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信息「傳聲筒」 數字時代新門戶

2021-01-08 南方新聞網

2020年12月18日,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發布《2020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廣州分別在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兩項排名中獲得第一。

本次評選以推動「整體聯動、高效惠民」網上政府建設,促進各級政府提高工作透明度、參與度和服務能力為目標,從信息公開、政策解讀、在線服務、互動交流、展現標識、監督管理和傳播應用7個方面對各級政府網站進行綜合評估,評估對象包括681家各級政府門戶網站。

此次評選中,廣州在信息公開、政策解讀、互動交流、傳播應用等指標均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廣州「穗康」小程序和優化營商環境政策集成專窗被收錄進典型案例當中。

近年來,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www.gz.gov.cn)緊緊圍繞政府中心工作和公眾需求,對標最高最好最優,不斷強化日常監管和運維保障,全市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基本實現集約發展,內容質量大幅提升,安全保障進一步強化,管理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助力廣州「數字政府」建設,打造數字時代廣州「新門戶」。

南方日報記者 黃舒旻

權威

構建政策信息「圖書館」

每年,全市各區、各部門都將發布大量的規範性文件。這些文件不僅是行政機關管理社會活動的依據,更是有效釋放制度紅利的重要載體。

為了對海量的規範性文件進行有效管理,基於集約化建設的要求,廣州推出了「廣州市行政規範性文件統一發布平臺」。

該平臺是全國首個集「錄入、審核、發布、檢索、清理」功能為一體的規範性文件智能管理平臺,真正實現全市規範性文件「一次錄入、分級審核、數據同源、統一發布、信息共享、動態更新」,實現了「數據同源和實時共享」,有效避免多平臺發布產生的系統繁多、數據錯誤、更新滯後等問題。

自2019年1月1日起,廣州市所有行政規範性文件統一在該平臺進行發布,平臺系統將自動生成統一編號,具有檢索查詢、顯示文件效力、自動清理等功能,保證了規範性文件發布的權威性、準確性和一致性,推動廣州市規範性文件管理水平再次走在全國前列,為規範和提升規範性文件管理提供了「廣州方案」。

「平臺的上線,也標誌著廣州市行政規範性文件邁入標準化、精細化、動態化管理的新階段。」相關負責人表示,平臺已經成為全市規範性文件的「圖書館」,為市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通過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進入平臺板塊後,市民只需要輸入簡單的關鍵詞,並選擇成文日期、文件類型等篩選條件,即可迅速檢索到相應的文件。

值得注意的是,該平臺不僅是全市統一的行政規範性文件電子發布平臺,還是市、區、街鎮規範性文件的集約管理平臺和社會公眾高效查詢平臺。市民只需要動動手指,即可通過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快速查詢到市、區、街鎮的規範性文件。

目前,該平臺共計發布文件5112件,累計點擊量已突破500萬人次,成為門戶網站關注度最高的板塊之一。

為了更好地服務市民,加深其對政務信息的理解,廣州市政府網站在呈現規範性文件的同時,也同步發布權威準確、通俗易懂、形式多樣、易於傳播的政策解讀產品。

今年以來,網站發布關於《廣州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管理辦法》《廣州市戶籍遷入管理規定》《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州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管理辦法的通知》等713項政策文件的解讀材料。

創新

創立營商環境線上「政策學堂」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看法最重要。圍繞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滿意度,廣州正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點工程,推動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出新出彩,加快建設全球企業投資、國際人才匯聚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

作為全球營商者了解廣州營商環境的重要渠道,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如何為廣州營商環境改革服務,做好廣州市在企業生命周期中各項政策的生動解讀,成為市政府門戶網站的一項重要課題。

