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秋褲會喪失抗寒基因? 這一年,你信了多少謠言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這一年,你信了多少謠言

  俗話說:「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酒能暖身;房間放洋蔥防流感;車內礦泉水經暴曬會致癌……這些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謠言,隔三差五就會冒出來,刷一下存在感,讓人將信將疑,真假難辨。正因如此,我們一如既往,澄清事實、還原真相,讓科學給你主心骨。2018年即將過去,那麼就讓這些謠言的老梗留在這一年吧。

  1 喝酒能驅寒?

  不僅不能暖身還容易感冒

  謠言:喝酒驅寒這種說法從古流傳至今。我們經常聽到「當你感覺冷的時候,喝一杯烈酒可以快速取暖」的說法。今年年初,天氣寒冷,這種說法又一次在朋友圈流行起來。

  真相: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主任藥師劉皈陽表示,酒後身體發熱只是假象。人在喝酒後確實會有全身發熱的感覺,因為喝酒後,酒精刺激身體表面的毛細血管,使血管擴張變粗,血液循環加快,血液集中在皮膚的毛細血管裡,使人感覺皮膚很溫暖,甚至會臉發燙,造成了喝酒可以抵禦寒冷的假象。但感到溫暖的只是皮膚表皮,這種喝酒暖身的現象只是暫時性的。本質上,喝酒後人體熱量的消耗也會相應增加,熱量通過皮膚散發,其實是消耗了體內更多的熱量。因散熱速度加快而消耗的熱量,比酒精供給的熱量還要多。當熱量產生的速度跟不上散失的速度時,體溫便會下降,人就會感覺冷。所以喝酒不僅不能暖身,起不到禦寒的作用,還容易使人感冒。

  2 房間放洋蔥防流感?

  吃下去才能殺滅細菌

  謠言:冬季是感冒的高發季,今年2月,有網上傳言說,洋蔥是「細菌磁鐵,房間內放入洋蔥,靠其氣味可殺滅病菌、預防流感」。

  真相:專家表示,沒有食物會主動吸附病菌,在辦公室或家裡放一顆洋蔥可以吸附病菌、預防流感的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雖然洋蔥鱗莖和葉子裡含有一種硫化丙烯的油脂性揮發物,這種物質能抗寒,有較強的殺菌作用,能殺滅包括呼吸道和腸道裡的細菌。但通常是要每天口服一定的量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只把洋蔥擺在那裡是完全沒有用的。此外,生物學家指出,病毒需要寄主才可以增殖,它們在寄主體外根本不可能移動、穿過房間。所以無論是把切開的、剝皮的,還是完整的洋蔥放在房間中,都不能起到預防流感的作用。最靠譜的預防方法,還是勤洗手並遠離流感患者。

  3 車內礦泉水暴曬會致癌?

  溫度達不到使PET發生化學反應

  謠言:夏天,很多有車族都喜歡在車裡放一箱礦泉水,隨渴隨喝。但今年6月,網上有傳言稱:礦泉水瓶經陽光暴曬或長時間存放在悶熱高溫的環境裡,其外包裝材質容易老化並釋放有毒物質,長期飲用這樣的水會致癌。

  真相:礦泉水瓶之所以選擇PET塑料製作,是因為PET的屬性相對穩定,一般要在250℃的高溫下才能熔化,想要發生相關化學反應,溫度至少要達到100℃以上。而常識告訴我們,就算是在氣溫特別高的夏季,一般車前擋風玻璃的溫度也不會超過70℃,不會使PET發生化學反應,更不會釋放出致癌物。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只要礦泉水瓶符合國家標準,即使經過暴曬也不會使礦泉水瓶發生化學反應。但謹慎起見,食品接觸類塑料製品,不要接受高溫「考驗」為好。而且已經打開的礦泉水最好儘快喝完,因為存放時間太久容易滋生細菌、變質,喝了有害健康。

  4 自行車車樁被淹可能漏電?

