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不起的蔣三代:蔣經國三個兒子的人生悲劇

2020-11-29 網易軍事

蔣家抵達臺灣後,人丁興旺,到蔣家第三代時,已成為一個幾十口人的大家庭了。若論國民黨的「太子黨」,首當其衝的就是蔣家第三代——蔣介石的孫輩、蔣經國的子女。


資料圖:蔣經國三世同堂。

蔣家抵達臺灣後,人丁興旺,到蔣家第三代時,已成為一個幾十口人的大家庭了。蔣介石的孫輩主要有:蔣經國與蔣方良的4個兒女:蔣孝文、蔣孝章 (女)、蔣孝武、蔣孝勇;蔣緯國與邱愛倫的兒子蔣孝剛,以及蔣經國與章亞若的一對雙胞胎兒子蔣孝嚴、蔣孝慈,總共7人。若論國民黨的「太子黨」,首當其衝 的就是蔣家第三代——蔣介石的孫輩、蔣經國的子女。

人見人恨的蔣孝文

蔣孝文是蔣氏家族正宗嫡傳長孫,人長得儀表堂堂,且聰明過人,蔣介石、蔣經國都曾對他寄予厚望,寵愛有加。然而,天生頑劣的個性,加上祖父的嬌慣,蔣孝文非但未能成才,反而變為一個紈絝子弟。

1949年,國民黨兵敗大陸,蔣孝文跟隨祖父、父親抵達臺灣,入臺北成功中學讀書。在校期間,蔣孝文調皮依舊,常常夜不歸宿,學習成績一塌糊塗,偏偏蔣經國又望子成龍,每次檢查成績,蔣孝文都要挨訓。

蔣介石對孝文在校學習成績並不關心,他喜歡這個孫子,是因為孝文喜歡槍枝,結果,蔣介石就常常向孫子介紹各種武器的性能,鼓勵他去打靶、練槍法,還常常帶著他去打獵。因此,從中學時起,只要放學回家,孝文便槍不離手,左右擺弄。

有一次,孝文回家,鑽到蔣介石衛士宿舍把玩爺爺給他的左輪手槍,一名叫李之楚的衛士回室休息,孝文見他進來,便舉槍喊道「不許動!」李之楚開玩笑說:「哎,別隨便拿槍亂指,會鬧出人命的!」話音未落,「砰」的一聲,李之楚就倒在血泊中了。孝文嚇得不知所措。好在槍彈未擊中要害,李之楚被送往醫院, 撿回了一條命,但留下了終身氣喘的痼疾。

槍擊衛士事件發生後,臺北朝野一時鬧得沸沸揚揚。百般無奈,蔣介石、蔣經國只得將他送往美國,入加州伯克萊商業學校讀書,學習企業管理。不過,蔣孝文隻身一人來到美國,沒了父親的嚴格管束,益發自我放縱,為所欲為。1964年,因駕車違章,鬧進奧克蘭地方法庭,被判罰入獄3天。

那一年,美國《新聞周刊》曾以《誰丟面子?》為題,無情揭露了此事。這樣,蔣孝文在伯克萊商業學校沒有拿到學位,不得不提前離開加州。後來蔣孝文在華盛頓逗留期間,又因向保險公司謊報失竊鑽戒一枚,差點釀成大禍。最後,蔣孝文由於屢肇事端,被美國移民局列為「不受歡迎的人」,竟然被驅逐出境……。

國民黨「第一太子」的種種劣跡,曾是臺灣社會茶餘飯後的第一熱門話題。蔣孝文返回臺灣後,雖然與徐乃錦結婚,並有了一個女兒蔣友梅,但其頑劣之性仍未收斂,依舊花天酒地,縱情聲色,人人為之側目,將其視為「公害」。

回臺後不久,蔣孝文因為酒後開快車,將一國民黨軍隊的下級軍官張惠雲碾死。事發之後,蔣孝文竟然讓同車的陶錦藩出面,代為受過,私下送給死者家屬20萬臺幣了結此案。

驕奢淫逸的蔣孝文見父親對自己失望至極,自知無論如何奮鬥終不會有什麼結果,於是更加意志萎靡,墮落不堪。加上酒色無度,1989年4月14日,身體羸弱的蔣孝文終因喉癌細胞擴散救治無效,在臺北去世,終年僅54歲。

