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養昆蟲】白玉蝸牛飼養繁殖要點

2021-01-14 特種養殖

    要養好白玉蝸牛,那麼就要抓好飼養以及繁殖工作,白玉蝸牛能儘快達到商品標準,而蝸牛的繁殖可以在商品蝸牛上市後接著下一茬的養殖,下面養殖一點通將白玉蝸牛的飼養與繁殖要點提供如下:

    1、飼養方式

    大體分為室外開放式和室內封閉式兩種。室外開放式包括溝式、棚式、庭院式等,讓其在保護圈內,類似於自然條件下的生長繁殖。室內封閉式養殖可用土盆、塑料盆、木箱、水泥池、桶、缸、罐等,用紗罩、溼布、薄膜封口,保溫保溼防鼠害。室內封閉式飼養便於溫度、溼度的調控,加上充足的飼料,不僅可解除蝸牛的冬眠,而且可達冬繁冬養的目的。室內飼養最好用塑料薄膜封閉四周,以保持溫溼度。


    2、飼養土的製備

    ①複合菜園土:未汙染的田園土30%、沙土30%,黃沙20%,煤渣灰15%,石粉5%,混合粉碎,經太陽曝曬3-5天消毒、殺蟲後,過篩,然後加水使溼度在40%左右,即一捏成團,一擊就散。盆內土厚度為:成蝸10cm,生長蝸7cm,幼蝸3cm,飼養1-2月更換1次。

    ②海綿替代法:在池、箱等底部鋪1層5cm的海綿,並保持4倍於本身重量的水分即可。每天清理殘食,每3天清理1次糞便。


    3、飼餵方法

    對1月齡內的幼蝸,應餵些鮮嫩菜葉,精飼料用開水燙軟粘在菜葉上,每天餵1次,最適溫度應控制在25-30℃,日夜溫差不宜大,噴水時不要直噴幼蝸。生長蝸除青料外,要多投精料,並添加微量元素和添加劑。每天飼餵量為蝸牛體重的7%-10%。飼料應放入食架或食盆,以便清理殘渣。放養密度隨個體增加由密到稀,每平方米400-200隻。60×30×25cm的飼養箱可入養100隻,5-6個月後,殼高4cm,體重40g以上時即可採收。

    4、越冬管理

    在人工調控溫溼條件下可解除冬眠。如飼養條件達不到,在氣溫下降到15℃左右時,要因地制宜進行保溫處理,如果轉入室內、飼養土加厚至25cm,外圍棉絮保溫。

    5、繁殖技術

    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人工養殖只要控制好溫、溼度,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幼蝸牛6月齡達性成熟,交配受精後10-15天產卵,多將卵產在洞穴內,菜葉上或海綿上,呈團塊狀。卵為橢圓型,有乳白色石灰質外殼,比綠豆稍大。每次產卵100-200粒左右,年產3-8窩。卵產出後可收集放入盆內或木箱內孵化,卵上面的粘液、糞便等不必擦洗。卵的下面墊飼養土並在土上覆溼棉布或海綿,把卵均勻排放上面,蓋上溼布,然後用塑料薄膜封住盆口,8-15天可孵出幼蝸。 孵化時必須保持溫度20℃-30℃,溼度80%-90%。





