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又跟大家見面了,我是大家的老朋友樂樂,今天樂樂要給大家講的就是我們平時飼養的比較兇猛的寵物藏獒,相信很多人對它是又愛又怕把,下面樂樂就給大家詳細講講它的生長狀態和環境。
藏獒養殖現狀
1、藏獒標準研究現狀
1993 年,國內製定了第一個藏獒標準——甘肅省地方標準《河曲藏獒》,標準規定了河曲藏獒的體型外貌、生理特徵、習性和分級評定。
2002 年甘肅省在修訂《河曲藏獒》標準的基礎上頒布了《藏獒》標準,標準規定了對藏獒品種性能鑑定的要求和對藏獒體型外貌、體尺、毛色、適應性與氣質評定的分級評分,標準中明確規定了藏獒的體質類型應當是粗糙緊湊型。2003 年,河南省頒布了藏獒地方標準《中國藏獒》,標準規定了中國藏獒的術語和定義、品種特徵與特性、評定方法、後代品質、綜合等級評定及評定規則。
2010 年,農業行業標準《藏獒》頒布實施,規定了藏獒定義、體型外貌基本特徵,適用於藏獒品種登記、品種鑑定和等級評定。另外,美國藏獒協會也制定了「藏獒品種標準」(包括美國藏獒協會藏獒標準Ⅰ、Ⅱ)。制定「藏獒標準」。
首先應有代表性,能反映藏獒基本的生物學特徵和水平,其次該「標準」應有導向性,能引導和推進國內對藏獒的選育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在保護藏獒品種資源的同時,充分發揮藏獒的各種性能,滿足社會對藏獒需求的新高度、新水平,不斷推進藏獒的選育。
2. 性能退化主要表現
隨著藏獒養殖的急速擴大和升溫,過去鮮為人知的藏獒終於走出了草原,步入了人類的現代社會,以其固有的品質性能得到社會的認可和重視,開始為人類創造新的財富,以至藏獒養殖成為某些藏獒產區發展經濟的「重要產業」。
體現了藏獒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固有的價值和歷史地位;但是另一方面,伴隨著每年大批優良藏獒離開原產地,離開了曾經世世代代養育了它們的青藏高原,不僅對青藏高原的藏獒種群資源保護造成嚴重破壞和威脅,而且也使得這些數量眾多的藏獒犬只在新的地域產生不良反應。
藏獒是廣泛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邊區域的護衛犬品種,千百年來,由於青藏高原獨特生態環境的陶冶和藏族牧民的嚴格選擇,使得藏獒具有了高大的體型、強壯的體魄、結實的體質,具有了剛直不阿的脾性、高傲的氣質,勇敢搏擊的勇氣和忠誠、純樸的秉性。藏獒以自己碩壯的體型、優良的品質傾倒了世人,飼養藏獒已成為一種時尚,風靡了全國。
但是大批藏獒被直接販運到我國內地後,由於海拔、氣候、光照、食料和棲息環境的劇烈變化,超出了藏獒生理調整的能力,使之完全處於一種生理紊亂或應激狀態時,再奢談「藏獒強壯、兇猛」豈非惘然?而事實上,如果深入分析,不難發現目前我國內地諸多省(自然區)所飼養的藏獒,就其適應性有關的各類性狀而言。
實際正在發生退行性的變化,其中特別是品種特徵和品質性能,已發生了比較明顯的退化,大量從產地運入內地的藏獒在被引入新的地區後,其當代或後代都比引入前在品種性能上發生了不利的遺傳變異,主要特徵是體質過度發育,出現了與原產地粗糙緊湊型體質完全不同的體質類型(細緻緊湊型、細緻疏鬆型等),從而不能適應新環境的生存條件,生活力下降。
具體如下:
第一,體軀或纖細單薄,背腰狹窄,腰凹背拱;或肥胖臃腫,背腰塌陷,肌肉筋腱鬆軟無力。抗病力較差,尤其是幼犬,極易為疫病侵染,發病率、死亡率較高,冬春時節每逢寒流侵襲,感冒、稀便、咳嗽頻頻出現。
第二,生長發育緩慢,在通常的飼養條件下,大多數幼犬達不到相應月齡應達到的體尺和體重,而在內地「優厚」、不平衡的飼養條件下,藏獒幼犬又多因營養過剩表現出體質過度發育引起的「肥胖」,並相應出現骨關節發育不良、關節畸形乃至前後肢癱瘓等不良表現。
