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便利店門店最多? 「兩桶油」超全家、7-11

2021-01-08 金羊網

金羊網訊  記者許悅報導:傳統零售、電商巨頭等各路「大佬」紛紛入局,讓便利店行業近兩年一直站在風口之上。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便利店TOP100」顯示,在過去的三年(2016年-2018年),便利店業態在整個零售業態的增長當中,無論是銷售還是門店,都處於最快的增長水平,顯示出了便利店業態蓬勃的發展勢頭。

便利店年均增長18%

可以說,便利店的發展水平,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城市的便利度和生活舒適度。此前,曾有一個「如果非要離開上海,最想帶走什麼?」的街頭採訪,不少白領的答案是:便利店。

這樣的需求給便利店行業帶來了資本的高度青睞,傳統零售、電商巨頭等各路「大佬」紛紛入局。如京東集團從2017年開始主要在農村地區開設便利店,通過收購現有商店進行改造。

此前公布的《新一輪消費大淘金——未來商業投資報告》顯示,從2016年至2018年8月,便利店行業總計融資事件發生次數達190次,在大消費領域融資事件發生總數中佔比達10.3%,在大消費領域最熱門投資賽道排行榜中居於第三位。值得一提的是,僅在2018年1月-8月,便利店行業便有近60起融資事件。

近日在「2018年中國便利店TOP100」的發布上,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就表示,在中國零售業的各個業態當中,便利店無疑是發展最迅猛的一個業態。

數據顯示,在過去的三年(2016年-2018年),便利店業態在整個零售業態的增長當中,處於最快的增長水平,平均增長速度達到了18%,是零售業各業態中,銷售、門店兩個主要指標增長速度的2.5倍到3倍,這也顯示出了便利店業態蓬勃的發展勢頭。

八成便利店深耕本地

哪家便利店門店最多?榜單顯示,目前「兩桶油」還是佔據絕對優勢。來自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易捷、崑崙好客便利店,分別以2.7萬家和1.9萬家門店排名前二,來自東莞的美宜佳以1.5萬家門店居第三。後起之秀的蘇寧小店成為最大的黑馬,以4508的門店數量位居第四。廣州街頭競爭最激烈的全家和7-ELEVEN,在門店數量上分別位列第7和第10。

記者注意到,與購物中心南徵北戰不同的是,便利店的百強都是以深耕當地市場為主,跨區域發展的品牌不超過20家,80%以上的便利店企業都是以深耕當地市場為主。另外,百強便利店企業的經營規模差距大,以中小規模的便利店企業為主。可以看到,超過1000家門店以上的百強有20家。有30%的企業門店數在100到200家。

這份榜單透露出的信息是:便利店企業還處於起步階段,規模普遍不大。在裴亮看來,中國有300多個地級市,相信未來在中國便利店市場還會出現很多螞蟻雄兵,在各個地區,都會出現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便利店企業。

