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文學】王發茂:【大墩峽,一塊神奇的地方】(散文)

2021-01-11 騰訊網

大墩峽,一塊神奇的地方

文/王發茂

曾多次去大墩峽探險,從三十年前未開發的原生態峽谷,到現在開發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總覺得沒啥看頭,這也許是因為看慣了大山大水,對大墩峽這樣的地方,早已司空見慣,熟視無睹。

我無意於遊覽,卻偏有某種欲望,這個欲望來自開發後大墩峽更帶上了某種神秘色彩。據說,與治水的大禹產生了某種聯繫。於是,衝動之下,拗不過幾個友人的硬纏,竟不顧身體有疾,於今年暑假時再次光顧大墩峽。

從縣城驅車前往,一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谷口。

當我懷著愛看不看、愛理不理的心思,再次光顧這裡,慢慢領略這裡的水光天色、這裡的鬼斧神工時,禁不住被美麗的景色纏住了眼球。

進入大墩峽,確實如入仙境一般,讓人有種欲罷不能、欲走不行的心理猝然而生。旅遊網所載:大墩峽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西6公裡,擁有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三大優勢。區位優勢是甘青兩省五縣的交匯處,依黃河而生,東臨黃河三峽,南面是保安三莊之一的具有濃鬱保安族風情的大墩村,西靠AAAA景區孟達天池;景區由叭口溝、灣架山、注窪溝三部分組成,峽內群山疊翠,灌木叢生,奇花異草充滿山谷,谷底清溪潺潺,山間飛瀑遍布,更有奇特古老的變質巖景觀;大禹文化、保安族民俗文化是其人文優勢。

「峽」冠以「大墩」,源於地理位置。峽口山嶺乃大墩堡所在的地方。此堡位於大河家鎮大墩村,築墩時間不詳,至遲明代已有堡,為守御積石關的烽堠墩臺之一。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河州知州趙桂芳駐防積石關時,在原墩基礎上築堡,取名「靜安堡」。民國黃陶庵《續修導河縣誌》云:「靜安堡,州北一百二十裡,在積石關內大墩坪上,鹹豐十一年知州趙桂芳築。」堡南北長200米,東西寬100米,牆高6米,厚2.5米,佔地2萬平方米。堡中心有一用泥土築砌的堅固小堡,為駐軍官員指揮所。設東西兩門並建有門樓,西門遙對積石關,門頂嵌石質「積石鎖陰」匾額,真書,石刻橫額,長約1米,寬約0.5米,無年月款識。此石刻遺失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大墩堡城牆現保存基本完好,堡內住有村民。

名之大墩峽,也就有了歷史文化的厚重感。

從車窗玻璃看去,入口地勢較開闊平坦,迎門左邊便見一個大大的碧潭,潭水清澈見底,潭中金魚戲水,潭邊綠樹紅花,蜂舞蝶旋。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穿過花草樹木雀躍而來,然後在碧潭內打個滾又奔騰而去。

溪水中特意設置了一些景觀:如橫臥著的石磨盤,是早期農人磨麵用的;碌碡,是碾壓小麥、油菜、大豆等農作物用的;還有搗米用的石臼等石器。我們下了車,再仔細欣賞石器。

這些石器卻也古樸典雅,精工刻鑿,紋理清晰齊整,彰顯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非凡的智慧。溪邊,一條碎石小徑蜿蜒延伸至谷內,但見谷內碧巒疊翠,灌木鬱鬱蔥蔥,似有隱隱的鳥叫聲傳至耳膜。

到了景區接待處的小廣場後,車輛無法行駛。我們停好車,慢悠悠地依著木頭棧道,攀爬而上。

從谷底的小廣場,右拐,沿著棧道向上走。映入眼帘的是棧道旁,全是懸崖絕壁,叢生著灌木,樺樹、針葉松,也有叫不出名兒的小灌木。高大的白樺林、紅樺林像天然的氧吧給大墩峽注入了絕妙的清新劑。小路彎彎,溪水潺潺;綠樹成蔭,鳥雀婉轉;澗水繞梁,峭壁擎天。