2019年11月,廣州市政府網站對標世界銀行評估標準,對照國內外最佳實踐,打造了以企業全生命周期為主線的「優化營商環境政策集成」專窗,並開通了中英文版。

該專窗集合了廣州全市與營商環境改革相關的政策文件和服務,並細分為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獲得信貸、繳稅納稅、跨境貿易、政府採購、執行合同、保護中小投資者和辦理破產共11個主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了幫助市場主體和投資人更好地了解、讀懂、使用相關政策,專窗重點打造了政策解讀欄目,對本專窗發布的政策全部配上圖文、視頻、訪談等形式的解讀和案例。

屏幕上顯示著生動、簡潔的政策解讀,而在屏幕的另一端,其實運行著一張服務於營商環境改革的「大網」,那是一個龐大而嚴密的跨部門協作機制。

主辦單位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牽頭建立跨部門內容保障機制,聯繫工信、商務、市場監管、金融等眾多涉及企業全生命周期指標的市直部門,指派專人與市政府門戶網站對接。各部門根據各自負責的相關指標對現有政策進行統一梳理,再統一報送至市政府門戶網站,實現全市營商政策全量集成。

專窗上線以來,目前共發布中英文營商政策超700條,點擊量超過50萬人次。高水平的營商環境政策解讀內容,展現廣州爭創世界一流營商環境的決心,更成為輻射全球的廣州營商環境「政策學堂」。

高效

推進集約化增強服務力

隨著廣州「數字政府」建設的推進,通過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了解最新政策動態、互動板塊進行諮詢交流已經成為不少廣州市民生活的常態。

以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通知公告」一欄為例,從12月1日至15日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該欄目共更新24條內容,涉及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等市直部門以及番禺區的相關信息。

根據《省直單位政府網站集約化遷移工作方案》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地級以上市政府網站集約化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作為廣東省政府集約化地市分平臺建設工作的重要一環,廣州率先完成全市政府網站集約化工作,實現統一標準體系、統一技術平臺、統一安全防護,信息資源實現高度共享。

2019年,廣州將全市51個政府網站遷移至廣東省集約化平臺廣州分平臺,並正式上線運營。

遷移至廣東省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以來,廣州組織開展政府網站域名規範,市、區兩級政府及部門網站域名全部規範。

集約化是解決政府網站「信息孤島」「數據煙囪」等問題的有效途徑。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前,全市政府網站數量已整合減少到53個,構建形成面向市民、企業和社會組織一站式、個性化和高效透明的全新「網上政府」。

數量減少、負擔減輕、效率更高。集約化後,門戶網站更多地擔綱起全市政務信息權威「傳聲筒」的角色。

■樣本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搭建疫情防控專題

數位化應用賦能疫情防控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們工作生活造成巨大影響。與之相伴而來的,還有大量的不實信息和謠言。能第一時間獲得疫情防控的權威信息,成為廣大市民的迫切需求。

為此,市政府門戶網站編輯部於大年初一早上就啟動了疫情期間的值班工作機制,所有人員在線響應,僅用兩個小時就搭建起疫情防控專題,迅速發布市政府的抗疫通告。整個春節期間,網站協同政務新媒體每日不間斷髮布防疫通告和抗疫指南,市民對網站的關注度節節攀升,網站所發布的疫情通告以及重要推文的閱讀次數均達到10萬+級別,成為市民在家了解疫情的重要渠道,為廣州抗疫營造了良好的網上輿論氛圍。

加強權威信息發布,回應公眾關切

市民只需要點擊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的首頁,就能夠在顯著位置進入疫情防控專題頁面。「穗康」小程序、「穗好辦」APP的訪問入口,也一併展示在網站的最上端。

在專題頁面內,共設置了重要指示、重要信息、廣州在行動、情況通報、疫情防控指引等多個子欄目,涉及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工作的方方面面。

與此同時,網站在最短的時間規範和完善政府網站信息發布機制,全面加強信息公開透明度,與市衛生健康、交通運輸、商務、工信等部門協調,建立疫情期間內容保障機制。

根據相關機制,網站要實現每日疫情通報,同時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各類通告、通知、公告,一律由政府門戶網站首發;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全程實錄呈現;通過「防控指引」專欄,宣傳防控知識,加大對傳染病防治法的宣傳教育,引導全社會依法防控。

