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上海開放大學家政學本科專業在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專業管理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上成功備案,由此成為上海首個本科層次家政服務類專業。消息一出,網友們褒貶不一。有人認為,家政行業亟須提高專業度;有人擔心,有了本科學位的阿姨,工資又要漲了。
家政服務是現代城市社會的剛需,消費者在尋找家政服務時遭遇「不規範」「找不到」「不滿意」等問題也是實情。有效供給不足、行業發展不規範、群眾滿意度不高是當前家政服務行業面臨的短板,因為清楚地意識到這些,家政行業的從業者對本科班一邊倒支持。大學裡的家政專業到底誰在學,學什麼,有什麼用?
「70後」住家阿姨
安排高端僱主一家吃喝用度
正是自己收入所對應的專業需要,覺得有必要去報專業學習班
一個學期的家政烹飪課教學生45道上海菜。
劉軍是名「70後」住家阿姨,從業五年,做過4戶家庭。2019年秋天入學上海開放大學的家政專科之前,她已經有自考本科的學歷以及高於市場平均價的月收入。也正是這份收入所對應的專業需要,讓她覺得有必要去報個專業的學習班。
在其他住家阿姨眼裡,劉軍運氣特別好。她5年前接第一單就拿到月收入10000元,而且和僱主相處愉悅。總是因僱主出國發展,只好結束服務。但做了3戶人家後,劉軍發現自己的不足。每個僱主注重的「點」不一樣,真正要做好並不易。
劉軍做的第一家是浦東一戶住600多平方米別墅的家庭,她負責安排一家人的「吃喝用度」,其中很重要的一塊工作是保養家裡奢侈品以及提前搭配好女主人出席各種場合的服飾供她選擇。她笑稱自己是靠著在以往工作中積累的「顏色搭配、展臺展櫃呈現」那點皮毛知識搞定第一份工作。
第二戶人家在佘山,這家僱主做生意,家庭接待甚多,無論是下午茶還是晚餐,對烹飪的要求都比較高,中餐、西餐都要會。好在劉阿姨一直看電視臺美食節目,也算能應對。
第三家在閔行區,800多平方米的別墅,光打掃、收納就要做好統籌安排才來得及。劉軍剛去工作時,房子還沒完全裝修完畢,她就幫男女主人做些室內搭配的採購建議,比如窗簾和家具的搭配,小擺設的選擇與擺放,她把自己的想法提交給僱主,由他們選擇。
「每個僱主需求側重都不一樣,燒飯做菜、養花鳥魚蟲都會接觸到,要想把工作做好,並不是給鳥餵食、幫魚換水就可以。」劉軍說,每次接觸新鮮事物,雖然可以上網找視頻資料學習,但都是零散的。她開始向家政培訓老師打聽哪裡能學系統課程,併到上海開放大學家政專業報了名。
家政學專科的學習全程兩年半,劉軍已經學了一年,她覺得很有幫助。「單說怎麼擦玻璃,開放大學就有專門課程講解家庭內不同大小玻璃該用不同的水溫擦拭;一個學期,本幫菜學了45道;還有皮帶、皮包如何保養;突發情況急救……」細分知識讓劉軍很受用。在最新的僱主家,劉軍多了一些規劃意識,她會根據不同的生活區域用7塊抹布,「以前也會這麼做,但不會歸納」;又比如收納、疊衣服,不同材質、厚薄的衣服要用合適的疊法才能避免打開時有褶皺,這樣專業問題課程都有涉及。
收納課會講授「如何摺疊不同材質的衣服,讓其展開後沒有褶皺」等內容。
感覺自己做得不錯,劉軍也曾考慮開一家家政公司,可在家政大專班接觸了不同的家政公司,了解到好員工招募、管理的不易,她決定不貿然行事,等有了充分的市場調查後再行動。
「75後」企業老總
「開大阿姨」是市場上香餑餑
系統學習養老、育嬰、插花、急救等科目,更換僱主無縫銜接
潘緣幸是上海開放大學家政大專班已經畢業的學生。作為一名家政企業的老總,他進入家政行業五年多,企業發展遭遇瓶頸時,報考了上海開放大學的家政大專班,希望通過理論和實踐,拓寬經營思路。兩年半的專業學習給他帶來了什麼?他坦言,細緻的家政服務實操對於一個企業老總而言並無實際用途,但這些能幫他評判阿姨的能力和客戶的需求。因此,對於將要開設的家政本科專業,他多了一份期待。「和專科注重實操相比,本科科目設置更偏向家庭社會學、家庭心理學等系統知識,更適合家政管理者學習。」
