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瀕危野生老虎,時尚先行者 KENZO與WWF 攜手合作

2021-01-08 騰訊網

老虎作為文化和時尚界的經典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近期,世界流媒體巨頭 Netflix 出品的紀錄片《養虎為患》(Tiger King)引爆網絡,劇情聚焦圈養老虎的現狀,將曾經的叢林王者最終淪為人類牟利工具的現實赤裸裸的展現在普通人視野之中,激發人類對野生動物生存現狀的再度關注。

《Tiger King》官方宣傳海報

圖片來源:Netflix

在中國文學、繪畫等方面的藝術作品中有很多關於虎的描寫,然而老虎卻一度是動物紀實攝影中的不二之選,以千姿百態的形象受到攝影人的青睞。著名攝影家潘嵩毅用鏡頭藝術地全力展現「東北虎生存現狀紀實」,十幾年來 101 次到牡丹江拍攝東北虎,用創作者的人文情懷表達人類對物種生存、延續、和諧等元素所組成的思考和抉擇,他用藝術才情凝結的《虎王》攝影著作在世界攝影文化藝術寶庫中以其獨特的價值而載入史冊。

潘嵩毅作品《東北虎》

圖片來源:中國攝影家協會

在當代論及畫虎,唯有中國工筆畫學會會長、東北虎畫家馮大中一人獨領風騷,他的畫作賦予了虎以人文之神韻,更創造了自己的藝術符號,被譽為「天下第一虎」。他帶著對自然的敬畏之心將虎「擬人化」的展現在大自然中,充滿了柔情與善意。

馮大中作品《雙虎》

圖片來源:馮大中

中國最年輕的 90 後塗鴉藝術家陳英傑喜歡創作紙本水墨、布面油畫與大型牆繪,聚焦在東方傳統水墨與西方街頭藝術的融合上,用國畫塗鴉重新定義街頭藝術。2017 年,他在上海創作了《殘餘的溫度》,用潑墨營造的水墨畫意境裡,畫面中唯一的主角老虎不再顯得虎虎生威,只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回眸,蕭瑟中向人類求救的信號越發深刻。牆繪一邊訴說著老虎與自然的關係,一邊傳遞著保護動物的深刻理念,力圖以一種全球語言引起公眾的強烈情感共鳴。

陳英傑創作了這幅《殘餘的溫度》,其靈感來自他跟隨 WWF 護林員前往柬埔寨的原始森林的經歷,他從中了解到全球僅剩下 3000 多隻野生老虎,想藉此傳遞保護老虎的自然理念

圖片來源:網絡

在時尚界,虎紋圖案是增強服飾的野性魅力的不二之選,獸紋通常以其鮮豔的色彩和張揚的紋理為服裝注入個性前衛的氣質,是 80 年代復古風回潮的經典元素之一,被設計師以多變的形式組合搭配,在時尚的流行趨勢之中百轉千回,虎頭設計更是作為時尚元素的寵兒,KENZO 的虎頭系列更可謂是時尚界最具標誌性的圖案之一。

Kenzo a/w 1983 秀場的老虎紋樣設計

圖片來源:Daniel Simon/Gamma-Rapho via

Getty Images

從文化角度而言,老虎作為中國十二生肖中的物種,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源遠流長,老虎威風八面,是萬獸之王,不僅是剛勇威猛、吉祥如意的象徵,關於老虎的圖騰崇拜和文化傳說更成為中華民族聯繫自然、祈福闢邪的最具特色和最有影響力的一種文化現象。

西方文明中,虎「Tiger」一詞就來源於底格裡斯(Tigris river),公元前 11 年,羅馬人是根據孕育兩河聞名的底格裡斯河的洶湧而來命名「Tiger」;而在希臘神話中,酒神曾化身老虎背著年輕女子度過底格裡斯河,從而賦予老虎驍勇浪漫的寓意。

在希臘神話故事中,宙斯曾贈送給酒神 Dionysus

一隻老虎作為坐騎

圖片來源:soniahalliday

這個從古至今受到人類追捧的「叢林之王」卻由虎產品的非法貿易,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數量減少了 95%,僅剩 3200 只,作為現存體型最大的貓科動物之一,已經達到瀕臨滅絕的境地。在過去的 50 年裡,野生虎棲息地的喪失、人類對老虎及其獵物的大量捕殺以及用虎器官及其他衍生產品進行非法貿易等活動已經導致了三個虎亞種的滅絕。