目前,通過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中英文版、「廣州政府網」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發布防控措施及重大部署信息共800多條,每天不間斷髮布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通告,以及關於個人和家庭、各類公共場所、學校、託幼機構和企事業單位、交通相關、醫療衛生機構、場所清潔和消毒、復工復產防控指引共計9個版本,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160餘場,復工復產政策40件。

其中,通過網站及政務新媒體同時發布的10篇防控指揮部的通告閱讀量近72萬,防控指引閱讀量超30萬。

今年1月份以來,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疫情防控專欄瀏覽量達100萬次,「廣州政府網」微信公眾號粉絲量增長超65%,「穗康」小程序累計註冊用戶數3000多萬,累計訪問量達12.98億,「穗好辦」APP實名註冊用戶量突破320萬。

利用數位化技術,集成便民利企服務

出入公共場所亮出「穗康碼」、在小程序上預約購買口罩、利用「穗好辦」APP辦理政務業務……利用數位化技術實現的創新應用,不僅讓市民辦事更加便利,更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支撐。

疫情防控期間,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及政務微信號在顯著位置推出「穗康」小程序、「穗好辦」APP、12345政府熱線平臺等集成服務平臺。

市民只需通過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首頁「掃一掃」二維碼,即可登錄「穗康」小程序進行口罩預約、進行健康碼查詢;也可以下載「穗好辦」APP,通過這一移動政務總門戶,刷一刷臉就能實現多項辦事服務從「現場辦」到「網上辦、掌上辦」。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在「穗康」微信小程序推出口罩預約功能及上線「穗康碼」等重要時間點,依託「廣州政府網」和「穗好辦」等微信公眾號,向市民滾動推送最新服務指引,成為市民了解全市抗疫情況的重要信息渠道。

通過推出「廣州暖企政策」專欄,匯聚發布暖企政策40篇,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各類權威信息大大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和市民防護意識,加速了全市各市場主體復工復產的進程。

「數字政府」建設對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政府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充分利用「數字政府」改革成果,在疫情防控期間,通過網站整合「穗好辦」APP、穗康小程序、「12345政府熱線」、「企業開辦一網通」等成果,運用多元化手段精準對接市民企業需求,切實增強市場主體和群眾的獲得感。

雖然搭建起「足不出戶」便能辦事的渠道,但對於習慣在線下辦事的市民而言,網上辦事仍需要及時、具體的指引。

為了避免造成難以跨越的「數字鴻溝」,廣州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政務微信號及時推送《關於推行網上辦事服務避免疫情傳播的指引》,對網上辦事渠道、操作流程進行了詳細指引,有效減少群眾辦事跑動次數、避免人員聚集,預防疫情傳播。

■數讀

廣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建設

今年以來,市政府門戶網站累計發布信息超4萬篇,瀏覽量超7400萬人次。

「廣州市行政規範性文件統一發布平臺」共計發布文件5112件,累計點擊量突破500萬人次。

疫情期間,市政府門戶網站中、英文版以及政務新媒體發布疫情防控相關信息總量超過800篇;通過網站及政務新媒體同時發布的10篇防控指揮部的通告閱讀量近72萬、防控指引閱讀量超30萬,市政府門戶網站疫情防控專欄瀏覽量達100萬次。

市政府門戶網站依託「廣州市行政規範性文件統一發布平臺」打造「政策話你知」欄目,通過文字、圖片、音視頻、媒體、發布會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對本市重大政策進行解讀,目前平臺共收錄解讀超過2200篇。

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專窗開通中英文版,集合廣州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政策文件和服務,並為營商者提供形式多樣的解讀內容。目前欄目共收集本市營商政策中英文版本共近700條,解讀近200條,今年點擊量超過50萬次。

