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成為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

2021-01-10 公益時報網
怎樣成為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

2015-09-01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王會賢

8月22日,首部《中國器官捐獻指南》正式發布。指南共分十八個篇章,對中國器官捐獻相關原則和政策進行了闡述,包括公民器官捐獻的倫理道德、法律、捐獻組織架構,中國器官捐獻三類死亡判斷標準,供體維護、器官功能的評估,器官獲取的有關技術及分配準則,器官捐獻協調員隊伍建設,以及人道主義救助政策等內容。

那麼器官捐獻究竟怎麼操作?如果想做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要履行哪些手續?

可在兩個網站登記

國內目前可以做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網站有兩個。一個是上文所說的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其背後是由國家衛生計生委、港澳臺辦公室、國際扶輪社3450地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共同合作實施的人體器官捐獻合作項目。登記起來很簡單,只需要輸入姓名、有效證件號碼、手機號,選擇想要捐贈的器官類別,然後可以拿到一個電子版捐贈證書。

另一個是2014年4月開通的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網的志願登記系統,該中心直屬中國紅十字總會。登記內容多了現居地址和戶籍地址、電子郵箱,並可選填家屬信息。然後選擇要實體還是電子版的登記證書。如果不願意網上登記,也可以聯繫所在地的紅十字會表達捐獻意願。

人們現在警惕性都很高,但如果你連這兩個網站也信不過,那就千萬不要去其他無名無姓的捐獻網、移植網寫自己的個人信息了!

一定要跟家屬商量

登記後你會看到這樣一段話:「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僅意味著您表達了器官捐獻的個人意願。最終捐獻與否,取決於公民是否達到了符合器官捐獻的醫學狀態,同時最終還需要公民近親屬的同意。所以完成登記後請記得將您這份愛心告知您的家人,獲得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國家衛計委2013年8月印發的《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試行)》中,規定捐獻器官的獲取工作必須由OPO(衛生部門成立的人體器官獲取組織)按照中國心臟死亡器官捐獻分類標準實施。而OPO的職責之一就是:依照《人體器官移植條例》,與捐獻人或其近親屬籤訂人體器官捐獻知情同意書等。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這些法律法規中並沒有明確規定「捐獻人生前表達了捐獻意向,進行了志願登記,但家屬不同意」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實際情況中,即便有器官捐獻意向,如果家屬不同意,捐獻也是無法完成的,當然,去世時沒有家屬的不用考慮這個。

今年年初,某報報導周女士因為先後遵照父母遺囑為他們捐贈遺體,十多年一直被親友和鄰裡責備,以至於多次搬家、換工作。當時《公益時報》做了益調查:如有遺囑,你會幫親屬捐贈遺體或器官嗎?願意遵從親屬遺願為其捐贈遺體或器官的網友佔56.29%,16.66%的網友因為人言可畏明確表示不願意,剩下的則表示「不願意考慮這個問題」。在第二個問題中,47.59%的網友願意成為捐贈志願者。第三個問題中,41.2%的網友認為傳統文化觀念根深蒂固是阻礙人們捐贈遺體或器官的主要原因,40.02%則害怕被不法分子利用。

最後一站誰幫你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官網還會告訴你: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系統的個人資料,僅供已獲授權的省級衛生(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在國家衛生計生委領導下成立的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rganProcurementOrganizations,簡稱OPO),或獲得國家專業資質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查詢達到器官捐獻醫學狀態的公民是否表達過個人捐獻意願的用途。您有權隨時修改或取消您的登記。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是誰?可以說,這是一個連接生與死的工作,負責從發現潛在捐獻人、協助OPO、見證器官獲取到捐獻完成後向家屬通報等等一系列職責。他們主要是紅十字會或醫療機構的工作人員,有專職、有兼職。2010年3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與衛生部啟動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第一批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應運而生。2013年的《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試行)》嚴格規定了這一職業的條件、職責、培訓和考核等。截至2015年4月9日,全國在冊的器官捐獻協調員僅547位,其中169位是紅十字會專職協調員,其餘為器官獲取組織專業協調員。

再引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兩句話釋疑:「年齡太大?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在身後捐獻器官。患有疾病?很多患有疾病的人都可以在身後捐獻全部或部分器官。」

捐獻的器官會給誰?