  電流很小且有安全保護措施

  謠言:今年7月,全國多地開啟暴雨模式,一則關於暴雨的「安全提醒」也隨之傳遍了很多網友的朋友圈。傳言稱:「公共自行車車樁被淹的區域,請不要靠近!可能漏電!已有人被擊!請踴躍轉發,降低無辜傷亡。」

  真相:記者檢索發現,早在2016年這條謠言就以安全提醒的形式在網上流傳,有些甚至還寫明已造成多少人員傷亡,那時相關部門就已闢謠。今年,趁著大雨來襲,它又死灰復燃,重新在朋友圈傳播。北京昌平、通州、東城等區公共自行車運營方的工作人員對此進行了闢謠,並稱「有人被電」是無稽之談。

  事實上,自行車車樁安全性很高,漏電導致危險的可能性很低。專家指出,公共自行車站點上用電和帶電的設施只有鎖車車樁和一臺自助服務終端,其中鎖車車樁直流供電,電壓12伏,屬於安全電流,對人體沒有危害;而站點用電設施也符合國家安全標準,都安裝了漏電安全保護裝置,一旦遇到漏電短路等異常情況,設備將自動切斷電源;站點外接電源線路也配備漏電保護裝置,通過雙重保護確保安全。

  5 隱形眼鏡遇高溫會化?

  那樣的溫度人臉早已先行避開

  謠言:隨著氣溫不斷升高,今年8月,這樣一則舊傳言重回人們視野:37℃以上的高溫天氣就不要戴隱形眼鏡了,吃火鍋和燒烤的時候也不要帶,不然高溫會讓隱形眼鏡熔化,黏在眼球上。

  真相:專家指出,隱形眼鏡的主要材料是矽膠,屬於高分子材料,結構穩定,熔點一般在100℃以上。如果要使隱形眼鏡熔化,必須要達到很高的溫度,這個時候人的臉部已有反應,會自動避開高溫。此外,人的眼睛具有天然的保護功能,在吃燒烤和涮火鍋時一旦產生高溫熱氣,我們就會不自覺地眨眼或者閉上眼睛,起到保護眼球的作用。因此,根本不用擔心隱形眼鏡會熔化,黏在眼球上。

  專家提醒,雖說人戴著隱形眼鏡靠近火源,正常情況下都不會導致眼鏡熔化,但是如果長時間貼近溫度太高的地方,會加快眼球表面的水分蒸發,以及鏡片脫水的速度,使眼睛產生異物感,必要時可適當滴幾滴抗菌眼藥水。而且鏡片脫水變硬容易與角膜吸黏在一起,這時在摘隱形眼鏡之前,最好滴些人工淚液,以免傷到角膜。

  6 酷暑天喝冰水微血管會爆?

  受冷刺激血管會收縮但不會爆

  謠言:今年夏天,一則傳言在網上瘋轉:「在40℃的天氣,如果從戶外走進空調房馬上喝冰水,微血管會爆掉。」

  真相:「不管是人體皮膚還是血管,都適用於熱脹冷縮的原理。當我們身處高溫時,如果突然受到冷的刺激,血管確實會收縮。」朱毅表示,但人體內環境是相對穩定的,具備強大的調節機能,健康人群在高溫天氣喝冷飲,基本不可能導致血管爆裂。

  儘管傳言過於誇張,但需要注意的是,人們在酷暑天突然喝冷飲,可能會引起局部痙攣和不適,如胃腸痙攣、頭疼等現象,但症狀較輕可以很快緩解或改善。

  7 麵條加「膠」沒法吃?

  不溶於水的物質是麵筋

  謠言:今年9月,一條「麵條被水洗後還剩下少許不溶於水的物質」的視頻走紅網絡。消費者買了不同品牌的麵條用水泡一段時間,結果每個品牌的麵條都有膠狀物質形成。該名消費者在視頻中表示,現在好多麵條都加了「膠」,沒法吃了。一時間,「麵條成了有毒食品」的說法甚囂塵上。

  真相:朱毅表示,麵條是麵粉做的,麵粉在水中浸泡後,當其中的澱粉和其他雜質全部被洗掉後,最後剩下的就是麵筋。麵筋是小麥粉遇水後所特有的一種膠體混合蛋白質,由不溶於水的麥醇溶蛋白和麥谷蛋白組成,這就是謠言中所謂的「膠」。

  「這些膠狀物並不是人為故意添加,不會產生任何食品安全問題。相反,它們是富有營養的蛋白質。」朱毅笑言,如麵包、饅頭、麵條、餃子皮等在水中浸泡清洗後,都會得到不溶於水的麵筋。一般來說,掛麵中的溼麵筋含量越高,說明其應該是由蛋白質含量更高的麵粉做成的。

  8 身份證貼創可貼防消磁?

