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坑孩子的四大教育謊言,九成父母都信了!你呢?

2021-01-18 騰訊網

作家桐華說/Tonghua

人的一生就是不斷付出和收穫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裡會逐漸形成兩種人:

一種人因努力而成功,另一種因懶散而失敗。

親愛的家長們,你想要孩子成為哪種人?如果想要孩子成為因努力而成功的人,那麼就不要放任孩子,而是要逼孩子一把!下面四种放任孩子的教育謊言,大家就不要再相信啦。

01

孩子要快樂教育?騙人的

最近幾年,「快樂教育」這個詞在家長圈裡流行了起來。很多人覺得孩子的快樂更重要,於是便開始放任孩子,不再約束,讓孩子自由成長。孩子對舞蹈、畫畫感興趣,二話不說就報班了。過了一段時間,孩子不耐煩了,想要放棄,父母立馬就尊重孩子的決定。這樣的行為,看上去是尊重孩子的意願,實際上卻是對孩子極其不負責任的表現。

要知道,學習從來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全世界都一樣。快樂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它只可能適用於家庭,而不適合這個社會。

可以尊重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社會不會遷就能力不行的成年人。觀察一下我們身邊的人就會發現,但凡取得一點成就的,都要付出一定的努力。

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不會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唯有不斷的堅持,不斷的鑽研,才有成功的可能。在成長這條路上,大部分孩子都是一路考試拼搏出來的。大家都經歷過一大堆家庭作業的光景,做得不好也會被批評。

別以為國外教育都是快樂的,國外那些優秀的孩子,他們一樣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拿到最佳的成績。其實,學習也可以是快樂的。孩子在經過努力,取得成績和回報的時候,那份滿足感帶來的快樂才是最真實且持久的。沒有經歷過枯燥與煎熬的學習過程,即便取得好成績,孩子獲得的快樂也會少許多。

02

玩耍能玩出好成績?別開玩笑了

掌聲和鮮花誰都想要,但是臺上三分鐘,臺下三年功。孩子天性就喜歡玩,如果不讓他們早早意識到學習是件苦差事,他們就會停滯不前,留在原地。僅僅靠玩耍就能玩出好成績,他們未來怎麼可能會努力學習呢?

一個能取得優秀成績的孩子,別人在玩遊戲時,他在做作業,別人在看電影時,他在背單詞。那些名列前茅的孩子,除了天資聰穎,更多的是後天的努力。

還記得語文課本裡特別有名的方仲永嗎?他原本聰明過人,天賦異稟,可他的父母目光短淺,格局狹小,在孩子該努力學習的時候,讓他四處遊玩,結果沒幾年就變成了一個普通人。孩子在小的時候,如果不努力學習,沒有目標,不願意付出,只顧著吃喝玩樂。他長大後在工作中,也必然是不肯付出,不肯努力,不肯拼搏。這樣的孩子,人生難有大出息。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他們拼搏的精神,其實是讓他們從小就能有擁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有責任感和使命感。這些優秀的品質,必須在孩子努力學習的過程中才能獲得。

任何取得成就的道路,總是伴隨著曲折,充滿了艱辛。請告訴孩子,要想有好的學習成績,必須付出努力,這是他們學習的責任。

03

僅憑興趣就能好好學習?呵呵

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聽了許多年。我們都知道,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的興趣。但是,一個有出息的孩子,絕對不是僅憑興趣就能獲得優秀成績的。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是其一,父母背後的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這些場景,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說喜歡彈鋼琴,學了沒幾天,他開始抱怨天天練習,把手都磨破了。孩子說喜歡畫畫,你給他報了班,沒幾天他又說,素描好難,每天練習好枯燥......這種試圖半途而廢的場景實在是太常見了。

興趣是學習的關鍵,但有時候,興趣又是最不靠譜的東西。大人們,應該也能感同身受。你抱怨工作辛苦的時候,就會找個藉口說,這不是我喜歡的工作。實際上,即便是你很喜歡的工作,讓你一年365天都做這件事,你也會覺得很煩。很多時候,人們並不是對正在做的事情沒有興趣,而是沒有能力把手頭上的事情做好。沒有人會喜歡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迴避自己的短處,是一個人的天性。就像唱歌唱得不好的人,就不喜歡和朋友們去K歌,打牌很爛的人,連湊個腳都不願意,孩子學習也是這個道理。讓孩子主動學習,不僅僅要從興趣出發,還要監督他把這件事情做好,只有做出成就了,這份興趣才會延續。

很多事情,做得多了,自然就擅長了。擅長了,自然就會比別人做得好。做得比別人好,興趣就會更加濃烈,然後更喜歡做這件事情,如此形成良性循環。

04

國外教育很輕鬆?別被騙了

很多人眼中的國外教育,是這樣子的:隔三差五就放假,下午三點就放學,上課玩遊戲,老師愛鼓勵。似乎只要孩子完成了一件事,就能得到老師的大力肯定。大家都覺得,國外念書太輕鬆了,太簡單了。

