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動物園真煩惱

2021-01-07 人民網

長臂猿有時會因為嬉戲太開心,在樹枝上擺蕩時蕩出牆外。(臺北市立動物園供圖)

臺北市立動物園近來連續發生食蟻獸和石虎逃跑事件,讓動物園管理人員很是煩惱。那要如何防止動物脫逃?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說,每種動物逃脫的狀況不同,要依照其習性設計不同環境來防止。

臺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清點園區動物要依動物習性和照養方式,並不會一次性在早上或晚上清點。很多動物逃脫的狀況都令人意想不到,包括這次石虎逃脫,也是後來通過監視器影像才得知,它會去挖掘人工仿巖的小洞,讓洞變得越來越大,從而逃離場地。曹先紹說,人工仿巖在10年前可能沒有問題,但如今可能會有些小洞,這些小洞被動物看見後,伸爪挖一挖就變成大洞,再挖大一點,動物就可能從洞穴逃脫。「不經一事不長一智,經過這次才知道仿巖可能會讓動物逃脫,後續也會檢查各區的仿巖是否有同樣的狀況。」

園內食蟻獸母女則翻越設有電牧線的柵欄逃脫,當時僅尋回小食蟻獸,食蟻獸媽媽卻下落不明。所幸動物園員工後來在距離園區三四公裡遠的深坑林家草厝山頭附近,發現食蟻獸媽媽並送回動物園中,目前它健康狀況穩定。

據園區介紹,其實許多動物都有脫逃的習慣。即便園區工作人員自認場地設計完善,但動物也很聰明,園內的逃跑常客長鬃山羊,因棲息地有斜坡,常利用環境跨越電牧線逃跑。紅毛猩猩、黑金剛或長臂猿也因為周遭植物茂盛,在嬉戲遊玩的過程中攀爬植物離開,但因為長期照養依靠人類,只要保育員一出現,就會自己回家。

據臺媒報導,早年臺北市立動物園還在圓山時,就曾有鱷魚趁颱風溪水暴漲之際亂跑,在動物園周圍被找到,3年後再次逃跑,最後在社子島發現,被五花大綁抓回園區。還有大蟒蛇、老虎、澳洲白鶴都曾逃脫,嚇壞遊客。後來動物園遷到如今的木柵,因設備完善,脫逃事件大幅減少。

至於要如何清點動物並防其逃跑?曹先紹說,要依照動物習性規劃不同清點方式和防逃機制,例如夜行性與日行性、網籠與放養就完全不同,得針對各種可能來設計防逃機制,每次餵食也都會點名。

新竹市立動物園長楊礎遠說,新竹動物園從2017年休園重新規劃後,針對不同動物習性進行設施環境設計,防止脫逃。像馬來猴、長臂猿善於攀爬,因此圈養靈長類動物的區域,主要以「猴島」方式設計,將動物的活動範圍限縮在水池中央的島上,峭壁上也設有通電圍籬。新竹縣六福村野生動物園表示,為了防止獅子、老虎等猛獸逃出傷人,園區用數米的雙層鐵柵欄圍住,同時也有通電設施。

高雄市壽山動物園曾發生「河馬逃脫記」,當時發情的河馬不僅傷及管理人員,一度還驚動霹靂小組打算實彈射殺,最後出動麻醉槍射擊河馬小腿,才結束一場6小時的「河馬驚魂記」。