  沒有磁性不存在消磁一說

  謠言:今年10月,朋友圈流傳《身份證上一定要貼張創可貼,現在知道還不晚》的文章。該文宣稱,把創可貼中間的藥棉對著二代身份證晶片所在位置貼住,身份證和手機放在一起就不會消磁了。

  真相:對此,原獵豹安全專家李鐵軍說:「這個說法的前提就不存在,身份證卡片沒有磁性,何來消磁一說?」

  資料顯示,如今使用的二代身份證是「非接觸式IC卡」的晶片結構,由IC晶片、感應天線組成,封裝在一個標準的PVC卡片內,晶片及天線無任何外露部分。簡而言之,身份證是靠電磁波工作,跟磁場並沒有什麼關係。

  現實生活中,確實會出現「身份證一直讀不出來」的現象,這又是什麼情況?李鐵軍解釋說,如果出現身份證失效、無法讀取的狀況,要麼是卡片內的天線(線圈)脫焊或出現其他物理損壞,要麼就是卡中的晶片損壞,直接去辦理新身份證就好。

  警方也提醒廣大公眾,身份證沒有想像中那麼脆弱,經公安部實驗,身份證不怕水,也可抵禦正常高溫。但是,使用和存放時需注意不要用力扭曲、重壓或者放置在過高溫度下,以防晶片受損。

  9 穿秋褲會喪失抗寒基因?

  環境導致的性狀改變很難遺傳

  謠言:11月立冬,隨著天氣日漸寒冷,很多不扛凍的人早早把秋褲穿了起來。但網上也有流言說,穿秋褲可以令人喪失抗寒基因,造成腿部肌肉和運動神經退化。

  真相: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樊新榮指出,這個說法緣於網上流傳的一個故事,上世紀50年代,蘇聯著名遺傳學家李森科向史達林報告:在秋褲的「溺愛」下,人的雙腿和關節的抗寒性會在幾代之後喪失。而所謂的抗寒基因,是遺傳學家在西伯利亞土著身上發現的一組基因,這些基因不需要經過肌肉運動或大腦調節幹預,就能幫助人體把儲存的脂肪直接轉化為能量。

  那麼這個經久不衰的「傳說」是否真的有科學道理呢?樊新榮表示,其實不然。一方面從基因的角度講,雖說環境可以影響基因,但由外部環境條件導致的生物性狀改變是很難遺傳的。因此不穿秋褲只是個體抗寒能力的訓練,從整體來說,不會導致基因的改變和遺傳。

  雖說穿不穿秋褲和抗寒基因沒關係,但抗寒能力卻和很多因素有關。湖北省中醫院老年病科學科主任醫師譚子虎說,不同地域的人耐寒能力本就不同,長年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其耐寒能力遠遠高於生活在熱帶地區的人群。而且,耐寒能力可以通過鍛鍊提高,如遊冬泳的人會比一般人更耐寒,體質也更好。此外,腿部抗寒能力還與腿部皮膚感知溫度的能力有關。簡單地說,每個人的皮膚對冷熱的敏感程度不同,皮膚對低溫不敏感的人抗寒能力也相對較強。

  10 冬天骨頭會變脆?

  鈣流失是長期漸變過程

  謠言:這些年,各地醫院門診顯示,一到冬天,骨折尤其是中老年骨折患者就會增加。因此,網絡上流傳起這樣的說法。人的骨骼礦物質密度在冬季呈減低的季節性變化,部分骨頭會變得極其脆弱,也就是常說的「一到冬天骨頭就變脆」。

  真相:樊新榮認為,天冷時出門少加上運動少,受太陽光照射時間短,這確實會影響鈣、磷的正常吸收和骨化作用,造成體內鈣質流失較大,但不一定會導致人體骨骼在冬天變脆。

  譚子虎也指出,冬天因為曬太陽少導致人體骨骼出現的鈣流失等問題,完全可以通過春、夏、秋3個季節彌補回來。骨頭變脆是一個長時間漸變的過程。那麼為什麼一到冬天,骨折尤其是中老年骨折患者就會增加呢?譚子虎說,冬天骨折的人多可能與冬季地面變得堅硬,且與人們衣服穿得比較厚、行動笨拙,在冰雪天容易滑倒有關,中老年人尤其如此。但並不能因此就說冬天骨頭會變脆。