第三,食慾差、消化力下降、攝食量不足也是內地部分藏獒品質退化的生理表現,其完全喪失了在原產地藏獒所具有的「暴食性」,表現出與原產地藏獒品質不相符的懶食、食欲不振,以致犬只營養和體況不良,體質纖弱,「胚胎型」、「幼稚型」表現十分普遍。
第四,繁殖性能下降,種公犬表現出性慾不強,配種時只有短暫的爬跨甚至不爬跨,受胎率低,與配母犬多有空懷,亦多有繁殖疾患,諸如卵巢囊腫、陰道炎、子宮脫出、早期流產、難產、死胎、產後無乳,乃至新生仔犬死亡率高,斷奶成活率低,斷奶窩重低。
第五,行為懶散,嗜睡懶動,對周邊發生的聲響、光照等反應遲鈍,失去了作為護衛犬特有的行為反應能力,更失去了通常人們所言及的「藏獒的兇猛性」等。
3. 性能退化原因分析
由於人們錯誤地引種,錯誤、盲目地對藏獒的選擇、飼養、培育和極度的商業炒作所造成藏獒產地種群資源迅速流逝,品種資源保護受到嚴重威脅,藏獒品質性能被人為扭曲和破壞以及環境嘈雜、食料變化、疫病侵染等生存環境的惡化對藏獒的嚴重影響。
除在藏獒品種形成中人類的作用外(人工選擇的作用),人為因素對藏獒的影響主要是近年來部分人士出於商業炒作的目的,盲目引種,不科學的飼養和管理,使千百年來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獒被大批販運到內地後,在生活環境、飼養管理方法、選種選配技術、選育方向等諸多方面對藏獒所產生的在體型、體質、品質性能和適應性等諸多性狀的影響。
這種人為影響雖然沒有自然影響的作用持久、穩定,但在一個相對的時間段中,人為因素對藏獒的影響比自然因素更直接、更強烈。因為其直接改變乃至破壞了藏獒作為護衛犬所應具備的體型外貌和體質類型。青藏高原的自然生態環境對藏獒的品種形成有著3000 多年的長期影響,人類不可能在短期內抹去這些影響。
所以,許多人為了牟取暴利,將藏獒從青藏高原販到我國內地的行為完全是盲目的、錯誤的。所以在我國內地低海拔、高氧壓、夏季炎熱潮溼的環境條件下,藏獒不僅表現出少食懶動、呼吸淺表外,甚至表現出熱應激的生理反應,如體溫升高、呼吸急促、血壓升高、脈搏加快、飲水量急劇增加等生理異常表現,在高溫、高溼氣候狀態下,猝死現象頻頻發生。
特別是某些人在利益驅動下毫不顧及藏獒的生物學特徵和生理適應性,把一些原產於高寒、高海拔地區的長毛型藏獒(社會上稱為「獅頭型」)直接販運到我國內地,標榜為「純種藏獒」,使得許多人盲從,不僅對原產地藏獒種群資源造成了嚴重破壞,更使得那些被販犬只深遭厄運。
在內地高溫、高溼氣候和低海拔生態條件下,藏獒維持基本生命活動的過程受到嚴重幹擾和威脅,又怎麼可以想像讓藏獒去衝鋒陷陣,勇猛搏擊呢?
更有甚者,目前有個別炒作者過分強調「純種藏獒」的毛長、三吊(嘴吊、眼吊、脖嗉即頸垂吊)和體高85 釐米等特徵,從而一味追求藏獒嘴型的過於「垂吊」和體型的過於「高長」,完全忽視了藏獒在3000 多年的品種形成歷史中青藏高原獨特生態環境所形成的體型結構、協調性和結實性。
破壞了藏獒體型結構與生理功能間的一致性和平衡性,人為迫使藏獒的體型、體質向疏鬆、軟弱乃至纖弱發展,對藏獒的傷害是可想而知的。此外,不科學的飼養管理也是造成藏獒健康水平下降、品質性能和體質變化的重要原因。許多人出於愛心,對藏獒的活動、採食、臥息等過多地人為幹預,完全按照自我意識飼養藏獒。
如犬活動量受限、大量使用高能量、高蛋白的食品。甚至有人為了讓生長犬肥胖「好看」,不惜使用雌激素等,這樣做都會破壞藏獒在3000 多年的品種形成中所建立的與青藏高原自然環境之間的協調性,也不能期望犬只個體在當代或一兩代內就能與新環境之間建立起統一和平衡。
人為不科學飼養和片面選擇的結果,正在走過去已被實踐證明的「偏選種」的老路,對藏獒的生長發育和體質形成極度不利。
好了,今天樂樂講的內容就這些了,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在下面給樂樂留言啦。也歡迎大家點點關注和分享一下,讓更多人喜歡的朋友也看到樂樂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