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疫情控制了,我也終於跑一趟重慶參加試駕了。雖然天公不作美,小雨淅淅瀝瀝的下了大半天,但還是擋不住我對大眾這套插電混動系統的體驗興趣。作為未來最有可能成為主力的插電混動系統,大眾對它的重視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之所以命名為GTE,是因為大眾的GT系列一直都代表性能產品,顯然一汽大眾對於這套混動系統的表現還是非常有信心的。
·靜態體驗,整體沒變,但細節豐富·
正如方才所說,此次試駕的核心部分是這套動力系統,所以這臺探嶽GTE沒有在外觀部分做出大刀闊斧的改變。但仍舊在細節部分做出了很多調整,除了那塊顯眼的綠牌之外,仍舊可以看出這是一臺「混動性能車」。
前臉部分仍舊是大家熟悉的格柵設計以及對稱的「C」字日行燈設計,中網部分有一點小心機,在這樣的角度大家可能很難看出來。
近距離來看,你就會發現在這臺探嶽的右側中網選用了一個密封的設計,並且將充電接口也放在這裡,如果不仔細看的確很難看出來。而左側則是一個真的中網設計,為它身後的1.4T發動機進行降溫工作提供窗口,並且還有鮮明的」GTE」標識展示出它與眾不同的動力系統。
其次是在翼子板以及車門側面、車尾TAYRON字樣的下方的部分也選用GTE的標識提示周邊的車:我不一般~~,開啟了「GTE」模式會更不一樣。
進入車內也是熟悉的那臺探嶽的風格,橫平豎直的線條以及稜角分明的設計風格,雖然不會給人以很驚豔的感覺,但看到了細節部分之後還是能夠區分出來的。
對於我而言,首先看到的部分就是檔位周邊的變化,加入了獨有的「GTE」駕駛模式按鍵,同時後方也加入了E-MODE獨特的四種駕駛模式。
按下E-MODE之後,可以在中控屏上選擇你需要的混動模式,分別為純電模式(E-MODE)、混合動力、蓄電池維持模式以及蓄電池充電模式,可以根據你的需要來調整對應的駕駛模式。
而在排檔的設計上你也可以看到曾經的「D/S」檔位變成了「D/B」,當掛入D檔之後再次向後撥動檔杆就會開啟能量回收功能,在鬆開油門踏板之後會有明顯的制動感反饋給你,這是在為電池充能。
其次就是全車都加入了藍色的細縫線,從門板包裹的部分到座椅坐墊部分,都有藍色縫線元素加入,在時刻提醒著它的動力部分與燃油版車型不同。
·6速雙離合可圈可點,上手很快·
在上路駕駛之前,還是先來了解一下這套比較關鍵的部分——DQ400e6速溼式雙離合變速箱。
對於一臺混動產品,它的變速箱結構是非常關鍵的,因為承擔了電機與燃油機的雙重動力系統的傳遞工作,如何兼顧動力部分的響應速度與連貫性就成了比較大的難點了。而這臺DQ400e並不是第一次搭載在產品中,早在一汽大眾高爾夫GTE產品中就已經加入了這臺變速箱結構。
從結構上來說,這套變速箱仍舊是一套標準的雙離合變速箱換擋機構,採用了平行的三軸式設計。但內部卻選用了三組離合器片,其中一組離合器用來分離與結合發動機。而另外兩組離合器則是與電機結合,形成一組齒輪結構及動力輸出部分。在初段動力響應的部分就由電機直接完成,彌補了燃油機扭矩輸出的「等待時間」,在駕駛過程中更加輕便。而雙離合的換擋機構也保證了檔位銜接的連貫性,不過真的開起來怎麼樣還是要上路才知道了。
·五種混動模式性格鮮明·
上路上路!雖然早上一直沒機會自由的試駕一下這臺探嶽GTE,但厚著臉皮還是能磨到一個機會去體驗一下這套動力的。
上路前先看好你左側的轉速表,這臺車的馬力轉夠大半圈才能完全發揮出來。