蔣家「甜心」蔣孝章

蔣孝章於1936年在蘇聯出生,取名愛理。第二年,蔣經國與蔣方良就領著她以及比她大一歲的蔣孝文返回了中國。蔣家第二、第三代中,多男少女。從經國、緯國到孝文、孝武、孝勇、孝剛以及章孝嚴、章孝慈,除了孝章一位千金外,清一色幾乎都是男性。所以蔣孝章這個難得的「唯一」在蔣家的地位就格外優越,備受長輩寵愛。

蔣孝章的啟蒙與初等教育是在大陸完成的,1949年以後,又在臺灣接受了中等教育,1958年22歲時,孝章赴美國留學接受高等教育。蔣孝章在臺灣就讀中學期間,由於家世過於顯赫,同一年齡層的男孩子都不敢與她接近。後來遠赴美國留學,蔣經國對她一人在外實在放心不下,於是就委託從小就在美國生活的臺灣「國防部長」俞大維的兒子俞揚和就近關照,然而蔣經國自己也未料到,不久之後,就傳來了蔣孝章與俞揚和萌生戀情並私定終身的消息。

消息傳來,確實給臺灣「第一家庭」帶來了不小的風波。在蔣經國看來,女兒完全可以選擇比俞家更好的門婿。如今,蔣孝章與俞揚和相戀並私定終身,蔣經國的計劃被完全打亂。更令他失望的是,俞揚和已從國民黨空軍退役轉而經商,這就意味著自己未來的女婿在仕途上可能毫無作為。

婚後,蔣孝章便定居於美國加州,每年定期攜子返臺省親,拜訪家人盡享天倫之樂。蔣經國看到木已成舟,也曾多次勸說女婿返回臺灣,希望俞揚和能夠在政治上有所發展,孰料,女婿每次都說,「謝謝,我對官場沒有任何興趣。」

誠如俞揚和所言,蔣經國唯一的女婿始終未曾介入臺灣政局。儘管如此,他在美國也為臺灣工商界兼管一些海外的業務工作,擔任「中華航空公司」和「中華造船公司」的技術顧問。雖然他幾乎不去臺灣,但是俞揚和依然未入美國國籍,仍自視是「『中華民國』的子民。」

蔣家王朝「接棒人」

蔣孝武1945年出生於老家奉化,從小心眼多,而且吝嗇。蔣介石每每坐在椅子或沙發上看著兩個孫子嬉鬧時,常對身邊的人說:「這個孝武啊,眼睛經常動不動就眨呀眨的,可見他是個計謀多端的『鬼靈精』。」

隨著年齡增長,蔣孝武的性格變得倔強、任性。中學畢業後,孝武曾在鳳山陸軍軍官學校接受過短期軍事教育,後進入臺灣大學政治系就讀。1969年赴德國留學,畢業於慕尼黑政治學院。返回臺灣後,於1974年獲「中國文化學院中美關係研究所」法學碩士學位。

蔣孝武在臺灣社會謀求發展之時,正值蔣孝文身染惡疾、病魔纏身、幾乎成了廢人,因此蔣家上下均把未來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蔣孝武從德國留學歸來後,蔣經國首先安排他進入素不為人所重的文化事業系統磨練,一則樹立形象,二來也測試一下「孺子」是否「可教」。

為使蔣孝武儘快進入所應扮演的角色,蔣經國還在蔣孝武1969年剛剛從德國歸來後不久,就安插他在國民黨黨務部門見習,熟悉情況。從主持臺灣「中央廣播電臺」工作開始,蔣孝武就開始涉足國民黨的情報系統。

到1976年,蔣經國又安排他出任「國安會議」執行秘書一職,更是直接進入到臺灣情報系統的核心層面。當年蔣介石就是循此「快捷方式」,授權蔣經國一步步「接班」的。

但是,「蔣經國時代」畢竟不等於「蔣介石時代」,蔣經國不可能像往昔其父扶植他那般明目張胆地培養蔣孝武放手抓權,而蔣孝武無論就閱歷、經驗或是素質、才幹而言,與其父、其祖相比,都不能同日而語,他在政治上極不成熟,有待磨礪之處甚多。