編輯:寶厷

相關焦點

  • 首家7-11營業 杭州集齊全家、羅森等便利店品牌巨頭
    零售業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世界上只有兩家便利店,7-11(需求面積:60-150平方米)和其他便利店。還有一種說法是,世界便利店三巨頭——7-11、全家、羅森(需求面積:30-150平方米)。   從一個月前杭州要開出首家7-11便利店的消息不脛而走,到上周正式確認6月15日開門營業,昨天,位於錢江新城的這家7-11已經悄悄營業了。
  • 便利店王國三巨頭7-11、全家、羅森真正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東京一家全家便利店店長表示,便利店的麵包廣告詞很重要,人們偏向買帶有疊詞形容詞的產品,可能刺激食慾,如用もちもち(軟糯)等包裝廣告詞的麵包賣得特別好。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期間,7-Eleven、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集團 80% 的東北地區分店在兩周內恢復正常營業,為災民提供衛生間、自來水以及生活必需供給。
  • 24小時便利店消失了?繼全家和羅森之後,7-11也宣布要短時營業!
    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有些人加班到深夜,能夠在街角看到亮著燈的便利店,心理就會覺得暖暖的。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變得原來越少了。近幾日,就連便利店行業的零售巨頭7-11都對外宣布,稱部分門店將實行非24小時營業制度。其實,不光是7-11,還有全家以及羅森等,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便利店,都紛紛縮短了營業時間,不在進行24小時營業。
  • 一窺便利店王國三巨頭7-11、全家、羅森的「秘密」
    店鋪形態創新1974年,7-11便利店在日本開啟1號店,到2016年底,日本便利店銷售額105722億日元,增長3.6%。連續12年增長,遠超百貨店。店鋪數54501個、同比增長1497家店。7-11的理念是:臨近、便利;全家的理念是:解決早中晚不便利和不滿意的生活方案店;羅森的理念是:大眾社區生活不可缺少的存在。他們的隸屬關係:7-11便利店是7&i集團系;羅森是三菱商事系;全家是伊藤忠商事系。後兩家企業都是在2016年9月完成新一輪資本整合。
  • 全家便利店進京 三大日系便利店巨頭齊聚北京
    三大日系便利店巨頭終於將齊聚京城。  2013年,羅森進入北京市場。   日前,記者從知情人士處得到消息,全家便利店已經進京,如果屬實,三大便利店巨頭——7-11、羅森、全家則將在新的戰場廝殺。但問題是,北京的便利店市場能給他們多大的機會?
  • 全家便利店要來福州了!?今天刷屏了!
    今日,多個微博大V爆料福州在7-11便利店後又或將迎來行業巨頭!但事情本身的進度可能沒有想像那麼快海峽網記者撥打了全家官方客服全家方面表示還未收到相關消息但是在網絡上全家來福州的呼聲還真是很高!隨著7-11在福建以代理連鎖的形式落地開花今年開店的目標定在了30多家向來對標7-11的全家來福州還是很有希望的!
  • 聯商頭條:瑞幸在華門店超星巴克 「兩桶油」加盟肯德基
    聯商頭條:瑞幸在華門店超星巴克 「兩桶油」加盟肯德基來源:聯商網2019-12-25 17:20聯商網消息:在剛剛過去的24小時內,瑞幸咖啡在華門店數量首超星巴克;斯凱奇聯手雅戈爾搶佔三四線市場;深圳萬象城又要大調整;兩桶油相繼加盟肯德基,能否成功「吃雞」?
  • 門店比全家還多,這家便利店開賣現磨咖啡卻難以成功
    首站落戶蘇州星湖加油站,這是中石化旗下易捷便利店自己的咖啡品牌的第一家門店。菜單上主要有3個系列,以三款油品「92#」、「95#」和「98#」命名,對應的咖啡是「黑白手衝」、「易捷特飲」以及「精品系列」,還包括羅漢普洱、蘋果氣泡水等其他飲品,整體的價格在12元到28元之間。消費者除了可以在門店進行消費外,也可以通過易捷咖啡小程序進行下單,2公裡內支持配送。
  • 北京全家便利年底門店將超70家 2020年將破百店
    北京全家便利年底門店將超70家 2020年將破百店來源:聯商網2019-07-23 18:21繼去年推出小龍蝦盒飯後,全家中國今年擴大小龍蝦系列新商品。根據吳海斌的介紹,中國全家通過52周的研發計劃確保每兩周一次的新品上線,有些產品的研發是根據季節、有些是根據時令。在不同地區,全家通常會根據當地消費者的飲食習慣在進行產品研發。
  • 全家便利店加盟比例超過八成
    8月18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2020中國便利店大會」在西安召開,作為目前加盟比例已超過80%的全家便利店,中國全家執行長林建宏先生發表主題演講,詳細分享了全家便利店如何對於加盟夥伴賦能與減負,重點提及三大體系和兩大工具,引發業界迴響。
  • 旗下便利店公開招總裁
