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手吧。」
這五個字,在鍵盤上來來回回打了十幾遍。
但最終還是在發送成功前,搶先刪除了這條信息。
還是……算了吧,先不分了吧。
配 樂
歌手:王俊凱(翻唱) 歌曲:再見
文案:緊緊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
也忘了從什麼時候起,我開始有了分手的念頭。
也許是他第7次忘記了我們的紀念日之後,也許是他總是不記得我的生理期開始,也許是在他的朋友圈遍尋不到我的一點蹤跡的那一刻。
但望著兩個人一起布置的房間,一起養著的寵物,還要千挑萬選的一堆紀念品,和無數合照……
如果分手,也意味著要將眼前共存的一切都重新打亂重組。
真的好麻煩啊,這樣想著突然就懶得再折騰了。
「懶得分手」這四個字聽上去有些不可思議。
我們感情從大學時開始,分分合合了2、3次,終於在畢業之後穩定了下來。兩個人一起租了房子,養了一隻叫果凍的貓。
看起來沒有什麼波瀾的生活,一切好像都變得穩定起來。
但平日裡瑣碎的日常似乎漸漸磨平了這段感情稜角。
感情變成一件習慣使然的事情,習慣的在一起,也習慣地忽視細節。
一次閨蜜開玩笑的跟我說——
「我只能憑藉朋友圈自拍的背景和那隻貓來推斷你們還在一起。」
面對閨蜜的打趣,我想辯解點什麼但一時間又不知道從哪說起。
回過頭想想,身邊的朋友似乎都曾陷入過「分手拖延症」。
還記得他們聲嘶力竭的分手,好像都是大學的階段。那時候,不用考慮太多,有大把的時間、精力去吵去鬧,總覺得自己有說走就走的底氣。
隨著年紀的增長,分手卻漸漸變成了一件有難度的事情。
也曾問過身邊的幾位處於戀愛中朋友,意外的發現那些看上去「穩定」的感情原來都有著各自各種沒法分手的理由——
「如果分手,還要搬家重新找房子好麻煩啊。「
「現在分手了的話,感覺之前的幾年都浪費了。」
「好像分手有點可惜,也沒有原則性的問題。」
「周圍的圈子都是一起的,分手的以後好尷尬。」
原來分手都曾與這些看似毫無波瀾的感情「擦肩而過」,但又各有各的理由。
只是很遺憾,這些理由裡好像沒有一條是關於愛情這件事本身。
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連沒法分手的理由都與愛情無關了呢?
因為人際關係、生活環境的高度重合而繼續的感情,怎麼想都有些令人難過。
還記得曾經看過的一部愛情電影《原諒他77次》中的橋段,那是一段在分手邊緣徘徊了許久的感情。
劇中的女主Eva與男友Adam戀愛長跑了十年多,女主卻突然不告而別提出了分手。
可隨後Adam意外地發現了一本Eva所寫的77次心碎記錄,記事簿裡Eva一次次被傷害的細節都歷歷在目。
男友對於小事的滿不在乎和女生默默的一再原諒遷就,最終讓這段感情好似「突然」的結束了。
看電影時,常常會對那些戀愛中的細節感同身受。
似乎沙發選什麼顏色,約會總是遲到在感情裡不算什麼大事,但正是這些滿不在乎的小事最終較量過了愛情。
十年感情,好像誰先說分手都成了「叛逃者」。
但明明兩個人都曾經計劃好了離場。
感情裡的「疲態」到底有多可怕呢?
明明沒有了心動和喜歡,提起那個人的時候先說出口的也常常都是抱怨不停的小事,但提到分手時卻又開始推三阻四。
好像又有成百上千個無法分開的「客觀條件」。
辯解著自己只不過是沒法脫身或者懶得面對,才會暫時繼續著這段感情。我有時候會突然感覺到,「習慣」是個有些可怕的詞。
隨著時間線的拉長,兩個人的感情再描繪給他人時,變成一句——
「也不是不愛了,也不是還愛著,就好像是……習慣吧。」
這句話聽起來就有一種迎面而來的窒息感。
但習慣好像並不能承擔起愛情的重量,如果只是習慣的話,那還是分開吧。
哪怕要一個人搬家換房子;
哪怕要離開一座已經習慣了的城市;
哪怕是要一個人再重新開始;
哪怕那過往的幾千天統統做了廢。
……
那些曾經因為習慣而逃避的現實,還是去試試看吧。
哪怕是孤身一人面對瑣碎、未知的生活,但只要能清楚的面對自己的感情,我想也是值得的吧。
有時候分手真的很麻煩,我們要面對一段親密關係的分崩離析,也要對過去的感情做一次徹底的「斷、舍、離」。
但我想就像相遇的時候想要急切的收穫在一起的甜蜜一樣,在想離開的時候也請承擔起再見的坦誠吧。
當感情耗盡的的時候,比起敷衍著、習慣地說著愛你而繼續打發著過生活————
我更願意認真地和你聊聊,
分開這件事。
我不愛你了和我曾經很愛很愛你,
這兩句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