相關焦點

  • 臺北動物園 一頁臺灣史
    臺北動物園,一頁臺灣史  趙悠然  「團團」、「圓圓」讓臺北動物園名聲大噪,成為兩岸交流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員。但臺北動物園的明星,並不止這兩隻可愛的熊貓。臺北動物園及它園內的動物,將臺灣近代的故事,一頁一頁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 中國最好的動物園在臺灣 | 臺北動物園遊記_1256
    作為動物園愛好者,花老師自然不會錯過素有美名的臺北市立動物園。逛完以後我確認了一件事:這是全中國最好的動物園,沒有之一。按照分布地理和類群,臺北動物園的動物被劃入亞洲熱帶雨林區、非洲區、澳洲區、溫帶動物區、鳥園等若干個展區。這些展區中,和熱帶沾邊的幾個最好看,畢竟臺灣是個居於亞熱帶的地區。
  • 臺北動物園熊貓館的方便與舒服
    今天是大年初一於強祝大家新年快樂,猴年大吉上篇文章我們談到了臺灣的力量,臺灣的魅力在於讓每個在臺灣生活的人感到「方便」和「舒服」我們今天來看看臺北動物園熊貓館怎麼讓人感到方便和舒服上地鐵前,你能從地鐵站臺上的顯示屏中看到臺北動物園熊貓館的排隊情況內容有:目前進場時間段、目前領號的時間段還剩多少個號地鐵到了站,無論是出站口
  • 臺北木柵動物園
    簡介:  臺北木柵動物園設立於1915年,原址在臺北的圓山,1986年遷至臺北市文山區 木柵(臺北市文山區116新光路二段  臺北動物園最大的特色是展示環境的布置上採用「地理生態展示法」,依照動物原先的生存環境加以布置在新的環境內,使動物脫離鐵籠的束縛,有自由的活動空間,並創造出與動物原生地最接近的生活環境,使動物不必去改變其生活習性,也讓遊客更能了解動物。其內還有兒童遊樂場和野餐區,是一座具有教育、研究、保護及娛樂功能的動物園。
  • 「團團」「圓圓」過「五一」 臺北動物園大熊貓館人氣高
    "五一"假期第一天,不少臺灣民眾來到臺北市動物園,和憨態可掬的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還有它們的寶寶"圓仔"一起過節。今年2月,臺北動物園為"團團""圓圓"實施人工授精,拼二胎,這個"三口之家"何時能再添成員?也成了最近大家關注的話題。
  • 臺北動物園&民權東路花鳥市場
    【這是剛好五年前的今天碼的,關於臺北動物園和民權東路(花鳥市場)的遊記,今年因為疫情原因沒有機會去參加臺北馬拉松,做個留念。
  • 臺北市立動物~~世界十大動物園之一
    臺北動物園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有考拉的動物園,這種萌物實在是人氣爆棚臺北動物園內頗值得大書特書的便是昆蟲館不過臺北動物園的河馬館正在重新整修,暫時不對外開放展出的只是倭河馬眾所周知動物園不僅僅是遊人遊玩的場所,更承載著傳播動物科普的功能性臺北動物園的教育行為就很好的體現了這點
  • 臺北給動物放10天假 動物園是否違背倫理再度引發討論
    2018年4月臺北市政府搜集民眾意見的IVoting平臺以「是否同意增加或延長動物園不對外開放的時間」,讓動物們放假休息,結果有98%贊成。臺北市長柯文哲表示意外,但也從善如流的增加動物們不被幹擾的時間。
  • 臺北市立動物園:對大熊貓的照顧掏心挖肺
    臺北市立動物園:對大熊貓的照顧掏心挖肺  【解說】5月16日下午,有網絡媒體稱,臺北市政府公關組於上午9點50分宣布,臺北市立動物園圈養的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已確診發生犬瘟熱死亡。報導還稱這是大熊貓在臺灣第一起感染犬瘟熱的病例。消息傳出後,引起兩岸網友的廣泛關注。
  • 「二寶妹」滿月 臺北動物園網絡徵名
    本報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大陸贈臺大熊貓「圓圓」的二孩昨日滿月, 臺北市立動物園在臉書網頁舉辦「幫我取好名——大熊貓寶寶命名活動」,採用網絡投稿方式徵名,第一階段活動將持續至8月7日。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2008年12月23日從熊貓中心雅安碧峰峽基地出發,「安家」臺北市立動物園。2013年7月6日「圓圓」成功誕下女兒「圓仔」,是首個幼崽。
  • 再探臺北動物園,我對它的愛又多了幾分
