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16人再次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2020-12-06 騰訊網

生命落幕時,他們願意給世間最美麗的饋贈。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第一次捐獻後央視跟進

網友點讚

在11月16日組織了第一批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後,11月24日上午,邱華帶著16人再次前往該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16日的那次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經華商報11月17日A04版報導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央視也跟進報導。很多讀者和網友紛紛給邱華和志願者們點讚。

24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在志願登記現場了解到,這16人中,其中10人是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志願者,還有6人是通過媒體和朋友圈看到前面的事跡後,主動要求來登記的。他們來自社會各界,年齡最大的69歲,最小的40歲,有企業高管、普通工人,有醫生護士、有離退休人員。因為一顆愛心,他們走到一起。

姐姐上次登記這次拉妹妹加入

邱金花已經59歲了,她從2003年開始獻血至今,2018年開始捐獻血小板,已挽救了4個人生命。10年前,她先是在其他團隊做公益的,3年前來到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和團隊一起助學助困,給孤寡老人、山區學生義剪、按摩。

11月16日,邱金花和大家一起組團登記捐獻器官和遺體,回去後,將這事告訴了小她兩歲的妹妹邱銀花,並迅速得到響應,24日,她陪著妹妹一起,到達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填寫登記表。隨後,姐妹倆各自拿著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證書,合影留念。

66歲的張亞萍是渭南人,擔心遲到,23日,她不顧大風雪,提前一天從渭南趕到西安,24日上午準時前往登記地。順利進行器官捐獻登記後,她說,總算了卻了心願。

張亞萍很多年前就跟著邱華一起做公益,後來為了照顧老人,停頓了幾年,半年前,老人去世,她說自己又可以繼續她的公益之路了,「這是多麼溫暖的事情啊!」

作為陝西省慈善協會愛心大姐志願者團隊的隊長,63歲的邱華也很有感觸:「前後兩次來登記的,都是自願捐獻。感謝大家,正是因為有了這麼多的愛心人士,我們才能在大愛的路上持續走下去,這是在用生命傳遞愛,希望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

16人的大愛心聲

11月24日,在登記捐獻的現場,志願者們開始只想著捐獻人體器官,後來臨時改變了主意,都在「遺體」的選項裡也打了勾。他們都希望自己百年之後,還能給其他人、給醫學研究留點什麼。

採訪時,這些志願者依次表達了自己的心聲,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都說了什麼。

1.路英傑 60歲 西安 退休

「本來是想捐獻遺體,現在想把器官也捐獻了。我一直崇尚醫生這個職業,但沒能如願。希望自己走了後,遺體能夠作為無語良師,給醫學研究作貢獻。」

2.田蘭蓉 56歲 西安 退休

「想把我的器官,包括眼角膜以及遺體全部捐獻出去,給其他人帶來光明,遺體可以供解剖研究。」

3.張亞萍 66歲 渭南 退休

「從事護士50年,見過很多生生死死,知道疾病對每個家庭來說,都是災難。願意在能力範圍之內,讓更多家庭得到光明、溫暖和希望。這也是我生命最後一刻的願望。」

4.邱銀花 56歲 西安 退休

「想為我國的醫學和科學研究做點微薄的貢獻,前幾年都有想法,一直在尋找途徑。上次姐姐登記了,很感動,現在終於輪到自己了。」

5.王瑜 54歲 西安 藝術從業者

「沒啥特別的感受,就覺得是應該的。傳統觀念是入土為安,實際上,有器官需求的人很多,很多人沒有得到救治,帶著遺憾離開。人總是要死,火化了沒什麼意義,能貢獻就貢獻。」

6.房濤 40歲 西安 電焊工

「捐獻算是一種寄託,希望受贈者更好地生活。」

7.徐桂芳 63歲 西安 退休

「我是個平凡的人,希望自己的器官能被用上,也算生命得到延續。」

8.楊建利 42歲 西安 育兒嫂

「以前就有這樣的想法,也參加過愛心活動。這次看見朋友圈和媒體報導登記捐獻人體器官,就過來了。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9.魏宏錦 64歲 西安 電商

