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界四大謠言,第三條80%的父母都信過

2021-01-08 騰訊網

元旦這幾天朋友圈裡一片祥和、喜氣,大家都對新的一年充滿了希望,信心滿滿~

可我一大學同學的開年卻格外不同:

「2021年是以娃的發燒開始的,斷斷續續39℃+第二天,啥也不想吃,唯一想吃、愛吃的雞蛋羹又不能吃,可憐的崽……」

我趕緊留言詢問:怎麼不能吃蛋羹呀?

同學:不是發燒不能吃雞蛋麼……

這又是哪門子說法?

一問C爸才了解,原來坊間一直有「吃雞蛋會加重發熱」的說法,平時查房,經常會被爸爸媽媽們詢問,雞蛋可以吃嗎?魚蝦可以吃嗎?牛肉可以吃嗎?

話說,發燒這件在幼兒時期堪稱「家常便飯」的事,謠言還真不少,2021開年第一篇乾貨就交給C爸了!

粉碎謠言,了解真相!只有娃健康成長,談育兒才有意義。一起來看看~

謠言一

發燒不能吃雞蛋,會加重發熱

之所以發燒界有這個謠言,是因為它真的被「科普」過。

前幾年,一些書籍、報刊雜誌和網站上明確發文稱「發燒不能吃雞蛋」。

給出的理由是:

雞蛋中蛋白質含量較高,發燒時食用,易增加身體的基礎代謝率,不但不能使體溫降低,反而會增加身體熱量,不利於病情的恢復!

其實這個說法的來源參考的是食物熱效應原理。

食物熱效應是指進食不同食物會引起不同程度能量消耗的額外增加。

比如,進食碳水化合物可使能量消耗增加5%~6%,進食脂肪增加4%~5%,而進食蛋白質會增加30%~40%。

乍一看,消化蛋白質好像比消化碳水化合物高6-8倍,於是就有了不能吃高蛋白等「發物」的說法,比如,雞蛋、魚蝦等等。

但事實上,真實的數據對體溫的影響微乎其微。

一個雞蛋中蛋白質能產多少額外熱量呢?

如果我們吃一個水煮的雞蛋,重量大約65克,蛋白質含量為12.8%,可食部分88%,一個雞蛋含蛋白質約為65×88%×12.8%克=7.3克,在體內轉化為7.3×4千卡=29.2千卡的熱量,消化吸收時需要額外增加熱量29.2×40%千卡=12千卡。

這種額外增加的熱量對成年人的體溫影響是微乎其微的,對幼兒影響也非常小。

所以,這是一個實打實的謠言。

真相是只要孩子之前吃過雞蛋,確定對雞蛋不過敏,那麼無論發不發燒都可以吃的。

而且,必要的蛋白質,對身體的恢復也有幫助,有了足夠的能量才能更好地對抗病毒!

謠言二

捂汗退熱VS千萬不能捂

老一輩對於治癒發燒都有一個祖傳秘方:姜、紅糖、被子。捂汗退熱就好了!

咱們小時候估計十個有八個都被捂過。

實際上,這個秘方並不科學,更不適合嬰幼兒。而且近年來,因為「捂」造成捂熱症候群,大量出汗、嚴重脫水,甚至引發抽搐、驚厥、昏迷甚至死亡。

所以,現在大家普遍認為發燒千萬不能捂!

然而C爸要告訴大家,這兩個觀點,一條道走到黑的都不對!

發燒的整個過程是分為不同階段的:

手腳冰涼,溫度上升期時,可以捂上;

四肢溫熱,發燒平穩期時,適當減衣物;

手腳發熱,溫度下降期時,晾,以助散熱。

更為詳細的可以看咱們之前寫的這篇《發燒該捂還是該晾?這是我見過最明白的答案》。

所以,一味的捂和晾都是不行的,都不利於病情的發展和恢復,該捂捂,該晾晾才是正道!