美哉,大墩峽!奇哉,大墩峽!此刻,只有用「美不勝收」一詞枯澀地形容一下了。

站在凌空架起的玻璃棧道俯瞰,大墩峽就像一幅優美的山水畫卷。緩步移行途中,耳畔不時傳來鳥兒清脆悅耳的叫聲;細瞧,樹與樹間密不透風,看不清是什麼鳥。友人說,是野黃鶯,但也無法證實;谷底,棧道下溪水潺湲,水可清澈見底,有人在水裡卷著褲腿涉水,似俯身打撈什麼東西,一詢問,才知,在捉娃娃魚;水中石頭光潔至極,每一條紋理都能看得仔細,裸露於水面上的石頭,大小不一,但也有幾人抱不過來的巨石,若想拍照,可躍上石頂,兩人三人不嫌多。剛邁上棧道時,時雖盛夏,但因有灌木投下樹陰,我們沒感覺到酷熱,相反絲絲涼風卻掠過面頰,心想倒也是避暑之處。也許棧道坡度較陡,走著走著,渾身開始汗水滲出,衣服上也透出熱氣。

半山腰,棧道旁,寬闊處修建了亭子,有人備了飲料。看著我們氣喘籲籲,大汗淋漓,攤主抬起頭看著我們,似在暗示我們該買飲料了。於是,幾瓶飲料自然成了口渴之人的肚中物。

木條凳在棧道上隨處都有,遊人累了,隨時就坐。若棧道旁地勢寬展,依勢修建著觀景臺。從觀景臺可以俯視谷底,可以眺望更遠處的平川,好幾處村落依稀可辨,黃河水泛著黃光,在陽光下還可看得清翻滾的浪花。

叭口溝。灣架山。注窪溝。

每登臨一處,我們定睛細看,這裡的山一樣陡峭;這裡的水,一樣清澈;這裡的樹,一樣蒼翠。

沿路而行,注窪溝瀑布、二層疊瀑,尕德林瀑布、雞腔子瀑布、碗架瀑布等眾多瀑布層層疊疊如一條盤踞的長龍隱匿在綠色的汪洋之中。

最神奇的是灣架瀑布。從高處垂下,落於地面巨石上,聲如雷鳴,如雪奔瀉,遠遠地,還未靠近,一股沁涼已滲透全身。擴散的水珠,像一位跳芭蕾舞的演員撐開了白色的連衣裙,又似一位仙女的裙琚,隨風飄動,純潔無瑕。濺起的水花,在風中四散迸濺,涼意也隨之擴散開來。相比之下,雞腔子瀑布、二疊瀑布顯得柔和內斂,它像一位多情的王子親吻著堤岸、親吻著它身邊的花花草草,後化作一股清流緩緩而去。

山腰處有幾處山洞,足可容納幾人到十幾人。有人說,曾經是大禹和他的治水工匠居住過的地方,這畢竟是傳說,不足為信。但常年流水侵蝕山石碎粒,便形成了天然的洞穴。開發者為了吸引遊客,牽強附會一番倒也未嘗不可。

沿途小小的山坡上,大片大片的杜鵑花、紫丁香,還有眾多不知名的花卉穿插其中,一道道噴薄而出的澗水像天然的噴泉澆灌著這些花花草草,清香的芳草味招來了眾多的蜂兒蝶兒在此翩翩起舞。

攀爬棧道至數百米處後,不再有棧道向上延伸,而是一段較為平緩的棧道,向南約莫走上幾十米,就是下山的棧道,比之登山的棧道,下山時明顯坡度小了不少。

我們感覺到汗水漸漸少了,但下山時腿抖身輕,必得慢慢斜步才行。

友人們興高採烈地走著、說著、笑著,我也感受到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美妙之處。

大凡遊客,都有一種心理——獵奇心。在此種心理驅使下,遊玩山水,嘗試探險。是的,「不到長城非好漢」,中國人歷來如此;等到遊玩歸來,或產生不枉此行的優越感,或產生不可名狀的失落感,當然更多人會因到過某處景點而產生引以為榮的自豪感。

作 者 簡 介

王 發 茂

筆名田園,甘肅積石山人,愛好文字,在《人民日報》《中國土族》《民族日報》《河州》《河北大周刊》等紙媒發表數篇拙作,收錄各種文集,詩集的文字較多,網站和平臺刊發上千篇(首)詩文。現任縣作協常務副主席,《河州文苑》微刊總編!

