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隨著人們對健康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跑步已經成為最普遍、最貼近人們的運動方式。無論是強身健體,還是為了減肥,他們認為只要讓身體動起來,就可以達到鍛鍊的效果,讓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優美的身體曲線。
但運動也有講究,運動前不做熱身,運動後不做拉伸,運動中動作不規範,發力位置不正確,不但運動效果不好,而且容易造成肌肉損傷,跑步也不例外。
要真正達到鍛鍊的效果,第一步就是學會避免傷害。那麼,避免跑傷應該注意些什麼?
一、要選擇合適的運動場地
由於環境的限制,我們經常看到有人在公路上跑步,而水泥路面之類的路面,場地堅硬,彈性差,這種地面跑會增加下肢關節的負荷,所以跑步時儘量選擇場地鬆軟、有彈性的地面,如學校操場、公園專用跑道等,如果條件不允許,最好用跑步機代替,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下肢關節的負荷,保護膝關節。
二、儘量選擇平坦地面跑步
戶外跑步時,儘量選擇平地,避免經常下坡的路段,特別是在下坡處,經常下坡會對膝蓋造成很大的衝擊,損傷也很嚴重,所以儘量避免下坡跑,即使下坡跑,也要注意速度放慢,減少步幅。
三、跑前一定要熱身
跑步前的準備工作很重要,前期的適量熱身,可以使關節有一定的適應過程,可以讓肌肉「預熱」,這樣不僅跑得更好,而且可以有效減少甚至避免運動損傷。
四、應養成正確的跑步姿勢
了解跑前正確的跑姿,才能形成正確的跑姿,跑姿正確很重要,這是健康跑的前提。例如跑動姿勢不當,很容易使腿筋在不合適的位置發力,造成抽筋、受傷以及跑得太慢等問題。
五、運動應適度地進行
假使跑步時出現關節痛、頭暈等身體不適的情況,一定不要勉強自己堅持,雖然堅持是值得尊敬的,但以犧牲身體健康為前提,無疑是不明智的。
六、跑得不舒服——冰敷
跑步之後出現青腫,是由皮下血管破裂引起的皮膚變色,有時有小腫塊。多數青腫無需治療,只需在病灶上敷一塊冰塊,10分鐘左右即可止住惡化;而冰凍的豌豆則是很好的選擇,因為它不會造成粘連,可以完全接觸病灶。
七、跑步之後不要馬上坐下來
很多人在跑步後因為太累,選擇馬上坐下來或者躺下,這是一個錯誤的習慣,跑步後可以選擇慢走10分鐘,或者做一些拉伸運動,讓血液循環順暢,避免因關節阻塞而受傷。
八、超重的人不宜跑步
很多人在減肥的時候選擇跑步作為一種運動方式,但是注意,如果剛開始時體重過大,就應該避免跑步這種運動方式,大胖子在跑步的時候很容易增加關節負擔,引起膝關節顫動,造成傷害!所以建議你從快步開始,在感到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慢跑,然後再快跑,循序漸進,避免運動傷害,得不償失。
九、切勿空腹跑步
很多人習慣一早醒來直接空腹去運動,其實人的身體在經過一晚的新陳代謝,很多器官都需要補充營養才能夠恢復正常運轉。在空腹的情況下跑步,腸胃得不到營養吸收,對胃的刺激傷害非常大,很容易造成腸胃炎等各種疾病。可以在晨跑之前補充一些碳水化合物,攝入300-500卡路裡的能量。
結語:看到這些繁瑣的注意事項,或許有些人會覺得這還不如不跑,能減少傷害。雖然說不會跑還不如不跑,但我們也不能因此而放棄運動,只要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和一些簡單的技巧,我們就能夠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感和無窮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