除了這些令人震驚的數據外,老虎數量的減少還為生態系統帶來巨大的連鎖反應:作為食物鏈頂端的捕食者,老虎在維持森林生態系統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森林生態系統也支撐著成千上萬的物種和人類的平衡所在,對老虎的保育可證明生物多樣性的健全。

為提升全世界對野生老虎與地球保育議題的關注,無論是聯合國還是非營利組織機構都在不遺餘力的做出努力。2010 年 1 月,在老虎保護亞洲部長級會議提出,將每年的 7 月 29 日設為「全球老虎日」;同年 11 月,在聖彼得堡舉行的老虎峰會上,13 個全球野生虎分布國的政府首腦和代表會聚一堂,通過了一項重大的聯合行動計劃——「全球野生虎種群恢復計劃」,並聯合發表了《全球野生虎分布國首腦宣言》,設立 TX2 目標——在 2022 年之前使得現有野生虎的總數翻番。

Felipe Oliveira Baptista

圖片來源:Tim Elkaim

在去年,Felipe Oliveira Baptista 加入 KENZO 時,就已經思考到了這一切。當他來到這家以獨特的老虎標誌而聞名的法國品牌之時,他的首要任務就是重新振興 KENZO 的品牌力與品牌形象。

KENZO 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攜手合作,推出了全新膠囊系列

在 Felipe Oliveira Baptista 的帶領下,KENZO 在延續品牌 DNA 的基礎之上不斷探索全新創意。近期,KENZO 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攜手合作,支持其發起的「Tx2」全球老虎保護項目。並同時推出了全新膠囊系列,以致敬其標誌性的老虎圖騰,該系列產品包括 18 件男女通用單品,包括 T恤、運動衫和連帽衫,售價在人民幣 1599-5099 元不等。KENZO 承諾該系列所銷售每一件產品都將向「Tx2 基金」捐贈 10 美元,以繼續推動這一保護動物的壯舉事業。

青年演員王鶴棣演繹 KENZO 全新膠囊系列

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將涉及 KENZO 的每一季,並持續到 2022 年底。該系列將於 9 月 25 日在 KENZO 天貓官方旗艦店全球獨家首發,並於 9 月 26 日開始在特定零售店上市。

KENZO 全新膠囊系列

事實上,Felipe Oliveira Baptista 對保護動物的意識是根深蒂固的,就像當年在著名時尚品牌 Lacoste 擔任創意總監時,與動物保護組織「拯救地球物種」(Save Our Species)的慈善合作,將經典白色 polo 衫胸前全球馳名的綠色鱷魚 logo 換成蘇門答臘虎、爪哇犀牛和東部黑冠長臂猿等瀕危野生物種,用時尚創意表達對保護這些瀕危物種所做出的堅貞努力。

KENZO 全新膠囊系列

關於此次與 WWF 合作的系列,Baptista 在採訪中說,「我希望能幫助提高我們行業的意識,我認為這是至關重要的,」他的設計理念不僅僅停留在保護動物層面,同時深刻引入可持續意識。在設計該系列時,每一件產品都是由 100% 的有機棉製成,並通過了全球有機紡織品標準的認證,這比普通棉少用了大約 88% 的水和 62% 的能源。他還提出這些服飾可以用水性墨水進行可持續染色和印刷,他還督促自己和他的團隊在整個 KENZO 的產品中採用可持續的替代品,從回收有機材料到無塑料包裝,與 WWF 的合作,改善 KENZO 的棉花供應鏈和淡水足跡。

KENZO 全新膠囊系列

Felipe Oliveira Baptista 對此表示,「老虎是 KENZO 基因裡的一部分,對於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我們都在努力思考如何以一種更可持續的方式來做。」

毋庸置疑,對野生動物持久和切實的保護所做的努力,已經讓 KENZO 在消費者認知體系中與老虎標識產生了不可動搖的連接,而這不僅將進一步提升 KENZO 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更實現了一個新經典的誕生和成長,同時也將對喚醒年輕一代消費者對老虎保護意識和行為引申出的深遠影響。

當下時代的品牌營銷,僅僅停留在追逐、迎合潮流層面,也許能夠獲取一時的成功,但只有根植於深刻文化根基並符合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大趨勢,未來才能真正為時尚品牌的經典傳承建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長久影響力。WWD

