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阿姨查出子宮內膜癌晚期,絕經後的1個異常,被很多人忽視

2021-01-10 網易

2020-10-20 19:11:45 來源: 腫瘤的真相與誤區

舉報

  「醫生,我有點出血,可以幫我看看嗎?」林阿姨走進了婦科醫生的診室求診,52歲的林阿姨體型較胖,有5年的糖尿病病史,然而這次求診卻是因為上周她發現自己2年未來的「大姨媽」突然造訪。

  「50歲就絕經了,2年沒來過『大姨媽』,怎麼現在下面又開始出血了?」林阿姨很疑惑。醫生聽完林阿姨的病情描述,建議她做個B超檢查,發現林阿姨內膜厚度8mm,內膜血流豐富,又接著給她做了宮腔鏡檢查,結果病理報告顯示,林阿姨得了子宮內膜癌!

  絕經後的婦女陰道再流血要警惕!

  在絕經後一年以上發生陰道出血,稱為絕經後出血,這則是老年婦女的常見疾病之一。很多婦女容易把這種情況當做是「月經又來了」,但其實女性一旦斷經,則不會再來月經。

  

  為什么女性絕經後不會再來「大姨媽」?

  在年齡到達45-55歲時,女性卵巢功能會逐漸衰退,女性月經會永久性停止,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而失去了雌激素的子宮內膜,很難再維持來月經的厚度,所以從卵巢功能開始衰退後直至閉經一年,就是絕經。此外,隨著卵巢功能的消失,女性會有生殖器官會老化萎縮、機體活力衰退、生物效能、適應環境和器官應激能力減退等等情況。

  而絕經後再出血是一種病理現象,既不能簡單的認為是「月經來潮」,也不能放任不管,因為絕經後出血往往是婦科腫瘤發出的警示。

  絕經後陰道流血有哪些疾病可能?

  絕經後陰道再流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但不限於內膜增生、內膜萎縮、內膜息肉、慢性子宮內膜炎、宮腔積膿、宮腔積血、子宮脫垂合併宮頸潰瘍、宮頸息肉、宮頸炎及糜爛、滴蟲性陰道炎、陰道潰瘍、創傷性陰道炎、外陰潰瘍等等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癌患者在服用他莫昔芬等藥物進行內分泌治療時,也會增加子宮內膜的增生甚至癌變的風險。在眾多「絕經後再出血」的病因中,最需警惕三種惡性腫瘤!

  絕經後陰道流血最該警惕三種生殖系統惡性腫瘤!

  1、子宮內膜癌:該病發病均齡為60歲,75%的病例皆為50歲以上的女性,小部分則為育齡期女性,子宮內膜癌是生殖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2、卵巢癌:由於卵巢處於盆腔深處,正常情況下是無法觸及的,自己如果能夠撫摸到腹部有腫物的情況,那麼腫瘤多為10釐米以上了!部分卵巢癌患者會在絕經後出血或不規則的陰道流血,此類患者在就診後多發現盆腔腫物。

  

  3、宮頸癌:其主要病因就是人乳頭瘤狀病毒(HPV)感染導致,多孕多產、過早性生活、多性伴、抽菸等因素也有一定的關係。性交後出血是宮頸癌的常見症狀,部分女性在絕經後已無性生活,則表現為絕經後出血。建議絕經後出血,育齡期女性可出現異常子宮、陰道出血,需前往醫院就診進行排查。

  絕經後出血易發生於哪些女性人群?

  絕經後陰道出血最多見的就是子宮內膜惡性腫瘤患者,有90%的子宮內膜癌患者出現在絕經後陰道流血。而子宮內膜癌分為I型和II型,I型常發生於肥胖、高血壓病、糖尿病、不孕症、絕經延遲的女性,II型常發生於年老、瘦小的女性。

  上述的被檢查出子宮內膜癌的林阿姨就有5年的糖尿病史,而且體型較胖。可見具有此類因素的女性,導致絕經後出血風險更高,應儘早做好預防檢查!

  如何預防和早發現?

