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在河南平頂山汝州市紙坊鎮東趙落村,今年33歲的李躍峰正在一口大湯鍋裡撈羊肉。李師傅開的飯店是賣豆腐菜的,他從17歲開始就跟著師傅學做豆腐菜,後來自己開店經營,經過十多年的潛心經營,他做的豆腐菜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
豆腐菜是河南郟縣的特色小吃,據說發源於該縣的薛店鎮,而李師傅所在的紙坊鎮和薛店鎮接壤,兩地的飲食習慣相似,所以豆腐菜在李師傅的老家也是相當流行。
據李師傅介紹,要想做一碗好吃的豆腐菜,首先必須得熬一鍋好羊肉湯。每天凌晨三四點鐘,李師傅就要起床熬湯,他把新鮮的羊骨頭加清水熬煮,還要放入有三十多種天然調味料配製的料包,中間再加入羊肉和羊雜一起煮。
豆腐菜在當地算是早餐,從早上六七點鐘就開始賣,逐漸持續到中午,所以也算是午餐,一天只賣這兩頓。李師傅的豆腐菜有時候沒到中午就賣完了,打烊之後開始準備第二天要用的食材。
豆腐菜有葷有素,素的放粉條、油炸豆腐絲、羊血、蘿蔔等食材,葷的一般加羊雜或者羊肉,這些食材裝在盆子裡,放在李師傅的鍋灶旁邊,隨做隨用。
盆子裡的是做豆腐菜用的蘿蔔,這些蘿蔔先用水焯熟,然後用紅油和調味料醃製起來,經過這麼一處理,本來沒什麼味道的蘿蔔,入口也變得好吃起來。
素豆腐菜其實不是全素,因為裡面有羊血,豆腐菜裡放不放羊血和蘿蔔,這些由顧客的喜好決定,做的時候都要問客人一句,有些老顧客吃的時間長了,一言不發李師傅也知道他們要咋吃。
豆腐菜算是燴菜的一種,李師傅在鐵鍋裡舀入羊肉鮮湯,然後把粉條、豆腐絲、羊血、蘿蔔、羊雜、羊肉等依次加入鍋內,然後再放入提鮮出味的調味料,這鍋豆腐菜就可以出鍋了。
盛到碗裡的豆腐菜,加入碧綠的香蔥花,然後還要放入羊油辣椒,這些羊油辣椒也是李師傅自己熬的,吃到嘴裡香兒不辣,即使不怎麼吃辣的人也要放上一勺,吃著很過癮。
李師傅的飯店開在鄉村裡,價位自然也是很接地氣,豆腐菜分大小碗,大碗七塊錢,小碗六塊錢,加羊肉或者羊雜的話一般十塊錢起步,一般來說吃十元的比較多。
夏天雖然是各種湯類飲食的淡季,可李師傅這裡依然排著隊,大家即使吃完出一身汗,也要嘗上一碗。從早上到將近中午,李師傅一個人忙個不停,要從這口鐵鍋裡盛出來三百多碗,這大概就是鄉野美食的獨特魅力吧。攝影記錄|張根棟(圖文鄉土河南原創,剽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