三秦文學投稿須知

超過160萬人正在關注

趕快來關注吧,這裡有散文、小說、詩歌、詩詞、隨筆等精選作品,還在等什麼?快來關注我們吧。

相關焦點

  • 「三秦文學」稗子:「平淡日子裡的河流」(組詩)
    我想在晨曦雨後的的鳥鳴聲中去杏花灘公園散散步任憑四濺的水花打溼衣袖嗅一嗅這誘人的花清香大聲的誦讀一遍範仲淹的《麟州秋詞》等疫去春來時我想在午後的陽光下踩著老街的青石板路步行穿過鐘樓洞在喧鬧的叫賣聲裡輕輕地觸摸著老城的每一塊青磚
  • 臨夏大墩峽——最美踏秋地
    臨夏大墩峽——最美踏秋地 2020-10-10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三秦文學」翟向傑:「七律七首」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三秦文學,ID:sanqinwenxu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七律】喜聞首山詩社成立感吟無邊正氣蕩秋空,獻瑞飛雲過碧穹。汝水奔流承道脈,首山疊嶂繼文風。龍吟古調魚凌澗,鳳嘯新聲鳥出籠。
  • 國慶出遊地,首選大墩峽
    國慶出遊地,首選大墩峽 2020-09-17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臨夏~冬日的大墩峽 「晝觀冰瀑,夜賞冰燈」
    遊臨夏~冬日的大墩峽 「晝觀冰瀑,夜賞冰燈」大墩峽在陽光與燈光的照射下如夢如幻,宛若仙境積石山大墩峽景區位於甘青兩省四縣交界處,總面積4.6萬多畝,主景區由四條長約13公裡的山峽組成呈Y字形,區內海撥1800至3300米之間,年均氣溫7.8℃,日照充足,氣候四季分明,空氣清新宜人。
  • 「三秦文學」謝仁厚:「泥娃子」(小說)
    三秦文學微刊ID:sanqinwenxue不忘初心 夢在三秦泥娃子文/謝仁厚主題詞:被槍決是哪般個滋味?人死還能復活嗎?惡人必有惡報,但如此惡報實屬奇葩!NO.1在破半山的一個旮旯,西塂子莊的人眼——美女金婉秋在彎腰割麥子。
  • 【那山那水我代言】魅力積石山 秀麗大墩峽
    本期嘉賓大墩峽旅遊景區總經理 韓東禮大墩峽位於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大河家鎮西6公裡,擁有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三大優勢。
  • 深汕網刊發報告文學《這是一塊神奇的飛地》
    11月25日,深汕網刊發了由作家南翔、歐陽德彬共同撰寫的報告文學《這是一塊神奇的飛地》,講述了深汕合作區時刻望鵬,創新「飛地模式」的發展故事。還有,還有一塊悄然而生、神奇生長的飛地。深圳經濟特區於1980年8月正式成立,是中國最早實行對外開放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深圳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沿海,東起大鵬灣邊的梅沙,西至深圳灣畔的蛇口工業區,總面積327.5平方公裡,2010年延伸到全市,2011年延伸至深汕特別合作區。
  • 歐美文學源頭之古希臘文學
    歐洲文學的源頭之古希臘文學(一)主要成就:神話、史詩和戲劇,此外還有寓言、抒情詩和文藝理論等(二)主要特徵:理解後簡答題希臘神話的主要特徵:1鮮明的人本色彩,命運觀念。古希臘文學的許多篇章從不同程度,不同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為後人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也有相當一部分作品充滿了神奇的想像、怪誕色彩、表現出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3種類繁多,且具有開創性。除神話,史詩外還有悲劇,喜劇、寓言、故事、教諭詩、抒情詩、散文、小說等(三)古希臘文學的發展狀況。
  • 臨夏州八坊十三巷大墩峽晉升4A級景區
    原標題:八坊十三巷大墩峽晉升4A級景區  中國甘肅網2月13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 (通訊員 喬棟明 馬霞) 甘肅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日前發布公告,臨夏市八坊十三巷、積石山縣大墩峽景區成功獲批國家4A級旅遊景區,為建設「山水臨夏、綠色臨夏、美麗臨夏」注入新動力
  • 「三秦文學」魚鴻:「又是一年櫻桃紅」