相關焦點

  • 白玉蝸牛的繁殖技術
    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人工養殖只要控制好溫、溼度,一年四季均可繁殖。
  • 白玉蝸牛的特性及飼養注意方面(簡版)
    3、喜溫喜溼、食性雜 由於遺傳因素決定,在悶熱之夜,白玉蝸牛的活動十分旺盛,它對溫度和溼度非常敏感,喜歡高溫高溼、陰暗潮溼,尤其是雨後天氣,活動更加活躍。 在冬季保溫得當時,白玉蝸牛也照樣能正常生長繁殖。
  • 白玉蝸牛怎麼養殖,白玉蝸牛養殖方法
    白玉蝸牛怎麼養殖 養殖前準備 蝸牛是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白玉蝸牛是人類通過長期的反覆的改良、篩選、培育而成的,所以,在人工養殖過程當中,我們就要儘可能的模擬適合蝸牛生長、繁殖的環境,讓其在人工造就的這個環境中健康快速的生長。
  • 白玉蝸牛的養殖技術,養殖白玉蝸牛的注意事項,一起了解下!
    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農民的養殖也變得越來越廣泛,而養殖白玉蝸牛可以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並且白玉蝸牛全身都有經濟價值,人們對白玉蝸牛的需要也越來越大,因此很多農民選擇養殖白玉蝸牛,那麼白玉蝸牛應該怎樣養殖?那麼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 白玉蝸牛的高效養殖技術
    一、養殖前的準備工作 蝸牛是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白玉蝸牛是人類通過長期的反覆的改良、篩選、培育而成的,所以,在人工養殖過程當中,我們就要儘可能的模擬適合蝸牛生長、繁殖的環境,讓其在人工造就的這個環境中健康快速的生長。
  • 白玉蝸牛的養殖指南:飼養之前要了解這些技術
    白玉蝸牛常被作為運動員補充營養的食品,因為它能夠迅速增加體內蛋白質和胺基酸的含量,同時也是太空人的特供食品之一。目前來說,我國關於白玉蝸牛的養生食品已經開發到了十多個系列,在美容護膚行業更是達到了搶手的程度,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飼養白玉蝸牛?在飼養之前又需要認識哪些技術?做好哪些準備呢?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個話題。
  • 農民養殖白玉蝸牛到底能不能掙錢?記養白玉蝸牛的阿輝
    幾年前就在網上以及各媒體裡聽說養蝸牛掙錢,大家都以為現在網上的騙局太多了,也就不怎麼在意。可是這我們村裡阿輝,這兩年養殖了蝸牛以實際經驗告訴大家養蝸牛效益可觀。阿輝告訴我們,養殖蝸牛其實並不難,因為有三點,第一蝸牛的繁殖驚人的厲害,蝸牛是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的動物,經過四個月餵養,體重達到50克左右時,性即成熟,兩隻蝸牛在一起很快就繁殖,一個蝸牛每2個多月就要繁殖一批,每一批都有一百五十多個小蝸牛。每年可以產很多批。
  • 白玉蝸牛的野外養殖技術
    人工養殖的蝸牛能夠實現成本低、效益高、規模化的優點,而且方便對蝸牛的繁殖引種活動進行實時的監控,對於蝸牛出現的一些不良狀況也能夠做出及時的調整,所以大多數蝸牛養殖戶都優先選擇人工養殖,不僅省力省心,而且能夠節省養殖場地和成本投入。
  • 雲耕時代白玉蝸牛養殖必須知道的常識
    蝸牛是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白玉蝸牛是人類通過長期的反覆的改良、篩選、培育而成的,所以,在人工養殖過程當中,我們就要儘可能的模擬適合蝸牛生長、繁殖的環境,讓其在人工造就的這個環境中健康快速的生長。
  • 白玉蝸牛篇
    小鹿第一次接觸的白玉蝸牛不是作為寵物或者食物,而是看的一本小說,裡面的男主就是一隻白玉蝸牛,他的設定是:粘液可以讓人的皮膚變得光滑水嫩,因為蝸牛不管是男是女都是可以產子的非洲大蝸牛下蛋(白玉蝸牛跟非洲大蝸牛是同一種蝸牛)
  • 廣東八尺鎮成廣東省首個白玉蝸牛養殖基地