然而,現實與大家想像中的完全相反。在美國,小學下午三點就放學,極少部分孩子會馬上回家,更多孩子背著書包,拿著樂器,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輔導班。美國的名校競爭並不比我們國家差,如果孩子不去上輔導班,不去補習才藝,不參加社會活動豐富自己的履歷,那麼孩子進入名校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那些看似快樂的中小學,孩子確實不用承受任何壓力。可是這群孩子快樂沒幾年,出了學校就懵了。有的會去社區大學混幾年,有的直接找底層的體力勞動維持生活,或者拿失業補助,每天在街上閒逛,虛度光陰。孩子那種勤奮拼搏的能力,必須從小就開始培養。只有固化孩子那種積極向上的優良品質,長大後才會轉化成對社會的行動。

周杰倫說過:「要不是媽媽拿著藤條逼著學琴,就不會有今天的自己。」他十分感謝母親當年的「逼迫」,讓他如今可以驕傲地活著!

孩子的不堅持,多半源於父母的放任。記住,只要再逼孩子一下下,他會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優秀。所以,真為了孩子好,父母就要狠下心來,適當的逼迫總比放任來得好。哪怕孩子當下會埋怨自己,但至少未來,孩子會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來源丨優秀父母必讀 圖片 | 攝圖網

責編丨王曉軍 主編 | 雷 玲

鼓勵一下點「在看」!