    又是一年櫻桃紅作者:魚鴻每年五月,我一定會去一個地方,一個有著一棵連著一棵、一畝連著一畝、一片連著一片,足足有兩萬多畝櫻桃紅的地方——中國大櫻桃第一鎮,福山張格莊。【作者簡介】魚鴻,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煙臺市芝罘區作協會員,煙臺散文學會會員。作品散見於《當代散文》《煙臺晚報》《煙臺散文》《福山文學》《商洛作家》等。本文圖片源於網絡
  • 積石山縣大墩峽景區「第三屆迎春特色冰瀑節...
    定於2019年12月30日舉辦臨夏州首 屆冰雪體育旅遊節系列活動暨積石山縣大墩峽景區「第三屆迎春特色冰瀑節」系列活動。活動以「晝觀冰瀑,夜賞冰燈」為主題給廣大遊客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同時為積石山縣冬季旅遊發展起到了極好的推動作用。
  • 為什麼陝西被稱為三秦大地?還一個省像「三個省」?
    三秦大地?為什麼陝西會有這樣的別稱呢? 於是便有了「三秦」之說,劃重點,這裡的三秦實際上並不包括今天的陝南,陝南是在之後的歲月裡加入到這個組合中。歷經霸秦強漢盛唐,歷史上眾多振奮人心的故事在這裡上演。
  • 小學語文說課稿:《散文家談散文》
    重要是對散文、小說、詩歌三種文體作品的批評,起首要了解三種文體的根本知識;同時,我們應在了解作品表達的頭腦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對作品的體現本領,語言氣勢派頭等方面舉行欣賞和觀賞。通過閱讀,力圖到達情緒共鳴和理智意會的了解高度,漸漸培養和提高藝術的審美本領。通過熟讀先明白作者寫的是什麼,為什麼這樣寫,哪些是作者寫得好的地方。
  • 《行走的達蘭喀喇》表現散文真義 「更接近文學表達本意的寫作」
    近些年來,散文又悄然在人們的閱讀視野中升溫,尤其是非虛構文學的強勢崛起,讓散文有了更廣闊的可能。龐博豐富的知識含量,小說式的敘述方式,讓散文這個古老文體散發出現代的氣息。不過,不管散文怎麼發展,從朱自清經典作品《背影》中被淋漓盡致表現出來的情感真摯、直抒胸臆,依然是散文文體的核心品質。
  • 山東女散文家沙龍開啟 山大教授講述「散文世界的意義與意思」
    山東女散文家沙龍第23期名家分享活動利用周末開啟,邀請山東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叢新強,作了一堂題為「散文世界的意義與意思」的精彩講座。著名文化學者張期鵬,山東財經大學副教授亓鳳珍,大眾日報豐收副刊主編劉君,周三讀書會創始人李炳峰,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攝影師李恆昌,農村大眾報總編室主任劉秀平等30餘名嘉賓到場。講座由山東女散文家沙龍秘書長王力麗主持。
  • 德保:2020年文學創作再上新臺階
    2020年,德保縣文學創作者堅持立足故土,放眼全局,守正創新,謳歌時代,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全縣文學創作呈現繁榮發展態勢,先後出版2部散文集、1部詩歌集、1部評論集,並有500多篇(首)作品在各級媒體發表。
  • 朱自清的文學遺產
    而學生在學習這些經典課文的時候,除了在閱讀中感受這些作品的魅力之外,最熱衷的是尋找「知識點」——哪個地方可能會變成一道考題?類似的情況也存在於大學課堂上。據我了解,很多中國現代文學史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有關朱自清的內容一帶而過,既缺乏對作家的深入剖析,也沒有對其文本的系統解讀。有些教師被問及此事時,他們的回答是「沒什麼好講的」。
  • 魚鴻:豬年話豬(散文)
    本文圖片來於網絡作者簡介魚鴻,筆名魚兒姐姐,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煙臺市作家協會會員、煙臺散文學會會員、三秦文學主編。作品散見於《當代散文》《膠東文學》《煙臺晚報》《福山文學》《商洛文學》等。
  • 明清散文在法國的翻譯與研究
    ,在經歷南宋理學時代和元代停滯階段之後,明代散文繼往開來,在復古和創新之間徘徊,峰迴路轉之間展現了一些別樣的文學風景。 在馬古禮對中國明代散文的考察中,有些內容可能會因資料有限或個人審美趣味而未予以充分篇幅進行闡述,例如明初散文中以歌功頌德為主題、以雍容典雅為風格的「臺閣體」沒有得到具體闡述,前、後七子的文學復古運動文學也未有提及。然而,馬古禮籠統地指出了明初文壇的一些流俗:摹擬變成了因襲,文辭暢達,但是文出一轍,關乎教化,缺乏個人特色和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