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夥伴大家好呀,聽小菌嗶嗶叨,生活樂逍遙!
導讀
在國內的動畫迷心中,一直有一個十分響亮的名字——京阿尼,這家公司在2000年之後,憑藉一系列超高製作水準的作品,一夜之間走進了人們的視線,也籠絡了國內一大批粉絲的心,他們還把自己稱之為京蜜。
在日本業界目前普遍被唱衰的今天,為何京都動畫還能不斷保持高質量的創作呢?
看似在2000年之後因為《全金屬狂潮(校園篇)》而一炮走紅的京阿尼,在2000年之前的創社之初,又有哪些逸聞趣事呢?
今天就給大家還原一個真實的,你並不了解的京都動畫。
正文
如果你之前看過京阿尼的作品,可能給你最大的一個感受就是,這家公司的作品畫面比其他動畫好很多。
其實大家從心裡都喜歡看「養眼」的作品,都不喜歡看那種崩的稀裡譁啦的,畫面效果好,角色又萌又可愛,這大概就是京阿尼最初給我們留下的一個印象。
之所以有這樣的印象,和京阿尼對日本動畫行業的傳承是有很大關係的。
京都動畫起源
日本動畫現如今的體系和發展脈絡,最早是由兩家公司奠定的,這兩家公司第一個叫東映動畫。
另一個就是由手塚治虫創辦的蟲動畫製作公司,就是製作《鐵臂阿童木》的那家公司,這家公司在1973年因為它經營不善就破產倒閉了,這個是有手塚治虫他自己製作理念的一個原因。
手塚治虫收取製作經費一向都很低,後來也被不少業內人士詬病,說動畫行業這麼多年沒有起色,根源就出在他這。
蟲動畫倒閉之後,公司內部很多從事賽璐璐膠片上色的女性從業者就失業了,動畫製作從來都是一個高強度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不是像有些人想像的坐在辦公室,從事藝術創作的白領工作。
在這些失業的女性當中有一位名叫八田陽子,就是後來京都動畫的創始人,幾年之後結婚搬到了京都。
婚後作為一個家庭主婦實在是無事可做、百無聊賴,於是她就想起了自己的老本行,就召集了附近的家庭主婦成立了一個小作坊,給動畫上色,這就是京都動畫的雛形。
在幾年之後,1985年才註冊成為公司,由她老公八田英明出任社長。
京都動畫的「畫面精美」之謎
1、得益於成立之前的手動上色基礎
據說因為當時京都動畫上色的質量非常之高,日本當時著名的動畫導演出崎統監督,就欽點京都動畫,必須由這家公司擔任我作品的上色。
京都動畫當時一年的排期都非常滿,有的動畫公司為了等京都動畫的排期,甚至不惜推遲在電視臺的放送,說白了只要不是京都動畫做的,寧可不播了。
在京阿尼曾經參與美術上色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找到宮崎駿、大友克洋的作品,也有《蠟筆小新》、《數碼寶貝》、《寵物小精靈》這樣的國民作品,《犬夜叉》、《銀魂》、《機動警察》、《EVA》、《高達》等等皆出自京阿尼之手,可以想像當時京都動畫在業界的認可度已經非常恐怖了。
2、數位化時代有一套自己專用的技術
2000年之後,隨著電腦的民用化,動畫就進入了數字影響時代,上色作為動畫製作中最早數位化,就是在電腦上開始操作的部分,京都動畫也是走在了整個業界的最前列。
之所以它的光影特效水平高,和創始人最早從事上色,以及對後期的重視有很大關係。
平時我們看動畫的時候,經常看到「燃燒的經費」類似的彈幕,大家的慣性思維會覺得,當畫面質量好,它的製作經費一定會高,但事實並非如此。
至少對於京都動畫來說,它的畫面好的最核心原因是因為多年的經驗積累,使它總結髮明了一套自己後期專用的技術和插件。
可能好多人不以為然,認為我們後期的軟體難道不是差不多麼?
但是真正懂行的人就會知道這個插件的重要性,在這裡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曾經有一個美國人,他叫麥可·艾裡亞斯,他之前做過詹姆斯·卡梅倫的攝影助理,在上個世紀90年代曾經一度來到日本,進入了一家叫做IMGIC的公司,主導開發了一個給三維模型著色的軟體。
後來這家公司就把這個軟體賣給了吉卜力工作室,宮崎駿用它製作了《幽靈公主》,所以在《幽靈公主》中其實是有很多三維建模的,比如子彈、槍枝、雨傘,這些用三維都是省時省力的,但是我們真的很難用肉眼去區分它們。
後來又過了幾年,麥可就離開了這家公司,多次輾轉在日本和美國之間,這時吉卜力工作室再想獲得這個軟體的更新換代版本就買不到了,但是麥可本人並沒有停止對這個軟體的開發。
直到2003年,他成為了松本大洋原著的動畫《惡童》的導演,在這部作品中他大量的運用了3DCG技術,裡面的接到樓房、廣告牌、汽車等都是三維模型,但是它和手繪美術場景融合的非常好,你也看不出來。
可是同年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中,有些地方你就會覺稍顯突兀,這個時候吉卜力用的軟體和麥可的還是一樣的,只不過它是幾年前沒有更新過的那個版本。
但是當時論製片成本的話,吉卜力平均一部電影都是幾十億日元,就是上億人民幣的投入,在日本比製片經費確實沒人比得過吉卜力,可是在當年呈現出的畫面上,吉卜力確實不是最優秀的。
所以說畫面的好壞和製作經費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最主要還是體現在技術上。
3、遠離首都動畫圈,安心發展創新
日本的動畫公司,大部分集中的東京都附近,業內稱之為首都動畫圈。
在這個圈內有很多專業從事動畫製作其中某一個環節的公司,比如說配音、動畫的後期處理等等。
這樣一來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一些小公司就不用專門設立這些部門了。
但是也有一個不好的問題,就是平時大家都是用那幾家外包公司,技術也是類似的,人們都習以為常了,升級和革新就很緩慢。
當然另一個原因就是現在動畫的工期壓縮的比較厲害,加班熬夜都是常態,更不可能有什麼額外的提升了。
但是京都動畫在這一點上就做的很好,因為它是每周雙休,早上上班晚上下班,一周只上五天班。
雖然動畫畫面從整個業界來看確實一年比一年好,但是往往京阿尼推出一個新片子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的畫面質量又超前業界了。
這就是得益於它遠在關西,工作壓力低且有一套自成體系的製作技術並且不斷創新,別人怎麼樣我不管,我只要保證比之前的自己提高一點點就可以了。
結語
看完這些你就會發現,為什麼總有人說,京阿尼是最不容易倒閉的動畫公司之一了。
說了這麼多,你會發現只要你在實實創新,結果就只有一個,就是京阿尼的成片質量和業界的平均水平之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
關於京都動畫的討論遠遠不只上面說的這些,等之後整理完再為大家說一些別的話題吧,敬請期待!
本文由菌菌動漫社原創,歡迎關注討論,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