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師節,黑龍江哈爾濱依蘭縣高級中學高二十七班學生未給科任教師買禮物,該班班主任馮超群對此極為不滿,在班裡公然向學生索要禮物並謾罵學生,現場錄音中不乏「不要臉」「廢物」等字眼。經依蘭縣教育局調查此事屬實,撤銷馮超群的班主任職務,停止教學工作,給予其行政記大過處分,該校校長也因負有領導責任而受行政記大過處分。(9月14日《京華時報》)
聽了相關錄音,感覺這位班主任真的生氣了,而且非常生氣。然而,其中一連串對學生的謾罵,不但讓該縣教育局局長張振宇聽了後十分憤慨,更讓公眾大跌眼鏡。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因為教師節學生沒送禮物,竟然會歇斯底裡,破口大罵。該縣教育局對其的處分是必須的。
但是,只要對這段帶有方言的謾罵稍加注意,不難聽出,這位班主任並非自己沒有收到學生的禮物而發怒,而是她班級的學生沒有給其他科任老師送禮物,於是感到自己這個班主任沒有面子。她說:「我倒是次要的,你說你們不看一看我咋交代,人家別的班老師都買了,咱班沒買你說我丟不丟人。」「別的班老師不都挨屋送了嗎?人家科任老師沒來就放在桌子上了,你們不知道嗎?」
儘管這位班主任因惱羞成怒而有點語無倫次,但大概意思很明白:其他班級都給科任老師送禮物了,連不在的都把禮物放在了桌子上。如此看來,就她這個班級「啥也不張羅」,這對班主任來說,臉上確實有點掛不住。反過來說,如果其他班級乃至整個學校都「啥也不張羅」的話,這位班主任火氣未必這麼大。
這倒不是為這位班主任謾罵學生找藉口。哪怕有一百個理由,老師謾罵學生是不可容忍的。但是,其中存在著兩個問題:第一是索禮,第二是謾罵學生,而後者是由前者引起的。那麼,對這位班主任的處理,應該是二者兼而有之。然而,對這位班主任的處理雖然一點也不過分,但她的受罰相對於既成的送禮之風而言,卻有點「出頭的椽子先爛」的意味。因為,索禮是該校普遍送禮催生的,讓這位班主任感到「我咋交代」的尷尬,是「別的班老師都挨屋送了」。也就是說,在某種不良的校風下,讓這位跟不上趟的班主任惱羞成怒。
於是,人們難免會對主管部門對此的處罰「意猶未盡」。這樣的處罰效果,充其量是懲罰了這位班主任那張口無遮攔的嘴,而對這起老師謾罵學生事件的根源沒有深究。雖然「經依蘭縣教育局黨政班子會議研究決定:責成依蘭縣高級中學教師馮群超將所收受的禮品、禮金全額退還給學生;撤銷其班主任職務;停止教學工作;並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但更多收到學生禮物的老師卻還在「悶聲大發財」。
誠然,在當前的不良社會風氣下,學校的送禮之風也不可能一下子杜絕。但是,聯繫到前幾日的老師「微博炫禮」,足以給教育部門敲響警鐘。在處理涉事老師的同時,更要狠抓師德教育,提高這些「靈魂工程師」的素質。否則,僅僅是爛了幾根「出頭椽子」,只會讓這種發生在校園的腐敗現象,變得更加隱蔽罷了。
文/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