在「轉速表」界面的左側半圈是電機部分的能耗及充能部分,而右側半圈才是燃油機的轉速表,上車先切換到「GTE」模式,綜合155kW功率,400N·m的最大扭矩輸出是每個男生都想體驗一下的吧。
進入GTE模式之後在10.3英寸的全液晶儀錶盤右上方會有GTE的角標點亮,起步的瞬間是電機來驅動的,但隨著油門踏板的深入,燃油機會在近2000rpm的位置直接介入,完成動力輸出的銜接動作,輸出最大扭矩,也算是滿足了「運動感」最基礎的部分,想要的推背感在起步以及爬坡路況中都能夠給我,就算突然踩下動力踏板也可以無需等待就迎來加速的快感,這也是電機加入之後的一個明顯的優勢。
當然,在城市路況中選用其它四種混動駕駛模式更恰當。如果每天工作的通勤距離不是很遠,那麼可以直接切換到純電模式,這臺探嶽GTE配備了一塊13kWh的電池,純電續航裡程可以達到54km。並且切換到純電模式之後,縱使需要加速超車深踩了動力踏板發動機也不會介入(電量充沛的情況下),所以只是簡單的通勤,那就可以把它視作一臺純電產品。
而除了常規的混合動力模式以及蓄電池維持模式以外,還有一個有趣的模式:蓄電池充電模式,在電池電量偏低或是幾乎耗盡的時候就可以打開這個模式了。之後將會由發動機為電池充電,並且也會適當提升能量回收的比例。除了起步的時候會消耗少量電力驅動,其餘的時候基本都是處在充電過程中的。似乎這個模式更適合長途駕駛過程中實用,在無法及時給電池充電的時候先由發動機充電,等有足夠電量的時候再切換到混動模式,獲得更好的燃油經濟性。
為了測試一下真實的用車情況,我們專門將電池電量消耗殆盡,僅有少量電量支撐起步動力的情況下進入了GTE模式,在綜合路況的駕駛37km之後,這臺1.4T發動機的油耗水平也僅有7.7L/百公裡,所以就算是沒有充沛的電量輔助,這個油耗水平仍舊是比較出色的。
綜合五種駕駛模式來說,探嶽GTE的這五種混動駕駛模式都有比較鮮明的功能區分,沒有比較雞肋的功能,當然最常用的自然還是純電及混動模式,畢竟在大多數消費者的用車環境都是在城市通勤居多,有一個相對經濟的用車成本才是關鍵。
·空間沒變,配置實用·
而在空間部分的表現上並沒有收到影響,電池包的加入並沒有抬高后排座椅,地臺高度將就,短途乘坐三個人也是沒有問題的。況且探嶽GTE全系都配備了這個大面積的全景天窗設計,乘坐的空間體驗依舊出色。
此次試駕的這款探嶽GTE是尊貴型(指導價25.98萬元),相較於豪華型(指導價24.98萬元)多出了一些主動安全功能,例如併線輔助、車道偏離預警以及車道保持。但兩款車均配備了主動制動系統、前後駐車雷達、可開啟全景天窗、主副駕駛位電動調節、自動防眩目後視鏡以及自動空調(後排獨立空調、溫度分區控制),在我看來直接入手豪華型就已經非常足夠日常的用車需求了。
·阿川評車·
探嶽GTE雖然加上了頗有運動意味的「GTE」標識,但燃油經濟性也許是更能夠打動消費者的部分,如果小區配備充電區域或支持安裝充電樁,那麼這臺探嶽GTE真的是一臺非常好的選擇,日常通勤的成本要低於絕大多數同級別SUV產品,同時在GTE模式下的動力表現也很充沛。雖然今天沒有試駕上另一臺邁騰GTE,但就探嶽GTE上體驗到的這套混動系統來說,配備在轎車上駕駛質感應該會更好一點。面對新能源時代,這套動力系統顯然會成為一汽大眾的主力配置,此次短暫的試駕來說,6速雙離合變速箱的調教與五種駕駛模式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分,期待能夠長測一次這套動力。
圖|浩子果果
文|浩子果果
文章由易車號作者提供