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最近電影界和吸貓界最讓人悲傷的一條新聞了:
電影《流浪貓鮑勃》中的主角貓鮑勃(Bob)去世了。
電影裡那位流浪漢的原型、2007年與Bob初次相遇的詹姆斯·鮑恩,在聲明中懷念這位14歲的老夥計說:「是他拯救了我的生命,帶給我的不僅是陪伴,更讓我找到了一直缺少的目標與方向。他見過成千上萬的人,也感動過數百萬的心靈,他是獨一無二的。記錄我們故事的書籍與電影都是很棒的回憶,以後再也沒有像他這樣的貓,再也不會有這種貓了。」
鮑勃本來是只野貓,直到它在路邊撿了個流浪漢,這人名叫詹姆斯·鮑恩,是個流浪街頭、毒癮反覆的賣藝者,連家裡人都懶得理他,就仿佛整個世界都把他拋棄了一樣。直到宅心仁厚心懷答案的橘貓鮑勃把他「領養」了。
從此以後,原本大隱隱於市的鮑勃不得不在世人面前拋頭露面,一開始是帶著這個流浪漢上街表演,讓他變得振作,幫他一起戒毒。
後來又被這位流浪漢寫進書裡,這就是《流浪貓鮑勃》,接下來是《鮑勃的世界》、《鮑勃的禮物》,書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賣了800萬冊。
根據小說改編的同名影片,2016年11月在英國上映,2018年11月在中國上映,13.8萬瓣友給這部冷門影片打了8.0分。
短評熱度第一條寫著:要吸貓,不要吸毒。
第二條則是:居然是那隻流浪貓本貓出演!
可是如今這隻溫暖無數人的橘貓去世了,全球影壇永遠失去了一位最溫暖的橘貓影帝。
一隻橘貓是怎麼拯救吸毒流浪漢,順便成為貓界頂流的?
看過電影的人應該已經很清楚這個故事了。
故事的開場是盧克·崔德威飾演的詹姆斯,因為吸毒被親生父親和後媽拒之門外,只能靠一把破吉他賣藝為生。
有人說他是英國的竊·格瓦拉,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他並非職業小偷。只是為了換毒品而偷過超市的高檔肉換錢。
他曾因為吸毒過量差點暴屍街頭。
之後就像電影中演的那樣,他被英國的相關機構救助,開始了漫長的戒毒生涯。為了支付日常開支,他每天會賣唱賺點小錢,如果沒有遇到那隻橘貓,生活很可能就這麼對付下去了,搞不好會更糟,因為戒毒復吸的可太多了。
所以說鮑勃宅心仁厚啊,就這麼一個廢材式的傢伙,它不管,還有誰管。
於是它只有幹起這件吃力難討好的差事——拯救戒毒小夥。
計劃的第一步是:瘦骨嶙峋、還帶著傷躺在路邊,讓小夥看見。
本來戒毒小夥只是用自己的零星積蓄給鮑勃治了病,就打算讓他打哪來上哪去。
但鮑勃鐵了心好貓做到底,哪怕被一次次拒之門外的,還是鐵了心跟著他,後來乾脆上了公交,跟他一起去街頭賣藝。
結果戒毒小夥發現自己碰上一直招財貓。
因為鮑勃的到來,賣藝的收入竟是平常的三倍。
口糧問題解決了,小夥決定跟鮑勃搭夥過日子,起個名字吧,就以大衛·林奇的《雙峰鎮》中大反派的名字,給橘貓起名為「鮑勃」。
從此以後,鮑勃奮發圖強,學習了站立、臥倒、擊掌等各種賣藝絕技,將小夥的賣藝生涯發揚光大。
接下來,鮑勃還還盯著這鏟屎官戒了毒。在戒斷反應最激烈的48小時裡,小夥經歷了幻覺、噁心嘔吐、忽冷忽熱、身體抽搐等等嚴重的戒斷症狀。關鍵時刻,又是鮑勃對他寸步不離的陪伴讓小夥熬到了戒毒成功。
戒毒之後的詹姆斯人生重啟,和父親和解,重獲妹子芳心,他倆成了倫敦名人,走哪都有人想和鮑勃拍照。甚至有觀光客專為一睹鮑勃的貓姿,不遠千裡特地來到小夥常駐的倫敦考文特花園。