撰文Lucy Geng

圖片來源品牌官方

相關焦點

  • 致敬老虎圖騰、保護野生虎群,KENZO 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
    隨著消費者對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品牌紛紛加入「零皮草」大軍,保護動物棲息地和種群繁衍也一度成為時尚環保人士們的重點工作。 人們每天都能從流行文化中看到老虎的身影,而野生老虎種群卻正在面臨滅絕的風險。老虎這個物種不僅是自然遺產的一部分,更是整個地球生物多樣性的象徵。
  • 為支持 WWF 野生虎保護事業,KENZO 推出全新老虎膠囊系列
    作為 KENZO 的圖騰,老虎頭標誌可以說是品牌最經典的象徵,不幸的是,在現實生活中,野生虎一直處在瀕臨滅絕的狀態。為了支持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的「Tx2」全球老虎保護項目,KENZO 希望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推出了全新膠囊系列。
  • WWF公布全球十大瀕臨絕種動物名單 老虎居首
    ,以喚醒世人對拯救瀕危動物的關注。 2010年為聯合國國際生物多樣性年,因此WWF在新年之初列舉出十大瀕危動物名單,希望世界各地能在未來12個月內加強保護這些動物。除了老虎外,其餘名單上瀕危動物還包括大熊貓和北極熊等。 根據WWF數據,全球老虎數目在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大減95%,目前全球僅餘約3200隻老虎。
  • 浙江省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拯救保護狀況新聞發布會
    我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資源數量位居全國前列,保護拯救任務十分艱巨。據初步統計,目前受威脅程度較大的野生動物有近200種,有的甚至已經面臨絕跡,其中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有64種,約佔全國總數的三分之一。如華南虎和朱䴉在省內的野生種群已經絕跡;金錢豹、斑羚、藏酋猴等已難覓蹤跡;中華秋沙鴨、眼鏡王蛇等數量極少;雲豹、野生梅花鹿等分布區域極為狹窄。
  • 拯救穿山甲等野生動物 瑞思英語小達人在行動
    近日網絡熱議的「穿山甲事件」再次引發人們對野生動物保護的關注。不光是穿山甲,在世界各地遭受獵殺的瀕危野生動物還有很多。為了拯救這些野生動物,讓「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的口號滲透到孩子們的心中,瑞思學科英語攜手公益合作夥伴WildAid,通過孩子們的表演和展示,向全世界發出倡議,發起了本屆主題為「動物大救援『救』等你來「的瑞思英語小達人活動,參賽小選手化身動物救援家,通過學習相關知識,了解野生動物生存現狀,從而以視頻的形式發起自己的救援主張,倡導公益理念。
  • 野生華南虎的瀕危謎底
    野生華南虎,這唯一原產中國的虎種、所有老虎的祖先,已被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組織列為當今十大瀕危動物之一,它近些年的真實狀況如何呢?本文真實深入地揭開了這一謎團。亞洲驕傲的「殞落」2002年11月9日,加拿大《渥太華太陽報》發出一篇題為《亞洲驕傲的隕落》的特別報導。
  • 中美墨合作執法培訓 保護瀕危加灣石首魚和小頭鼠海豚
    會議詳細解讀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公約第十七屆締約方大會有關加強石首魚保護的決議,講授了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簡稱「加灣石首魚」)鰾及其幹製品識別技術,並發布了手機適用的加灣石首魚膘快速視覺鑑定電子指南。來自美國魚類與野生動物管理局、墨西哥聯邦環境檢察署以及中國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的代表在會上分享了有關加灣石首魚非法貿易和執法情況。
  • 世界十大瀕危珍稀野生動物名單出爐
    珍稀野生動物,顧名思義就是指生存於天然狀態下、非人工馴養的各種數量極少的動物。你是否知道地球上動物種類正在急劇減少,一個接一個,一種接一種都消失了。地球上的生物原本自然形成食物鏈而互相依存。下面跟小編一起來認識一下世界十大瀕危珍稀野生動物,排名不分先後。
  • 野生救援攜手周杰倫 保護瀕危物種再出發
    中國網5月27日訊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中國海龜保護聯盟和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於27日共同在京召開媒體發布會,發布保護瀕危物種海龜和穿山甲的公益廣告《無限生機》。中國海龜保護聯盟主任委員李彥亮,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總工程師尹峰,野生救援野全球項目主任John Baker,野生救援公益大使周杰倫,以及航美傳媒集團市場副總裁董德剛,知乎副總裁秦亞洲,抖音品牌高級總監袁嘉駿等媒體深度合作夥伴出席了發布會並發言。
  • 拯救中國虎國際基金會慶祝3隻稀有華南虎的誕生
    這使老虎谷保護區的華南虎數量達到18隻,即在這種被視為所有老虎祖先的瀕危物種全球總數中佔將近20%。中國虎項目將極其成功的繁育項目與創新型「野化」圈養老虎相結合。 博銳先生表示:「隨著這些幼崽的誕生,努力拯救這種極其瀕危的老虎又向前邁出了一步並且繼續給中國華南虎帶來了希望。
