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亞三個月遭四次質量不合格曝光 中國市場乏力

2020-11-29 贏商網重慶站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以《黃金珠寶飾品超五成不合格 周六福卡地亞等上黑榜》為題,對浙江工商局抽檢卡地亞、周六福等品牌質量不合格一事進行了報導。

  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發現,這是卡地亞近三個月時間裡,第四次因為質量和服務問題遭到媒體曝光。

  對此,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卡地亞公司,工作人員稱,「將提交記者問題給相關領導處理」,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任何回復。

  2014年6月浙江:卡地亞質量不合格遭工商局查處

  浙江省工商局6月30日公布了對黃金珠寶飾品跟蹤式抽檢結果,在抽取的23家經銷單位銷售的92批次商品中 (其中貴金屬19批次、珠寶玉石73批次),不合格48批次,合格44批次,批次合格率僅47.83%。

  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不合格的品牌中,周六福、卡地亞、明希等多家知名品牌上榜。

  其中,標註「卡地亞」品牌飾品抽樣5批次,不合格5批次,均為珠寶玉石。不合格的主要項目為標識中的「質量」、「證書」,判定標準為浙江省DB33/206-2013《珠寶玉石飾品標識》。

  對抽查結果,浙江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秘書長趙楊彪表示,從抽查合格的比例看,47.83%這一數值很低,問題主要集中在產品標籤標示的不規範及缺漏方面,極個別以假充真,出現質量問題,說明浙江珠寶首飾行業問題更多出現在企業經營管理規範上。

  2014 年5月瀋陽:卡地亞逼迫顧客交保養費 違反消法

  據華商報5月報導,瀋陽的消費者劉女士花費5.2萬元購買的卡地亞女表,使用3年時間,接連5次出現錶針停走毛病,多次送修未消除「病根」。

  劉女士表示,今年3月,手錶因針停再次送修,經銷商建議其為手錶做全面保養。為了消除錶針不動的病根,她花了3000元錢保養費。讓劉女士氣憤的是,手錶保養後只使用了17天,錶針再次停走。

  「卡地亞技師檢測的初步結果是手錶無質量問題,卡地亞方面繼續讓花錢為手錶做保養。」劉女士稱。

  劉女士對記者強調,「手錶使用3年5次出現停走情況,在兩年的三包有效期內,維修已超過兩次,多次維修和保養未解決問題。她認為手錶本身存在質量問題,卡地亞手錶經銷商應該退貨。」

  省消協商品服務監督部工作人員何民表示,「《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第十一條明確規定,在三包有效期內,商品修理兩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產品,憑修理者提供的修理記錄和證明,由銷售者負責為消費者免費調換同型號同規格的產品或者退貨,消費者可依法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或者按購銷合同辦理。」

  何民認為,「根據上述規定,在三包有效期內,劉女士購買的卡地亞手錶維修兩次後,第三次再度出現性能故障不能使用時,商家就應該給消費者退貨,只要商品符合退貨條件,消費者退貨要求應得到支持。」

  2014 年3月長春:卡地亞手錶不到2年表鏡脫落

  據中國吉林網3月報導,長春市民鄭先生從韓國買了一款價值30萬元的卡地亞手錶,戴了不到兩年,在一次吃飯過程中表鏡脫落,找到商家說聯保期已經過了,需要送到北京做鑑定後維修。鄭先生提出質疑,為何價值30萬的手錶質量會如此。

  鄭先生說,「這次表鏡脫落讓他對卡地亞的品牌失去了信任度,之前,在手錶剛買回來沒多久,曾出現過時間不準的情況。」

  「一款價值30萬元的手錶會出現這種情況真的有些不可思議,幾千元的手錶也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吧。」鄭先生稱。,

  無奈鄭先生來到長春卡地亞的門店,但卡地亞門店店長稱,「因為不確定表鏡脫落原因,需要送到北京售後服務中心做鑑定和維修,但由於鄭先生購買的這款手錶已經過了全球聯保期限,為此,可能需要鄭先生承擔維修費用。」

  對此,鄭先生對記者表示接受不了這個答覆,並稱「表鏡脫落應該是產品質量的問題,不是人為損壞的,另外,手錶是在2012年4月份才提的貨,從提貨日期到現在還沒有超出2年的全球聯保期限。」

  長春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鍾萍介紹,按照我國的消法規定,聯保期限應該按照提貨時間算起,如果鄭先生能證明提貨時間未超過2年的全球聯保期限,那麼,商家應按照聯保中的約定給鄭先生維修手錶。

  2014 年3月南昌:18萬卡地亞腕錶把頭脫落須付維費修

  據新法制報3月報導,去年4月,南昌市民雷先生在南昌百盛商場卡地亞腕錶專櫃,花18萬餘元購買一塊男士腕錶。然而,佩戴不到兩個月,手錶把頭脫落。為此,他找到卡地亞腕錶專櫃要求退貨。經過協商,對方拒絕退貨,僅同意有償維修。