謠言三

物理降溫比吃藥靠譜

說到發燒,很多人不免想到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一直廣受青睞,很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

是藥三分毒,物理退燒最靠譜,雖然麻煩些,但沒有副作用。

但實際上,發燒時單純物理降溫的意義並不大。

物理降溫的原理是藉助水(或其他)與皮膚表層的溫差以及水的蒸髮帶走人體熱量,以達到退熱目的(比較常見的就是溫水擦浴)。

但人體發燒的根本原因是人體免疫系統應對外來病原體的一種反應。

物理降溫這種治標不治本的降溫方式,持續時間短,主要體現在30分鐘內,之後,體溫依然會逐漸回升。

除非一直給孩子持續擦拭,但溫差小了降溫效果差,溫差大了降溫效果大又會明顯增加不適,許多研究都顯示,擦浴會導致孩子的哭鬧和畏寒。

《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

回想下咱們自己發燒的時候,渾身發冷時還願意去溫水擦拭嗎?

發燒期間,並不是把體溫降到正常就一定會改善孩子的舒適度。

退燒的意義不是把溫度降低幾度作為KPI,退燒的意義只有一個,就是讓孩子不難受。

而物理降溫,就如兒科學會所言「外部降溫方式,可以降低體溫,但提高不了舒適度。」

所以,物理降溫並不十分建議,除非孩子對退燒藥過敏、不能耐受,或者燒得過高,可以配合退燒藥使用。

除此之外,很多物理降溫的方式還可能有害無利。

比如,幾乎成為發燒標配的退熱貼,真的有用嗎?

也是心理安慰而已!

退熱貼的原理也是物理降溫,主要是靠其凝膠中水分的蒸發,帶走體表熱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散熱,但降溫效果微小,而且部分凝膠添加了薄荷、冰片,還容易引起孩子的過敏。

所以,能不用還是不用的好!

酒精擦浴更要嚴格杜絕!

因為寶寶皮膚通透性較強,角質層發育不完善,皮下血管相當豐富,血液循環較為旺盛,發燒處於高溫持續狀態時全身毛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對塗在皮膚表面的酒精有較高的吸收和透過能力,所以,很容易造成酒精中毒!

謠言四

打針或輸液退燒更快

很多人一看孩子發燒,恨不得馬上退燒,如果總不退,就會想著打針、輸液,認為這樣能快些退燒。

平時接診,經常遇到家長主動要求給孩子打針或輸液,尤其是晚上的急診:

大半夜的燒起來,怕晚上控制不住,父母白天還要上班,擔心老人顧不過來,給孩子打個針或輸輸液趕緊把燒退了得了!

打針或輸液,退燒真的會更快嗎?

口服是把藥吃進胃裡,通過腸胃吸收進血液才能發揮作用,而打針是直接把藥注射進肌肉或血管,輸液則是直接把藥物滴進血管,相比口服,確實起效會更快,藥物利用率也會更高。

但也正是如此,沒有經過人體固有保護屏障的藥物,直接進入血液,發生不良反應也更多更快,還會有很多潛在副作用和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風險。

對於普通的發燒,沒有必要為了退燒快一點,承受如此多的風險。

兒童退燒用藥原則上能口服儘量口服,能不注射儘量不注射。

目前兒童口服的退燒藥布諾芬、對乙醯氨基酚等服用後30分鐘-1小時就能起效,起效並不比打點滴慢,更重要的是這些口服退燒藥,副作用小,比較安全。

普通的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燒正確用藥和日常護理就可以。

PS:如果長時間高熱不退、孩子精神不佳、進食差,飲水少或者餵藥特別困難時,建議就醫,必要時給予靜脈輸液,補充水、電解質及能量。考慮細菌感染時,可給予抗生素。

今兒的這些謠言你信過幾個?身邊還有對發燒謠言深信不疑的一定要轉給他們!

另外,除了C爸總結的這些,還有哪些#風生水起的發燒界謠言#讓你信以為真過?一起來聊聊吧!

讓更多家長少入坑!