    白玉蝸牛養殖形勢喜人,銷售價格一直在每公斤16元以上,7至8月最高價達到每公斤32元,養殖戶們是喜笑顏開,只愁無蝸牛可供養殖員研究白玉蝸牛的生長   中廣網梅州2月17日消息(記者何偉奇 周偉琪 陳菲)梅州平遠縣八尺鎮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則,積極引導農戶發展特色農業,從外地引進適合當地農戶養殖的中華白玉蝸牛進行規範化養殖
  • 孩子想養動物,那就選擇方便養殖的蝸牛,好玩又好養
    初養者一般宜選購家養種,未經馴化的野生種,在缺乏飼養經驗的情況下,死亡率較高。初養者還應避免種蝸牛帶菌和病菌交叉感染而影響日後正常養殖。其要點是:引種時要親臨蝸牛養殖場(戶),親自挑選和裝載種蝸牛;儘量不要在「網絡」上引購;不能引購拼湊起來的種蝸牛;不能使用已裝過蝸牛的舊塑料泡沫箱,應用新購的塑料泡沫箱裝載種蝸牛;不能混入死蝸牛。
  • 農村漢子不走尋常路,養殖白玉蝸牛走上致富路
    後來經過系統地學習,發現蝸牛養殖投資較少、飼養簡單、養殖期短、繁殖迅速、發病率低,適合在家養殖,就引進了一部分蝸牛開始養殖了。」談到養殖蝸牛的初衷,李運剛笑著說,「我目前養了一萬多隻白玉蝸牛,一隻白玉蝸牛4個月就能長成40克左右的商品蝸牛,一公斤白玉蝸牛能賣15元左右,年收益20餘萬元。」然而,在幾年前,李運剛的養殖基地卻是另一番模樣。
  • 廣西眾創農業 正確認識養殖白玉蝸牛的各個期間
    廣西眾創農業 正確認識養殖白玉蝸牛的各個期間白玉蝸牛,因其頭、腹、足潔白如玉,故稱為「中華白玉蝸牛」,簡稱「白玉蝸牛」,系中國獨有品種,以人工養殖為主。白玉蝸牛是雜食性動物,一般以綠色植物為主,尤其喜食多汁瓜果和綠色植物的葉片,各種綠色植物及糠麩均可作為白玉蝸牛的食療。
  • 雲耕時代白玉蝸牛養殖的基本知識,值得一看!
    在養殖蝸牛前,要對蝸牛養殖的知識有一定的掌握,比如了解蝸牛的基本習性,做好蝸牛養殖的前期準備工作、飼養管理等,才能養好蝸牛,產生效益:
  • (視頻)浙江首次出口觀賞動物鬃獅蜥、白玉蝸牛
    8月6日,50隻鬃獅蜥幼體、50隻白玉蝸牛、7000隻巴西龜經杭州海關所屬嘉興海關關員現場檢疫合格,順利出口科威特。其中鬃獅蜥幼體、白玉蝸牛活體不僅是嘉興地區首次出口,也是浙江省內首次出口。白玉蝸牛體型較大,肉色潔白如玉,溫溼度適宜容易養殖;鬃獅蜥體態威武個性十足,性格溫和易飼養,深受寵物愛好者喜愛,在國外爬寵蜥蜴也較為普遍和流行。經確認,此次出口的活體動物不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進出口野生動植物種商品名錄》、CITES附錄(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公約)中的物種。
  • 被列入黑名單的美食,繁殖能力超強的 非洲大蝸牛,你認識嗎
    這種動物就是非洲大蝸牛了。作為原產於非洲東部的一種中大型蝸牛,非洲大蝸牛最大可長到20釐米。非洲大蝸牛是一種晝伏夜出的動物,他們喜歡陰涼的氣候,一般在下雨天遇上非洲大蝸牛的次數會大很多,非洲大蝸牛是雜食性動物,他們一般以水果蔬菜為食,也會食用同伴屍體和水泥,而且非洲大蝸牛還是不少細菌的攜帶體,在上個世紀就被我國拉入了禁止養殖的黑名單中。
  • 用30平方米的房子養殖白玉蝸牛,一年產值高達9萬元
    所以決定在農村發展,就得搞特種的種養行業,就拿特種養殖來說吧,比如養殖白玉蝸,白玉蝸牛的養殖不僅簡單,而且成本低,年賺五萬沒問題。具體情況下面為大家分析。一、蝸牛養殖前景分析大家都知道在農村蝸牛隨處可見,卻都是小型的蝸牛,而白玉蝸牛個子很大,卻很稀少,野生的白玉蝸牛基本都是生存在木、竹林很潮溼的環境下。
  • 廣西眾創農業 白玉蝸牛產卵前後的準備工作
    廣西眾創農業 白玉蝸牛產卵前後的準備工作白玉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當月齡在八個月以上,個體長到四十克左右時性成熟,多數蝸牛是以雙交配的方式進行的。交配時間,一般在黃昏或夜裡,也有少數在白天,每次的交配時間是少則幾十分鐘,多則數小時,交配後約經半個月左右開始產卵,臨產前停止取食,選擇產地,正常情況下將頭部鑽入飼養土中,將卵逐個排出。
  • 確山三裡河創業致富,走出農村的白玉蝸牛
    白玉蝸牛因頭、頸、腹、足、身體肌肉白色如玉而得名,背負螺旋形的貝殼,故稱為「單殼體」。殼呈低圓錐形。頭部顯著,觸角2對,後一對頂端有眼。肉色潔白如玉,故稱為「白玉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