  江西策源律師事務所律師鄧賓認為,根據《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消費者因使用、維護、保管不當造成損壞的,非承擔「三包」修理者拆動造成損壞的,無「三包」憑證及有效發票的,不實行「三包」,但是可以實行收費修理。如果經營者以此為由要求消費者付費維修,就應當承擔相關舉證責任。

  南昌洪城大市場工商局執法人員楊偉強建議,如果修理者拒絕包修,消費者應當要求其出具書面憑證,並向工商、消協部門求助。

  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卡地亞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令人擔憂,各地質量和服務問題層出不窮,由於信息越來越透明,消費者開始依賴自己的知識選擇產品而不僅僅是品牌,傾向於用合理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服務和更好的產品,而不是迷信卡地亞這些奢侈品牌了。」

本文轉載來自:中國經濟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卡地亞被指強制交易賺高額保養費 已被曝光六次
    記者查詢發現,這是卡地亞一年內第六次因為質量和服務問題遭到媒體曝光。  記者致電卡地亞公司,工作人員稱,「將提交記者問題給相關部門處理」,截至發稿記者未收到任何回復。卡地亞作為一個國際性的著名品牌,卻在中國市場一邊聲稱尊重消費者,另一邊卻時常被曝出質量和售後問題,卡地亞正在逐步消耗著中國消費者對其品牌的信任,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
  • 卡地亞22萬元手錶「停走」 曾被曝使用二手機芯
    據悉,張先生的卡地亞手錶只佩戴了四個多月就出現了停走現象,卡地亞為這塊「問題手錶」進行過一次維修依然無法使用。張先生稱,「是質量問題引發的手錶停走,希望卡地亞公司能為其調換同款新表。」  業內人士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錶針停走多是因為機芯不合格造成,如果手錶抗磁性能差,也會因受磁導致停走等現象發生。」
  • 深度|殿堂級品牌卡地亞如何領跑中國市場?
    2005年,當中國消費者品牌意識崛起,其它品牌才在進行試水的時候,卡地亞搶先在各一線城市核心商圈開設獨立精品店,同時下探至哈爾濱、成都等二、三線城市,在多元、多層次的市場環境中儘可能地增加品牌曝光度。2009年,卡地亞再次攜手故宮,舉辦珍寶藝術展,向公眾展示成立於1983年、象徵品牌風格和社會歷史文化價值永續傳承的「卡地亞典藏」。
  • 曝光丨市場監管總局通告8批次不合格食品
    曝光丨市場監管總局通告8批次不合格食品 2021-01-06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智能馬桶蓋質量抽檢情況 近四成抽檢樣品不合格
    本報訊 (記者霍一夫)日前,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智能馬桶蓋質量抽檢情況。該局在對京東商城、1號店、百聯e城、東方CJ四家網絡平臺銷售的28個批次智能馬桶蓋進行了市場檢查和質量抽檢中發現,不合格檢出率為39.3%,主要不合格項目是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接地措施、結構、輸入功率、標誌和說明5項。抽檢發現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不合格有兩個批次。
  • 2020第四屆中國家居品牌大會發布「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
    圖片/大會舉辦方提供「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以四個維度從整個家居行業甄選而出:一是在家居各細分領域裡,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在2019年7月-2020年8月的一個年度裡,產品被質檢部門公開曝光不合格,或被消費者投訴存在嚴重質量問題;三是被曝光或投訴的產品不合格項目情節相當嚴重,比如甲醛超標、使用功能喪失等;四是被曝光或投訴的產品不合格項目情節不太嚴重
  • 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次家用電冰箱和食品冷凍箱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和《河南省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條例》的規定,近期,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生產加工環節對家用電冰箱和食品冷凍箱組織開展了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涉及14家企業、12批次產品。
  • 六款潛水泵上質量不合格被曝光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近日通報的潛水電泵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6批次產品質量不合格被曝光。   此次共抽查了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河南、湖南、四川等8個省、直轄市60家企業生產的60種潛水電泵產品。抽查發現有6種產品接地措施、效率等項目檢驗結果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
  • 佛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4批次食品內在質量不合格
    生產單位生產單位地址檢驗結果不合格項目龍江墟市F10-11檔(加工自制地址)不合格東莞市東城興勝食品廠東莞市東城上橋屋貝嶺工業區不合格樂至縣宏達榨菜廠樂至縣中天鎮中天街村不合格二氧化硫殘留量廣東省中山市黃圃鎮洛泰食品加工場廣東省中山市黃圃鎮吳欄村仁湧街71號不合格
  • 無印良品上榜「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