有的人會想,我都要死了,捐給誰不一樣;有的人會覺得,要捐給一個好人。但是,理論上,器官捐獻人及其家屬並不會知道器官接受者是誰。因為器官捐獻遵循國際慣例的「雙盲原則」。

捐獻器官必須通過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進行自動分配,這將杜絕因人為幹預產生的某方獲利情況。分配的原則,則根據衛生部2010年頒發的《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基本原則和肝臟與腎臟移植核心政策》。地理因素、年齡因素、醫療緊急度評分、血型匹配、器官捐獻者及其直系親屬的優先權、等待時間等,都是影響分配的因素。

捐獻完成後,對於貧困捐獻者家庭,各地都有不同的撫慰、獎勵措施,安排捐獻者的治療費用、喪葬事宜、對特困家庭進行補助等。

如《河北省人體器官捐獻基金管理辦法》。全國性的器官捐獻基金也已經呼籲了好幾年,希望能儘快成立。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說:目前,中國每年約有30萬患者因器官功能衰竭等待著器官移植,但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僅為1萬餘例。

從2015年1月1日起,我國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為移植供體來源,公民逝世以後自願捐獻器官也成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 本報記者 王會賢

相關焦點

  • 護工10年,60歲的他籤約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一個有福利的公眾號 近年來,隨著相關法律法規逐步完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已日趨完善和正規。捐獻器官、遺體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最近,海寧市中心醫院當了10年護工的楊昌明,做了一件讓人敬佩的事,籤約成為一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 山西省已有3.4萬餘人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8月30日舉行的人體器官捐獻政策與捐獻器官維護指南培訓暨山西省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髮展論壇透露,目前,我省已有3.4萬餘人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其中今年前8個月,報名登記人數突破1.3萬人。
  • 讓生命延續 2020年雲南超25000人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2020年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過去7年(2014年至2020年)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支付寶上線「器官捐獻登記」功能 10秒速成可自願取消
    央廣網北京12月2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2015年,我國公民逝世後捐獻器官2776例,完成10057例器官移植手術,這已經是歷史最高紀錄。2016年,我國器官捐獻和移植數量又增長了50%。但另一方面,受制於人們對於捐獻器官的心懷恐懼和程序上的不了解,目前我國器官捐獻者和醫療領域的實際需求之間仍然存在鴻溝。
  • 天津市北辰區開展人體器官捐獻主題宣傳活動
    活動開始前,天津市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于慧斌,市紅十字會事務中心副主任金鵬及事務中心工作人員先行前往北辰區紅十字會,就器官捐獻等業務工作進行調研,向區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任學芳及相關工作人員了解本區人體器官、角膜及遺體捐獻等工作開展情況並提出指導意見。
  • 走進溫州醫科大學,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首進電子健康醫保卡
    ,最終成為一名救死扶傷醫生的成長曆程。引導社會向善向美的新風尚,現場200多人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在當日的啟動儀式上,這一提議成為現實,當天所有籤署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的志願者都成為了全國首批在電子健康醫保卡上顯示捐獻志願標誌的公民。今後,溫州市器官捐獻志願者將在醫保卡上有小愛心「專屬圖標」,此舉在全國屬首創。
  • 江西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活動
    江西省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落成儀式12月5日,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指導下,省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落成儀式在南昌市青山墓園舉行。江西省政府副省長、省紅十字會會長孫菊生為紀念園雕塑揭幕,省人大、省政協和省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及志願者150餘人參加儀式。
  • 器官捐獻志願在線登記:無年齡限制可反悔取消
    「剛才在線進行器官捐贈志願者登記了喲!」一個熱情的標題,3月19日出現在網絡上。這位高興地向世界宣布自己小小舉動的徐宏寬先生,還驕傲地展示了《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證書》截屏圖。他的登記證書編號為:X0000000000051。  第二天,全國各大媒體及網站都公布了一個消息:昨日,國內首個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系統啟動!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以環繞西湖行走10公裡的「毅行」方式紀念十周年,向民眾宣傳器官捐獻工作。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在活動中表示,參與推動人體器官捐獻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十年來,中國紅十字會大力開展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救助激勵、緬懷紀念等工作,打造生命接力就在身邊的紅十字工作平臺,逐步探索和建立了符合中國國情和中國文化的人體器官捐獻的中國模式。
  • 志願者趙連翠:手搖輪椅的遺體捐獻「大使」
    2016年,連翠公益7名愛心志願者,成為山東省遺體角膜捐獻志願者!   2017年,3名連翠公益愛心志願者,成為山東省遺體角膜捐獻志願者!   2018年1月22日,趙連翠組建了莒縣紅十字會遺體捐獻志願者服務隊,出任會長。
