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動物園 一頁臺灣史

2021-01-12 搜狐網

  臺北動物園,一頁臺灣史

  趙悠然

  「團團」、「圓圓」讓臺北動物園名聲大噪,成為兩岸交流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員。但臺北動物園的明星,並不止這兩隻可愛的熊貓。臺北動物園及它園內的動物,將臺灣近代的故事,一頁一頁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從日據到官營

  臺北市立動物園最初設在臺北市圓山,稱圓山動物園。1895年日本割佔我國寶島臺灣後,大批日本殖民者湧入臺灣。1914年,日本人大江氏在臺北市圓山開設一處供民眾觀賞花木與動物的園地,作為一家私人的小型動物園經營,當時展出的動物以哺乳類、鳥類及爬蟲類為主,大多是臺灣本土動物。

  1915年,日本殖民者的臺灣總督府為紀念統治臺灣20年,從大江氏手中收購了這家動物園,將之改為官營。臺北廳政府隨後對動物園進行了改造擴充,並於1916年4月20日下午,舉行了臺北圓山動物園開園儀式。據當時的報紙記載,動物園開園之初展出的動物有70種148隻,周末假日等閒暇時期的參觀人數每天可達800人,以當時臺北市僅17萬人口而言,這一去處可謂是人聲鼎沸、非常熱鬧了。後來,動物園規模不斷擴大,品種逐漸豐富。至1931年,計有哺乳類動物9目21種,鳥類11目26種,爬蟲類4目5種,較名貴的有猩猩、雲豹等,日平均觀覽人數700餘。

  臺北動物園成立之初的命運輾轉與日本殖民者在臺灣統治的命運密切相連。20世紀初,日本侵略者不斷向外擴張,最後發動了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從1944年開始,太平洋盟軍開始對日本殖民統治下的臺北進行空襲。臺北圓山動物園擔心萬一動物園被炸,欄舍損壞後豢養動物四散逃逸、傷人,為此決定將諸如熊、獅子等大型兇猛動物一律處死。

  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正式收回臺灣。走出戰火的臺北動物園也開始獲得新生。戰後初期,動物園內動物很少,到1946年底,園內只有動物178頭,職員只有4人。

  圓山動物園從1950年開始擴建並大量引進新動物,新增獸欄園區。1952年,動物園購買了一批動物,包括象、豹、熊、獅等等,使得園內動物種類越來越多、越來越新奇,同時,動物園開始以動物表演、動物展覽會等活動吸引遊客。其中動物表演因廣受歡迎,後成為每逢假日演出的固定節目。曾演出的動物包括狗、猴、獅、熊及鸚鵡等。動物表演持續近30年,一直到1979年。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圓山動物園以及旁邊靠近基隆河的兒童樂園,是許多臺北市民假日休閒娛樂的地方,給很多人留下美好的回憶。那時的動物園門口有好多賣茶葉蛋、燒酒螺的小販,逛完動物園也順便在旁邊市政廣播電臺地下室吃小吃。對於很多人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來說,臺北圓山動物園曾經是歡度童年時代快樂時光、令人懷念不已的好地方。

  從圓山到木柵

  到了1986年,由於圓山原址無法擴建,動物園遷到臺北市文山區的木柵地區,改稱木柵動物園。這一年的8月15日,圓山動物園正式關閉,9月14日,圓山動物園的動物們從圓山搬遷到木柵。

  當時,這可是臺北萬眾矚目的大事。那一天,臺北市民扶老攜幼夾道歡迎,萬人空巷,許多小學也帶學生在一旁列隊作表演,沿途歡送的臺北市民眾達數十萬。當時為了紀念這次動物園搬遷,臺灣滾石唱片專門創造了一首以動物關懷與環境保護為主軸的歌曲《快樂天堂》,其旗下的當紅歌手潘越雲、周華健、齊豫、張艾嘉、李宗盛等都參與了演唱。「大象長長的鼻子正昂揚,全世界都舉起了希望,孔雀旋轉著碧麗輝煌,沒有人能夠永遠沮喪,……老鷹帶領著我們飛翔,更高更遠更需要夢想……告訴你一個神秘的地方,一個孩子們的快樂天堂。」這首歌傳唱數十年不輟,至今仍是大眾朗朗上口的名曲。