    《精品購物指南》報社家居事業部主任劉立順「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以四個維度從整個家居行業甄選而出:一是在家居各細分領域裡,品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在2019年7月-2020年8月的一個年度裡,產品被質檢部門公開曝光不合格,或被消費者投訴存在嚴重質量問題;三是被曝光或投訴的產品不合格項目情節相當嚴重
  • 蒂芙尼大戰卡地亞:看蒂芙尼在中國的營銷
    卡地亞在2012年、2013年連續兩年都進入了貝恩《中國奢侈品市場研究》中最想擁有的三大奢侈品榜單前十,然而訂婚鑽戒和婚慶珠寶的銷售,榜上無名的蒂芙尼還是超越了這位對手Kowalski承認中國市場是這個漂亮業績的主要力量,他對《第一財經周刊》表示,在這個時候把黃鑽帶來中國,是因為想表達蒂芙尼想要在這裡高速發展的野心。「它代表了我們品牌的最高質量、設計和切工,也代表了我們的歷史。」長期以來,這家總部位於紐約的珠寶商的銷售大多由美國本土消費驅動,但現在情況正在發生變化。
  • 最新曝光!福建這些雞蛋、豆製品、茶葉不合格!新華都等上黑榜!
    曝光!福建這些雞蛋、豆製品、茶葉被檢出不合格!新華都、永輝等上黑榜!最新抽檢!9批次食品不合格!鮮雞蛋被檢出氟苯尼考不合格豆腐皮被檢出鉛不合格烏龍茶(鐵觀音)被檢出聯苯菊酯不合格……2020年1月10日,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今年第1期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抽檢涉及包括糧食加工品、調味品、肉製品等在內的14大類食品,共抽檢830批次,合格821批次,不合格9批次。
  • 多個商家床上用品質量不合格 恆源祥IKEA等上榜
    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對市場上的床上用品比較試驗結果。41個測試樣品中有26個樣品質量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佔總樣品數的63.4%,色牢度不合格、纖維含量不符成為主要問題。其中恆源祥、IKEA、ESPRIT、澳西奴、恐龍紡織、HOLA等知名品牌上榜。
  • 北京抽檢:標稱ZARA品牌的五個批次服裝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廣島 ) 2020年5月11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網站公示的成人服裝產品質量抽檢結果顯示,標稱ZARA五個批次服裝抽檢不合格。表格截取自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網站公示的成人服裝產品質量抽檢結果不合格名單連續三年上抽檢「黑名單」事實上,這並非「ZARA」品牌首次出現產品質量問題,中國質量新聞網不完全統計發現
  • 兒童書桌警示標識不合格 宜家:產品本身無質量問題
    中國網財經9月27日訊(見習記者 段思琦)近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則信息,近期該局組織開展了兒童家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其中,標稱生產單位為宜家貿易(中國)有限公司的福麗薩特兒童書桌,警示標識抽檢不合格。
  • 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6批次食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7月3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15期)。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464批次、不合格樣品6批次,情況如下:一、泰州市興化市格萊美超市銷售的標稱漣水縣高溝喜樂樂食品廠生產的麻辣腿,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機構為江蘇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二、鹽城市東臺市振之軍購物超市銷售的標稱江蘇先鋒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歡樂米乳汁飲料,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發布,聯邦家私、水星家紡、無印良品等上榜
    新京報訊(記者 張潔)8月29日,2020第四屆中國家居品牌大會發布「2019-2020中國家居十大質量黑榜」,聯邦家私、林氏木業、無印良品、水星家紡、小米衛浴、新錦成陶瓷、富亞塗料、亞薩合萊門鎖、悍高五金、佳諾威木業上黑榜。其中有多個品牌出現連續多次質量抽檢不合格。
  • 廣州市食藥監局:16批次食品實物質量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期,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市內生產經營的13大類食品(調味品,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飲料,蔬菜製品,水產製品,豆製品,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澱粉及澱粉製品,一般乳製品,特殊醫學用途食品,其他食品,餐飲食品)進行監督抽檢,共913批次。其中,抽檢項目合格樣品897批次,實物質量不合格樣品16批次。
  • 那些搶購卡地亞的年輕人
    那一年,卡地亞成為首批試水中國的海外奢侈品,在中國頂級商圈之一,上海南京路開設了第一個專賣櫃。在進入中國前的準備期,未來將成為卡地亞北亞區總裁的陸慧全,曾陌生拜訪過上海的一家大鐘表行。對方經理在聽完他對卡地亞的介紹後,又查了一本手錶品牌手冊,告訴他:「書裡都沒有找到,看來你們根本不出名嘛。」
  • 曝光:2019年兵團抽檢農藥、肥料、獸藥和飼料的不合格產品
    經有效成份含量達標檢測,合格樣品291個,不合格樣品21個,合格率為93.27%,較去年提高7.02個百分點。從各師抽檢合格率來看,各師農藥質量較往年有所提高,整體合格率均在90%以上。通報指出:農藥抽檢結果分析及問題1.市場上農藥品種多而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