各種關於它可能威脅/落點的預測也是謠言不斷,筆者甚至在2天前見到過一個落點在河南和安徽兩省交界某縣的媒體報導……這是典型的造謠生事。 而實際上,真正在跟蹤NASA/歐空局/北美彈道飛彈防禦司令部等研究機構的朋友們發現,這些專業機構每天的預測都在不斷改變。 也就是說,他們也說不準。
  • 神十繞飛應對空間站多個對接口 天宮一號完成使命
    雙語別天宮 神十返地球  我國首次成功實施太空飛行器繞飛交會試驗  昨天,我國三名航天員和天宮一號說再見了,在太空飛行的15天裡,他們有12天是在這個太空之家度過的。此後將不會再有載人飛船與天宮一號「相會」。按計劃,今天上午8時,「神十」的三名航天員重返地球,回歸祖國大地。
  • 天宮一號究竟發生了什麼?
    【文/觀察者網風聞社區】最近(準確地講,是2018年4月2日0815時間),中國第一個實驗太空艙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在進入近地軌道7年以後,終於「回來」了。你的名字傳誦千秋,你的功勳永垂不朽儘管天宮一號已化為傳奇逝去,但是此前圍繞於其的風波卻並未平息。
  • 「天宮一號」失控撞地? 航天專家:不會危害地面
    中新社發 秦憲安 攝   「天宮一號」不會失控墜地  ——航天專家接受《科技日報》獨家專訪  最近,部分外媒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當作炒作目標,稱其已經失控並將撞向地球,對地面環境及安全造成威脅。這一論調並非首次出現。
  • 天宮一號完美回家 殘骸墜入南太平洋
    邢強表示,此次天宮一號再入較為「完美」,落區也正處於太空飛行器墳場區域中。  8.5噸重的天宮一號,會產生多少殘骸回到地球?邢強根據天宮一號結構、設計和再入時的氣動熱計算,預計將產生1-1.5噸的殘骸墜入海中。
  • 天宮一號:終眠於人類起源之地?
    人類與太空對話的歷史上不乏這樣攫掣人心的時刻,它們是一代又一代人類社會的共同記憶——這一次,主角是中國的「天宮一號」空間站。它又會落到哪裡呢?截至發稿,天宮一號的近地點已經下降到150公裡以下,各家機構均預測它最終將於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前後重入大氣層,但即使只剩半天不到,各家給出的再入時刻(從而地點)預報仍有很大的差異:截取自SatFlare網站目前宣稱誤差範圍最小的一則預報由 Joseph Remis 給出,誤差範圍只有正負2小時——「只」夠天宮一號多繞或者少繞一圈多
  • ...在空中翱翔了2377天後,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重新投入...
    作為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在空中翱翔了2377天後,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重新投入地球的懷抱 天宮一號,難說再見! 從茫茫大漠而來,向浩瀚蒼穹而去,最終隕落於無邊大氣層……天宮一號,已經遠去!
  • 冷知識|天宮一號將墜落,然而為何有些飛行器「久飛不墜」?
    冷知識|天宮一號將墜落,然而為何有些飛行器「久飛不墜」?2018年4月2日將再入大氣層燒毀。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官網的文章所述,像天宮一號這類進入軌道衰減期的太空飛行器,在各種阻力和太陽活動作用下,機械能逐漸減少,飛行軌道高度逐漸降低。進入稠密大氣層後,在氣動熱、力、減速過載等綜合作用下,艙體會劇烈破壞解體。若太空飛行器再入飛行時間較長,氣動力/熱對太空飛行器損毀充分,能到達地面的殘留物碎片就會所剩無幾。
  • 體重8噸 「天宮一號」是「小胖子」
    張厚英說,「天宮一號」高約10米,直徑大約3.35米,長4米,內部大約有個15立方米的單人小公寓。  「天宮一號」  每秒飛行7.91公裡  「天宮一號」究竟長得什麼模樣?昨日,張厚英形容,體重達8噸的「天宮一號」是個「小胖子」,它的體積和重量都比載人航天飛船要大一些。  張厚英說,「天宮一號」高約10米,直徑大約3.35米,長4米,內部大約有個15立方米的單人小公寓。
  • 英媒:中國天宮一號失控即將墜毀砸向人類!官方回應有常識很重要!
    就在印度為了能夠成功將他們的「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送上天,而將發射時間由3月份延遲到10月份的時候,咱們中國的首個空間目標對接飛行器「天宮一號」已經在太空中待了6年,並且成功完成任務準備回家了。
  • 天宮一號太空實驗揭秘:首次實驗「尿變水」
    根據我的分析,航天員基本就定了,除非有其他問題。」他還表示,這次選擇夏天發射,加注燃料的溫度控制,必須很嚴格地控制在一個溫度範圍內。這將是此次發射要克服的一個難點。  龐之浩介紹,神九的發射窗口最主要是考慮與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必須在太空中追上它,才能完成完美的「太空之吻」。當「天宮」的軌道平面掃到「神九」的發射場時,就是零窗口,此時兩者位於同一個軌道平面,進行軌道修正最省燃料,這個時間一天一個,每天都在變化。
  • 外交部: 目前沒有發現天宮一號器件對地面造成損害
    會上,耿爽在回應有關天宮一號器件是否會對地面造成損傷的問題時稱,據中方有關部門監測分析,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於北京時間4月2日上午8時15分左右再入大氣層,再入地點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這個表述應該是相當明確的。據我了解,目前沒有發現對地面造成損害。
  • 獨家評論《地心引力》:中國天宮一號拯救美國太空人
    之後,漂浮在外、毫無憑藉力的兩人要想方設法地回到地球,他們遭遇了重重險情,Matt為了Ryan自我犧牲,讓Ryan登上了一個廢棄的俄羅斯空間站,並憑此再借力靠近中國的天宮一號,期間的各種故障讓Ryan近乎絕望自殺,但憑藉著瀕死前看到Matt的幻象,她振作起來,找到方法登上了天宮一號,並最終返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