「我和楊建利認識,聽她一說,就來了,就想給社會做貢獻,挽留生命。給孩子們還沒說,但肯定沒問題。」

10.楊益民 69歲 西安 電商

「和楊建利、魏宏錦都認識,也是楊建利給說的,我毫不猶豫,這是我第一次做公益。這個年齡了,如果有器官別人能用得上,也就安心了。」

11.安萍 52歲 西安 企業高管

「當我的生命落幕時,我願意給世間最美麗的饋贈,讓絕望的人看到曙光,讓瀕危的家庭重煥喜悅。器官捐獻,生命永續!讓我們所有遺體捐贈者一起詮釋人間有大愛!」

12.時新華 66歲 華陰 打工

「我不會說,就簡單一句話,希望我的器官,別人能用得上,給患者的家庭帶來歡樂。」

13.薛思明 66歲 西安 退休

「做志願者20多年,1998年開始獻血,隨後參與助學活動,願意把自己的遺體捐給需要的家庭,讓他們更幸福。」

14.楊潔秋 58歲 西安 退休

「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不想給孩子帶去負擔,把能用的、有用的,全部捐獻。」

15.鄒治民 42歲 西安 打工

「我不善言談,想法很簡單,人要對社會有貢獻。」

16.張衛霞 50歲 西安 退休

「早都想這樣,希望能幫到更多人。」

來源:華商頭條

編輯 | 黃帥

審核 | 吳秋紅

相關焦點

  • 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第一次捐獻後央視跟進 網友點讚在11月16日組織了第一批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後,11月24日上午,邱華帶著16人再次前往該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生命落幕時的美麗饋贈 陝西省又有16人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熱點追蹤 熱線電話029-88880000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生命落幕時,他們願意給世間最美麗的饋贈。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 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增長
    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供圖 雲南網訊(記者 陳雲芬)1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我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 雲南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
    1月5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2014年至2020年7年間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用大愛延續生命,陝西16人組團幹了這件事
    前幾天西安13人組團登記捐獻器官被網友點讚,這兩天,又有一批志願者組團做了同樣的善舉。愛心大姐邱華:「人體器官捐獻遵循自願無償的原則 ,捐獻發生在逝世之後,感謝今天所有的志願者來到這裡,這次也是我們第二批。」在陝西省紅十字會,愛心大姐邱華帶著她的志願者團隊再次出現,前幾天,他們團隊裡13人組團登記捐獻器官,節目報導後,受到這些志願者的感染,這次,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善舉中。
  • 走進溫州醫科大學,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首進電子健康醫保卡
    2017年,酷愛籃球的湖南16歲少年葉沙因突發腦溢血離世,他的心、肺、肝、兩個腎和一對眼角膜,捐獻給了7個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其中5位受捐者後組成了「一個人的球隊」,延續了葉沙的籃球夢,將生命的希望與大愛傳遞給更多的人。葉沙的父母也受邀來到活動現場。
  • 讓生命延續 2020年雲南超25000人登記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記者從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獲悉,2020年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快速增長,僅2020年就有25556人志願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佔過去7年(2014年至2020年)志願登記總人數(44638人)的57.25%。
  • 山西省已有3.4萬餘人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8月30日舉行的人體器官捐獻政策與捐獻器官維護指南培訓暨山西省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髮展論壇透露,目前,我省已有3.4萬餘人登記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其中今年前8個月,報名登記人數突破1.3萬人。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達160萬,專家:仍處起步階段
    中新社西寧11月5日電 (記者 張添福)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5日在青海西寧介紹,截至目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為160萬,實現器官捐獻2.6萬餘例,捐獻器官7.4萬餘個,7萬多人的生命得到挽救。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十年累計志願登記251萬人
    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以環繞西湖行走10公裡的「毅行」方式紀念十周年,向民眾宣傳器官捐獻工作。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在活動中表示,參與推動人體器官捐獻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法定職責。十年來,中國紅十字會大力開展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救助激勵、緬懷紀念等工作,打造生命接力就在身邊的紅十字工作平臺,逐步探索和建立了符合中國國情和中國文化的人體器官捐獻的中國模式。