    去年9月,我跟著@微博讀城 項目去了趟臺灣,跑了兩次這座動物園,寫了兩篇比較深度的文章,大家可以看一下:中國最好的動物園在臺灣 | 臺北動物園遊記「我的規劃裡沒有櫥窗,只見森林」 | 對話臺北動物園果子狸,臺灣人叫白鼻心。我去的那天台北巨熱,又是大白天,很多動物不太活躍。
  • 臺北動物園明星長頸鹿「相親」途中不幸死亡
    新華社臺北8月10日電(記者劉剛 許雪毅)臺北動物園的明星長頸鹿「宵久」,原計劃10日清晨搬運到位於新竹的六福村主題遊樂園「相親」,不料出發不久就不幸死亡。這是臺灣第一例長頸鹿在運輸過程中死亡案例,臺北動物園和六福村的「借殖」計劃也暫時停擺。  據臺北動物園方面介紹,園內的網紋長頸鹿家族都屬一個家族。
  • 臺北市立動物園紅鶴 暫停大門口迎賓
    禽流感疫情延燒,臺北市立動物園大門口迎賓的紅鶴暫停在戶外活動,降低被感染的風險。(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防範禽流感,臺北市立動物園暫停紅鶴到大門口迎賓,兒童區的家禽們也暫時不能與大小朋友見面,園方並全面停止野鳥救傷,在生態鳥園與水禽區遊客出入口處擺放消毒踏墊,降低園內鳥禽意外感染的風險。
  • 臺北市立動物園再傳長頸鹿死訊
    臺北市立動物園再傳長頸鹿死訊 2016年08月10日 14:04:39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8月1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
  • 臺北市立動物園百周年歡樂嘉年華 動物大搬家
    動物園踩街遊行。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百周年歡樂嘉年華「世紀方舟、快樂啟航」踩街活動4月19日從花博圓山園區出發,復刻當年動物園搬遷盛況。來源:臺灣「中央社」  郝龍斌揮手向民眾致意。臺北市長郝龍斌(前右)4月19日在花博圓山園區出席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百周年歡樂嘉年華「世紀方舟、快樂啟航」踩街活動,牽著單車走在隊伍前方,揮手致意。來源:臺灣「中央社」  臺北動物園踩街遊行。
  • 臺北動物園兩爬館
    臺灣之行的重頭戲是臺北動物園,而臺北動物園之行的重中之重便是兩爬館遠在進館之前,就看到了露天散養的巨大亞達,得天獨厚的氣候
  • 臺北動物園一隻孟加拉虎逃脫 已抓回(圖)
    孟加拉虎圖取自臺北動物園保育網  中新網6月16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一隻孟加拉虎今天逃脫,現已被抓回。  據報導,事發在上午約11時,警方接獲動物園報案後,立即派警員前往現場,抵達時園方已用麻醉槍和圍網控制老虎行動。  派出所指出,老虎從園內的動物醫院跑到僅限工作人員進入的管制區,並未跑到遊客參觀區域。
  • 回應:是臺北動物園貓熊館長
    回應:是臺北動物園貓熊館長 2012年10月10日 13:3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0月10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臉書(facebook)在上周發了一張照片,一位短髮女子穿著動物園制服,正在餵一隻小駱駝喝奶,但許多網友看到這張照片後,不禁懷疑:「是蔡英文(民進黨前主席)養駱駝嗎?」  動物園響應,這名女子其實是園內貓熊館的館長陳玉燕,當天正協助小駱駝「煙雨」搬家,而拍下的紀錄照片。
  • 大熊貓「圓仔」在臺北動物園迎來6歲生日
    新華社臺北7月6日電(記者朱祥)2013年,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在臺北動物園產下了一隻小寶寶,名字叫「圓仔」。6日,「圓仔」迎來六周歲的生日,臺北動物園特意為「圓仔」準備了生日蛋糕,舉辦了熱鬧的生日派對。
  • 臺北動物園兩對蜜熊首次赴北京進行動物交換
    中新社香港十二月十日電 臺北動物園今天表示,臺北動物園的兩對「蜜熊」今已啟程赴北京動物園進行動物交換,這是兩岸首次進行動物交換。  據「中央社」報導,臺北動物園方面表示,他們選出的兩對蜜熊都是在動物園裡出生,由人工哺育長大,它們分別是蜜蜜(雌)、熊熊(雄)、小乖(雄)和白尾(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