1984年,臺灣政壇發生了一件大事:蔣孝武自作主張,秘密策劃臺灣情報機關與黑社會連手,刺殺了撰寫《蔣經國傳》的作家江南,在臺灣引發了一場「政治大地震」,使「蔣經國時代」苦心經營的「民主」與「法治」形象,毀於一旦。

為了平息事態,蔣經國只好於1986年將蔣孝武外放出島,讓他遠赴新加坡,「屈就」臺灣的國民黨「政權」駐新加坡商務代表團「副代表」之職,島內所兼各職一併免除。從此而後,蔣孝武一蹶不振,其政治生命事實上已告結束。1991年6月,蔣孝武因急性心臟衰竭,施救無效而猝逝。

商海沉浮蔣孝勇

「三太子」蔣孝勇,是蔣介石几個孫子中最得老蔣寵愛的一個。讀完小學、初中後,根據蔣介石的意願,蔣經國把他送進了相當於高中程度的鳳山陸軍軍官學校的預備班,以後又直接升入正式班,接受高等軍事教育。

按照正常情況,蔣孝勇應該是1972年的那一班畢業,然而,他卻被迫中途輟學。原因是蔣孝勇在一次野外訓練中腳部受了重傷,久治不愈,再也無法適應部隊生活。這一意外事件對一心想在蔣家第三代中培養出一個「職業軍人」的蔣介石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蔣孝勇從軍校出來後,蔣經國有意讓他在經濟領域發展,沒有安排他直接涉足政治,結果,短短十數年的時間,蔣孝勇就躥升至國民黨「黨營」生產事業單位的「領班」級人物,並在臺灣工商界佔據著舉足輕重的顯赫之位。

當然,蔣經國也深知,他的這兩個兒子,無論是蔣孝武,還是蔣孝勇,在政治上都還十分稚嫩,缺乏磨練,一時很難成「大氣」。所以,蔣經國一直有意識地抑制他們在政治權力圈裡過早出頭,以防他們「得意忘形」,自毀前程。國民黨「十二次全體大會」時,蔣經國把他們從中央委員的候選人名單中刪除,就是一個明證。尤其是對於蔣孝勇,蔣經國總是告誡他專注於工商業,做出令人信服的成績以後,再考慮在政界的發展。

1988年,蔣經國因病去世。繼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和「總統」的李登輝,對臺灣政治體制實施了「本土化」和「非蔣化」的重大改革。面對臺灣島內對蔣氏家族日甚一日的批評浪潮,蔣家第三代「碩果僅存」的實力派人物蔣孝勇,於1989年3月決定急流勇退,舉家遷離臺灣,遠避加拿大,以後又輾轉移居美國。對於蔣孝勇的出走,臺灣輿論界普遍認為,這是蔣家王朝根拔臺灣、「家天下」氣數盡散的表現。