相關焦點

  • 寶付說這種謠言千萬不要信
    近段時間氣溫持續下降,這可能是近年來氣溫最低的一年。最近氣溫更是處在零下,隨著氣溫的持續低下,有部分城市出現了疫情的確診患者,在這般嚴峻的條件下仍然有大量的醫護人員和抗疫工作人員艱苦的奮鬥在一線。然而就在這個網絡信息高速傳播的情況下,有一些人在網上發布影響社會穩定的不實信息,在這類人群中多是法律意識淡薄,對於傳播謠言的危害不了解,寶付在這裡提醒大家謠言比事故更可怕,謠言造成的不良影響遠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嚴重。
  • 「肉蛋類」食品謠言大合集,你信過幾條?
    今天闢謠君特意為大家準備了7條近幾年比較「火」的「肉蛋類」食品謠言,看看你信過幾條?↓ 1.殼上長斑的雞蛋感染沙門菌千萬別給寶寶吃一名6個月大嬰兒,一開始出現腹瀉嘔吐,然後發高燒,繼而發生抽搐,並經歷了短暫的昏迷,後經努力,寶寶得以搶救。
  • 發燒界四大謠言,第三條80%的父母都信過
    元旦這幾天朋友圈裡一片祥和、喜氣,大家都對新的一年充滿了希望,信心滿滿~ 可我一大學同學的開年卻格外不同: 「2021年是以娃的發燒開始的,斷斷續續39℃+第二天,啥也不想吃,唯一想吃、愛吃的雞蛋羹又不能吃,可憐的崽……」
  • 謠言粉碎機丨疫情期間,這幾個謠言鬧最兇,千萬別信!
    謠言粉碎機丨疫情期間,這幾個謠言鬧最兇,千萬別信!
  • 旅行青蛙的「三大謠言」:玩家忘記這一點,青蛙寶寶一年沒回家!
    最近在《旅行青蛙》有很多玩家傳出「青蛙會死亡」,而死亡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別「車碾」,而另外的一種就是被其他的動物吃掉。但是,這些「消息」目前來看更多的玩家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消息,反而在遊戲中卻有其他的小技巧是真實存在的。
  • 這些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別信!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最近,有「營養專家」在電視節目中散布「浸出油劣質論」,認為浸出法工藝制油含有化學物質殘留,劣於壓榨法。
  • 狗吃巧克力會死?盤點狗狗謠言TOP8,你信過幾個?
    圖 | 源於網絡侵刪 真相 or 謠言?一句話的真實性與否,不是取決於事實真相,而是相信的人有多少,雖然說謠言止於智者,可是現實生活中,我們多多少少都被謠言誤導過,事後恍然大悟的時候,總會拍拍腦袋,深表尷尬。
  • 【提醒】這些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別信!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  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  對此,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警犬隊官方微博就退役警犬的情況特意澄清:警犬退役後會在原基地養老或由訓導員領養。
  • 華大基因CEO尹燁權威闢謠:關於新冠狀病毒的十大謠言
    另外很多人喜歡穿有連帽設計的衣服,其實衣服的帽子也不易清潔,所以這段時間大家也應儘量避免,儘可能降低攜帶病毒的風險。 寵物貓狗帶毒,也會感染新冠病毒?究竟寵物貓狗會不會染上新型冠狀病毒?雖然我們也可以推測,比如溫度高了,紫外線強了,切斷疫情的自然條件有可能會變好。但今天我們對這個病毒目前的認識還比較淺,我們可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希望,目前更重要的,還是做好自己的防範工作。也有人說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說室溫25度就無法存活了,這同樣也是謠言。我們要知道,SARS病毒在一個物體的乾燥表面甚至能存活超過一天。
  • 關於狗狗的這8個謠言,居然還有人信,看完自己都笑了
