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把人性和社會看透,他對生活會抱著什麼樣的活法?

2020-12-05 春城花草香

一個人若能把人性和社會看透必然是一個智者,智者依然可以活得自得其樂。

能把人性看透,自然對什麼事情都比較豁達,不糾結。人性本身是複雜的,有好也有壞,有明面的也有陰暗之處。看透了人性的好處在於能夠有更多的包容心態。

智者,當一個大家公認的好人有了醜惡的行為,他會覺得不足為奇,而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顯露善良時,他也能從容面對。

了解了人性複雜和矛盾性,就更能辯證地看問題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沒有誰能夠絕對看透人性和社會,這其實是一個哲學範疇的視角,哲學本身就深不可測。

無論是中國的孔子,老子,莊子等人的理論,還是印度的佛教,無不都在探索人性和世界本真。

可真正能夠得道的確是寥寥無幾,因為人本身就很多的局限性,在他研究明白人性和世界之前,自己就很容易迷失。

不能否認,每個人的言行都是受到世界觀和自己所認定的價值體系所影響的。所以認知度決定了一個人的胸懷和眼界。

凡是對人性和社會了解比較深的人,終將都會成為了不起的人,因為只有了解了才能駕馭,那麼你們想想什麼人能駕馭人,駕馭社會?這不都是偉大的人物嗎?

不同層次的人做不同高度的事情,看破真理的人就做拯救人類和世界的大事,畢竟蒙眼昏心的平凡人很多,也會無端的生出很多事非,那麼,主持大局,撥亂反正的事情就讓那些智者做吧。

人生有時候也要難得糊塗,大智若愚

所謂的大智若愚是指,有些事情明明心裡很清楚,就裝作糊塗,不知道。這麼做也是智者的表現,既然利害關係心裡都清楚,以什麼樣的方法和態度來面對也是另一種智慧。

有些事情可以明白一點,該說則說,有些事情則該沉默則沉默。解決問題的方法很多,什麼時候適合採取哪種態度很重要。

換言之,人生有時不必活得那麼明白,「糊塗」本身就是一種哲學,糊塗不僅能掩人耳目,還能換得難得的清淨。糊塗還能讓很多事情自己就迎刃而解了。因為糊塗可以避開自己成為焦點,可以藉助外力。

裝糊塗的反面而是明察秋毫,這種人容易勞心傷神,痛苦不堪,最後不是英年早逝,就是遁入佛門。唯有糊塗才能黑白兼具,好壞參半,形成獨循環運轉的小宇宙。

世界本身不就是這樣嗎?除了真糊塗的人之外,凡是裝糊塗的也是智者。

結束語

世界和人性都是複雜深奧的,有時,你可能以為明白了,知道了,實際上那可能就只是皮毛。人生短暫,真理無限,羅曼羅蘭有一句話說的好:「生活中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是看清生活的本質之後,然後繼續愛它」

