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貂:這種動物在非洲很常見,在寒冷的國家,要想使它存活下來,需要格外小心,一個叫伊斯的船夫,發現自己的船上有很多的老鼠,便找來一隻雪貂來消滅它們。雪貂離開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船夫以為它正在吞食被殺死的老鼠,然後就睡著了,但第二天一早被雪貂驚醒了,雪貂開始攻擊它。
水貂:這種動物遍布全國各地,從卡羅萊納州到哈德遜灣,其習性和外觀與水獺相似。這個物種最喜歡的出沒地是河岸,它居住在靠近水面的洞裡。以青蛙和魚為食。它也在家禽飼養場進行了大量的捕食。當被激怒時,水貂會噴出一種惡臭的水。
臭鼬:這種局限於東部大陸的動物是黃鼠狼的三倍大,但它們的獵物幾乎相同。在歐洲,臭鼬因其難聞的氣味而享有盛譽。在美洲大陸上,這種動物有幾種不同的種類,它的名聲完全取決於自己獨特的防禦方式——向敵人排出一種最令人作嘔和無法忍受的氣味的液體,這種液體足以汙染方圓半英裡的空氣。幾年前,一個住在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的法國人從以種植洋蔥聞名的威瑟斯菲爾德回家。天已經黑了,在暮色中,那人看見一隻小動物在他面前穿過小路。他猛撲過去,抓住了臭鼬,並把臭鼬裝進口袋。當他回到家,把臭鼬拿了出來後,一股臭味立刻瀰漫開來。
水獺生存在歐洲和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它的主要食物是魚。雌性水獺在分娩時從四胎生育到五胎。水獺對父母的感情非常強烈,以至於寧願自己被殺死,也不願離開母水獺;而這往往是它們失去生命的時刻,否則它們本可以逃脫的。斯特勒教授說:「我饒過母水獺的命,我把它們的幼崽都帶走了。水獺像人一樣表達他們的悲痛,當我抱走小水獺時,大水獺跟著我,小水獺不斷掙扎,聲音很像孩子們的哭喊。當我在雪地裡坐下來的時候,大水獺離我很近,想把小水獺抱走。有一次,當我把一隻小水獺拿到,八天後我回到那個地方,發現母水獺坐在河邊,無精打採,垂頭喪氣。好像是要讓我當場殺了它,沒有任何逃跑的想法。剝了母水獺的皮後,我發現它已經完全消瘦了,因為失去了自己孩子而感到悲傷。」
水獺天生兇猛;但是如果把它的幼崽養好,並加以適當的處理,它就會變得馴服,學會捕魚,並把魚帶回它的主人那裡。詹姆斯·坎貝爾在因弗內斯附近養了一隻小水獺,把它養大並馴養。它會跟著他到他想去的任何地方;並且,如果被召喚將立即服從。當它遇到危險時,就會尋求主人的保護,並努力撲到主人的懷裡以獲得更大的安全。水獺經常用於捕魚,有時一天要吃8到10條鮭魚。如果不阻止,水獺總是試圖破壞魚鰭,它在海上捕魚也同樣厲害,在那裡捕獲了大量的鱈魚和其他魚類。當水獺累了,就不再捕魚了,然後它就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水獺吃飽了以後,總是蜷縮著身子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