相關焦點

  • 數字資訊時代的數字勞動及其實質
    數字資訊時代的數字勞動及其實質 2018年01月25日 07:3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周延雲 杜曉芬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數字政務是「新常態」,如何確保其合乎道德規範?
    據2019年歐盟電子政務基準顯示,荷蘭數字政務服務的可用性為100%,數字政務的移動友好度為90%,在線數字政務服務的採用率為80%,該比例遠高於歐盟57%的平均水平。 在荷蘭政府內部,由內政部和王國關係部(BZK)負責開發和監督這些數字服務。
  • 數字時代的信息觸手可及,我們卻記不住任何知識
    信息膨脹與信息丟失,已經成為了這個時代的悖論之一。從文字產生、印刷書籍、再到數字記憶,存儲技術的發展並沒有解決我們對於記憶的困擾。網絡平臺一旦關閉,我們的回憶、愛好、生活感悟、學習資料都會消失。數字時代的數據不斷膨脹,也在不斷丟失,信息觸手可及,我們卻記不住任何知識。
  • 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的建設標誌著我國電子政務發展進入...
    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的搭建,對新時代我國實施大數據戰略,構建「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全面推行電子政務都具有歷史性的裡程碑意義。  《指導意見》著眼全局、高瞻遠矚,為全國政務服務發展指明了方向,體現出「兩全」「兩新」「兩高」的特點。
  • 如何避免成為一個「傳聲筒」員工
    「傳聲筒」員工,是團隊效率的隱性殺手首先,什麼樣的員工容易成為傳聲筒呢?那些在團隊中充當協調、對接和溝通角色的人。比如廣告公司的客戶服務人員,諮詢公司的項目經理等等。這些人都是一個項目、一個團隊裡的「信息中樞」。
  • 文件紙作「傳聲筒」,中山桂山公證處把公證知識「送」到老人耳邊
    文件紙作「傳聲筒」,中山桂山公證處把公證知識「送」到老人耳邊 2020-12-01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拍好合格新聞照片 速寫精準政務信息
    政務信息採寫技巧何在?單位及個人工作總結又該怎麼寫?為提高桂城關愛服務項目社工的通訊和宣傳能力,助力「關愛桂城」建設,11月26日上午,2020年度桂城街道社工學院關愛服務項目通訊員培育計劃最後一場培訓在翠頤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講。
  • 點點「金手指」 信息能變現 蘇州信息消費邁向2.0時代
    蘇州是江蘇唯一的國家綜合型信息消費示範城市。伴隨著通信網絡的快速發展,蘇州信息消費也由側重於線上購物的1.0時代,邁向線上線下各行業深度融合的2.0時代,從「信息的消費」轉向「信息+消費」,「出門不帶錢,一部手機走天下」成為現象級場景——  很多人對於傳說中「點物成金」的「金手指」羨慕不已。而實際上,在我們這個時代,人人都有自己的「金手指」。
  • 深圳全面發展數字產業、數字市場和數字政府 構建城市數字生態系統
    原標題《數字經濟的深圳實踐:發展歷程與經驗啟示》。 提要:數位化不僅僅滿足需求端的訴求,而且正在升級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要素,深圳依託堅實的數字產業基礎和高度的產業數位化程度,在數字要素市場掌握著技術支撐和資源積累等先發優勢。
  • 深圳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政府信息公開
    (一)20190004號提案《關於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加速推進深圳「數字政府」建設的提案》  1.強化統籌,建立一體協同的基礎設施支撐體系。一是經市政府同意,我局印發2020年全市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工作要點,提出47項具體任務,明確全市統一信息基礎設施和支撐平臺建設內容,加快推動數字深圳典型應用建設,助力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和城市服務智慧化水平「雙提升」。
  • 請開除只會做「傳聲筒」的員工 | 獵雲網
