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成都106家全時門店經過二次「拆分」,全部加盟見福便利店。
而按照全時便利店的告知函,5月20日晚上24時0點,北京區域全時便利店全部關閉。
曾經在業內名噪一時的全時24小時便利店,如今大部分都處於關停或再度被拆分。
疫情之後,便利店面臨什麼樣的狀況,便利店行業已經進入衰退期了嗎?
為此,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全時重慶門店已經全部關停
通過大眾點評搜索,記者看到,全時便利店在重慶區域有24個店鋪信息。
楊家坪西郊路3號大洋百貨F1的全時便利店處於首位,記者按照地圖找到了其所在地。
記者發現,這裡有好易購、羅森和可購三家便利店,而好易購和可購在這裡設店的時間比較長,羅森的店鋪則顯得比較新。
「以前這裡是全時便利店,我們盤下這個店鋪有半年多時間。」羅森店內一工作人員介紹。
而記者在走訪楊家坪、南坪其他區域的全時店時發現,全部店鋪都已經蓋頭換面,沒有了全時門店的蹤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早在去年,全時在重慶的門店就已經全部關閉了。
而記者撥打全時重慶分公司電話,全部處於無法接通或空號狀態。
羅森盤下部分重慶全時便利店鋪
公開資料顯示,全時便利店成立於2011年,2015年曾提出「年內千店,5年萬店」計劃,2017年底又提出「百城百萬」計劃,宣稱要投資百億元,在五年覆蓋100個城市,100萬個終端。
截至2018年,全時在全國已經超過1000家門店,名噪一時。而重慶全時便利店,主要集中在2017至2018年開業。
有媒體報導,2018年底,全時通過「解體分拆」的方式結束品牌運營。之後,位於北京、天津、成都的全時便利店由山海藍圖收購,而全時便利店在杭州、蘇州、南京和重慶的約90家門店,則被日系便利店品牌羅森「收入囊中」。
「我們是去年盤下了全時在重慶的部分店鋪,不是收購。」
重慶羅森市場部相關人士證實,重慶全時以前由成都公司代管,去年,全時門店在重慶已經全部關停。目前,羅森在重慶市場的分店已經達到235家。
全時被再度拆分,便利店路在何方
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11月,全時母公司復華商業資金鍊斷裂,全時便利店部分門店被迫停業。
2019年2月,全時不同地區的門店被「拆分」,其中華東、重慶約90家門店被羅森接手,北京、天津、廊坊、成都4個城市的500家門店被新股東山海藍圖接手。
根據此前的媒體報導,2019年下半年,全時在新股東的操盤下重啟,但目前全時再度面臨關店危機,北京、天津出現大規模關店。
5月16日,全時106家四川門店被見福便利店接手,意味著全時再度被拆分。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全國便利店門店數量達到了12萬家,競爭激烈。
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大量國內和國外便利店的進入,便利店進入競爭的紅海,其發展的黃金時間已經過去。
業者:唱衰便利店為時過早
作為本土最早的連鎖便利店創始人,十分利董事長李政綱認為,便利連鎖店「唱衰」還為時過早。
他認為,疫情過後,市場需求發生了明顯改變,便利店的運營思路、產品和運營模式必須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創新,通過大數據等新技術運用,進行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便利店可以挖掘出更大的市場空間。
據了解,早在兩年前,重慶十分利商行連鎖有限公司便聯合業內兩家便利店企業,啟動運營服務區域連鎖店和第三方門店的「億丁狗」(諧音「已訂購」)B2B2C商務平臺,旗下包括「若家」「十分利」「十多鋪」「品位鮮生」等四大品牌。
「此次疫情之後,社區代購生鮮蔬菜、水果需求量倍增,而這些是以前便利店沒有的,社區居民在『億丁狗』線上下單,『十分利』『十多鋪』『品位鮮生'便成了線下提貨點。」
李政綱說,通過線上線下運營相結合,現在,每天的銷售量中,通過「億丁狗」線上下單的佔比平均有10%左右,便利店的運營在疫情中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有所增長。今年還將在主城加密布局,計劃新開6家「品位鮮生」直營店,30家左右「十分利」和「十多鋪」加盟連鎖店。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徐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