  1、育齡期女性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鍛鍊,預防好高血壓、糖尿病。在生育前後應該要做好相應的婦科檢查,餵養小孩最好是母乳餵養。如果有不孕不育的情況,儘量避免需要大量激素的治療。

  2、絕經期的女性:不要過度緊張,多關注自己是否有更年期症狀,儘早的進行自我疏導,避免情緒鬱積。以平和的心態對待絕經過渡期,不要因為過度擔心自己衰老而採取一些極端的「保養手段」來延緩絕經。如果覺得自己絕經期時,情緒跟身體的變化使得自己變得異常,可以到相關門診進行症狀的評估還有檢查。

  3、絕經後女性:在進行婦科檢查時最好查HPV和TCT,對宮頸腫瘤進行篩查。如果有出血的情況,應直接就診婦科,排查惡性腫瘤。在婦科檢查中,B超、CT、腫瘤標記物、分段診刮等均有助於鑑別篩查診斷。

  

  最後提醒,女性即便是絕經後,也不能對婦科疾病掉以輕心,最好是堅持每年進行一次婦科體檢,預防跟早發現才是保持健康的根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關於「子宮內膜癌」,你需要知道這些!|子宮內膜癌|惡性腫瘤|雌激素...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又稱子宮體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其多發生於圍絕經期及絕經後婦女。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又稱為子宮內膜癌三聯徵有研究表明體重指數(BMI)每增加1個單位(kg/m2),子宮內膜癌的相對危險增加9%。與BMI<25的女性相比,BMI在30~35期間的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大約增加1.6倍,而BMI>35的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3.7倍。
  • 關於「子宮內膜癌」,你需要知道這些!
    肥胖、高血壓、糖尿病,又稱為子宮內膜癌三聯徵有研究表明體重指數(BMI)每增加1個單位(kg/m2),子宮內膜癌的相對危險增加9%。與BMI<25的女性相比,BMI在30~35期間的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大約增加1.6倍,而BMI>35的女性發生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增加3.7倍。糖尿患者或糖耐量不正常者患病風險比正常人增加2.8倍;高血壓者增高1.8倍。
  • 雅安恆博醫院提醒:陰道不規則出血 警惕子宮內膜癌
    四川新聞網消息 家住北郊的朱女士(化名),今年44歲,育有兩個孩子,身材略肥胖。6月20日,朱女士出現無誘因陰道不規則少量深褐色流血,下腹部輕壓痛。 考慮到自己還未絕經,身體也無太大不適,便未放在心上。
  • 絕經後久違的「大姨媽」回歸,是「第二春」來了?內膜病變要小心!
    絕經後久違的「大姨媽」回歸,是「第二春」來了?內膜病變要小心!有個60歲的阿姨,長相年輕,皮膚Q彈,身材曼妙,平時還跳跳廣場舞。最近兩天,暌違5年的「月經」又再次「登門造訪」。一開始她滿心歡喜,和一起跳廣場舞的阿姨媽媽們說,「你們知道嗎?我又來月經了,看來要『我第二春』了」。還好,在場有人提醒她,告訴她絕經後陰道出血可不正常,要去醫院檢查,她才警覺起來,到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看診。
  • 健康|子宮內膜癌科普知識
    主持參與省級科研項目5項,發表相關論文10餘篇,參編盆腔外科手術與圖譜、子宮腫瘤、異位妊娠、經陰道子宮系列手術圖譜、剖宮產熱點問題解讀等醫學專著。2012年獲佛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18年被評為嶺南名醫婦科腫瘤專家和廣州市婦科實力中青年醫生。什麼是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女性子宮內膜的一種上皮性惡性腫瘤。
  • 雌激素莫亂用 小心子宮內膜癌找上門
    子宮內膜癌 八成為雌激素依賴型子宮內膜癌,是指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多見於絕經後婦女。為女性生殖道三大惡性腫瘤之一,佔女性全身惡性腫瘤 7%,佔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 20%~30%。近年來,子宮內膜癌發病率在世界範圍內呈上升趨勢,每年有接近20萬的新發病例。在我國,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亦逐年升高,目前僅次於宮頸癌,居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第二位。
  • 哪些因素會誘發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流行病學統計發現有逐年上升且年輕化的趨勢。因此日常生活中注意誘發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可達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哪些因素會誘發子宮內膜癌呢?
  • 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