1997年1月,蔣孝勇終因惡疾不治,告別親人而去,年僅49歲。

本文來源:海外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她是蔣經國的妻子,育有3子1女,蔣經國去世後,她結局如何?
    愛情,自古以來便是萬千男女逃不過的坎,當年她不遠千裡,嫁到中國,為他生下3子1女,卻不料最後白髮人送黑髮人,丈夫死後,她親手送走了3個兒子,而她死前唯一的心願,是自己死後能與先生葬在一起。她便是蔣經國之妻,蔣方良女士。
  • 蔣經國對臺灣的貢獻都有哪些 蔣經國眼中的我的父親
    蔣經國是臺灣歷任總統中最受大多數人民所認同和喜愛的,這與他親民的形象有關,但更主要是因為對於臺灣,蔣經國的貢獻是巨大。蔣經國是在他父親蔣介石死後當上了臺灣總統,那是在1978年。不過在此之前,蔣經國也擔任過不少職務,最高當的是行政院長。當時臺灣許多基礎設施都十分缺乏,所以蔣經國提出了十大建設,也就是十項大型的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包括交通,包括重工業,也包括能源,它為臺灣經濟的振興奠定了基礎,所以它才能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而在建設開始前的1970年臺灣人均GDP只有三百多美元,等到蔣經國去世已經達到七千美元,增長速度非常誇張,以翻倍都很難形容,由此可見他對臺灣經濟的貢獻。
  • 蔣經國去世之時的情況是什麼樣的 蔣經國葬禮在什麼時候舉辦的
    蔣經國的主要病症就是糖尿病和腎臟炎,另外他的雙腿肌肉也有部分的壞死,視網膜也變得比較模糊。這和蔣經國所擔任的諸多職位有關,當時的蔣經國集合黨政軍與一身,又掌握臺灣的情報和憲法部門。蔣經國為政非常的勤勉努力,注重實幹,否則臺灣也不會在他的手下,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多年的超負荷工作,給蔣經國的身體帶去了很大的損耗,使得他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 蔣經國的跨國豪門婚姻,同是天涯淪落人,相愛相依成了一家人
    說起蔣經國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蔣介石的長子,更是蔣介石去世以後的接班人,眾所周知蔣經國的妻子是個外國人,也就是咱們口中常說的洋媳婦,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他們究竟是怎麼相戀的,怎麼走到一塊的卻很多人都不知道,關於這事還是很有傳奇色彩的,咱們今天便來了解一下。
  • 蔣經國晚年的決策性失誤:選「平民官員」李登輝接班
    因為事件發生在美國,遇刺者江南又是美國國籍,美國政府出面幹涉,蔣經國不得不忍痛將兒子蔣孝武外派新加坡,世襲交班的計劃從此胎死腹中。為了挽救蔣家政權可能大權旁落的危局,自蔣介石歿後始終生活在美國的蔣氏大家長宋美齡,曾在「江南事件」發生後不久飛回臺灣。
  • 國民黨揭秘蔣經國是「黑貓中隊」負責人(圖)
    臺灣《聯合報》23日報導,國民黨將推出的特展,首度曝光的檔案照片證實一個半公開的秘密:蔣經國確實是黑貓中隊的實際負責人。創立裁撤 他全程參與前排坐的是蔣介石,後排右一與三是美軍將領,右二及四是蔣經國與陳誠。
  • 1975年最後特赦的戰俘,有幾個申請去臺灣?蔣經國此舉卻令人心寒
    其實當時大部分的國軍戰俘還是希望留在大陸,畢竟大陸才是自己的根啊,不過也是有一批人申請去臺灣,畢竟他們都是信仰三民主義的,共計有10個國軍軍官,他們分別是國軍團長趙一雪、中將軍長陳士章、軍統局副局長周養潔、軍統少將段克文、浙江保安司令部副司令王雲沛等等。其實他們申請去臺灣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他們有親屬都留在了臺灣,為此他們提出去臺灣,而後我軍開始負責安排他們前往臺灣。
  • 蔣介石的葬禮上,張學良送上了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臉色發白,低頭沉默
    張學良來到了現場引起了不少的轟動,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張學良的身上,他送來了16字輓聯,蔣經國看後臉色發白,低頭不語。 在中國的近代史上,不管是張學良還是蔣介石,都是不可忽視的大人物。他們擁有著無上的權利和地位,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他們經歷了中國最為激蕩的時刻。
  • 同樣是蔣介石之子,蔣緯國為何不如蔣經國受重用?原因和養子無關
    兩位都是蔣介石之子,但一位是親生,一位是收養,無論聲望或地位,與其兄長蔣經國相比,都遠不及之。一九一六年生於日本,據說他的生父是蔣介石的兄長戴季陶,母親是日本女子。蔣經國回國前兩年,留蘇12年也被遣返,他們兄弟倆的發展道路,從一開始就被蔣介石定為一文一武。被任命為江西贛縣縣令的蔣緯國是當時江西的一個縣令,蔣緯國被派到陝西的胡宗南軍隊裡去,蔣介石想把他培養成一個軍中大員。