    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發布全新品牌「易捷咖啡」,正式入局咖啡行業。目前,易捷咖啡已推出三大系列產品。更鮮為人知的是,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已是中國便利店之王,門店數接近3萬家,遠超7-11、全家等大眾熟知的品牌。憑藉著中石化的3萬家加油站,易捷便利店擁有高達2.7萬家門店,按照這規模,易捷咖啡鋪開就是全國第一。
  • 日本全家便利店要升級,伊藤忠來收購
    1、全家的戰略化探索2016年9月,全家便利店吸收、合併了市場規模處於第四位的Circle K Sunkus便利店,在業務規模上位居7-11之後行第2位,但在提高吸引力、成長力和收益力三個核心能力方面,沒有取得明顯的成果,在合併CircleK Sunkus便利店、關閉其中不景氣門店、換籤加盟合同過程中,增加了持續經營的加盟店主的負擔,引起反彈
  • 月均開業不足一家 全家便利店在京「不著急」
    外資便利店中進京最晚的全家計劃趕不上變化。陸續在首都機場和北京南站布局門店後,全家便利店(以下簡稱「全家」)也嘗試在市區拓展,不過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全家在北京市區的首家門店開業不到3個月便處於閉店調整中,截至目前,還沒有開業跡象。
  • 伊藤忠商事收購日本全家便利店
    日本全家便利店(FamilyMart)日前被日本大型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收購,成為了伊藤忠商事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日本伊藤忠商事從7月9日開始以每股2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50元)的價格對全家便利店股份進行公開收購,收購總額預計可達58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78億元)。
  • 北京全家便利店今起陸續恢復營業 已完成全部門店消殺
    北京商報訊(記者 趙述評 趙馳)12月30日,北京全家便利店發布公告稱:依循政府防疫指導,北京全家便利店在第一時間完成全部門店消殺,相關門店的人員、商品和環境等核酸檢測結果皆為陰性,今起陸續恢復營業。全家方面表示,將全力配合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疫情處置和防控措施,為北京市民健康安全盡一份力,也堅信在政府帶領下,群眾的生產生活會平穩有序地進行。根據此前北京疾控中心通報,北京頂全便利店有限公司順義區貨運北路一店等商業場所內陸續出現確診病例。全家第一時間完成全部門店消殺,並委請第三方專業機構二次消殺,進行相關人員核酸檢測及隔離。
  • 京東到家攜手全家便利店 加速末端配送整合
    2月27日,京東到家宣布,已與全家便利店達成合作。這是繼7-11和羅森後,京東到家與又一國際知名便利店結盟。京東到家牽手全家便利店分析人士指出,從一年多前的賣場品牌沃爾瑪到現在的全家便利店,表明末端配送與零售品牌之間的整合開始加速。隨著巨頭和資本的入場,行業品牌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便利性和時效性將是勝出的關鍵。
  • 全家改姓背後:日方要頂新交2500門店,20年前曾幫康師傅擊敗統一
    日本全家向「全家中國」註冊地開曼群島的法院起訴,要求頂新出讓持有的全家中國60%股權。臺灣媒體則表示,頂新認為授權費太高,是7-11平均收費的3倍。考慮到全家中國早在2008年便實現店鋪盈利,總部直到2012年才盈利。競對羅森與7-11至今虧損,權利費可能是便利店盈虧波動的關鍵,能引發利潤的數倍波動。一切始於20年前。
  • 禁止電話營銷後,鏈家開了第一家便利店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胡毓靖 編輯/莊怡)房產中介也開便利店了。近日,據《聯商網》報導,房產經紀公司鏈家首家便利店已於12月4日在北京開業,該店位於北京大興區一處鏈家地產門店內,為店中店形式,店內僅有3組貨架和一臺冷櫃。圖片來源:聯商網該店面積僅20平米,商品主要為米油蛋奶及飲料零食等日用品。
  • 全家吳海斌:便利店只有兩種,一種是顧客想要的,另一種顧客不想要
    以全國平均水平來看,便利店的日商水平也就在4000多一點,北京地區大約是8000多,全家北京便利店的日商可以是平均水平的兩三倍。「一般便利店損益分歧點中管控的兩大費用指標,租金成本佔比15%,人事成本佔比11%。」而且,在2018年,全家便利店北京也會繼續開店,開店數量較2017年將翻一番。
  • 全家便利店採取零售+快餐經營模式 到2024年實現萬店計劃
    與此同時,7-11(需求面積:60-150平方米)、羅森、OK等其他外資便利店龍頭企業也紛紛推出新的擴張計劃,二三四線市場將成為新一輪廝殺戰場。  全家新計劃  「儘管當前經濟數據有些低迷,但頂新集團仍然看好大陸內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