    千萬不要把自己定位成傳遞信息的中間人,而是讓自己的知識,向兩邊去做延伸。如果說「知識延伸」是在智商層面解決了問題,那麼「換位思考」就是在情商層面幫助大家擺脫傳聲筒的壞習慣。這時考驗的就是你說話的本事了。換位思考,就是把自己置於對方的角色上,然後思考你傳遞的信息是否能被完整地接受。文章來源:張良計(ID:zhang_liangj),作者:張良計。
  • 青海省數字經濟發展集團成立 京東攜手青海共繪新西部大開發數字藍圖
    作為青海數字經濟發展「1119」規劃主要內容之一,三方合資共建的青海省數字經濟發展集團,遵循青海省委省政府戰略部署,將按照「政府主導、市場參與、管運分離、提效降本」的原則,參與推動實施青海省「數字政府」等重大工程建設,管理運營省級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並服務於政府、民生等相關領域。
  • 數字時代下消費者心理與行為變化分析
    但要真正做到數字時代下個性化營銷,還需要深入認識消費者購買心理與行為。數字時代下營銷特別注重消費者在購物前的心理活動。一般認為它分為三個階段:需求確定、購前學習和備選評價。面對數字時代可以理解為三種主要信息活動:1.瀏覽:即需求的確定。它是非正式性的和非目的性的信息認知,有關信息可能成為購買動機的誘因。
  • 全國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這些年,從清「殭屍」到「指尖辦」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31個省份政府門戶網站均開設疫情防控專欄,第一時間集中發布疫情信息,廣東省政府門戶網站推出「粵企政策通」,方便企業查詢惠企政策、申請惠企項目,北京市政府門戶聚合辦事服務功能,提供「辦好一件事」等集成服務。
  • 處處「要臉」的數字時代別「丟臉」
    段官敬從小區門禁刷臉,再到某售樓部掠取「臉部信息」,再到各種APP程序需要輸「臉」...關於「臉」的話題越來越多,印鑑的正是數字時代的「臉焦慮」。「臉」信息,是公民的身份、資源等重要組成部分。數字時代處處「要臉」,給公民信息造成「裸奔」的潛在危害和風險。
  • 掌好舵,開好船,「數字口岸」引領國際貨運新時代
    「數字口岸」系統是95306貨運電商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鐵集團聯合海關總署、周邊國家鐵路公司實施的重點項目,其開發和投入使用將能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實現鐵路與海關部門信息互聯互通,跨越時空距離協同合作,打出「快準穩」的「組合拳」,讓國際貿易的發展空間大大提高,促進多國間的往來合作。既要事半功倍,又要精益求精,「數字口岸」讓通關速度更快,使國際貿易往來效率開足馬力。
  • 大數據時代彰顯位置信息價值
    中雲網獨家報導  緊接著新聞門戶入口、搜索入口、遊戲入口、社交入口,在移動網際網路和大數據時代,位置和地理信息已經成為越來越受到重視的一個入口
  • 智能雲網使能千行百業,為數字經濟注入新動能
    IP網絡作為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之間的橋梁,在過去的30多年中,走過了全球資訊網時代的Internet IP和視頻時代的ALL IP。在雲和5G的新時代,每個人、每個家庭、每個組織需要隨時隨地接入網絡,享受便捷的數位化服務。時代呼喚智能IP,提供無處不在的網絡,聯接無處不在的算力,為千行百業帶來強大的智慧體驗,為數字經濟注入新動能。
  • 禹會區統計局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總結
    2020年,禹會區統計局政務公開工作在區政務公開辦的精心指導下,全面貫徹落實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安徽省政府信息公開目錄規範》等文件精神,全面提升政務公開工作水平,現將禹會區統計局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總結如下:
  • T9升級版汽車數字功放 新天馬推次時代T10
    同時,T9升級版汽車功放在適用性、音質表現、性價比方面的全優表現,再次展現了新天馬在汽車數字功放方面的實力和品質。  T10配黑科技即將面市,引業界集體研發新品對抗。  然而,在T9升級版暢銷的同時,新天馬被爆T10即將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