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承諾年底前取蟹,突然11月底結束領取!業內:無限量銷售導致蟹券蟹卡泛濫
黎女士今年9月購買了一張陽澄湖大閘蟹卡,蟹商承諾年底前可以領取大閘蟹,蟹卡上也明明白白寫著12月31日之前領取,但當黎女士本月2日上網取蟹時,突然被告知「今年取蟹已於11月31日結束,明年請早」。對此,黎女士想通過電話詢問提前結束取蟹的原因,卻電話一直打不通,現在她吃蟹不成、退卡不能、說理無人,不知該如何是好。兒子本月回滬沒得吃陽澄湖大閘蟹了
據黎女士介紹,今年9月她從網上得知,蘇州一家蟹商正在促銷陽澄湖大閘蟹,一款「3.5母4.5公」的陽澄湖大閘蟹售價非常合算,這款4對公母共8個裝的陽澄湖大閘蟹售價1888元,打折後成交價1200元,於是,黎女士在網上購買了這張精品蟹卡,並打算12月初兒子從廣州回滬時全家一起享用。
「當時蟹商承諾憑卡可以在今年年底前取貨。」黎女士告訴記者,收到卡後她還特地進行驗證,卡上清清楚楚寫著「取蟹時間:官方公布次日至當年12月31日」,於是她放心地將卡放進了抽屜裡。
得知兒子將在本月4日從廣州乘飛機回上海,於是黎女士於12月2日上網取蟹,沒想到上網後卻被告知「今年取蟹已於11月31日結束,明年請早」。獲悉提前結束取蟹後黎女士急了,為了弄清楚提前結束原因,她撥打了蟹商留在卡上的電話,但無數次電話,或沒人接或忙線中,對此黎女士感覺無助又無奈。
「長期有效」變「過期」、預約全滿…蟹卡蟹券亂象多多
一個網名zoe-ch的網友日前在微博上說,他購買的蟹券,預約取貨,全滿了,這卡今年要過期。為此他不斷聯繫客服,電話一直沒人接。取蟹不成,蟹券要過期,於是他懷疑該蟹商有詐騙嫌疑。
其實,蟹卡蟹券亂象並非個例。孫先生於前年購買了一張「長期有效」的陽澄湖大閘蟹卡,今年12月取蟹時,蟹商網站卻告知「蟹卡過期」,打該公司電話一直沒人接,蟹取不成、說理無人,對此孫先生很無奈。
某水產協會旗下有多家蟹商會員,其中不乏發行蟹卡蟹券商戶。在採訪時記者得知,該協會在今年大閘蟹上市高峰期收到多起蟹卡蟹券投訴,或反映憑卡取到的大閘蟹存在質量、短斤缺兩,或投訴蟹商改變取蟹時間、提前結束取蟹等,也有市民投訴,蟹商留給他們的電話要麼沒人接要麼打不通。
超售,蟹商不得不提前「打烊」
既然有規定的取蟹時間,蟹商為啥會突然提前結束取蟹呢?
一位業內知情人士說出了原委。原來蟹商在7月、8月、9月預售蟹卡蟹券時,大閘蟹還養在湖裡、塘裡,他們並不清楚當年大閘蟹出蟹數量,若當年大閘蟹養殖數量超過蟹卡蟹券預售數量,那麼消費者自然能按照買卡時的約定取到大閘蟹,如果實際養殖數量少於預售蟹卡蟹券數量,那麼蟹商只能提前結束領蟹。據悉,這是大閘蟹行業多年來形成的潛規則。
該人士解釋,不但數量難以把控,質量上也難以把握。如果消費者購買的是二兩左右的大閘蟹,通常取蟹不會有問題,因為每年養殖數量最多的是二兩左右蟹,但取三兩及以上母蟹、四兩及以上公蟹就難說了,如果天公不作美、養殖管理不到位,當年大蟹產量少,取蟹時間略晚,比如在12月取蟹,大規格的蟹售罄,就會遇到黎女士這種情況。
他分析,現在蟹卡蟹券銷售魚龍混雜,部分蟹商趁機渾水摸魚,或短斤缺兩、以次充好、取不到蟹,或無限量預售蟹卡蟹券,改變取蟹時間,其中不排除欺詐行為可能。
購買蟹卡蟹券前最好先與蟹商聯繫
網友Helen認為,她從網上、同事以及親朋好友中聽到、了解到不少有關蟹卡蟹券的投訴,而且已經持續好幾年,這說明相關部門監管缺失,導致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網友zoe-ch則呼籲媒體予以曝光,讓相關部門引起高度重視並加強監管。
北京觀韜中茂(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葛志浩認為,蟹卡蟹券是消費者向蟹商提前支付貨款憑證,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雙方已就貨物的買賣達成了合意。提前結束銷售,意味著蟹商實質性違約,在雙方協議無法繼續履行前提下,消費者有權要求退卡。若蟹商不同意退卡,可通過法律途徑維權,造成消費者損失的,可以要求蟹商賠償, 「若發行蟹卡蟹券的蟹商本身並沒有貨物,而以虛構、捏造事實的方式與消費者達成買賣,則該行為不僅涉嫌消費欺詐,情節嚴重者還可能涉嫌刑事詐騙。」
水產協會該負責人為此建議:消費者購買蟹卡蟹券前最好先與蟹商聯繫,詳細了解情況後再購買。同時,購買蟹卡蟹券後存放的時間不宜過長,時間過長往往會因為企業經營情況等變化生變。他還提醒,最好購買知名品牌蟹商的蟹卡蟹券,這樣侵權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
(文章來源:周到上海)
(責任編輯:DF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