    據統計,子宮內膜癌的發生率逐年升高,位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二。大多數的子宮內膜癌發生於圍絕經期及絕經期女性。所以預防子宮內膜癌尤其重要。那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癌,首先要了解子宮內膜癌發生的相關因素和原因。子宮內膜癌發生的相關因素和原因有哪些。
  • 《自然》:健康子宮內膜也會突變致癌!8類人做好早期篩查
    這項研究為子宮內膜癌的早期發展提供了新思路。而了解健康子宮內膜的癌症驅動突變,可能會改變研發預防和早期發現這種疾病的方法。被忽視的女性惡性腫瘤一提到女性惡性腫瘤,很多人就會想到乳腺癌和宮頸癌,其實子宮內膜癌的傷害性被大大低估了。
  • 更年期後,子宮內膜癌容易找上你!
    更年期絕經後的女性,理論上絕經後月經就暫停了,此時發現陰道出血一定要引起重視。 子宮內膜癌是婦科惡性腫瘤之一,早期子宮內膜癌相對於其他惡性腫瘤容易察覺,陰道出血和白帶增多是最常見的兩個臨床症狀,特別是更年期絕經後的女性,因為理論上絕經後月經就暫停了,此時發現陰道出血一定要引起重視
  • 中醫治療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的中醫治療方法
    核心提示:那麼中醫治療子宮內膜癌的方法有哪些呢,子宮內膜癌的中醫治療方法哪些靠譜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以來源於子宮內膜腺體的腺癌比較常見。   那麼中醫治療子宮內膜癌的方法有哪些呢,子宮內膜癌的中醫治療方法哪些靠譜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以來源於子宮內膜腺體的腺癌比較常見。   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嚴重危害了我們的生命和健康。
  • 懷孕能降低子宮內膜癌
    在發現自己懷孕後,不管是在飲食方面,還是運動方面都有很多注意事項。如果想要有個健康的寶寶,很多東西是不可以吃的,一定要配合醫生的建議,隨時調整飲食習慣。那麼,女性懷孕後有哪些注意事項?懷孕可以降低患子宮內膜癌嗎?
  • 每年奪去22萬女性生命,一發現就是晚期,5個症狀別再忽視了!
    很多人關注並幫助她,當地醫院也決定對其在該院住院期間的治療費用進行減免。晚期卵巢癌還有救嗎?相信大家也有很多疑問,面對「女性殺手」卵巢癌,如何才能逃脫它的魔爪?婦科死亡率第一的卵巢癌卵巢癌是指發生在卵巢上的惡性腫瘤,是死亡率最高的婦科惡性腫瘤,以上皮癌最多見,其次是惡性生殖細胞腫瘤。其高發人群在45-60歲,一般是絕經後的婦女更易得此病。
  • 高發腫瘤熱點|解讀2020NCCN指南 子宮內膜癌首選TCGA分型
    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多發生於圍絕經期及絕經後婦女。隨著人口老齡化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子宮內膜癌的發病率近20年呈持續上升和年輕化趨勢。在中國,作為繼宮頸癌之後第二個常見婦科惡性腫瘤,子宮內膜癌約佔婦科惡性腫瘤的20%-30%,部分發達城市的子宮內膜癌發病率已達到婦科惡性腫瘤第一位。
  • 子宮內膜癌「靶向+免疫」治療!默沙東/衛材Keytruda+Lenvima驗證性...
    子宮內膜癌(圖片來源:womenworking.com)默沙東研究實驗室腫瘤臨床研究副總裁Gregory Lubiniecki博士表示:「晚期子宮內膜癌患者在最初的系統性治療後面臨高死亡率和有限的治療選擇。
  • 400多顆腫瘤讓她差點失去子宮,每40秒就有1人患乳腺癌...醫生:疾病...
    03  如何預防乳腺癌  乳腺癌的病因有很多難以控制的因素,如:遺傳基因、月經初潮、絕經時間......但也有可控的因素,能幫助我們降低乳腺癌的風險。  比如:  1.保持健康的體重  過於肥胖,會導致體內雌激素水平過高,就算是男生也逃不過乳腺癌的魔爪!
  • 這裡流血是癌前的徵兆,尤其這3類人要注意
    今天和友們說的話題是女人私處流血的問題,正常月經期間出血當然是正常,但是如果非經期異常出血,建議去做做檢查,當心是子宮內膜癌,早發現早治療,你仍然是健康的女人!子宮內膜癌子宮內膜癌是發生於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惡性腫瘤之一,佔女姓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的20~30%,近年來其發病率及死亡率逐漸上升並趨於年輕化。
  • 婦科中醫:女人45歲,常用它泡水喝,排出子宮毒素,預防提前絕經
    女人的子宮健康,容貌都會變的美麗,面色會出現氣色紅潤,並且精力也會非常充沛。年過45歲的女人,會面臨絕經期的到來。絕經期意味著子宮及卵巢功能會出現衰退,內分泌及月經周期也會出現紊亂並逐漸減少,這也預示著子宮內的毒素將會無法排出。婦科中醫建議,45歲之後的女人想要延緩衰老、預防提前絕經,可以常用以下幾物泡水喝,可以排出子宮毒素,預防提前絕經。
  • 女性晨起若有這4個表現,恐是子宮有問題了,儘早排查子宮癌
    子宮癌是女性比較常見的一種癌症,主要指的是子宮內膜癌,同時也稱為宮體癌,大部分是發生在子宮內膜的上皮。其發病率僅僅次於宮頸癌,目前在婦科常見癌中排名第四位。子宮癌好發於50-60歲的婦女,一般在絕經後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