接著有出版社找小夥商量寫書,也就是《流浪貓鮑勃》,2012年書出版之後,立刻成為暢銷書。
鮑勃成為了英國最火的萌寵,在各大電視臺出鏡,正式上升為貓界頂流。
對了,和人Hi Five是他的拿手絕活。
再然後,《流浪貓鮑勃》被改編成電影。
電影人一拍腦門,既然那麼多觀眾,就想看他賣萌。
電影的男二號,幹嘛不就用鮑勃呢?畢竟,它那麼有才華。
這只能會做high five的橘貓,演技可比面癱鮮肉好多了
2016年,同名電影開拍並上映,鮑勃挑起大梁本喵出演,雖然也有幾位貓替,但鮑勃的演技的還是公認最好的,比國內某面癱小鮮肉強多了。
總的來說電影改編不多,但刪減了一些書裡的內容,比如詹姆斯曾經組建過樂隊,和別人一起嘗試開過唱片公司,發行過專輯(只賣出了兩張)。
現實版詹姆斯沒有像鮑勃一樣親身出演,可還是在影片最後打了個感人至深的醬油,鮑勃見到真主人以後猛然眨了眨演,成為電影的點睛之筆。
可惜,鮑勃,這位貓界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橘貓中的超級流量和老戲骨,還是沒有得到更廣泛演技認可,大家說它可愛,但沒有人給它頒過任何表演獎項。
電影賣座到可以拍續集,也沒人送它上熱搜,甚至於,連給它爭番位的都沒有,電影裡,鮑勃只是二番。
你們這些人類粉絲,太不專業了。
撕番這種事,還是要跟國內流量的粉絲好好學一學。
好在還是有人看到了鮑勃的卓越演技的,《娛樂周刊》這樣評價:
「盧克·崔德威(在片中飾演詹姆斯)也許是富有同情心的、迷人的、掙扎的音樂家。但這是屬於鮑勃的秀場,一直都是。」
這還差不多。
《流浪貓鮑勃》永遠失去了它的男二號,人間失去了一位橘貓影帝
現在想想其實挺神奇的,這麼多年來,我們居然毫無違和地接受了這個設定——
人類救了一隻受傷的流浪貓。然後完成了一段傳奇。
不是的,在這個故事裡,要是沒有詹姆斯的援助,鮑勃可能因為傷口潰爛而死在野外。但如果沒有鮑勃,也就不會有後來所有故事。
人類的確拯救了鮑勃,但更是鮑勃拯救了人類。
書出版、電影上映後,他們不用再上街頭賣藝和賣報,也不用再住應急救助房,詹姆斯戒毒成功,有了錢就買了自己的房子。鮑勃依舊走到哪裡都騎在詹姆斯的脖子上,好像一條溫暖的圍脖。
他倆真是幸運,原本一個快掛了,一個吸毒迷失墮落,結果雙雙拯救了彼此。
我實在想不出有比這更動人的故事了。
到最後,他們已經變成了家人。
6月16日,詹姆斯哀傷地寫到:那宛如「一束光由我生命中逝去,我會永遠記得他。」
令人難過的是,當年《流浪貓鮑勃》上映,這對好夥計是一起去影院看的。
可是去年年底,Bob還繼續出演了電影續集,等到電影上映,卻只有詹姆斯一個人去看了,他的脖子上,已經不再有那條溫暖的圍脖……
《貓和老鼠》中,貓被錘扁還能再復原,好像有一萬條命。
可鮑勃只有一條命,它完成了拯救詹姆斯的使命,就回到喵星,開始另一個故事了。
但這隻貓來過人間,留下過那麼多溫暖,在詹姆斯心裡,永遠都會留下一個位置給它。
當它離開,人們寫下了這樣的句子——「鮑勃代表的,就是希望,就是一次獲得重生的機會,就是永遠不要放棄任何人。」
14歲對一隻流浪貓來說,算得上長壽,但所有人都覺得日子太短了,好在它的故事會一直留在這個世界上。
那麼,鮑勃,再見啦!
不必悲傷,那隻吃得胖滾滾的橘貓,也許正在喵星的某張沙發上懶洋洋地躺著,等著看自己主演的續集上映,只是人們再想看這隻橘貓,就只能在電影裡了。
我想今夜,一定有許多人重看這部電影吧。晚安,鮑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