    今天來說說那些關於狗狗的幾個謠言,到至今為止還是有人信的,不知道你又信嗎?真的是看完自己都笑了!4、有些人就覺得,狗狗它從一出生就是會遊泳的,其實並不是,如果你把沒有經過訓練的狗狗扔到水裡的話,它確實有可能在一瞬間學會遊泳
  • 養狗4大謠言,第一條99%的鏟屎官都信了
    而這些謠言在很多鏟屎官之間都廣泛流傳著,傳著傳著很多鏟屎官都信以為真了。,相信你也一定聽說過,而且大部分的人都信了。但其實這也是一個謠言。養狗會有弓形蟲,弓形蟲會導致孕婦流產、胎兒畸形…巴拉巴拉類似的謠言實在是太多了。
  • 過去一年食品安全謠言榜TOP25,你信過哪個?
    但你知道嗎,過去一年很多流傳甚廣的內容其實都是謠言! 下面梳理了一下2019流傳最廣的25條食品安全謠言,這些坑明年你可不要踩了! No.25 蛋黃像彈球,買到了假蛋?
  • 吃柚子會讓肌肉溶解?新的一年開啟,舊的謠言打住!
    寒潮頻至、冰天雪地,冷得人都不想出門,但謠言卻不消停,在微信朋友圈裡興風作浪。上個月,一些傳言在網絡上興風作浪:心臟支架在美國已被淘汰、吃柚子會讓肌肉溶解、冬至日是「庚子年災難日」、全國物流將於1月中上旬停運、即食燕窩是滋補養顏「神器」……這些說法是真是假?事實究竟如何?
  • 吃柚子會讓肌肉溶解?新的一年開啟,舊的謠言打住
    寒潮頻至、冰天雪地,冷得人都不想出門,但謠言卻不消停,在微信朋友圈裡興風作浪。上個月,一些傳言在網絡上興風作浪:心臟支架在美國已被淘汰、吃柚子會讓肌肉溶解、冬至日是「庚子年災難日」、全國物流將於1月中上旬停運、即食燕窩是滋補養顏「神器」……這些說法是真是假?事實究竟如何?
  • 4月朋友圈謠言盤點:草莓是「最髒」蔬果 跳舞致性早熟
    草莓最髒 咖啡致癌 這些事兒你也敢信?  ——4月朋友圈謠言盤點  闢謠  咖啡含有致癌物;草莓是「最髒蔬果」;老鼠食用轉基因作物後變碩鼠;跳拉丁舞能導致性早熟……在過去的一個月裡,仍有各種謠言在網上傳得「風生水起」。
  • 狗和貓同時關進冰箱,誰會先掛?哈士奇:抗寒我可是最強王者
    前兩天得到一隻貓可是快要入冬了這保暖問題著實讓人頭疼啊……喵:感覺自己身上長了一層假毛,在冬天,有時候還是冷……>哈士奇:哈哈,抗寒我可是最強王者,讓冬天來得更猛烈吧!有人說了,為啥哈士奇等犬種更抗寒?
  • 冠狀病毒是美國搞的基因戰?一則謠言,引得國內無數傻子紛紛現行
    武漢爆發新型冠狀病毒以來,各種牛鬼蛇神紛紛跳了出來,謠言四起,其中就有謠言稱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美國發動的一場生物基因戰,而在近日,日本朝日電視臺發布的一則新聞,似乎就成為了這謠言最好的佐證。
  • 本周謠言TPO10,你信了幾條?
    那謠言絕對是謎底之一開局一張圖剩下全靠編總有些造謠者臉不紅心不跳極盡「攪混水」之事本周網絡謠言TOP 10,來了!TOP 10謠言:近日網傳視頻稱,浙江千島湖驚現巨型引水工程進水口。TOP 7謠言:微信即將推出包月收費功能,普通用戶6元/月,僅能收發信息,vip用戶需49元/月,可使用微信現有全部功能,vvip用戶需99元/月,可享信用卡無限次免費提現。
  • 藁城區網信辦 藁城區公安局 關於依法依規打擊網絡謠言的通告
    藁城區網信辦藁城區公安局關於依法依規打擊網絡謠言的通告廣大網民朋友: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為了您及家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此,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藁城區網信辦、藁城區公安局聯合通告如下:1.科學甄別。謠言帶來恐慌,遮蔽真相,廣大網民一旦發現誇大事實、煽動居民情緒的信息要及時舉報、做到科學甄別,多關注權威渠道的信息,對疫情防控有正確的認識。2.理性發聲。
  • 【謠言粉碎機】鬍子越刮越粗?你中招了嗎?灤平闢謠原創短視頻第九...
    【謠言粉碎機】鬍子越刮越粗?你中招了嗎?創造價值提高效率提供快樂但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傳播謠言危害國家安全汙染網絡環境誤導人們的言行所以,網絡謠言不可輕信中共灤平縣委網信辦強力推出系列闢謠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