  • 蘇聯軟禁蔣經國,建議蔣介石妥協換取兒子的性命,蔣介石回答3個字
    所以人生沉浮不是絕對可視的,艱澀險阻時、曲折幽隱處,也許正是豁然開朗洞口前的一處轉彎。蔣介石以退為進的權力走向可歸納為4次。■第一次:1925年7月,國民黨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汪精衛為主席。跟隨孫中山打軍閥的蔣介石,在4個月前國父病逝後,這個「小嘍囉」就失去了靠山。他只是一個軍人,粵軍的第二參謀長。無黨內領導身份。
  • 《慶餘年》慶帝「詐屍式」教育方式 讓3個兒子擁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慶餘年》慶帝詐屍式教育方式 讓3個兒子擁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慶餘年》自開播以來就賺足了話題和流量,慶帝作為最大的反派自然也成了輿論的焦點。     按照常理,同為皇子的三人應該都能或多或少地遺傳些慶帝的優良基因,可三個兒子的行事作風和結局卻大不相同。     範閒、二皇子和太子三人的人生走向不同,這與慶帝的「詐屍式」教育方式有關,也與他經常厚此薄彼的態度有關。
  • 蔣經國:今後我更將繼續研究陽明先生的學說,以完成我自己的使命
    王陽明自從龍場悟道後,屢立戰功,而且一生無敗績,最終因戰功生前獲封新建伯,成為明代憑藉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去世後,明穆宗繼位後,追贈新建侯,萬曆十二年,又從祀於孔廟,成為被公認的歷史聖賢。其中,蔣經國就是陽明心學的粉絲。蔣經國之所以研讀陽明心學,還是受父親蔣介石的影響。1906年4月,19歲的蔣介石東渡日本,入東京清華學校學習。
  • 腦筋急轉彎:三個水叫「淼」,三個人叫「眾」,三個鬼叫什麼?
    三、小張開車,不小心撞上電線桿發生車禍,警察到達時車上有個死人,小張說這與他無關,警察也相信了,為什麼?四、什麼人是不用電的?五、有一名囚犯,被抓到警察局,並被單獨關到了一間密封非常好的小囚室裡,在沒有可能外人進入的情況下,第二天早晨,囚室裡居然多出了一名男士!這是為什麼?
  • 劉禪終日渾渾噩噩 扶不起的阿鬥 造成他性格懦弱的原因是什麼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劉禪的幼年經歷,在長坂坡大戰中,由於戰亂紛飛,劉禪的母親糜夫人以及甘夫人,都在戰亂中不知所措,只有一個趙子龍衝進重圍來救他們,把糜夫人和甘夫人安頓好了之後,發現阿鬥竟然不知去向,於是趙子龍又一個人衝進重圍當中去救阿鬥,那時候的阿鬥尚在襁褓當中,還是一個小嬰兒,什麼都不懂,在不諳世事的時候就要承受這麼多痛苦,雖然作為劉備的兒子,但該吃的苦還是要吃
  • 1987年蔣經國宣布開放百萬臺灣老兵大陸探探親揭秘
    蔣經國雖然即將把兩岸關係帶往更開放的方向,但他最苦惱的問題,還是幾十萬跟著蔣介石來臺的退伍老兵問題。這批人是蔣經國最忠貞的支持者,蔣經國也通過退輔會,為這批老兵的生老病死都做了安排,只是因為兩岸民間幾十年的隔離,老兵無法返鄉,但對故鄉與親人的思念與親情連帶,是什麼東西也擋不住的。
  • 廖承志致信蔣經國幕後:開啟兩岸和平接觸之門
    今日吾弟在臺主政,三次合作,大責難謝。雙方領導,同窗摯友,彼此相知,談之更易。所謂「投降」、「屈事」、「吃虧」、「上當」之說,實難苟同。評價歷史,展望未來,應天下為公,以國家民族利益為最高準則,何發黨私之論至於「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云云,識者皆以為太不現實,未免自欺欺人。三民主義之真諦,吾輩深知,毋須爭辯。所謂臺灣「經濟繁榮,社會民主,民生樂利」等等,在臺諸公,心中有數,亦毋庸贅言。
  • 苦命女人蔣方良:晚年不言語不哭泣,對著丈夫和4個孩子照片發呆
    蔣經國三兒子蔣孝勇生前曾說,他的母親蔣方良是一個苦命的女人;而蔣方良的長媳蔣徐乃錦在外界詢問蔣方良屢遭打擊後的心境時,也曾有過一段令人動容的解說:「她內心痛苦到什麼程度,那你要再多40歲才能明白。」頓時生活成了問題,芬娜於是獨自撐起了這個坎坷的家庭,蔣經國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這段艱苦的日子一共維持了6個月,我們全家三口只有依賴我太太在工廠做工的微薄工資過活。
  • 《魔道祖師》裡很傲嬌的人,結局並不是個個悲劇
    都說性格和命運息息相關,你有什麼樣的性格,就決定你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在《魔道祖師》中,往往那些驕傲的人,結局看似都比較悽慘和悲劇,可並非都那樣,那麼魔道中都有哪些很驕傲的人,結局並不是個悲劇?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