  木柵動物園佔地182公頃,為全世界都市型前十大動物園,號稱亞洲最大的動物園,比圓山舊園大30倍。整個園區被自然次生林地所圍繞,是一處結合自然景觀獨具生態特色的休閒場所。全園最大的特色是展示環境的布置上採用「地理生態展示法」,即創造出與動物原生地最接近的生活環境,使動物不必去改變其生活習性,脫離鐵籠欄舍的束縛,有自由的活動空間,也讓遊客更能了解動物。動物園內還有兒童遊樂場和野餐區,是一座具有教育、研究、保護及娛樂功能的動物園。新園擺脫市區的喧囂,在群山環繞中向人們提供了一個更舒暢的休憩空間及學習園地。

  動物園裡的明星

  現在的臺北動物園最有名氣的動物明星毫無疑問當屬大熊貓「團團」、「圓圓」這一對寶貝了。2008年底大陸人民贈送給寶島臺灣的這對大熊貓,已經成為臺灣兒童的最愛,並快樂悠然地生活在動物園精心設計的熊貓館裡。

  自從「團團」、「圓圓」入住臺北動物園並開放民眾參觀後,2009年臺北動物園的遊客數量達到370萬人次,比2008年增加了50萬人次,可見大熊貓的魅力非同一般。大熊貓的到來,不僅吸引了更多的遊客,而且讓臺北動物園在臺海兩岸、在國際間的知名度大為增加。

  而今,「團團」、「圓圓」不僅是臺北動物園當之無愧的動物明星,更是鎮園之寶。過去幾年裡,臺北動物園還生活著考拉、國王企鵝等明星動物。而在這家動物園的歷史上,堪與大熊貓「團團」、「圓圓」相比的明星動物則是大象「林旺」。

  大象「林旺」曾經是臺北動物園裡最有名、也是最老的動物。林旺有大半生都是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度過。「林旺」於1917年生於緬甸。1942年日本進攻緬甸,包括「林旺」在內的一群大象被日軍徵用,擔任糧食、彈藥的搬運和拖拉大炮等工作。在1943年的一場戰役中,孫立人將軍指揮的中國遠徵軍不費一槍一彈俘虜了為日軍工作的「林旺」及其他12頭亞洲象。1945年,這群大象經由滇緬公路回到了中國,其足跡遍及昆明、廣西、廣州。它們曾經參加建造「抗戰烈士紀念碑」,曾經在馬戲團表演為湖南饑荒募捐。

  後來,其中4頭大象被送到北京、上海、南京和長沙的動物園,而「林旺」等三頭大象則被安置在廣州的一座公園裡。1947年,國民黨將軍孫立人帶著「林旺」渡過臺灣海峽,來到高雄。1954年,孫立人決定將林旺送給當時位於圓山的臺北市立動物園。從此,「林旺」成為臺北動物園的鎮園之寶和臺灣家喻戶曉的動物明星,伴隨著許多臺灣人成長,跨越了好幾個世代,許多人暱稱它為「林旺爺爺」。2003年,「林旺」以86歲高齡去世,是目前文獻記載全世界最長壽的亞洲象。

  曾經輾轉大陸多個地方最後來到臺灣的大象「林旺」,給臺北動物園和臺灣民眾留下不少美麗的回憶。而大熊貓「團團」、「圓圓」從故鄉四川來到臺北,無疑會給臺北動物園帶來另一段佳話。

  來源:2010年4月1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7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相關焦點