  • 一條朋友圈引發愛心接力,長沙一高職7名學生登記遺體器官捐獻
    華聲在線5月9日訊(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夏聲朝 陳盼 記者 劉鎮東 黃京)近日,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陳皓欣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張照片,內容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卡和一封感謝信。讓人沒想到的是,由這則朋友圈引發了系列連鎖反應,在短短一天時間內,湖南工程職院6名學子和校友進行人體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登記。一條朋友圈引發關注陳皓欣是湖南工程職院酒店管理專業的一名大二學生。3月23日,陳皓欣經過校團委老師的指導,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上完成了人體遺體(角膜)、器官捐獻登記,並在線申請紙質登記卡。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增長
    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陳雲芬)1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我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 陝西首家遺體器官捐獻宣教基地落成
    陝西省紅十字會辦公室主任李志剛,西安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黨組書記崔錦繡,雁塔區副區長、區紅十字會會長張武,陝西省紅十字眼庫、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遺體捐獻管理辦公室、各街道分管紅十字工作的領導及專幹參加儀式。活動現場,大家觀看了器官捐獻的視頻短片,了解了器官捐獻相關知識,西安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黨組書記崔錦繡和雁塔區副區長、區紅十字會會長張武共同為「 遺體器官捐獻宣教基地」揭牌。
  • 2020年雲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回顧
    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在助力脫貧攻堅、強力推動疫情防控的同時,以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0周年為契機,紮實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志願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工作。12月初,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分別在昭通學院舉辦有400多人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進高校宣傳講座和有3000多名師生參加的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毅行活動。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達160萬,專家:仍處起步階段
    中新社西寧11月5日電 (記者 張添福)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5日在青海西寧介紹,截至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為160萬,實現器官捐獻2.6萬餘例,捐獻器官7.4萬餘個,7萬多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 重慶市2019年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
    4月1日上午10點, 在繼「2019全國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暨宣傳普及活動」之後,「重慶市2019年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也在璧山區如期舉行。本次紀念活動由重慶市紅十字會主辦,璧山區委、區人民政府、區紅十字會協辦,重慶福壽園西苑實業有限公司承辦。這一天,重慶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千人肅立,音樂低回。
  • 常德首次召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推進會
    尚一網訊(記者 蔣文輝 實習生 羅緣 通訊員 熊妮 宋孟祥)6月19日,2020年常德市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推進會召開。本次會議是自《人體器官移植條例》頒布實施以來,我市首次召開此類型的會議。會議宣布成立常德市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領導小組、常德市紅十字會捐獻人體器官志願服務隊、常德市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服務工作站,宣布實施《常德市人體器官捐獻協調服務管理辦法》。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OPO(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協調員謝勇洋,成為常德市紅十字會捐獻人體器官志願服務隊隊長。
  •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1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2014年至2020年7年間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陝西16人再次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16日的那次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經華商報11月17日A04版報導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央視也跟進報導。很多讀者和網友紛紛給邱華和志願者們點讚。 24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志願登記現場了解到,這16人中,其中10人是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志願者,還有6人是通過媒體和朋友圈看到前面的事跡後,主動要求來登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