我是春城花草香,聽風賞雨,採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輕鬆有趣的時光

相關焦點

  • 一個人如果把人性,社會看的太透,是一個怎樣的人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為青年,ID:Jayden701V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認為一個真正看透人性,看清社會的人少之又少。它需要你有豐富的閱歷,清楚的認知,縝密的思維以及對價值觀的充分理解,否則你根本看不透人性和社會。
  • 什麼是人性?讀完林徽因的語錄,讓我對人性有了新的認識!
    什麼是人性呢?網上真的是找不到一個標準的答案,越說越難理解,越說,讓人越是感到模糊,什麼廣義啊,什麼狹義啊,太深奧了。其實在沒有讀林徽因的語錄前,我所認為的人性,就是怎麼去活,用什麼樣的心去活。怎麼去活,每個人的活法都不一樣,也就導致有各種各樣性格的人,也會導致每個人的性情都不一樣,愛好不一樣,興趣不一樣,甚至包括信仰。
  • 《增廣賢文》中的這些話,助你看透人性
    這本書是明代時期編寫的兒童啟蒙書籍,匯集了富有深意的民間諺語、俗語,總結分析了社會現象,從人際關係、個人命運、生活等多個方面進行論述,對許多文人學者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增廣賢文》中的這些話,就能幫助我們看透人性,不妨一起來看看:1. 貴人語少,貧子話多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就是一個人能成為一個富有、有地位的人在生活中不會說太多話;一個貧窮的人往往會說很多廢話。
  • 逆向思維啟發小故事,讓你瞬間看透人性規律,醍醐灌頂
    今天不說賺錢,說說「人性」!很多人終生苦苦追尋虛無縹緲的「道」,自然規律之道,為人之道,賺錢之道,管理之道,學問之道,經商之道……殊不知人類社會,萬法歸宗,歸其一點就是「人道」,人性之道。啥是人性?善惡一念之間,每個人為了自己內心的欲望滿足,趨利避害,只為這一生過得好,像個人樣?啥是過得好?
  • 陳果:如果你累了,就換一種活法
    復旦大學教授陳果在《好的孤獨》中說:「換一種看法,便是換一種活法。」世間的活法有千萬種,總會有一種是適合我們的。人生苦短,如果你覺得累了,不如就換一種活法。01一段路,走不通,就改變方向。林語堂說:「明智的放棄勝過盲目的執著。」人生的道路千萬條,真的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 現實的讓人心酸的說說,總有一句讓你看透人性!
    四、這個社會沒有對與錯,只有強與弱。你行了,都是人巴結你,你不行,連狗都來踩你。五、人的眼睛有5.76億像素,但卻終究看不懂人心。總有一天,我們都會明白,人首先要愛的永遠都是自己。六、有錢人喜歡說「錢不是萬能的」,長得好看的人喜歡說「長得好看有什麼用」,瘦子喜歡說「其實胖一點好,健康」,努力的人喜歡說「努力並非決定性因素」。
  • 職場學會三招,教你看透職場中的狠人和小綿羊,你的上司也在用
    臉皮厚的人他都有一個特點, 不在乎別人的評價和眼光, 他們在乎的是錢是達到自己的目的, 其他都是手段和工具, 他們為了辦成一件事情, 可以和昨天的仇人結成盟友,
  • 《增廣賢文》最經典10句,看透人性現實
    社會從來都是殘酷的,今日的好朋友、好兄弟很可能就因為利益和你翻臉、反目。有時候,人生在世,除了親人很少有完全值得信任的人。只有你患難落魄了,才能品味出人情冷暖。只有你無助時,才能看透一份感情的真假。古人總結了很多在人性現實方面經驗和智慧並編成俗語或詩句保留下來警醒世人,我們在生活中多看看這些話一定能幫我們少走一些彎路少吃一點虧。
  • 為什麼說耳朵比較薄的人,生活會比較苦呢?有科學依據嗎?
    這就是傳承,而有了傳承才有現在人們看到的各種各樣的民族文化,只要和老一輩的人聊聊天你就會發現,他們對命運於很多獨到的見解。有的是老一輩留下來的知識,有的是他們積累了大半輩子的知識,還有就是一直以來流傳的俗語。通常到鄉下拜訪一些老人的時候,第一次見面老人們總會拉著小孩子的手,說個沒完比如小孩子的面相手相如何如何,以後會有什麼樣的成就之類的。
  • 看透人心虛偽的說說,現實扎心,揭露人性!
    二、這個社會沒有對與錯,只有強與弱。你行了,都是人巴結你,你不行,連狗都來踩你。三、別把自己想的太偉大,要知道,在別人的世界裡,不管你做得多好,你都只是個配角而已。四、沒有人會記住你為了奮鬥而付出的艱辛與努力,能讓人記住看到的只是你頭上那迷人的光環效應。
  • 王陽明:「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其實下半句更經典看透人性