相關焦點

  • 養狗4大謠言,第一條99%的鏟屎官都信了
    而這些謠言在很多鏟屎官之間都廣泛流傳著,傳著傳著很多鏟屎官都信以為真了。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養狗最大的4條謠言吧!,相信你也一定聽說過,而且大部分的人都信了。元元已經遇到過很多次鏟屎官懷孕,家裡人死活要把狗狗送走的情況了。養狗會有弓形蟲,弓形蟲會導致孕婦流產、胎兒畸形…巴拉巴拉類似的謠言實在是太多了。
  • 「肉蛋類」食品謠言大合集,你信過幾條?
    最近幾天北京的氣溫越來越冷,想比夏天,很多人更願意吃點肉蛋類食品,然而網絡上關於「肉蛋類」的謠言就沒消停過,搞得許多消費者都不敢亂買肉蛋類食品了。今天闢謠君特意為大家準備了7條近幾年比較「火」的「肉蛋類」食品謠言,看看你信過幾條?↓ 1.殼上長斑的雞蛋感染沙門菌千萬別給寶寶吃一名6個月大嬰兒,一開始出現腹瀉嘔吐,然後發高燒,繼而發生抽搐,並經歷了短暫的昏迷,後經努力,寶寶得以搶救。
  • 寶付說這種謠言千萬不要信
    然而就在這個網絡信息高速傳播的情況下,有一些人在網上發布影響社會穩定的不實信息,在這類人群中多是法律意識淡薄,對於傳播謠言的危害不了解,寶付在這裡提醒大家謠言比事故更可怕,謠言造成的不良影響遠遠比我們想像中的更加嚴重。
  • 這些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別信!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最近,有「營養專家」在電視節目中散布「浸出油劣質論」,認為浸出法工藝制油含有化學物質殘留,劣於壓榨法。
  • 【提醒】這些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別信!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  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  進入11月之後,全國不少地方都先後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雪。在河南等地,有不少家長都在朋友圈看到一條來自當地「教育局」的通告:
  • 安杜路獸第三條進化鏈,最強的護盾,黑暗四大天王聯手也不是對手
    安杜路獸的第一條進化鏈是超級安杜路獸,超級安杜路獸是安杜路獸的升級版,其身體的數碼合金比例大幅度提升,因此其攻擊力、防禦力大大增強。除此之外,超級安杜路獸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也遠超安杜路獸,因此超級安杜路獸的智慧更接近人類。雖然超級安杜路獸在動漫系列中並未出現,但以安杜路獸的戰績作為參考,那麼他的實力應該不弱於黑暗四大天王。
  • 謠言粉碎機丨疫情期間,這幾個謠言鬧最兇,千萬別信!
    謠言粉碎機丨疫情期間,這幾個謠言鬧最兇,千萬別信!
  • 有黑色條的牙膏有毒?謠言!
    謠言!讓何女士不禁心驚,點開來看,該微信稱牙膏管底部顏色條有特殊含義。據記者所知,此信息早在今年初就被央視媒體曝光闢謠,沒想到最近又被轉發出來。  何女士收到的該微信稱,買牙膏時應注意牙膏管反面底部的顏色條,而不應盲目相信品牌,這些顏色條代表了不同的含義,「綠色表示純天然;藍色表示天然+藥物;紅色表示天然+化學成分;黑色表示純化學成分」。
  • LPL中被「以訛傳訛」的四大謠言:選手深受其害,網友慘遭愚弄!
    而在LOL領域,也誕生了許多讓人啼笑皆非的謠言,在羊群效應的影響下,很多人竟然「信以為真」。下面筆者就來盤點一下LPL歷史影響較大的「四大謠言」:一:四級潘森大戰六級螳螂,史上最無腦打野由此誕生白銀玩家都知道的常識,柚子怎麼會不知道呢?
  • 老年人喜歡轉發謠言,你在家族群裡看過最辣眼的謠言是什麼?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在家庭微信群裡讓聊天不中斷、群熱度持續的就是每天都有父母樂此不彼的轉發各種文章、視頻、圖片,再翻翻他們的朋友圈清一色的營銷號大作,年輕人看了辣眼睛,但是老年人看了就是喜歡轉發,這些內容究竟有什麼魔力呢?首先,我們從老年人的生活現狀來看,由於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都市人際關係日益疏遠、淡薄,情感孤獨已成為當今大多數老人的一種通病。
  • 央視發聲闢謠:「多寶魚是致癌魚」這條謠言不許再傳了