潘緣幸是一名跨行到家政行業創業的「75後」。家裡請阿姨發現過很多問題,他認為「越是有問題,越是有機會」,因此關注家政行業並投身其中。但這樣的認知顯然浮於表面,兩年半的學習中,他不僅自己學,還鼓勵家政阿姨們去學,如今他所在公司有30多名阿姨從上海開放大學專科畢業。家政大專學制兩年半,每個周末都得擠出一整天休息時間去學習,堅持下來的阿姨在服務意識、服務能力上確實有提升,無形中提高了公司的口碑。
按照現有家政行業規則,家政阿姨們會在多家中介公司登記,像潘緣幸的啄木鳥家政就有3000多名登記在冊的阿姨,不少阿姨也會到其他中介登記。然而,和潘緣幸一起上過大專班的阿姨們幾乎就認潘總這一家,而系統學習了養老、育嬰、插花、急救、心理等科目的「開大阿姨」,也確實是市場上的香餑餑」,更換僱主幾乎是無縫銜接。即便是疫情下,也影響不大。「除了2月份因很多阿姨無法回滬造成影響,三四月份後就恢復正常了。」潘緣幸說。
對於即將開設的本科班,潘緣幸表示還將花兩年半時間去讀,希望本科教育能加入更多理論和管理知識。
家政本科明年春季開辦,20人就成班
上海有三分之一家庭正在使用或有家政服務需求,「好阿姨」需求量大
老師手把手教學生如何處理傷口並進行包紮。
潘緣幸經營啄木鳥家政已10年,在他看來,傳統的「小而美」發展模式是較穩妥的存在方式。「前些年有不少資本湧入家政行業,但紅極一時的平臺最後都失敗了。」主要原因還是家政市場缺少標準,更缺少高素質從業人員。
「中介公司為了成交,很容易把生意做成一錘子買賣,大平臺更講究流量,但家政和別的行業不一樣,靠人實打實做出來。」因此,潘緣幸覺得要先解決「人」的問題。一方面,自己公司裡從開放大學畢業的阿姨,受客戶追捧,客戶願意支付的薪資也不一樣;另一方面,從業者參加完高校學習都有積分,這對外來從業人員留在這個城市有幫助,對這個行業留住人也有幫助。
和啄木鳥家政不同,鯨致生活是一家瞄準中高端家庭服務的網際網路公司,公司聯合創始人王松青說,「現在市場上需要全能型家庭管家,既要有管理能力,也要懂家政專業知識。高校開設家政本科,能培養這樣的人才,推動行業發展。」王松青認為,僱主需要好阿姨,但好阿姨沒有統一標準,真正的好阿姨要不斷提升自身服務意識和能力。「希望家政本科能改變人們對家政低端的刻板印象,只有當高素質的人才願意進入這一行,才有可能實現『好阿姨』的供需平衡。」
上海開放大學校長袁雯長期關注家政行業,她也認為,家政服務需求劇增,但家政行業、企業的發展滯後,人才缺乏是重要的原因。根據上海開放大學的調研,上海2000多家家政企業中,有71.3%的管理者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記者了解到,上海開放大學於2014年正式開辦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學歷教育,截至2020年春季,累計招生2502人,但這相對全上海50萬家政從業人員,還是太少。
「上海的品質生活離不開家政服務。」上海開放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蘆琦說,全上海有三分之一家庭正在使用或者有家政服務需求,此前已出現「不少本科生、碩士生來讀大專」的情況,她曾在學校招生時遇到一位50多歲的退休阿姨,「她讀大專,不為服務別人,而是服務自己,用她的話說是『懂點營養學,為迎接第三代作準備』。」此次開設的本科專業,將於明年春季開辦,「目前確定20人成班,努力達到100人。」蘆琦說,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家政服務為解決家庭後顧之憂、提高城市運行效率、提升生活品質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文內圖片由上海開放大學提供)
(上觀新聞 謝飛君)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