  • 2020年雲南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回顧
    全省紅十字會系統在助力脫貧攻堅、強力推動疫情防控的同時,以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10周年為契機,紮實開展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志願登記、捐獻見證、人道救助、緬懷紀念等工作。▲11月16-20日雲南省 浙江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座談會點擊查看:省紅十字會赴浙江吉林考察人體器官捐獻工作
  • 陝西首家遺體器官捐獻宣教基地落成
    1月16日下午,西安市雁塔區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宣教基地揭牌儀式在長延堡街道東儀社區舉行。張區長在儀式上表示:「希望我區遺體器官捐獻基地的建成能夠起到示範帶動作用,促進雁塔區的遺體器官捐獻工作,傳遞社會正能量,營造良好的宣傳氛圍。」西安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黨組書記崔錦繡在儀式上講話:「 雁塔區紅十字會以創新精神推動全市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真正打造了群眾身邊的紅十字會。」
  • 天津市北辰區開展人體器官捐獻主題宣傳活動
    為深入宣傳「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和「器官捐獻、生命接力」的捐獻理念,7月16日,天津市紅十字會、北辰區委宣傳部、區文明辦、區紅十字會,聯合在集賢公園舉辦以「愛心奉獻,情滿人間」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宣傳活動,進一步傳播「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力全區
  • 一張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讓遺失的錢包找到主人
    次日,賀傑再次返回商場尋找無果後報了警。當天下午,就在賀傑自認倒黴,尋思著如何去掛失和補辦遺失卡證時,手機響了,一個來自北京的陌生電話。以為是騷擾電話,賀傑掛斷了。幾秒鐘後,這個陌生電話再次響起。這次賀傑接了起來。對方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賀傑有人撿到了他遺失的包。8月1日,記者聯繫到了撿包者張玉柱。張玉柱是維多利時代城運營五部的工作人員。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中國公民逝世後自願無償器官捐獻已啟動十年,2010年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只有34例,2019年達到5818例,增長了170多倍。截至2020年11月14日,志願登記人數為257萬,累計實現捐獻31610例,捐獻器官92685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數字的背後,是器官捐獻事業十年來的成績,更體現了國人觀念的變化。十年,對於器官移植受者和這項事業來說是一個起點。
  • 江西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活動
    ,在全省開展了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活動,動員全省各級紅十字會圍繞活動主題,結合實際,紮實開展主題宣傳月活動,推動江西省捐獻事業高質量發展。江西省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落成儀式12月5日,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指導下,省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落成儀式在南昌市青山墓園舉行。江西省政府副省長、省紅十字會會長孫菊生為紀念園雕塑揭幕,省人大、省政協和省直有關單位負責同志及志願者150餘人參加儀式。
  • 器官捐獻志願在線登記:無年齡限制可反悔取消
    「其實,遺體捐獻和器官捐獻不是一回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員說:「器官捐獻是指生前或死後將器官捐獻,以供臨床救治病人。遺體捐獻是指生前留有遺願或在接受站登記並經公證後,死後由執行人協助將遺體無償捐獻給醫學院校的高尚行為。捐獻的遺體主要用於醫學教育和科研,不能作為器官移植使用。」
  • 山東已發出首批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http://www.china-organdonation.org/)自2014年4月3日正式開通以來,山東省已實現在線登記247人,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根據志願者登記要求,已發出首批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卡。
  • 祭拜了老友 她立馬籤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
    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協助下,她現場籤署了捐獻協議,在重慶市遺體(角膜)捐獻志願書上鄭重寫下自己的名字。然後又走到紀念碑前對老友說,「你看,你這個頭帶得好,我們都積極響應喲!」向澤潤的眼眶溼潤了,「讓更多的人理解、支持遺體和器官捐贈,這是老田和我共同的願望。」據她說,老伴生前積極給朋友、鄰居做宣傳,樓上有四五對鄰居都辦理了捐獻登記。
  • 怎樣成為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
    可在兩個網站登記 國內目前可以做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的網站有兩個。一個是上文所說的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網,其背後是由國家衛生計生委、港澳臺辦公室、國際扶輪社3450地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共同合作實施的人體器官捐獻合作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