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天下)美國超市Costco在華火爆開業 市值大漲逾500億元
中新社北京8月29日電 (記者 陳康亮)美國超市巨頭開市客(Costco)在中國境內的首家門店近日火爆開業,巨大的客流量讓Costco不得不宣布暫停營業,引發廣泛關注。與此同時,公司的股價亦同樣「火爆」,自在華開業以來已實現連續上漲。
27日開業當天,Costco美股股價收盤大漲5%,而同期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則錄得0.34%的跌幅。次日,Costco股價繼續上漲0.72%。這也意味著,自上海門店開業以來,該公司的市值已增加70多億美元,超過500億元(人民幣,下同)。與此相對,沃爾瑪近兩個交易日股價僅分別上漲0.38%、0.27%。
Costco登陸上海人氣爆棚。湯彥俊 攝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Costco在華取得開門紅主要是因為:一方面,通過前期與天貓合作開設旗艦店以及許多國人赴美的生活經歷,Costco的質優價廉品牌形象一定程度上為中國消費者所接受;另一方面,則是公司在開業當天的大力度促銷活動。
據媒體統計,Costco的百貨商品價格普遍低於市場價的30%到60%,食品類則能低10%到20%。53度的茅臺酒售價僅1498元,五糧液售價僅919元,都明顯低於市面價格。除了生鮮食材、日化用品,Costco店內還銷售鑽石黃金、名牌包表等奢侈品,同樣也是低於市價。
對此,趙萍表示,Costco商業模式的核心是向會員收費,會員以交會費的代價換取低價購買的權利,加之開業首日的進一步促銷活動,使得其店內商品極具價格吸引力,引來較大的客流量。
工作人員在不停的補貨。湯彥俊 攝
但趙萍強調,就目前而言,Costco的模式是否能在中國成功還不能下定論。實際上,Costco商品價格之所會比較低,很大的原因是其提供的商品種類有限且用大包裝銷售。這就導致消費者往往一次買的商品量大,很多時候會超出自己需求。這種消費方式是否能為中國消費者接受還有待觀察。
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亦持類似意見。付一夫進一步指出,中國零售市場競爭激烈。除了線下銷售外,中國還是全球網際網路使用習慣最為成熟的線上市場,完善的電商生態以及正在進行的新零售變革,已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商品供給、更多元的渠道選擇與更炫酷的購物體驗。在此環境下,包括盒馬在內的各種新零售都會對Costco形成挑戰。
「總體而言,Costco選擇登陸中國市場,並取得開門紅,值得祝賀。」趙萍說,中國消費市場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並且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包括Costco在內的國際巨頭只要紮根中國市場,做好本土化工作,切實服務好中國消費者,就一定能獲得更好發展空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