    王陽明:「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其實下半句更經典看透人性王陽明是我國封建社會時期最後一位造詣極高的儒學大師,不僅開創了「陽明心學」這一影響深遠的哲學宗派,而且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口號並醫生踐行。雖然他也是一個古代文人,但是他最為人所稱道的卻是多次平定叛亂的赫赫戰功,可謂文武雙全。他與王守仁、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孔、孟、朱、王。
  • 關於人性與欲望,這三句話才是真邏輯,忽略就是自毀前程
    所以從下面三個維度去理解人性和欲望,才能夠真正的適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看透了,你的心也定了。【1】自然規律不是用來破的,是用來適應與遵循的。,規律是用來遵守的,是用來順從的,是用來利用的,而不是用來違背的,其實人性和欲望不也是一種自然規律嗎?
  • 其實,一個人在不在乎你,從他的表現裡就能看得出來
    其實,一個人在不在乎你,從他的表現裡就能看得出來2、生活壞到一定程度就會好起來,因為它無法更壞。努力過後,才知道許多事情,堅持堅持,就過來了,真誠待人不好嗎?4、所有事情的開始和結束其實都由你自己控制。你賦予一樣東西權力,那它就有力量控制你,先別急著愛我,如果你願意,先來嘗嘗我的怪脾氣、佔有欲、自私、任性和口是心非,過後,若你還愛我,那我的世界就只有你, 你有什麼特長,就往哪個方向發展,你有什麼愛好,就在哪條路上打拼,這樣你前進的腳步就會快一些,成功的機會就會大一些。
  • 老祖宗留下的金句,「善惡到頭終有報」,下半句教你看透人性
    老祖宗留下的金句,「善惡到頭終有報」,下半句教你看透人性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但是,大千世界有很多事情是需要細看的,就像「善惡到頭終有報」這句話。《智囊全集》:「善惡到頭終有報」這句話是馮夢龍《醒世恆言》中的一句話,意思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行善和作惡都必然會有報應。
  • 鬼谷子識人術:牢記這3點,讓你一秒看透身邊人!
    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擅長偽裝,稍有不慎,是很危險的,如何才能準確地看到一個人,有效地提高我們的交往質量?鬼谷子對人性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他能根據人們在某些事情上的表現來判斷他們的行為。雖然時代變了,但流傳下來的認人技術還是很實用的。如果你能努力學習,沒有人能瞞著你,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鬼谷子識人術:牢記這3點,讓你一秒看透身邊人!
  • 看透了人心社會的現實的句子 從此我與自己流浪
    當你毫無保留的對一個人好最終換來的可能只是嘲笑,不要以為你付出了什麼就能得到什麼,如果真的有你想像的那麼好每一個人都不會有煩惱。下面分享給大家看透了人心社會的現實的句子,希望你能喜歡~ 1. 也許,路並沒有錯的,錯的只是時間;愛並沒有錯的,錯的只是緣分。
  • 《釜山行》人性
    這輛列車上有最近與妻子分居,將工作看得比女兒還重要的石宇,他是一個證券基金經紀人。由於女兒吵鬧著要去釜山看望媽媽,他暫時丟下自己的工作,帶女兒登上了這趟列車。這列車上還有:快要當爸爸,帶著懷孕妻子盛京的摔跤手尚華;高校棒球選手榮國和拉拉隊隊長珍熙。
  • 《瓦爾登湖》:這一生,至少敢於換一種活法,只為取悅自己
    換一種活法,並不是逃離《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梭羅創作的散文集,書描繪了他兩年多獨居瓦爾登湖畔的日常與見聞。去瓦爾登湖畔之前,梭羅也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努力地求學,工作,然後投身到日復一日的勞作與賺與報酬之中。後來,梭羅與作家及思想家愛默生成了忘年交,在這位朋友的影響下,他開始嘗試寫作。
  • 如果貓咪比人類大十倍,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鏟屎官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 假設有一天基因變異, 貓咪變成了人類的10倍, 人類生活會何去何從?
  • 《追風箏的人》:人性是鏡子,看清別人,看透自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ID:duhaos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有人說:「經典的力量,在於人性的永恆,在於美的永恆。」世界名著《追風箏的人》,被各行各業的人推崇,便是揭示人性的力作。它講述了一對少年好友,因為一次變故,主人公阿米爾最終走向心靈救贖的故事,展示了人性的脆弱和虛偽、痛苦和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