相關焦點

  • 家長普遍的謊言應對孩子好奇心策略將危害孩子的一生
    這位家長的做法的確偏激但她絕不是個例,很多父母在教育的過程中遇到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都曾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號,或多或少地進行過「謊言教育」。  「媽媽,我從哪來的?」「從垃圾堆裡撿來的」,這是大多數人小時候都會有的經歷。
  • 《小爸爸》:「合格」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教育子女的首要條件要考慮到自己是不是個合格的父母,能不能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真正成為他們的領路人和陪伴者,只有做合格的父母,才能有合適的方式方法讓孩子能夠理解父母,並且樹立強大的信心毅力,和父母成為最好的「朋友」。
  • 在「吼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將來會怎樣?為人父母別不懂了!
    在「吼式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將來會怎樣?為人父母別不懂了!軒軒是一名小學三年級的學生,每當他的行為達不到媽媽預期的時候,媽媽總會對著他大吼大叫,這讓軒軒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甚至連情緒都變得非常暴躁,在學校跟同學打架鬥毆更是常有的事。這其實就是當下我們的教育模式,小編將它總結為「吼式教育」。
  • 知乎兩千萬閱讀的熱帖刺痛多少孩子的心:父母滿口謊言的樣子真醜
    網友都覺得這父親做得太過分了,滿口謊言,真的醜!相信孩子聽到父親反悔肯定會失望透頂,這種深深的刺痛相信經歷過父母一次次「失信」的孩子都會懂的。01你的童年是不是也經歷過這些「父母」的反悔?那些小事,你已經淡忘,還是留下了傷痛?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家庭溫情電影《東京物語》:年過七旬的老人經歷長途跋涉,來到繁華的城市看望自己的兒子們。
  • 我的世界:那些年父母說過的謊言,第一句和最後一句最「扎心」
    在生活中,父母一直都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但是當我們成年之後發現,可愛的父母曾經也對我們有「謊言」,如果不信,老三用MC的截圖告訴你真相,其中第一句和最後一句最「扎心」。 1、你的壓歲錢,全部幫你存起來
  • 發燒界四大謠言,第三條80%的父母都信過
    這是我見過最明白的答案》。 所以,一味的捂和晾都是不行的,都不利於病情的發展和恢復,該捂捂,該晾晾才是正道! 除非一直給孩子持續擦拭,但溫差小了降溫效果差,溫差大了降溫效果大又會明顯增加不適,許多研究都顯示,擦浴會導致孩子的哭鬧和畏寒。
  • 養觀賞魚最容易被忽悠的四大謊言,看看你你遇到過沒有
    謊言二:三合一過濾器的過濾效果很多魚友都接觸過這種過濾器,說實話這東西在我看來根本就是一個氣泵加水泵,如果說過濾效果的話,應該趨近於零。一個完整的過濾系統必須是物理過濾結合生化過濾,物理過濾可以將水中的大顆粒攔截到濾材上,生化過濾是把有害的化學小分子轉化為無害和微害的其他物質。
  • 養觀賞魚最容易被忽悠的四大謊言,看看你你遇到過沒有
    而這個東西一項都實現不了,這東西對於大顆粒的吸附效果非常有限,只能吸附一定範圍內的顆粒,而且十分不理想,就算吸附了也還是掛在棉上,並沒有把大顆粒分離出去,還是泡在主缸裡,至於生化過濾更是沒有,裡邊壓根就沒有培菌倉,生化細菌沒地方吸附。生化過濾根本無法實現。想靠這個東西把魚養好?不存在的!謊言三:觀賞魚不能多喂,餵多魚會撐死對於這個謊言,老王真的不想解釋太多。
  • 「把飯吃了就帶你去玩」,「哄騙教育」會透支孩子信任,要慎用
    閨蜜得意地朝我笑了笑仿佛在和我說這是一招很好的哄孩子吃飯的方式。這件事引發了我的一番思考。"把飯吃了就帶你去玩",絕大多數的孩子小時候都聽過這句話。隨著我們長大,我們才知道,這是父母的謊言。哄騙孩子,似乎是所有父母的共性1.狼外婆喜歡吃不乖的孩子。2,打針不疼的。3,藥和糖果一樣,是甜的。
  • 三流的父母溺愛孩子,二流父母縱容孩子,而一流父母都在做什麼?
    人民日報曾經發表文章說:「教育好孩子,是父母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家庭是孩子最好的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給孩子裝上什麼硬體,孩子就會擁有怎樣的內核。父母給予孩子什麼教育方式,孩子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一個孩子未來的成就與高度,都與家庭的教育密不可分。
  • 「大人都是騙子」,一個小女孩的心聲受到3400萬關注:你會騙孩子嗎?
    最近,知乎上有個話題很火:為什麼中國很多孩子都不會去考慮家長的感受? 最開始,這個話題有162萬的瀏覽熱度。 一周後,就飆升到3404萬的瀏覽量,還被納入知乎專題收錄:教育100問。
  • 海賊王中的「四大謊言」,到底有多假?
    在海賊王中,其實存在很多謊言,而這些謊言有多假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有趣的四大謊言吧! 第一個謊言,惡魔果實能力者會被淹死。在海賊王中存在這樣一個設定,惡魔果實能力者害怕海水,他們吃了惡魔果實之後就會變成旱鴨子。
  • 父母相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才能給孩子好的情感教育
    楊絳與錢鍾書的婚姻,被世人視為典範,在父母恩愛環境下長大的錢瑗,雖然她一生經歷了很多不幸,但是兩段婚姻都非常的幸福。在現實生活中,我發現身邊那些能坦然說出「我爸媽很相愛」這句話的人,他們的生活態度幾乎都是積極向上的。大家都說:父母相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父母關係決定了他們成長的環境,而成長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則會伴著他們一生。
  • 你所謂的快樂教育,不過是父母偷懶的託詞,董卿說的最直接
    你所實行的快樂教育學習很辛苦,自古如此,否則何來苦學一詞?一個人從小到大,不吃一點苦,都在甜水裡泡大,肯定不是好事,肯定不利於孩子成長。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就是這個意思。但是,我們現在的有些父母,恨不得把孩子養在無菌室裡,起碼也得是溫室裡。在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註定是沒出息的,因為經不住一點點挫折。動不動跳樓跳河輕生的人,就是這樣養大的。
  • 世界上最頂級的9大教育法則(父母必讀)
    有句話說得好: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你只有一次機會。 掌握科學的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使孩子在成長裡少走彎路。 以下9種世界最頂級的教育法則,也許能讓你找到教育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 家風家教微課堂丨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一個好的老師,或許能夠影響孩子三年五年,但是家長的影響力卻是一輩子的。現如今,許多家長忙著工作,忙著事業,把孩子扔到學校,交給老師,什麼都不管......孩子的好與壞都是老師的問題。這個觀念顯然是錯誤的!無論多好的學校,多好的老師,在孩子心中,父母的位置永遠替代不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師的事,更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 被嘲笑低能兒,孩子:都是我媽坑了我,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是自理
    幼兒期的自我管理能力即自我服務的能力,是孩子容易完成的勞動內容,能使孩子產生成功感和自信心,同時能使孩子獲得勞動成果的喜悅,從而調動孩子對生活的興趣和積極性。作為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使孩子成為一個自理能力強的人呢?一、父母給予孩子自己做事的機會,不包辦代替,滿足孩子自己做事的願望,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 管教孩子時,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導致孩子更不聽話
    在教育孩子時,大多數家庭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當父母一方在教導孩子時,總會有一個人出來和你唱反調,護著孩子,你說東,他偏說西在孩子面前你是「壞人」,他是「好人」。當雙方在教育上意見出現分歧時,反而會讓孩子的整個教育朝著反向發展。
  • 為何年輕父母都在寶貝存錢罐給孩子買教育金?
    如今的時代,我們的生活工作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有一樣留存至今,那就是教育。古有孟母三遷、鑿壁砸光、聞雞起舞來形容教育的重要性。現在,就一句話: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現在的年輕父母拼命的奮鬥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努力掙錢買學區房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
  • 孩子自己剪頭髮剪了個坑,這個媽媽的做法值得學習,你孩子剪過嗎
    孩子天生模仿能力和動手能力都很強,有什麼事情都會嘗試著自己去動手做。對家裡的東西拆拆還是很平常的,有時甚至在自己的身上打起主意來。相信不少的父母都有遇到孩子偷偷剪自己頭髮的時候。面對孩子剪的狗啃髮型,真的是氣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