  • 雲南:保護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珍稀瀕危物種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記者從雲南省政府新聞辦5月22日舉行的2020年「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雲南省積極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為代表的珍稀瀕危物種拯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中國瀕危野生動植物數量持續上升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記者 陳溯)3月3日是聯合國第7個「世界野生動植物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3日對外表示,中國的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等瀕危野生動物已扭轉了持續下降的態勢,德保蘇鐵等野生植物居群穩定增長。
  • 香港海洋公園將撥款500萬拯救瀕危野生動物(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20日 09:32 來源:     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就撥巨款拯救瀕臨動物?加強保育工作?19日舉行記者會。他們公布?
  • 拯救瀕危北方白犀牛 科學家成功培育出兩個試管胚胎
    為了不讓北方白犀牛從地球上徹底消失,國際科研和野生動物保護團隊一直進行著努力,當地時間11日,科學家們終於成功培育出兩個試管北方白犀牛胚胎。今年8月22日,在來自義大利、德國和捷克的科學家,肯亞野生動物保護局以及奧爾佩傑塔自然保護區等多方合作和努力下,科研團隊從娜金和法圖身上各取出5顆卵子,共計10顆卵子。同月25日在義大利的阿凡提阿實驗室,解凍了早年從兩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收集的精子,對10顆卵子進行人工授精,其中7顆卵子成功受精;孵化10天後,最終培育出了2個胚胎。
  • 華南虎:極度瀕危的物種之一 世上少於30隻野生
    中新社發 朱文標 攝     2007年11月30日,在龍巖世界A級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上杭縣梅花山自然保護區內的「中國虎園」拍攝到的正在野生訓化中的華南虎。1998年,國家林業部門和福建省龍巖市在現存野生華南虎主要棲息地之一的梅花山自然保護區啟動了華南虎拯救工程,建設了梅花山「中國虎園」。這裡的華南虎正在接受野化訓練,為今後的野放回歸大自然打下基礎。
  • 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原標題: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封面新聞記者1月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 「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
  • 人類對瀕危生物的最後拯救
    《希望:拯救瀕危動植物的故事》,[英]珍·古道爾等著,黃乘明等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定價:42.00元 □李大光今年初,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引進出版了她的新作《希望:拯救瀕危動植物的故事》能夠讓國人更進一步了解世界各國的動物保護者們在拯救瀕危動物中作出的鮮為人知的重要貢獻。 《希望:拯救瀕危動植物的故事》的視野是全球的。
  • 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完成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
    11月10日,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聯合尋甸黑頸鶴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對種植於尋甸縣六哨鄉恩甲村委會灑底村的1000餘株富民枳進行了除草鬆土,並對其中200株進行掛牌監測。下一步技術人員將定期採集富民枳的相關監測數據,認真做好項目實施的各項工作,為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保護研究積累經驗。生長較好的一株富民枳,生長50cm《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富民枳近地保護研究項目》是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昆明市林業和草原局支持,昆明市瀕危動植物收容拯救中心負責實施的科技項目。
  • 從2000隻到30隻,東北大老虎是如何走向瀕危的?
    與新疆虎主要因生態斷層而滅亡、華南虎主要因人地矛盾而瀕危不同,對東北虎們的存續造成最大威脅的,一是「虎身被人獵」,二是「虎家被人端」。俄國人愛的寶貝生態環境的自然變遷和過去人們保護野生動物意識的淡薄,導致到19世紀末時,我國野生的東北虎僅剩2000隻左右。
  • 近代以來,我國因人為原因而瀕危的16種最美野生動物
    工業革命以後,經濟快速發展讓人類整體上解決了溫飽問題,人口數量的劇烈增加,讓人類不得不侵佔更多的自然資源,隨之而來的代價就是更多的野生動植物,因人類而面臨滅絕或者瀕危。據科學研究發現,在近代,物種的滅絕速度比自然選擇加快了100到1000倍,《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報告稱,在整個20世紀,人類已經造成了至少543種陸地脊椎動物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