    央視發聲闢謠:「多寶魚是致癌魚」這條謠言不許再傳了2016-02-28 09: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綏中多寶魚養殖基地        瀏覽量: 53918 次 我要評論
  • 藁城區網信辦 藁城區公安局 關於依法依規打擊網絡謠言的通告
    藁城區網信辦藁城區公安局關於依法依規打擊網絡謠言的通告廣大網民朋友: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為了您及家人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此,按照有關法律規定,藁城區網信辦、藁城區公安局聯合通告如下:1.科學甄別。謠言帶來恐慌,遮蔽真相,廣大網民一旦發現誇大事實、煽動居民情緒的信息要及時舉報、做到科學甄別,多關注權威渠道的信息,對疫情防控有正確的認識。2.理性發聲。
  • ……這些謠言千萬別信
    ……這些謠言千萬別信 2020-01-26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是近期最大的謠言,不少湖南人第一條就中招了!
    點評:不少網友在朋友圈看到這則消息時都表示「驚呆了」、「 變化也太大了」。大家要加強謠言的分辨能力,不要信謠傳謠。沒聽說過,沒有此事,系傳言。 點評:還是靜靜地等待官宣吧。 該圖上劃有6條雲軌線路,還包括有衡陽八中、南郊公園、酃湖汽車站等站點以及市政府、萬達廣場、衡陽火車站等換乘中轉站,圖片製作的較為精良,雲軌站點及路線的內容又十分詳細,粗看之下很容易讓人信以為真。
  • 關於狗狗的這8個謠言,居然還有人信,看完自己都笑了
    今天來說說那些關於狗狗的幾個謠言,到至今為止還是有人信的,不知道你又信嗎?真的是看完自己都笑了!人類感染弓形蟲的主要渠道是吃生肉,不管你有沒有養狗,懷孕後都要做弓形蟲檢查。平時不要吃生肉,注意衛生,如果不放心,還可以給狗狗做弓形蟲檢查。
  • 十大最流行生活謠言發布:木瓜豐胸、食物相剋是假
    成為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新成員後,果殼網即時發布了「闢謠10大最流行生活謠言榜」,對一些與公眾生活緊密相關,而又極具欺騙性的謠言進行闢謠。  果殼網透露,今年7月上線的另一檔闢謠欄目「流言百科」目前收錄條目已過千條,基本覆蓋了所有常見的相關謠言,是目前最大的中文網際網路科技謠言資料庫。用戶可以提交流言或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百科條目採取共同編輯方式,由接受過各領域專業訓練的編輯和網民共同對謠言進行分析、駁斥後形成結果。從目前的結果看,已提交的流言中,謠言佔絕大部分。
  • 40條留學經久不衰謠言曝光!一次性闢乾淨!
    「推薦信、活動,逼格要高,要秀肌肉!」「想去名校,捐棟樓比啥都重要!」......真相要走在謠言前面!為了幫助準留學生們避雷排坑,找對方向,小編收集了學長學姐們的「血淚經驗」,總結了40條2020年度「留學謠言」。今天,我們就來徹底「排毒」!
  • 最坑孩子的四大教育謊言,九成父母都信了!你呢?
    過了一段時間,孩子不耐煩了,想要放棄,父母立馬就尊重孩子的決定。這樣的行為,看上去是尊重孩子的意願,實際上卻是對孩子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 觀察一下我們身邊的人就會發現,但凡取得一點成就的,都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不會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唯有不斷的堅持,不斷的鑽研,才有成功的可能。在成長這條路上,大部分孩子都是一路考試拼搏出來的。大家都經歷過一大堆家庭作業的光景,做得不好也會被批評。
  • 101 條謠言,一次全闢掉
    其中的謠言簡直不要太多哦!有些謠言更是隔一陣就登上微博熱搜榜、不定期刷爆朋友圈或攻佔家族群。要知道,健康類謠言一旦傳播開來,危害比普通謠言大得多。輕則讓一些人掉入「養生陷阱」勞民傷財,重則使一些患者放棄正規治療,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 80畝的蘿蔔隨便拔,你信不信?
    事件簡述事發廣西柳州,前幾日,一種植戶的80畝地蘿蔔地被謠傳土地被徵收,可以免費拔,而遭市民哄搶。因為受疫情影響,地中蘿蔔成熟尚未採摘,2月24號開始陸續有人來拔蘿蔔,該種植戶制止不了就報警了,損失2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