  • 一頁 | 臺北
    ,一頁一頁,慢慢讀,慢慢品,臺北,一座城,等我,慢慢來《臺北》這本叫《臺北》的書,每一頁都是不一樣的,或活潑,或可愛,或清新一頁 | 大稻埕如果說,老臺灣是什麼樣子,那在臺北,就務必來大稻埕看看了大稻埕,泉州府同安籍移民林藍田為了躲避海盜,從基隆搬到大稻埕,興建了三間閩南式建築
  • 中國最好的動物園在臺灣 | 臺北動物園遊記_1256
    作為動物園愛好者,花老師自然不會錯過素有美名的臺北市立動物園。逛完以後我確認了一件事:這是全中國最好的動物園,沒有之一。按照分布地理和類群,臺北動物園的動物被劃入亞洲熱帶雨林區、非洲區、澳洲區、溫帶動物區、鳥園等若干個展區。這些展區中,和熱帶沾邊的幾個最好看,畢竟臺灣是個居於亞熱帶的地區。
  • 臺北動物園迎百歲 動物明星接力登場圓仔是人氣王
    大阪天王寺動物園贈送的人猿一郎君,是第1隻動物明星    圓仔體重突破7公斤,媽媽「圓圓」嘗試用半叼半拖把牠帶回竹床,像是媽媽教導孩子不要到處亂跑。    中新網10月26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創建至今100年了。動物園前園長陳寶忠表示,明星動物在百年史中撐起半邊天,從最初的紅毛猩猩「一郎君」,到40年代起的「鎮園之寶」大象林旺稱霸半世紀;緊接著無尾熊、國王企鵝拉風近10年,如今是大熊貓寶寶「圓仔」當家。每一階段皆有明星動物,串起百年史中不同年代的共同回憶。
  • 【臺灣親子行】我們和動物有個約~臺北市立動物園
    一是兩個小時不到的飛行距離,對小朋友來說壓力不大;二是無文化差異教育理念同溝通無障礙,如果旅途中需要就醫等也比較方便;三是親子友好度高,各種無障礙設施很齊全,文教類如博物館動物園資源也比較豐富(這一點我們帝都當然也很棒,但臺北對低齡小朋友可能更友好一些),適合各年齡段小朋友「寓教於樂」;四是臺灣本身少子化嚴重,所以政府方面在幼齡親子教育地方面有諸多扶持,作為遊客來講也可以充分利用。
  • 拼黑熊保育 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臺灣黑熊日」
    原標題:拼黑熊保育 臺北市立動物園舉辦「臺灣黑熊日」   中新網8月4日電 可愛程度不輸給熊貓,但棲息地卻因人為幹擾等困境破壞、導致族群數量銳減至不到600隻的臺灣黑熊,目前正遭遇瀕臨絕種的危機。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導,臺北市動保處為了加強市民朋友對臺灣黑熊保育的重要性,特於9日在臺北市立動物園與10餘個保育團體及關懷生態企業團隊共同舉辦2014「臺灣黑熊日」活動,加強市民參與臺灣黑熊保育工作的認識。   臺北市動保處表示,除了設置推廣黑熊保育工作的攤位,讓大朋友、小朋友透過互動遊戲獲得保育的知識與觀念外,闖關集點還贈送多達500份令人驚喜的黑熊小物給民眾帶回家做紀念。
  • 臺北木柵動物園
    簡介:  臺北木柵動物園設立於1915年,原址在臺北的圓山,1986年遷至臺北市文山區 木柵(臺北市文山區116新光路二段全園佔地約165公傾,號稱「亞洲最大的動物園」,園內包含8個戶外展示區、6個室內展示館、5個環境教育教學場所。整個園區被次生林山坡地所圍繞,是一處結合自然景觀形成具生態特色之休閒場所。
  • 臺北動物園熊貓館的方便與舒服
    在於讓每個在臺灣生活的人感到「方便」和「舒服」我們今天來看看臺北動物園熊貓館怎麼讓人感到方便和舒服上地鐵前,你能從地鐵站臺上的顯示屏中看到臺北動物園熊貓館的排隊情況內容有:目前進場時間段、目前領號的時間段還剩多少個號
  • 再探臺北動物園,我對它的愛又多了幾分
    去年9月,我跟著@微博讀城 項目去了趟臺灣,跑了兩次這座動物園,寫了兩篇比較深度的文章,大家可以看一下:中國最好的動物園在臺灣 | 臺北動物園遊記「我的規劃裡沒有櫥窗,只見森林」 | 對話臺北動物園果子狸,臺灣人叫白鼻心。我去的那天台北巨熱,又是大白天,很多動物不太活躍。
  • 臺北市立動物~~世界十大動物園之一
    甫一入園,首先吸引人的便是這些火烈鳥,臺灣的氣候得天獨厚,加之環境營造的合理,很是賞心悅目臺北動物園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有考拉的動物園,這種萌物實在是人氣爆棚臺北動物園內頗值得大書特書的便是昆蟲館眾所周知動物園不僅僅是遊人遊玩的場所,更承載著傳播動物科普的功能性臺北動物園的教育行為就很好的體現了這點
  • 臺北動物園&民權東路花鳥市場
    【這是剛好五年前的今天碼的,關於臺北動物園和民權東路(花鳥市場)的遊記,今年因為疫情原因沒有機會去參加臺北馬拉松,做個留念。
