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過【百年之美】系列的視頻,同一位模特靠著妝容、髮型、服裝來展現一百年來時尚的發展史。
這個系列的視頻一般都是從1900年開始,十年為一個階段,一開始彈幕都是齊刷刷高呼:「好美!」、「想要回到那個年代」、「仙女一樣」……
但到了80年代,無論是禮服主題、妝容主題還是婚紗主題,無一例外畫風突變,完全GET不到對美和時尚的理解了,滿屏彈幕都是「80年代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意思的是,時代的變遷不只會體現在文學、音樂、藝術作品的變化上,它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看歷史有時候找點奇特的角度切入,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時尚這件事一直以來都被人看作是一件見仁見智的事,在人類完成蔽體和保暖的原始需求後,打扮自己來彰顯社會地位或是個人屬性逐漸被重視起來。但實際上所謂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時尚不過是個偽命題,時尚很大程度上也被錯綜複雜的時代浪潮裹挾其中,你的著裝穿戴不過是一個又一個時代背景的縮影。
現代時裝發展至今不過百餘年,在歷史的舞臺上,它確實微不足道,可是退一步講,看看現代時裝的百年發展脈絡,歷史的滄桑巨變也在衣領裙擺中清晰的多了。
讀《極簡時尚史》幾乎毫無費力,就像是看了一遍完整詳細紙質版的【百年之美】時裝發展史。走過百年曆程,時裝不僅完成了現代化,其所處的時尚行業更是成為了價值幾十億美金的全球性產業。
1918年11月11日,德軍在法國東北部的貢比涅森林籤訂《康邊停戰協定》,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宣告結束。歷史的車輪隨之越轉越快,世界馬不停蹄地進入新紀元:爵士時代。
剛從戰爭的噩夢中醒來的年輕人們開始沉溺享樂主義,戀愛與性愛高舉「自由」和「解放」的大旗,禁酒令與爵士樂雙管齊下,地下酒吧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爵士女郎換回了裙裝閃亮登場,不過這次裙子變得更短,腰線下移,剪裁寬鬆,不再強調身體曲線,她們還喜歡把頭髮剪成齊耳長度的波波頭。
沒有哪個詞比醉生夢死更適合描述爵士時代,沒有哪個詞比珠光寶氣更適合形容爵士女郎的模樣。爵士女郎輾轉於大大小小的非法雞尾酒會,指尖閃耀的雞尾酒戒指便是她們的通行證。
這兩段描述加上書中的插圖,你腦海中一定一定有一個形象完全符合。這不就是菲茨傑拉德筆下的黛西嗎!
隨便選兩張《了不起的蓋茨比》電影劇照,黛西的穿著打扮完全就和書裡所描述的一模一樣吶,簡直爵士到不能更爵士了。
而讓人難以理解的80年代也在書裡給出了最為合理的解釋,二戰後愈演愈烈的消費之風在這個十年達到了頂峰。充足的就業機會、寬鬆的社會環境還有大大提高的女性地位,使得這個時代對時尚的包容也越來越高。
當川久保玲帶著乞丐裙亮相巴黎,當嘻哈文化發展到鼎盛時期,當大墊肩泡泡裙大行其道時,就不難想像80年代的現代時裝會有多麼精彩和混亂。
回頭一望,百年間我們身上的衣服竟然經歷了如此多的變化,社會在變革,時尚反映著這種變革。而更大意義在於,我們會發現,在紛亂的世界變遷中還存在有純粹的東西,也許是文學,也許是音樂,也許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