  • 回應:是臺北動物園貓熊館長
    回應:是臺北動物園貓熊館長 2012年10月10日 13:3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10月10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臉書(facebook)在上周發了一張照片,一位短髮女子穿著動物園制服,正在餵一隻小駱駝喝奶,但許多網友看到這張照片後,不禁懷疑:「是蔡英文(民進黨前主席)養駱駝嗎?」  動物園響應,這名女子其實是園內貓熊館的館長陳玉燕,當天正協助小駱駝「煙雨」搬家,而拍下的紀錄照片。
  • 臺北動物園無尾熊寶寶不滿一歲 疑感病毒貧血死亡
    臺北動物園無尾熊寶寶不滿一歲 疑感病毒貧血死亡   中新網2月18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18日表示,經過2個月的加強照護與努力,一隻不滿一歲的小無尾熊仍不幸在16日晚上死亡。
  • 臺北市立動物園再傳長頸鹿死訊
    臺北市立動物園再傳長頸鹿死訊 2016年08月10日 14:04:39  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8月10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
  • 臺北市木柵動物園獲準接收大陸贈臺大熊貓
    臺北市木柵動物園獲準接收大陸贈臺大熊貓 2008年08月14日 20:03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自助遊—臺北篇
    人們賦予臺灣的美譽數不勝數,如「米倉」「魚倉」「糖庫」「鹽庫」「森林之海」「水果之鄉」「珊瑚王國」……加上歷史遺留的種種,更為這座美麗富饒的寶島平添幾分神秘的色彩。 ◎ 1. 環島之星:「環島之星」是臺灣頂級環島觀光列車,有超大的觀景車窗。每日從臺北出發,順時針、逆時針方向各一列車環島。
  • 臺北市立動物園長頸鹿「妞妞」難產 一屍兩命
    (圖/翻攝自臺北市立動物園網站)東南網8月26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市立動物園今(26)日傳出令人難過的憾事,5歲的長頸鹿「妞妞」發生難產,即使園方由獸醫緊急剖腹生產,但妞妞還是宣告不治,連同腹內的女兒,一起喪命。
  • 臺北市立動物園百周年歡樂嘉年華 動物大搬家
    動物園踩街遊行。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百周年歡樂嘉年華「世紀方舟、快樂啟航」踩街活動4月19日從花博圓山園區出發,復刻當年動物園搬遷盛況。來源:臺灣「中央社」  郝龍斌揮手向民眾致意。臺北市長郝龍斌(前右)4月19日在花博圓山園區出席臺北市立動物園建園百周年歡樂嘉年華「世紀方舟、快樂啟航」踩街活動,牽著單車走在隊伍前方,揮手致意。來源:臺灣「中央社」  臺北動物園踩街遊行。
  • 臺北市立動物園:對大熊貓的照顧掏心挖肺
    臺北市立動物園:對大熊貓的照顧掏心挖肺  【解說】5月16日下午,有網絡媒體稱,臺北市政府公關組於上午9點50分宣布,臺北市立動物園圈養的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已確診發生犬瘟熱死亡。報導還稱這是大熊貓在臺灣第一起感染犬瘟熱的病例。消息傳出後,引起兩岸網友的廣泛關注。
  • 臺北市立動物園紅鶴 暫停大門口迎賓
    禽流感疫情延燒,臺北市立動物園大門口迎賓的紅鶴暫停在戶外活動,降低被感染的風險。(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防範禽流感,臺北市立動物園暫停紅鶴到大門口迎賓,兒童區的家禽們也暫時不能與大小朋友見面,園方並全面停止野鳥救傷,在生態鳥園與水禽區遊客出入口處擺放消毒踏墊,降低園內鳥禽意外感染的風險。
  • 「臺灣民主國」抗日史——爭奪新竹城
    日軍佔領臺北後,曾奉黎景嵩之命,率一營北上禦敵。然兵未到新竹,而新竹已為日軍所佔。楊載雲遂扎於新竹以南。四縣官紳會議後,黎景嵩飭臺灣縣知縣史道濟募勇五百人,署苗慄縣知縣李烇募勇千人,署雲林縣知縣羅汝澤募勇一千五百人:此數營皆就地而募。另外,又令楊載雲添募陳澄波一營,並以棟軍傅德升、鄭以金二營隸之,共成四營,稱新楚軍。「營制、營規一依湘、楚舊章,約略變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